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8 毫秒
1.
【目的】分析天山雪莲悬浮培养细胞生长过程中生物量和总黄酮含量的变化,优化总黄酮的提取纯化方法。【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优化天山雪莲悬浮培养细胞中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比较聚酰胺层析法、碱提酸沉法和聚酰胺酸碱法对总黄酮含量、纯度及回收率的影响。【结果】在3~15d,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天山雪莲悬浮培养细胞的生物量和总黄酮含量明显增加,在培养15d时均较高,分别为21.9g/L和66.5mg/g,表明天山雪莲悬浮培养细胞最适收获时间为培养15d;总黄酮提取最佳工艺为:70℃超声条件下,采用体积分数70%的乙醇连续提取3次,可以得到66.5mg/g总黄酮;总黄酮纯化的最佳方法为:聚酰胺层析法和碱提酸沉法联用,即聚酰胺酸碱法,获得的总黄酮纯度和回收率均较高,分别为6.86g/kg和47.6%。【结论】获得了天山雪莲悬浮培养细胞总黄酮提取和纯化的最佳方法,为天山雪莲药制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了解四倍体刺槐(tetraploid Robinia pseudoacacia)生长季节的生物量和营养质量分数动态变化,为确定其饲料林的最佳刈割时期提供理论依据,在测定1~2年生林分生长时期叶片营养的基础上,测定了3年生林分的株高、基径和叶质量、茎质量动态,并分析了此林分的叶片、茎杆和整株的营养动态。结果表明:叶片和茎杆生物量的变化与株高和基径生长动态相似,均在6月25日前增加迅速,然后进入缓慢生长期,最后从8月10日再次快速生长;不同年份的叶片营养质量分数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叶片的粗蛋白质量分数最高,茎杆最低,且粗蛋白质量分数从6—7月份下降迅速,随后逐渐下降;叶片、茎杆和整株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质量分数在生长季节逐渐增加,而且均在叶片中质量分数最低、茎杆中最高。综合考虑叶片及当年生茎杆生物量和粗蛋白质的相互变化,确定四倍体刺槐第1次最佳刈割时期为6月下旬。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生长季内刈割频次和时间对四川嵩草(Kobresia setchwanensis)草甸植物全年积累的生物量及其氮素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长季内刈割2次(6和7月份每月1次)或3次(6、7和8月份每月1次)比不刈割(仅在生长季末收获现存生物量)显著降低了植物地上和地下积累的生物量,但生长季内多次刈割能增加植物地上部分氮含量和贮量.与不刈割相比,生长季内不论在6、7或8月份刈割1次有利于获得较高的植物地上生物量和氮贮量,而且在8月份刈割1次是所有刈割处理中全年地上积累生物量及氮贮量最高的处理.除6月份刈割1次植物地下生物量及氮贮量显著小于不刈割外,7或8月份刈割1次与不刈割之间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生长季内多次刈割不利于四川嵩草草甸植物生物量及氮的积累,而在8月份进行1次刈割可获得全年最大的地上积累生物量及氮贮量.  相似文献   

4.
优良牧草皇草的营养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3年引种皇草,对其不同生长年限,不同生育期和不同刈割期营养成分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皇草在分蘖期营养成分含量高,但鲜草产量低,旺长期至拔节期株高100cm时,鲜草产量最高,营养成分含量亦较高,是作为青饲料的最佳利用期,叶的营养民分含量高,茎次之,第1次刈割鲜草质量优于第2,3次刈割。  相似文献   

5.
雪莲中水溶性多糖提取及纯化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不同温度、液料比以及提取时间等条件对于雪莲组织中水溶性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研究从雪莲组织中提取水溶性多糖的最佳工艺,并对提取的粗多糖进行脱蛋白纯化.方法以产自新疆昭苏天山雪莲为材料,以多糖的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探讨不同条件下对雪莲组织中水溶性多糖提取起到明显作用的因素,采用Sevage法结合酶法对提取的粗多糖进行纯化.结果在浸提时间为2.5h、温度80℃、液料比例为14mL:1g的条件下,提取粗多糖得率最高为6.91%,该粗多糖中总糖的质量分数为18.47%,该条件为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对粗多糖进行纯化,除去其中蛋白质,回收率为71.4%.结论本次实验确定了雪莲组织中水溶性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经过进一步的脱蛋白纯化处理,为实验室下一步的组分分离以及探讨雪莲多糖的药理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苜蓿刈割时期与产草量、蛋白质含量的关系。[方法]以6个不同的苜蓿品种为材料,于2002年刈割2次2、003年刈割4次2、004年刈割2次,每次刈割后测定苜蓿的产量、粗蛋白含量。[结果]1年刈割4次,6个苜蓿品种的粗蛋白含量均以第2茬最高,其次是第3茬,第1茬最低,其中苜蓿王和爱菲尼特平均粗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22.95%和22.53%;干草产量均以第1茬最高,其次为第3茬和第4茬,第2茬最低。1年刈割1次,6个苜蓿品种播种当年的粗蛋白含量均高于第2年。6个苜蓿品种2003年、2004年干草总产量均高于2002年。[结论]1年刈割4次,苜蓿的粗蛋白含量以第2茬最高,干草产量以第1茬最高。  相似文献   

7.
不同苜蓿品种刈割时期与产草量·粗蛋白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苜蓿刈割时期与产草量、蛋白质含量的关系。[方法]以6个不同的苜蓿品种为材料,于2002年刈割2次2、003年刈割4次2、004年刈割2次,每次刈割后测定苜蓿的产量、粗蛋白含量。[结果]1年刈割4次,6个苜蓿品种的粗蛋白含量均以第2茬最高,其次是第3茬,第1茬最低,其中苜蓿王和爱菲尼特平均粗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22.95%和22.53%;干草产量均以第1茬最高,其次为第3茬和第4茬,第2茬最低。1年刈割1次,6个苜蓿品种播种当年的粗蛋白含量均高于第2年。6个苜蓿品种2003年、2004年干草总产量均高于2002年。[结论]1年刈割4次,苜蓿的粗蛋白含量以第2茬最高,干草产量以第1茬最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子克隆技术人工调控天山雪莲类黄酮代谢过程,以提高其类黄酮质量分数。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SikP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入天山雪莲叶片,成功获得转SikP基因天山雪莲抗性愈伤组织及从生芽;提取并检测对照组和转SikP基因天山雪莲的类黄酮,结果显示,转SikP基因天山雪莲的类黄酮质量分数明显提高,是对照组天山雪莲类黄酮质量分数的9.63倍。说明,天山雪莲Myb转录调控因子SikP基因对天山雪莲次生代谢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天山雪莲类黄酮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采收期、加工方式和干燥温度对近野生铁皮石斛林下3 a生三叶青的品质指标(浸出物、多糖、灰分、黄酮)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及加工方式对三叶青块根的品质均有一定影响。三叶青地下块根在1—4月均可采收,且采收后的浸出物含量差异不显著;而1月、2月、4月采收的三叶青黄酮含量较高,3月、4月采收的多糖含量较高。3月采收的黄酮含量最低,而此时多糖含量最高;2月采收的多糖含量最低,而此时黄酮含量最高,说明2—3月三叶青块根的多糖和黄酮内部物质间发生了转换,药农可根据成分需要择期采收。真空冷冻干燥是保留品质含量最多的处理,但操作复杂,加工成本较高;对加工成本压力较大的企业推荐自然阴干,而对总黄酮含量要求较高时,推荐微波干燥。不同干燥温度制三叶青茶时,可推荐选择50、55、60、65℃干燥。  相似文献   

10.
王国法  吴柏荣 《浙江农业学报》1995,7(5):352-354,395
杂交水稻在不同时期刈割具有不同的再生形式与再生能力。孕穗前刈割再生以叶片为主;抽穗后以腋芽为主;孕穗后到抽穗前表现为茎叶混合再生。从出蘖数量和速度看,再生能力以抽穗前扣最强。但是,在抽穗到灌浆期刈割能获得较高的稻谷和蛋白质产量及优质绿色饲料。  相似文献   

11.
苹果黄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和金纹细蛾(Lithocolletis ringoniella Matsumura)是危害较严重的两种果树害虫,且化学防治导致"3R"问题日益突出。为探索安全有效的生物源农药绿色防治技术,通过田间调查和防治试验,在陕西省白水县和乾县苹果园进行两种害虫动态监测及生物源药剂筛选。结果表明:苹果黄蚜1 a中的大发生时期在5-6月,百梢虫量最高达1 552头,建议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为5月上中旬。金纹细蛾幼虫发生高峰期分别为7月上旬、8月下旬和11月中旬,百叶虫斑数最高达17个。金纹细蛾成虫1 a发生4代,分别为4月下旬、6月中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和9月下旬,第3代危害最严重,单个诱捕器诱虫量最高达1 344头。4月下旬是金纹细蛾越冬代成虫羽化的盛期,是应用性诱剂诱杀防治的关键时期;而6月中下旬是进行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生物源农药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较好,药后7 d防效仍在80%以上,1.8%阿维菌素微乳剂、0.3%印楝素乳油、6%鱼藤酮乳油也有较好防效。0.3%印楝素乳油对金纹细蛾持效性长,药后15 d防效仍达81.25%,1.8%阿维菌素乳油和2.2%甲维·氟铃脲乳油药后15 d防效也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四川大邑县金银花采收时间。[方法]对大邑金银花种植基地2012—2014年每年5—9月及每年5月18日的早上、中午、下午3个采收时间的药材产量及其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四川大邑金银花宜在5月中下旬、6月中旬—7月上中旬、8月上中旬采收三茬花;且早上采收的质量最佳,中午采收的产量最高,下午采收的产量有所下降,但含量仍高于药典标准。[结论]金银花在四川大邑县5—8月采收三茬花,全天均可采,但早上采收的质量最优。  相似文献   

13.
3种性诱剂诱捕器对桃园梨小食心虫诱捕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性诱剂的田间诱捕效果和梨小食心虫在陕西桃园的发生情况,对桃园梨小食心虫进行性诱剂大田诱捕试验。结果表明,性诱剂对梨小食心虫成虫的诱捕效果显著,且3种类型诱捕器中,船型诱捕器效果最佳。对3种诱捕器诱捕结果综合统计可知,梨小食心虫在陕西杨凌年发生4代,第1代的成虫高峰期在5月22日至5月27日,历期6d;第2代的高峰期在6月26日至7月6日,历期10d;第3和第4代的高峰期在7月31日至8月20日,历期21d。因此,建议在发生高峰期进行药剂防控。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枸杞子干制品品质的影响,比较经不同预处理方式(超声、渗透、热烫、超声+渗透和超声+热烫)后再经干燥加工的枸杞子中有效成分、感官评价和微观结构等指标。结果表明:1)未经预处理的热风干燥加工后枸杞子色泽偏亮、总色差较小,总酚、总黄酮含量最多,抗氧化能力最好;远红外干燥加工的枸杞子中多糖含量最多,为793.841mg/g,微观结构较好且感官评分较高。2)除超声+热烫预处理,其他4种预处理方式均有利于提升枸杞子加工后的感官评分;超声、热烫预处理能显著缩短干制时间、提升明度值,且可以显著提升热风干燥后的总黄酮含量;渗透预处理能显著提高远红外干燥后枸杞中多糖和总酚的含量,且干制品色泽较好。综合考虑,超声+渗透预处理下的远红外干燥为枸杞子较适宜的加工方式。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叶面喷施有机富硒肥对不同树龄青钱柳叶中硒、重要微量元素及皂苷、黄酮、多糖等功效成分的影响。试验设高、中、低3个喷施剂量组,每100 g有机富硒肥中硒含量分别为6000、3000、1500 mg。分别在4、6、8月对10年生大树和3年生小树进行喷施,5、7、9月采摘。采摘后测定青钱柳叶中硒、微量元素以及功效成分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可显著提高青钱柳叶中硒含量,硒含量最高可达7.31 mg/kg,是空白组的41倍,且青钱柳叶中硒含量与喷施剂量呈正相关性;青钱柳叶中硒含量与喷施时间有关,5月与7月叶中硒含量相当,9月叶中硒含量明显降低;10年生大树叶中硒含量高于3年生小树。喷施有机富硒肥后青钱柳叶中镁、锌、铬、镍、钒含量增加,锰、铜含量降低。功效成分皂苷、黄酮、多糖含量均有所提高,分别达到2.8%,8.9%,2.4%。  相似文献   

16.
分别对3个种源北柴胡在同地种植后收获期的根、茎、叶、花中的总黄酮、可溶性多糖、醇溶性浸出物和地上部分挥发油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3个种源北柴胡不同器官化学成分存在差异,禹州种源北柴胡的叶片总黄酮含量最高,为0.41%;建昌种源北柴胡的根可溶性多糖含量最高,为2.1%,花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最高,为23.6%,地上...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刈割频次、施肥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轻度盐碱地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以刈割频次(1、2、3、4次)为主处理,施肥(对照;施N肥;施P肥;施NPK复合肥)为副处理的双因素裂区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生长季内,随着刈割频次的增加紫花苜蓿干草产量显著增加(P<0.05),3次与4次刈割分别比1次刈割增产123.8%和131.6%;施肥对干草产量无显著影响,而刈割频次与施肥的交互作用对干草产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刈割3次并添加NPK复合肥处理的干草产量最高。刈割频次和施肥对紫花苜蓿营养品质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二者交互作用仅对粗蛋白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刈割频次的增加,紫花苜蓿茎叶比下降,粗蛋白、粗灰分含量和K+/Na+显著增加(P<0.05),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Ca2+含量先增加后降低,Ca2+/Na+则表现出先升高后稳定的趋势。施NPK复合肥使苜蓿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增加,粗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刈割频次对第二年返青率具有显著影响(P<0.05),4次刈割明显降低了苜蓿的存活率,返青率仅为12.5%,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研究表明,在松嫩平原轻度盐碱地种植紫花苜蓿,每年刈割3次并施用NPK复合肥为最佳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高温胁迫下高羊茅叶宽、生长强度和生理代谢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从而影响草坪质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8月高羊茅草坪质量、叶宽、生长强度、叶片含水量以及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在8-9月份期间,高剪和中剪高羊茅草坪质量显著优于低剪(p《0.05);在高温期间高剪和中剪的高羊茅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且较5月下降幅度小;高剪和中剪的生长强度和叶片含水量在高温阶段下降幅度小.  相似文献   

19.
青钱柳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苯酚硫酸法,对青钱柳叶多糖的水提取法、提取工艺以及不同采集期的多糖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提法的精密度RSD%为2.89%,重现性RSD%值为1.72%,稳定性RSD%值为3.1%;通过L9(3^4)正交试验得出水提法提取青钱柳多糖的最佳提取时间为7h,料液比为1∶20,pH 9;青钱柳叶在5~8月的多糖含量为2.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