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茄子常见病害有黄萎病、猝倒病、绵疫病、根腐病、菌核病、早疫病、炭疽病等。 一、黄萎病 黄萎病俗称“半边黄”“半边疯”,为土传性病害。坐果后开始表现症状,且多自下而上或从一边向全株发展。叶片发病初期叶脉间发黄,逐渐变褐,边缘枯死或全叶枯黄;植株病叶由下向上发展,初期中午萎蔫,早晚可恢复,后期叶片脱落,全株死亡;根和茎纵向切开,可见维管束呈褐色或黑色。在防治上,  相似文献   

2.
<正> 黄萎病:茄子黄萎病俗称"半边黄""半边疯",在坐果后开始表现症状,且多自下而上或从一边向全株发展。叶片发病初期叶脉间发黄,逐渐变褐,边缘枯死或全叶枯黄;植株病叶由下向上发展,初期中午萎蔫,早晚可恢复,后期叶片脱落,全株死亡;根和茎纵向切  相似文献   

3.
茄子黄萎病,又叫凋萎病、半边疯,是由真菌黄萎轮枝孢侵染引起的一种茄子的毁灭性病害。此病多在根茄座果后表现症状。症状一般是自下而上,或者从一侧枝叶片开始发生,逐渐向全株扩展。病叶先从叶缘及叶脉变黄,继而向叶肉部分蔓延,逐渐发展到半边或整个叶片变黄。发病初期叶片多呈萎蔫状,晴天中午明显,早晚又恢复正常,中后期病叶由黄变褐,有病圈。有时叶缘向上卷起,叶片萎蔫下垂或脱落,剩下基秆,严重时全株萎蔫枯死。剥开根茎的皮层,可见维管束变成褐色或黑色,病株的果实细小质硬,失去商品价值。因此,防治茄子黄萎病,是保证茄子高产增收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棉花黄萎病     
1.病害诊断棉花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菌感染引起的维管束病害,被称为"棉花的癌症"。病叶边缘稍向上卷曲,叶脉间产生淡黄色不规则的斑块,叶脉附近仍保持绿色,呈掌状花斑,类似花西瓜皮状;有时叶片叶脉间出现紫红色失水萎蔫不规则的斑块,斑块逐渐扩大,变成褐色枯斑,甚至整个叶片枯焦,脱落成光秆;劈开茎秆或叶柄,可见维管束变黄褐色。  相似文献   

5.
<正>茄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蔬菜产品,已成为鸡东县蔬菜种植的主导品种之一,但是由于连续多年的种植,病虫害危害十分严重,严重影响着茄子的产量和品质。笔者根据生产实际针对茄子的生长习惯和病虫害发生的特点,总结出茄子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一、茄子常见病害及防治1、黄萎病症状识别:初期叶片边缘及叶脉间变黄,后期叶片半边或全叶变黄。发病早期,病叶在晴热天中午前后萎蔫,早晚恢复正常,随着病情发展,病叶萎蔫后不再恢复并由黄色变  相似文献   

6.
<正>1症状该病属细菌性维管束病害。地上部染病分枯斑和萎蔫2种类型。枯斑型多在植株基部复叶的顶上先发病,叶尖和叶缘及叶脉呈绿色,叶肉为黄绿或灰绿色,具明显斑驳,且叶尖干枯或向内纵卷,病情向上扩展,致全株枯死;萎蔫型初期则从顶端复叶开始萎蔫,叶缘稍内卷,似缺水状,病情向下扩展,全株叶片开始褪绿,内卷下垂,终致植株倒伏枯死,块茎发病,  相似文献   

7.
1 番茄溃疡病典型症状 番茄幼苗期至结果期均可发生溃疡病,叶、茎、花、果都可以染病受害。番茄溃疡病属维管束病害,幼苗期多从植株下部叶片的叶缘开始,病叶发生向上纵卷,逐渐萎蔫下垂,好似缺水,病叶边缘及叶脉间变黄,叶片变褐色枯死,随后全叶干枯死亡;  相似文献   

8.
茄子黄萎病和茄子枯萎病都是茄子的重要病害,近年来有加重发展的趋势,尤其是保护地栽培,发病迅速且病情严重。 1 症状识别 茄子黄萎病在茄子定植后不久即可发病。若遇低温定植,发病早且重。但以门茄坐果后发病最多,病情严重。一般病株多从下部叶片发病向上部叶片发展或从一边发病向全株发展。发病初期,叶片边缘及叶脉间首先变黄,逐渐发展至叶片半边或整个叶片发黄。天气干旱或晴天中午前后表现萎蔫,早晚可恢复正常。后期病叶由黄变褐,有时叶缘向上卷曲、萎垂或脱落,严重时病株叶片脱光,仅剩茎秆。劈开病根、茎、叶柄等部位,可见其维管束变褐色。纵切重病株成熟果实,也可见维管束变黑褐色。  相似文献   

9.
棉花枯萎病是棉花的重要病害之一.多数地区为枯萎病和黄萎病混发区.该病具有毁灭性,一旦发生很难根治.重病株于苗期或蕾铃期枯死,轻病株发育迟缓,结铃少,吐絮不畅,纤维品质和产量均下降. 一、症状 枯萎病在子叶期即可表现症状,现蕾期达到发病高峰,重病株大量死亡.现蕾期过后,未死的病株逐渐恢复生长,症状趋向不明显或隐蔽.到结铃后期,温度下降,病株可再次表现症状,叶片、蕾铃大量脱落,重者枯死.常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一是黄色网纹型:病叶叶脉褪绿变黄,叶肉仍为绿色,呈现黄色网纹状,最后叶片变褐枯死或脱落;二是紫红型或黄化型:子叶或真叶呈紫红色或黄色,多在叶缘发生,无明显网纹,严重时全株枯死;三是皱缩型:病株节间缩短,明显矮化,叶片深绿色,稍增厚,皱缩不平;四是青枯型:多发生在暴雨后,全株叶片萎蔫下垂,青干枯死;五是顶枯型:多发生在棉花生长后期,病株自上而下逐渐枯死,叶片、蕾铃大量脱落.病株维管束变为深褐色.在潮湿条件下,枯死的病株茎秆表面能产生大量的粉红色霉层.  相似文献   

10.
旨在对引起西洋参枯萎病的病原进行分离与鉴定,以期为大田生产中该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在陕西留坝县和太白县西洋参产区发现一种西洋参新型病害——西洋参枯萎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参根维管束呈黄色,病叶黄化萎蔫,后期叶片干枯不脱落。依据Koch’s准则证明分离物YL002是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对YL002菌株的rDNA-ITS TEF1-α RPB1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采用形态学并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害的致病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该研究为国内关于西洋参枯萎病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1.
采用平板对峙法、生长速率法和组织研磨法对实验室前期获得的放线菌进行测定,以期筛选出对植物枯、黄萎病生防作用较为全面的优良放线菌株。皿内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菌株SC11的抑菌能力最为突出,对3种靶标菌的平均抑制率接近80%,菌株153、SE2和F46也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平均抑菌率均超过50%;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菌株153、SC11耐药性较强,菌株F46在各杀菌剂存在条件下均不能生长;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153、SC11在不同作物上均有较强的定殖能力,对供试作物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经室外盆栽模拟大田试验证明,153、SC11放线菌具有较好的防病促生效果。总体来看,菌株153和SC11的生防特性较全面,抗菌、耐药、易定殖并且能够促进作物生长,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pH及盐分对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菌核是棉花黄萎病原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在土壤中的主要存活形式及该病的侵染源,研究土壤pH及盐分对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形成的影响对明确黄萎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培养基pH及盐分质量浓度与种类对病原菌生长及微菌核形成的影响。供试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最适pH为7.0,偏酸或偏碱会抑制菌丝生长,但培养基偏碱可显著促进微菌核形成。当pH为8.0时,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受抑制较小,同时微菌核区面积较pH为7.0时增加22.6%。盐分质量浓度影响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及微菌核形成。随培养基NaCl质量浓度增加,供试大丽轮枝菌生长受到抑制,菌落面积和菌丝面积均逐渐减小,但微菌核形成量却显著增加;当NaCl质量浓度为10g·L~(-1)时,微菌核区面积较无NaCl时增加40.7%。盐分种类影响供试大丽轮枝菌生长。随盐分质量浓度增加,氯化物(NaCl和KCl)和硫酸盐(Na_2SO_4和MgSO_4)均可促进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形成,而CaCl_2则显著促进菌丝生长,并在质量浓度大于7g·L~(-1)时抑制微菌核形成。在培养环境偏碱性或氯化物和硫酸盐含盐量较高时,均可促进棉花黄萎病原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形成量增加。  相似文献   

13.
采用ATMT技术建立大丽轮枝菌落叶型菌株XJ2008菌株的T-DNA插入突变体文库,共获得6 043个突变体。从中随机挑选104个突变体,以野生型XJ2008菌株为参照,评价其致病性、菌落生长速率、分生孢子及微菌核的产生能力等。结果表明,有12.5%的突变体丧失产孢能力,4.8%的突变体的生长速率显著减慢,8.7%的突变体的生长速率显著加快,12.5%的突变体丧失产生微菌核的能力,47.1%的突变体的致病性显著低于野生型菌株XJ2008,且突变体2-736、2-740、2-745的病情指数分别约为野生型菌株XJ2008的0.184、0.168和0.197倍。该突变体库突变体遗传稳定性好,性状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14.
1996-1998年从新疆各主要植棉区采集30个野生型棉花黄萎病菌菌株,陕西省植保所提供T-9、VD-8、安阳菌株及泾阳菌株,经在WAC培养基上诱发培养,341个突变体,其中114个为NitM,占26.45%,317个为Nitl,占73.55%。经营养体亲和性配对测试,32个菌株可分为2个营养亲合群(VCGs),T-9与VD-8属于亲合群I(VCG1),其余30个菌株属于亲合群Ⅱ(VCG2),即落  相似文献   

15.
以棉花黄萎病菌强致病力菌株Vd084、Vd082和弱致病力菌株Vd001为供试菌株,以耐病品种中棉所35和感病品种冀棉11为鉴别寄主,采用蛭石沙土无底纸钵定量蘸菌液体法,首先明确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与落叶间的关系,然后采用大丽轮枝菌落叶型菌株特异引物D-1/D-2和非落叶型菌株特异引物ND-1/ND-2对供试菌株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1×107 mL-1的常规接种量下,3个菌株均能导致棉苗出现落叶;与弱致病力菌株相比,强致病力菌株出现落叶的时间早3d,且落叶株率高。在接种量为1×105~1×107 mL-1,强致病力菌株的落叶株率显著高于弱致病力菌株,当接种量达到1×108 mL-1时,强致病力菌株和弱致病力菌株间差异不明显。3个菌株在耐病品种上的落叶株率(28.8%)显著低于感病品种(37.7%)。分子检测表明,2个强致病力菌株Vd084和Vd082为落叶型菌株,弱致病力菌株Vd001为非落叶型菌株。结果显示,该2对引物检测出的非落叶型菌株Vd001在温室苗期人工接种条件下仍能导致棉苗落叶。可见,对于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的检测还需要建立更完善的方法,尤其是模拟大田间条件的检测方法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几种微生物菌剂对连作棉田枯黄萎病的防病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制和筛选防治新疆连作棉花病害的优良生防菌剂,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菌根菌(AM)、菌根菌配合滴施1次生防细菌(AM+P1)、菌根菌配合滴施2次生防细菌(AM+P2)、BIO菌肥(B)、重茬菌剂(C)和木霉菌(M)6种菌剂对连作棉花农田枯萎菌、黄萎菌菌源量、防病效果及对土壤养分和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AM+P1、AM+P2、AM、B、C、M处理土壤中枯萎菌、黄萎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其中枯萎菌菌落数量分别降低52.5%、65.0%、56.3%、46.3%、33.8%、52.5%,黄萎菌微菌核数量分别降低44.0%、36.2%、42.8%、26.7%、22.2%、42.5%;不同处理下,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各菌剂防效可达12.2%~38.8%,依次为AM+P1MAM+P2AMBC。施用菌剂能改善棉田土壤养分,增加速效氮、磷、钾质量分数;M、AM、AM+P1处理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不同处理下,籽棉产量增加2.7~8.1kg/hm2,其中施用木霉菌剂的棉田增产幅度最大,达到38.3%。  相似文献   

17.
应用落叶型和非落叶型大丽轮枝菌特异性引物D-1/D-2和ND-1/ND-2,对从陕西采集的67株菌株、矿物油室温保藏的24株菌株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提供的5个大丽轮枝菌进行落叶型与非落叶型分子鉴定,以明确陕西是否存在落叶型菌株,掌握不同致病类型菌株的出现频率。结果表明,67株陕西菌株中有21株落叶型菌株,46株非落叶型菌株,落叶型菌株的比率为31.3%;其余29株菌株中14株为非落叶型菌株,5株为落叶型菌株,9株未产生特异性条带,1株用两对引物均可扩增出特异性条带。采用无底塑钵菌液浇根法接种冀棉11进行致病性测定,以了解落叶型菌株和非落叶型菌株致病力的差异。结果显示,21株落叶型菌株的平均病情指数为40.5,是19株非落叶型菌株病情指数(17.9)的2.3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5种植物提取物和残体对大丽轮枝菌的抑制作用,为利用生物熏蒸技术防治棉花黄萎病提供依据。【方法】以棉花黄萎病主要致病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XJ2008菌株为试材,测定韭菜、葱、薄荷、藿香和薰衣草5种植物的甲醇、水提取物,对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并将植物残体以质量分数2%添加到600g基质与田园土的混合样中混匀后,测定植物残体对大丽轮枝菌微菌核萌发的影响。【结果】5种植物提取物均对大丽轮枝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植物提取物质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甲醇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略强于水提取物;韭菜提取物的抑制作用最强,藿香次之。植物残体对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萌发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藿香残体的抑制作用最强,薄荷、韭菜次之,薰衣草最弱。【结论】韭菜、藿香对大丽轮枝菌的抑制作用十分明显,有作为生物熏蒸材料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旨在建立一种可以应用于临床样本同时检测沙门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多重PCR方法。根据NCBI上已收录的沙门菌hut基因、多杀性巴氏杆菌 kmt1基因和大肠埃希菌23SrRNA基因的全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多重PCR反应条件,建立能够同时检测3种细菌混合感染的多重PCR诊断方法。特异性分析表明,应用该方法可以从沙门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以及3种细菌的混合物中扩增出3条大小分别为286 bp、457 bp和652 bp的特异性条带,其他对照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分析表明,该方法对沙门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1.77×10 、1.99×10 、2.01×10  CFU/mL;人工模拟感染样本检测表明,该方法能从混合感染的病料中检测出3种病原菌。可见: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可以有效检测沙门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四川省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mcr-1耐药基因流行情况,及其与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ESBLs)共存和共转移的特征,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菌株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检测菌株mcr-1,以及mcr-1阳性菌株中ESBLs基因类型;采用质粒接合转移试验分析了mcr-1ESBLs基因共转移的耐药机制。结果显示:190株大肠杆菌的mcr-1检出率为36.84%,75.71% mcr-1阳性菌株中同时检出ESBLs基因,主要以blaTEM-1、blaCTX-M-55和blaCTX-M-14为优势基因;mcr-1阳性菌对氨曲南(ATM)、头孢噻肟(CTX)和多黏菌素E(COL)耐药率极显著高于mcr-1阴性菌(P<0.01);质粒转移率为47.14%,其中获得mcr-1ESBLs基因共转移的接合子表现出与供体菌相同的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综上,在四川省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中,mcr-1ESBLs基因共存现象广泛存在,且耐药基因易发生水平传播,对菌株多重耐药性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