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云南宜良烟区土壤肥力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0—2013年对云南宜良烟区土壤养分含量状况进行普查,运用土壤肥力适宜性指数(SFI值),对烟区土壤肥力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宜良烟区土壤pH值和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硼含量适宜,速效磷、有效镁、有效锌和水溶性氯含量偏高,有效磷和水溶性氯含量的变异较大;②宜良烟区土壤肥力适宜性指数为Ⅰ~Ⅴ级的比例分别为20%、47.7%、29.3%、1.5%和1.5%,肥力适宜性指数平均值为0.61;③2010至2013年,烟区土壤pH和有效镁含量逐年降低,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锌、有效硼和水溶性氯含量有所增高。  相似文献   

2.
以古蔺烟区土壤为评价单元,共采集157个土壤样品。利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度函数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等方法,通过对古蔺植烟区土壤肥力指标进行分析,明确古蔺植烟区土壤的养分丰缺及适宜性等级状况。结果表明,古蔺植烟区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锌含量整体适宜;土壤有效硫、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偏高;土壤速效钾、速效磷、水溶性氯含量偏低。古蔺植烟土壤肥力适宜性等级为中等水平之上,肥力较好,整体适宜烟草种植。土壤肥力适宜性指数(SFI值)介于0.54~0.65,平均值为0.62,肥力以Ⅱ和Ⅲ级为主,分别占53.50%和34.61%,合计占88.11%,Ⅰ和Ⅳ级分别占6.84%和5.05%,全县无Ⅴ级。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优化桂阳烟区土壤施肥方案.[方法]按照优质特色烟叶生产对土壤养分的要求,选取土壤养分相关指标,运用土壤肥力适宜性指数(SFI值),对桂阳县烤烟土壤肥力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桂阳烟区土壤有机质、有效硼、pH、有效锌和碱解氮含量适宜,有效钼、全氰和全钾含量偏高,速效钾和全磷含量偏低;桂阳烟区大部分土壤处于高度适宜和中度适宜水平,土壤肥力适宜性指数平均值为0.827 2,植烟土壤肥力状况良好.[结论]根据适宜性指数把桂阳植烟土壤分为4个区,并提出4套分区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豫西南丘陵区植烟土壤养分时空变化特征,选取内乡县2002、2020年植烟土壤数据,运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析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并采用模糊数学模型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8 a来,内乡县植烟土壤pH值平均值由7.74降至6.59,下降了1.15,速效钾和水溶性氯平均含量分别降低了7.31%、34.29%,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平均含量分别增加了21.00%、109.77%、20.77%;土壤肥力指数由0.54提升至0.61,土壤肥力以Ⅲ级为主提升至以Ⅱ级为主;土壤pH值、碱解氮和水溶性氯含量空间变异较大,其中土壤pH值和水溶性氯含量偏高的植烟面积占比分别下降了79.14、16.84个百分点,碱解氮含量中等及以上植烟面积占比增加了97.46个百分点。2020年全县土壤肥力等级以良好为主,且相同等级区域呈集中分布,65.51%植烟区域碱解氮含量偏高,83.16%的植烟区域水溶性氯含量偏高,表明该研究区长期科学管理有效提高了植烟土壤肥力,但仍需因地制宜采取控氮、降氯措施,进一步提升植烟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云南德宏雪茄烟植烟土壤的养分状况,在德宏州采集雪茄烟植烟土壤样品162份,对其主要养分指标(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硫、有效锰、有效锌、有效硼)进行检测,运用云模型理论对土壤养分的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德宏植烟土壤养分含量云模型综合评价隶属度达到0.706 9,整体处于较高水平;植烟土壤中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充足,碱解氮略显偏低;微量元素处于较高水平,有效硫、有效锌、有效硼元素云滴雾化状态明显,土壤养分分布的随机性和模糊性(熵和超熵)稍大。表明德宏雪茄烟生产宜以适当增加土壤速效氮肥为主,部分区域适当增施硼肥,以保证植烟土壤总体养分平衡。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安仁烟区土壤施肥方案,按照烟叶精益生产对土壤养分的要求,选取土壤养分相关指标,运用土壤肥力适宜性指数(SFI值),对安仁县烤烟基地土壤养分状况及肥力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安仁烟区土壤有机质、有效硼、有效锌和碱解氮含量适宜,有效钥、全氮和全钾含量偏高,pH、速效钾和全磷含量偏低;②安仁烟区大部分土壤处于高度适宜和中度适宜水平,土壤肥力适宜性指数平均值为0.839 6,植烟土壤肥力状况良好;③7个植烟乡镇土壤肥力适宜性指数大小为安平镇>灵官镇>龙海镇>承坪乡>清溪镇>竹山乡>坪上乡.  相似文献   

7.
为渝东南烟区实施平衡施肥、改善土壤环境提供科学依据,采用 GPS 定位取样的方法对渝东南烟区典型性产烟县彭水县和武隆县的土壤 pH 分布特点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渝东南植烟土壤酸化严重,最适宜烟草生长的土壤 pH 5.5~6.5仅占36.36%;渝东南植烟土壤有效态元素含量差异明显,有效硼、有效钼含量极低,水溶性氯含量适宜,碱解氮、交换性镁含量适宜或丰富,有效磷、交换性钙含量差异较大,各级所占比例均衡;土壤 pH 与土壤有效磷、碱解氮、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铁含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 <0.01),与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对于5.5<pH≤6.5土壤,pH≤4.5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铁和有效锌含量较高,水溶性氯、有效锰、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的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研究红河烟区土壤主要养分含量状况及植烟土壤适宜性。【方法】采用GPS技术在红河烟区取土壤样品299个,测定土壤主要养分含量,采用ArcGIS 9.2软件、地统计学和土壤肥力指标法(soil fertility index,SFI)对植烟土壤养分状况和肥力适宜性进行分析。【结果】红河州植烟土壤大部分酸碱度在5.5~7.5,适宜烤烟种植;土壤有机质含量适中,分布呈山区高、坝区低的趋势;水解性氮在植烟县市分布不均,整体呈现四周高、中间低趋势,52.33%的植烟土壤含量丰富,49.5%的土壤有效磷偏低;土壤有效磷分布呈西北高、东南低的趋势,含量中等及以上占50.5%;土壤速效钾空间分布不规则,平均含量为197.24 mg/kg,整体处于中等水平;96.65%的土壤水溶性氯含量小于30 mg/kg。【结论】全州大部分植烟土壤养分适宜性等级属于Ⅰ、Ⅱ、Ⅲ级,分别占总植烟土壤29.81%、34.39%、23.04%,适宜性稍差的Ⅳ级土壤占12.77%。  相似文献   

9.
为昌宁县烤烟平衡施肥、植烟土壤改良及烟地合理规划布局奠定基础,运用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及模糊数学法对昌宁县主要植烟区域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及分级。结果表明:昌宁县植烟土壤pH稍偏低,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较适宜,土壤速效钾、有效硼含量多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土壤有效镁和有效锌含量多处于中等偏高水平,速效磷在各等级之间均有一定比例分布;昌宁植烟区域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在0.12~0.99,平均0.60,绝大部分植烟区土壤处于中等水平(37.02%)和较高水平(24.26%),土壤肥力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0.
分别于2008年和2012年对云南峨山烟区484个植烟土壤样点跟踪取样,并对植烟土壤区域土壤肥力空间和时间变异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12年云南峨山植烟土壤pH值为4.03~8.29,适宜性比例为75.83%;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7~71.9 g/kg,适宜性比例为76.03%;速效氮含量为15~293 mg/kg,适宜性比例为88.84%;速效磷和速效钾适宜性比例均低于70%,总体含量偏低;植烟土壤综合评价指标平均值为0.63,变异系数为1.40%,肥力分布比较均匀,空间变异小;根据综合肥力指标(IFI)大小将全县土壤肥力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和低5个等级,属于中等以上土壤肥力植烟区所占比例为85.96%,双江镇、富良棚乡肥力水平较高;2012年与2008年相比,植烟土壤pH值下降0.22,有机质减少0.44 g/kg,速效氮增加4.21 mg/kg,速效磷减少0.14 mg/kg,速效钾增加21.88 mg/kg,有效锌增加0.76 mg/kg,土壤综合肥力指标值提高0.08。  相似文献   

11.
2002年5月对昆明近郊水稻土、菜园土、大棚土136个土壤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了解昆明近郊水稻土、菜园土、大棚土3种土壤肥力现状。结果表明:有机质、全N、全P、碱解N、速效P在耕作中不存在缺乏现象。全K3种土壤全层都缺乏。速效K在水稻土、菜园土的20~40cm、40~60cm土层中缺乏,其余土壤的土层不缺乏。  相似文献   

12.
选取湘东丘陵区4种典型母质发育的林地土壤(花岗岩红壤、板岩红壤、第四纪红土红壤、酸性紫色土),分层次采集土壤剖面样品,采用物理分组方法,研究深层土壤颗粒有机碳(POC)及其组分(粗颗粒有机碳CPOC、细颗粒有机碳FPOC)的数量分布和分配比例,探讨POC及其组分与土壤有机碳、质地的关系。结果表明,4种土壤剖面POC储量介于2.63-11.59 t/hm2,以花岗岩红壤最高,其次为板岩红壤,第四纪红土红壤和酸性紫色土相对最低。4种土壤POC占SOC的比例(POC/SOC)介于1.5%-13.9%,花岗岩红壤POC/SOC随剖面加深而升高,板岩红壤和第四纪红土红壤则降低,紫色土POC/SOC在40-60 cm土层达到最大值后迅速降低。在40 cm以下的深层土壤中,花岗岩红壤和紫色土保存有数量可观、比例更高的POC。第四纪红土红壤POC储量相对较少、POC/SOC也在表土层较高。花岗岩红壤POC中以CPOC为主,而紫色土以FPOC为主,板岩红壤和第四纪红土红壤中CPOC和FPOC比例接近。所选4种土壤POC组分中,FPOC数量更能代表SOC数量的变化。SOC储量和质地是影响不同母质土壤POC及其组分分配差异的重要因素,在林地开发利用中也应重视深层土壤(40 cm)中储藏的活性碳组分。  相似文献   

13.
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搬迁对土壤微生物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整体搬迁前后四种处理(CK、NPK、M、MNPK)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土壤微生物量含量及土壤酶活性变化,探讨搬迁的特定条件对土壤微生物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搬迁前后5年各处理三大类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和四种土壤酶活性在0~20 cm土层中均高于20~40 cm土层;2每年在两个土层中MNPK处理的三大类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均最高,CK处理均最低,而每年在两个土层中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CK和M处理均明显高于NPK和MNPK处理,而磷酸酶活性CK和M处理则低于NPK和MNPK处理,脲酶活性在4个处理中差异不大;3比较搬迁前后5年间各项微生物指标变化发现,各项指标年际间虽存在变化但程度不大,搬迁后2011年和2012年相对较高,同为小麦茬的搬迁前2010年和搬迁后2013年各项指标较为接近。研究说明,土壤深度和施肥对土壤各项生物指标影响较大,年际间变化也受到轮作方式的影响,搬迁对土壤微生物扰动影响远小于施肥和耕作方式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乾安县苏打盐碱土为例,探讨了不同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4种不同恢复程度苏打盐碱土中的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基本呈现随恢复程度不同上、中、下层明显增加的规律;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土壤中的养分和有机质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盐碱土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呈现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营养型土壤改良剂对酸性土壤的改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营养型上壤改良剂施入3种不同理化性状和不同肥力水平的酸性土壤进行恒温培养,20和40d后,测定土壤的pH值以及交换性酸总量、H^ 、K^ 、Na^ 含量。试验结果表明,营养型土壤改良剂提高了土壤的pH值,降低了土壤中交换性H^ 和AP^ 含量。说明营养型土壤改良剂对酸性土壤具有明显的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沸石改良土壤结构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木文研究了沸石改良土壤结构性状的效果。试验表明,沸石对土壤物理性状有明显的改良效果,特别是对滨海盐化潮土效果更为显著,沸石可以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导致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容量降低,利于农作物生长,为改良低产土壤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8种土壤类型之间磷素含量差异较大;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土壤速效磷普遍升高。  相似文献   

18.
水田和旱地土壤有机碳周转对水分的响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土壤含水量对水田和旱地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以及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以探明水田和旱地有机碳周转差异的来源。【方法】在标准培养条件下(25℃,100%空气湿度)培养100 d,研究了5个水分梯度下(45%、60%、75%、90%、105%WHC,WHC为土壤饱和持水量)水田和旱地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特征,并测定了培养期内3个水分梯度下(45%、75%、105%WHC)土壤的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结果】土壤含水量、土地利用方式(水田和旱地)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土壤有机碳的矿化、DOC和MBC均有显著影响。水田(45%-90%WHC)和旱地(45%-75%WHC)土壤有机碳的累积矿化率(量)随含水量增高而增高,有机碳的周转半衰期随含水量的增高而缩短(水田为5.23-7.57 a,旱地为6.79-12.87 a)。100 d的培养期内,水田和旱地土壤分别有2.33%-3.94%和1.66%-3.33%的有机碳参与了矿化。淹水条件下,水田和旱地土壤的有机碳矿化速率均高于好气条件。同时,淹水条件还使水田土壤的DOC、MBC含量显著降低,对旱地则无影响。【结论】在一定水分范围内(水田:45%-90%WHC;旱地:45%-75%WHC),提高含水量可以促进水田和旱地土壤有机碳的矿化,有利于养分的释放,但对土壤活性有机碳(DOC和MBC)无促进甚至有抑制作用。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率(量),在淹水条件下和水田土壤中比在好气条件和旱地土壤中高,其原因之一可能是取样制样过程中土样经历的干湿交替过程促进了有机碳的降解。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地调查湘西南石灰岩区一个苗木基地红壤的利用状况,发现苗木生产7~8 a后土壤问题较为突出,包括表土质地粘重化,有机质含量偏低;强烈的土地整理和坡地整地造成部分地块的基岩裸露,表土中石块混杂,土壤肥力不均;地面覆盖差,易旱,水土流失较为突出;苗木施肥量不足、施肥方式和有机肥生产工艺有待完善。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在石灰岩红壤的苗木生产中,加强深耕松土,有机物肥土,增加覆盖度,改进苗木施肥技术及增强土壤管理人员的技能。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农用酵素对土壤的改良效果,通过盆栽试验利用农用酵素对沙土、酸性土及盐碱土进行为期30 d的短期改良,通过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组成,对农用酵素作为土壤改良剂的可行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对于沙土,农用酵素可使其pH由9.63降至6.42,有机质含量提高8倍,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也均有所提升,农用酵素中的有益微生物(LactobacillusAcetobacter)成为土壤优势细菌菌群,同时显著降低了真菌的多样性;对于酸性土,农用酵素对其pH影响不大,但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含量增加,酵素中有益微生物可在酸性土中有效定殖;对于盐碱土,农用酵素可有效降低其pH(由10.37降至7.77),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施用农用酵素后土壤中Acetobacter、Kocuria、PlanococcusAlkalibacterium的相对丰度较高,从而抑制了土壤病原真菌的生长。未来农用酵素可针对不同土壤的突出问题进行改良以提高土壤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