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以Crowbar电路在双馈异步感应发电机组并网故障时对系统暂态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建立了风电并网系统模型,分析了Crowbar电路参数和切除时间对双馈风力发电机低电压穿越暂态过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Crowbar电路参数和故障后该电路的切除时间,能有效地减小暂态过程的直流分量,提高网侧稳定性和风机系统低电压穿越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风电在电网所占比例的不断增大,提高风机在故障条件下的不间断运行能力越来越重要。通过分析交流励磁变速恒频双馈风机的运行特点,建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并网数学模型;针对电网电压小幅对称跌落,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基础上,改进传统双馈发电机矢量控制策略,加入前馈补偿项来抑制电压小幅跌落时转子中的过电流,提高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低压穿越能力。在MATLAB/SIMULINK中验证控制策略的合理性,为以后深入研究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新型换流变压器及其滤波系统的接线方案和谐波抑制机理.建立了新型换流变压器谐波模型,分析计算了新型换流变压器各绕组的谐波电流分布,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对直流输电开发平台进行了滤波装置实例设计,仿真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新型换流变压器及其滤波系统原理正确,滤波效果好,平台参数选择合理,新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运行特性和传统最大风能追踪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约束因子限幅控制的双馈电机有功功率平滑控制策略,给出了约束因子α的表达式和取值规则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搭建了一个9 MW的风电场与2台同步电机的互联系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最大风能追踪控制策略相比,所提控制策略能平滑双馈电机的有功功率输出,明显减小同步发电机的转速波动,改善了电网的频率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基于VSC的柔性直流型输出电力系统的基本结构、基本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并使用ATP-EMTP软件仿真建立其模型,得出其正常工作时的谐波及其不同故障情况下的运行特点.最后总结了柔性直流型输电系统需重点研究的几个基础理论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选取2007年初至2017年末的中证500指数成分股规模、股价、市盈率、动量、换手率和波动率6个因子的所有年度数据,探讨了分位数回归在多因子选股策略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对于单因子而言,规模因子和股价因子均在高收益率股票中表现出更强的效应,市净率、动量及换手率因子均在低收益率股票中表现出更强的效应,波动率因子则在高收益率股票和低收益率股票中均表现出较强的效应;多因子选股模型均表现出优于OLS回归模型的投资效果,规模-股价模型在样本区间可以获得43.17%的年化收益率,而市净率-动量-换手率因子选股模型可以获得18.48%的年化收益率.  相似文献   

7.
在大田种植条件下,采用Li—6400P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不同天气状况下,转Bt基因抗虫棉、彩色纤维棉和普通棉3种类型的陆地棉(Crossypium hirsutum L.)光合速率日变化特征,并对光合速率与7个生态、生理因子间相关性进行了数学模拟,提出用品种依存度(VDF)、因子影响频度(FAF)分别描述品种适应性、因子的影响大小,用缺乏型、富裕型限制因子描述因子的影响方向。结果表明:光合速率日变化特征依天气、品种不同而异。正常天气时光合作用强度高,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单峰曲线;高温、干旱等逆境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大为降低,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双峰曲线。普通棉(华抗棉1号)适应性较差,VDF最高,为21%。彩色棉抗逆性较强,VDF最低,为9%左右,但正常条件下光合能力有限;抗虫棉适应性(VDF为16%左右)介于普通棉和彩色棉之间。不同条件下,对光合速率起主导作用的生态、生理因子不同,即各因子的影响频度不同。蒸腾速率始终是缺乏型限制因子,FAF为60%,说明棉花蒸腾系数大,是需水量较大的作物。细胞间隙CO2浓度与光合速率成负相关,FAF为65%。土壤水分含量较高时,光照强度成为缺乏型限制因子。高温、干旱等逆境时,气孔导度、大气CO2浓度是缺乏型限制因子,温度、光照是富裕型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8.
徐文海  叶茂 《北京农业》2014,(33):92-94
以多枝柽柳为研究对象,使用LI-6400光合分析仪,对自然条件下生长的4年生多枝柽柳在典型天气(晴天)下的光合参数及影响因子进行测定。对多枝柽柳光合特征的日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典型天气条件下,多枝柽柳光合速率日变化、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都呈单峰曲线,光合速率在12:20左右达到最大峰值,为10.29μmol(m2.s)。2)对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等因子进行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多枝柽柳的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相对湿度(RH)、大气有效辐射(PAR)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多枝柽柳光合速率和太阳辐射强度有双侧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31。而空气相对湿度与气压亏缺和气温呈双侧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83和-0.948。  相似文献   

9.
对南宁市降水pH值的前期气象场、污染特征和扩散条件等相关初选预报因子进行EOF展开,并取其中与预报量相关显著、且方差贡献大的主成分,结合逐步回归技术,建立了一种新的降水pH值预报模型。将这种新的预报模型与同样根据这些预报因子建立的回归预报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经检验该方法对南宁市降水pH值变化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多穗柯(Lithocarpus polystachyus Rehd)MYB转录因子在光胁迫时调控多穗柯黄酮类物质合成的作用,以不同光处理条件的多穗柯为试验材料,通过转录组学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多穗柯MYB转录因子和多穗柯黄酮类物质合成关键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标明:在多穗柯的转录组学测序数据中,鉴定得到60个LpMYB转录因子,按照DNA结合结构域的特点,将这些转录因子分为4个亚族(1R-MYB,R2R3-MYB,3R-MYB,4R-MYB),其中R2R3-MYB数量最多,占总LpMYB转录因子的43.33%。多穗柯大部分MYB转录因子能够适应红光胁迫;长时间的光照、适当的光照度提高了LpMYB转录因子的表达。鉴定得到10个参与调控黄酮类物质生物合成的S4、S5、S6和S7亚族LpMYB转录因子。多穗柯黄酮类物质合成相关基因与LpMYB转录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LpMYB转录因子在调控黄酮化合物的合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LpMYB转录因子能够正调控黄酮类物质合成基因PAL、C4H、CHS3、ANS的表达,从而提高多穗柯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基于感应滤波的变压器铁心谐波磁通抑制技术,以解决现有大功率整流系统谐波污染严重及变压器振动与噪音大等问题.对新型整流变压器及滤波装置进行了分析与设计,根据新型谐波屏蔽变压器的谐波抑制原理,从变压器铁心的谐波磁通抑制方面揭示了感应滤波技术在谐波抑制和降低变压器振动与噪音的本质及特点,提出一种通过判别谐波电压电流相位差是否趋近于零以实现滤波装置全调谐的方法,构建了一套新型工业直流供电系统.最后,通过对实际新型工业直流供电系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了本文提出的新型直流供电系统具有良好的谐波抑制效果和大大降低变压器振动与噪音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对两端超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构成的单极系统、双极系统和背靠背直流系统等三种类型及其应用场合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同时还讨论超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流站直流侧特征谐波和谐波抑制装置的选择以及功率因数的补偿等,最后给出超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主要优缺点以及重点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直流输电系统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高压直流输电、油气长输管道建设促进了全国范围内的能源优化配置,但高压直流接地极放电对埋地管道的强直流干扰问题应该引起足够关注。为进一步加强相关风险管控,回顾中国高压直流输电网的发展历程,对高压直流接地极放电影响管道的典型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实际提出后续风险管控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邻近油气长输管道路由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和接地极对管道的影响具有干扰时间不确定、干扰机理复杂、干扰程度大及缓解困难的特点,是管道当前面临的突出安全风险。高压直流输电网调试或故障运行过程中,接地极单极放电会加速管道腐蚀。后续应从加强沟通协调和联合测试,深化腐蚀机理和规律研究,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等方面提升检测、研究及治理水平,全方位保障国家能源通道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4.
农村10kV配电网接地方式大多数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该接地模式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故障电流较小,找出和排除故障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理论已经比较成熟,但是选线装置在实际应用中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是前相通道中信号检测、采样、转换等电路环节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基于MATLAB的PSB对农村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进行了数字仿真,分析了单相接地故障特征,开发了选线装置。该装置的特点是前向通道电路环节精简,误差小。在实验室模拟系统运行中,选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总被引:77,自引:0,他引:77  
It has been proposed that cell-cell recognition occurs by means of local cell surface modulation of a small number of proteins rather than by expression of large numbers of different cell surface markers. Several different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CAM's) have now been found in a number of vertebrate species in different tissues such as liver and striated muscle and even in a single complex structure such as the brain, where different molecules specific for neurons and glia have been identified. The neuron-specific molecule is involved in early embryonic events but also mediates neurite fasciculation, neuromuscular interaction, and orderly layering of neural tissue. It undergoes local surface modulation with loss of sialic acid during development. A failure of this process i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connectional disorders in the staggerer mutant of the mouse. The accumulated data on this and other CAM's favor modulation theories rather than strict chemoaffinity theories of cell-cell recognition.  相似文献   

16.
运用专家系统的原理和构建万法,建立了知识库模型,编写了搜索推理代码,并在此基础上基于C#和SqlServer采用油液分析技术中的光谱分析、铁谱分析和常规理化分析,建立了柴油机磨损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可用于诊断磨损的部位、类型和性质.以济南柴油机厂的4190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对该系统进行了检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定位柴油机磨损故障的部位,并诊断其故障性质及原因.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复杂机电系统振动信号呈现复杂非平稳性的特点,采用Hilbert-Huang变换(HHT)和基于小波包分解的频带能量比例非线性分析方法,对机电转子系统碰摩和不对中故障试验信号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非线性分析的HHT和小波包频带能量比例方法弥补了原有传统频谱分析的不足,可以清晰的表征故障的瞬时和局部特性,实现故障特征的有效提取.  相似文献   

18.
基于GTO的无触点有载自动调压分接开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一种新型的无触点有载自动调压分接开关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本装置利用第二代电力电子元器件-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作为有载分接开关,控制电路以DSP技术为核心,辅以数据采集、软件滤波等功能,根据检测到的负载侧电压,与设定电压比较,自动的发出GTO的控制脉冲,有效调节GTO的导通与关断,实现有载分接开关的变换,达到自动稳定二次侧输出电压的目的。本分接开关适用于配电变压器,具有响应速度快,可频繁调节,工作可靠,造价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为比较阈上奖励和阈下奖励对有意识和无意识反应抑制的影响,实验1将奖励启动范式与传统的go/no-go任务相结合,探讨阈上和阈下奖励对有意识的反应抑制的影响,发现阈上高奖励和阈下高奖励均能够提高个体的有意识的反应抑制;实验2将奖励启动范式和掩蔽版的go/no-go任务相结合,比较阈上奖励和阈下奖励对有意识的反应抑制和无意识的反应抑制的影响,实验2的结果重复了实验1结果,并且进一步发现阈上高奖励能够提高个体的无意识的反应抑制,而阈下奖励对其并没有影响.研究表明:阈上奖励和阈下奖励对有意识的反应抑制的影响是相同的,而对无意识反应抑制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0.
农户兼业是我国转型期间一个十分重要的经济现象,本文通过分析江西省的农户兼业现状,总结了当前农户兼业的特点,并为进一步改善兼业现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因地制宜,制定差别化政策;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促进土地规模经营;逐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促进农户身份的真正转变;增加农村妇女就业机会,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