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果园早春顶凌播种绿肥油菜是实现果园一年套种两季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在2019年制定印发的《阿克苏地区果园套种绿肥油菜生产技术方案》基础上,通过总结2019年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果园套种绿肥油菜顶凌播种技术要点,供种植户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阿克苏地区大力推广果园套种油菜绿肥技术,在逐步完善相关技术措施的同时,选择品质优良的种子成为绿肥油菜生产的关键环节。本试验通过选取各县市主要播种的绿肥油菜种子,在室内开展千粒重及发芽率测定,以探明本地区不同来源油菜绿肥种子的应用情况,为大面积推广果园套种绿肥油菜种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不同地区郑品麦24号的适宜播期和播量,分析了3个不同地区播期、播量对郑品麦24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地理纬度增加1°,郑品麦24号适宜播期提前3~5d。郑品麦24号在泌阳地区的适宜播期为10月15-25日,适宜播量为11~13kg/667m~2;新郑地区适宜播期为10月10-20日,适宜播量为9~13kg/667m~2;延津地区适宜播期为10月10-15日,适宜播量为11kg/667m~2。在确定具体的适宜播期时,还应根据地块的整地质量、水肥水平、播期早晚等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4.
晚播油菜绿肥适宜播种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敏  鲁剑巍  王振  游秋香 《作物杂志》2016,32(6):120-65
以华油杂62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10个播种量(11.25~45.00kg/hm 2)对油菜绿肥生物量和养分积累量的影响,为确定晚播油菜绿肥适宜播种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播种量明显影响油菜生物量及养分累积。当播种量在11.25~33.75kg/hm 2,油菜鲜、干重均随播种量增加而提高,播种量为33.75kg/hm 2时,油菜鲜重为24t/hm 2,干物质量为3.7t/hm 2;当播种量>33.75kg/hm 2时,各处理间油菜生物量没有显著差异。油菜绿肥C、N、P、K养分累积量随播种量的变化趋势与生物量一致,当播种量为33.75kg/hm 2时,C、N、P、K养分累积量分别为1562.0、56.7、12.2、103.2kg/hm 2;方程模拟结果表明,C、N、P、K累积量达到最高值时所对应的播种量分别为40.6、40.5、36.7和36.1kg/hm 2。综合结果显示,本试验条件下油菜绿肥晚播时的适宜播种量为35~40kg/hm 2。  相似文献   

5.
春小麦复播绿肥对连作棉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连作棉田上进行春小麦复播绿肥(草木樨、油菜、油葵、大豆)试验,研究各种绿肥生物量,养分含量及其绿肥翻压后对棉田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四种绿肥中草木樨的生物量最高;四种绿肥翻压后对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草木樨、大豆翻压后土壤有机质分别提高了8.58%,1.01%;四种绿肥翻压后土壤速效氮提高了0.30%-5.96%,除大豆外,其它三个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是对照的1.08倍;研究发现油菜、油葵的富钾作用较为突出。四个处理中春小麦复播草木樨是相对较好的一组轮作作物。  相似文献   

6.
以双低杂交油菜黔油28号为试材,探索油菜条播和开厢撒播两种不同的耕作方式下的用种量,进行了每667m~2播种量为0.2kg、0.3kg、0.4kg、0.5kg、0.6kg 5个水平精量播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黔油28号的产量的影响条播撒播,播种量0.3kg/667m~20.2 kg/667m~20.4 kg/667m~20.5 kg/667m~20.6 kg/667m~2,最适种植方式和播种量为条播下播0.3 kg/667m~2。  相似文献   

7.
凹凸棒石保水剂对小麦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凹凸棒石保水剂施用量不同时对小麦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大田试验,设置5个处理,根据凹凸棒石保水剂使用量的不同,分为CK(0kg/667m~2)、T1(0. 5kg/667m~2)、T2(1kg/667m~2)、T3(1. 5kg/667m~2)、T4(2kg/667m~2)。测定了不同处理的小麦土壤理化性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以及微量元素(铁、锌、锰、铜)在小麦不同生长期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量为1. 5kg/667m~2凹凸棒石保水剂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养分含量,过多的施用量反而会降低土壤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8.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三十六团枣树种植面积达0.38万hm~2,2015年干枣总产1.5万t,平均单产400 kg/667m~2左右(干枣),最高达800kg/667m~2,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分别为1000kg/667m~2和200~300kg/667m~2。本试验通过对三十六团成龄期的红枣高、中、低产的果园进行土壤、叶片养分检测,根据土壤、叶片养分含量的差异,对中、低产果园的施肥种类及施肥量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提高三十六团红枣果园生产管理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充分挖掘小麦品种郑麦 1342 高产潜力,在大田条件下,进行了 4 个播期和 3 个播量的裂区试验,研究郑麦 1342在商丘市适宜的播期播量。结果表明:商丘市郑麦 1342 的适宜播期为 10 月 8-18 日,最佳播期为 10 月 13 日;适宜播量为10.0~12.5kg/667m2,最佳播量为 10.0kg/667m2;最佳播期播量组合为 10 月 13 日的 10.0kg/667m2;播期推迟到 10 月 23 日,适宜播量为 12.5kg/667m2。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晚播情况下对新乡市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选用半冬性品种新麦45 和弱春性品种新麦29 两种类型小麦,在获嘉县开展了极限晚播试验,设置9 个播期、9 个播量。播期从2021 年11 月10 日开始,2022 年2 月13 日结束,播量从16.5kg/667m2 依次递增至24.5kg/667m2。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两种类型小麦生育期、灌浆高峰有所推迟,成产要素及产量持续下降;生产上,11 月份及之前播种选用半冬性小麦品种有利高产,12 月份及之后播种应选用弱春性小麦;半冬性品种新麦45 极限播期为次年1 月底,弱春性品种新麦29 极限播期为次年2 月中旬。该试验结果对于新乡及豫北地区等同一生态类型区小麦生产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小区试验的方法选择典型的南方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绿肥压青分别配伍3种促腐剂石灰、碳铵、石灰氮在稻田土壤上的应用试验,探讨绿肥压青配伍不同促腐剂对稻田土壤肥力及其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肥压青可有效增加土壤速效磷的含量,提高土壤有机质,调控土壤碱解氮含量,起到培肥地力的作用。绿肥压青配伍不同促腐剂还可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其中以绿肥压青+有机氮处理(T4)最佳。绿肥压青和绿肥压青配伍不同促腐剂对后茬水稻具有一定得增产作用。绿肥压青(T1)、绿肥压青+石灰处理(T2)、绿肥压青+碳铵处理(T3)、T4处理水稻产量较无绿肥压青(CK)处理分别增产22kg/667 m2、24.2 kg/667 m2、40.1 kg/667 m2、47.2kg/667 m2。  相似文献   

12.
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小麦新品种陕麦139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理的播种期和种植密度有助于挖掘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本试验采用5×5的播期播量设计研究了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陕麦139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0月中旬播种,播种量8~9 kg/667 m2时,陕麦139产量可以达到500kg/667 m2。播期播量对陕麦139成穗数的影响最大,穗粒数次之,千粒重最小。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油菜秸秆腐熟还田对减少氮肥、磷肥和钾肥施用量的作用,及减施化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统一施用500kg/667m~2腐熟油菜秸秆还田的情况下,配方施肥量基础上减少10%~30%化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施用纯氮(N)9.9kg/667m~2、磷肥(P_2O_5)4.95kg/667m~2、钾肥(K_2O)8.1kg/667m~2的产量最高,水稻单产达到507.8kg/667m~2,纯收入达到1381.14元/667m~2,是腐熟秸秆还田栽培水稻的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14.
不同播期配合播量对冬小麦水氮利用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寻协调产量和品质以及水氮利用的适宜播期及播量,在足墒播种+拔节期灌水75 mm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不同播期配合相应播量,研究不同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及水氮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0月10日播种(D-10)和15日(D-15)播种的小麦穗数、籽粒产量及地上部吸氮量都显著高于20日(D-20)和25日(D-25)播种;D-20、D-25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吸收效率和生产效率显著低于D-10、D-15处理。但是以适期晚播D-20处理的籽粒品质综合指标最优,过晚播种,尤其是早播不利于优良籽粒品质的形成。综合而言,以10月15日至20日作为当地常规年份节水小麦的适宜播期为宜,参考播量为225~262.5 kg/hm2。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不同播期与播量对郑麦7698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研究,得出郑麦7698小麦以10月15-20日播种,播量12.5~15 kg/667 m2为最好,播期晚应相应增加播量,以减少分蘖不足对小麦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完善黔东南低山盆坝地区马铃薯施肥指标,探索肥料利用率,特进行冬种马铃薯氮、磷、钾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中氮、磷、钾纯施用量分别为16kg/667m~2、8kg/667m~2、21kg/667m~2的优化施肥条件下,植株生长表现较好、产量最高,产量比缺素施肥处理增产19.4%~23.6%,比空白施肥处理增产204.6%~298.7%,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马铃薯优化施肥100kg经济产量吸收N、P_2O_5、K_2O养分指标分别为2.56kg、0.93kg和4.64kg;肥料利用率N为52.7%,P_2O_5为28.3%,K_2O为57.4%。优化施肥氮、磷、钾纯施用量分别为16kg/667m~2、8kg/667m~2、21kg/667m~2的配比方式较为合理,营养元素缺失或不施肥会造成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17.
春小麦不同播期与品种对比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小麦适期早播是获得高产的有效途径,在大部分地方主要以实施顶凌播种的办法来解决。但由于顶凌播种要求较为严格,冬前要将土地整成待播状态,播种时间仅一周左右,而且主要集中在中午进行,一旦错过时机,土壤化冻、潮湿、泥泞,机械作业极为不便,播种质量下降,势必影响小麦出苗和最终产量。在生产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已准备好的地块未进行冬灌,无法实现顶凌播种。如果直接播种,土壤墒情不足,出  相似文献   

18.
甘蓝型油菜耐低氮种质筛选及绿肥应用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蓝型油菜(以下简称:油菜)是我国主要食用油料作物,也是一种用地养地、轮作休耕作物。在农业绿色发展理念的推动下,油菜由于具有生物量大、适应性广等特点,其绿肥应用价值突显。由于油菜栽培产业目标的不同,现有主栽油菜品种营养需求特征决定其需要较高的推荐施肥水平,不能更好实现油菜绿肥应用“小肥换大肥”的产业目标。因此,评价油菜耐低氮胁迫能力、筛选低氮高效油菜种质,可为绿肥应用专用型油菜品种的选育提供材料支撑。本研究以73份油菜种质资源作为供试材料,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低氮和正常施氮2个处理,以盛花期生物量、植株氮累积量、耐性指数等为指标对供试材料绿肥应用潜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盛花期低氮处理下73份油菜种质单株鲜重变化幅度为29.33~199.33g,变异系数30.0%;油菜单株地上部和根部氮累积量变化幅度分别为48.67~360.43mg和4.21~67.46mg,变异系数分别为31.0%和53.0%。由此可见,盛花期单株鲜重和养分吸收累积能力在供试油菜种质间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变异,优选绿肥性状优异的油菜种质资源具有可行性。通过分析不同油菜种质盛花期氮效率综合值和耐性指数可知,73份油菜种质中...  相似文献   

19.
甘蓝型杂交油菜氮磷钾配比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蓝型杂交油菜为试验对象,研究5种氮磷钾肥料配方施肥对油菜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不施肥的油菜产量为47.06 kg/667m~2。处理2N10:P6肥料配方的油菜产量为154.45 kg/667m~2;处理3N10:K8肥料配方的油菜产量为145.77 kg/667m~2;处理4P6:K8肥料配方的油菜产量为51.07 kg/667m~2;处理5:N10:P6:K8肥料配方的油菜产量为138.34 kg/667m~2。处理2的油菜产量最高,各农艺性状表现最好,其次为处理3、处理5、处理4,处理1(对照)油菜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绿肥油菜还田时期对不同施氮量下春玉米产量及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规律,以期为华北平原春玉米减氮增效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裂区设计,主区绿肥油菜还田时期分别为无绿肥油菜冬闲田(G0)、始花期(G1)、盛花期(G2)和荚果期(G3),裂区施氮量分别为0 (N0),135(N135),270(N270),405(N405),540 kg/hm2(N540)。收获期五点取样法取土测定土壤养分含量,玉米考种测产。与G0相比,G2处理因春玉米穗粒数均值显著增加5.59%而增产5.89%,G1处理2020年增产6.37%,其中穗粒数增幅8.37%,但G1和G2百粒质量与G0无显著差异;G3处理2020年因穗粒数与百粒质量均值降低2.62%,6.40%,导致减产8.43%;春玉米产量随施氮量增加显著增加;G1、G2和G3处理下,春玉米产量在施氮量为N405、N270和N405时达最高,分别为10 961.21,11 253.34和10 331.12 kg/hm2。线性加平台模型分析可知,G1和G2处理可以保证产量稳定在10 000 kg/h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