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设计了一种适合烟秆切割的双立轴圆盘式切割机构。在自制的烟秆切割试验台上,对切割速度、装置的前进速度、主从切割刀片的径向重叠量等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切割速度350 r/min时,功耗为1 718.8 W,切断率为94.33%;在主从切割刀片的径向重叠量为15 mm时,功耗为1 500.73 W,切断率为95.6%;在装置的前进速度为0.6 m/s时,功耗为1 608.13 W,切断率为96.83%。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切割速度为300 r/min,主从切割刀片的径向重叠量为15 mm,装置前进速度0.6 m/s时,功耗为1 480.26 W,切断率为97.21%。  相似文献   

2.
测定并分析烟秆拉拔力与拉拔位移、烟秆直径、土壤含水率、土壤紧实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拉拔烟秆是一个拉拔力上升阶段和拉拔力下降阶段的综合作用过程,当土壤含水率较低(13.2%)、土壤紧实度较大(18.6 kg/cm2)时,烟秆拉拔位移为14 cm,拉拔力最大值为1 654 N;当土壤含水率较高(21.8%)、土壤紧实度较小(11.54 kg/cm2)时,烟秆拉拔位移为16 cm,拉拔力最大值为1 628 N。烟秆直径与起拔力之间呈正相关直线回归关系,相关系数为0.88,烟秆直径为26.1~38.3 mm时,起拔力为551~1 840 N;土壤含水率越大,起拔力越小;土壤紧实度越大,起拔力越大。  相似文献   

3.
烟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烟秆力学参数变化规律,运用复合材料力学理论建立了烟秆的力学模型。采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烟秆进行有节轴向压缩、无节轴向压缩及弯曲等力学试验,得出相应载荷-位移曲线,并利用MATLAB软件拟合了有节与无节烟秆抗压力的离散点变化规律曲线。结果表明,烟秆最大抗压力为5 230.00 N,压缩弹性模量平均值为150.00 MPa,抗压强度平均值为4.42 MPa,标准差为0.29 MPa,最大抗弯力为1 780.00 N,弯曲模量平均值为21.81 MPa,抗弯强度平均值为7.96 MPa,标准差为0.82 MPa。该结果可为合理设计烟秆收获及粉碎设备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甘蔗多种植在丘陵地带,地势崎岖变化大,整秆式甘蔗收获机无法依据地势实时有效控制切割器入土切割深度,导致甘蔗收获机在工作过程中,存在过切或者切深不足以至于有收割损失的现象。结合前期研究,利用切割试验平台,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找到收获机入土切割的切割力影响因素及其规律。该研究为后续构建甘蔗收获机入土切割与试验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为后续入土切深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烟秆屑代料栽培金针菇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比例烟秆屑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加入烟秆屑有利于金针菇菌丝的生长,加入10%~30%烟秆屑,有利于提高金针菇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向日葵茎秆切割阻力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向日葵收获机械在使用现有往复式切割器收割向日葵茎秆时存在适用性差及切割质量差等问题,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上模拟直刃切刀配合的切割方式,对向日葵茎秆进行切割试验,研究刃口倾角、削切角度及斜切角度等参数改变对切割阻力和切割能量消耗的影响程度以及不同条件下向日葵茎秆的切割阻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切割速度一定,切刀刃口倾角为0°~20°时,切割阻力峰值及切割能量消耗随着刃口倾角的增大逐渐减小,滑切效果逐渐增强,当刃口倾角在20°时的切割能量消耗较其他角度小。2)切割速度一定,削切角为0°~45°时,切割阻力峰值与切割能量消耗先逐渐减小而后急剧上升,削切角为15°时,切刀对向日葵茎秆的切割阻力和切割能耗较小。3)切割速度一定,斜切角度为0°~60°时,切割阻力峰值和切割能耗先逐渐减小而后迅速增大,斜切角为30°时,其切割阻力和切割能耗最小。  相似文献   

7.
为减轻病害对烟田的危害,进行了烟秆不同处理方式的试验。3年平均数据表明,烟秆离田上岸处理比砍断还田烟田的青枯病、黑胫病、病毒病的始发期分别推迟8天、20天、22天;盛发期青枯病、黑胫病、病毒病的发病率分别减少16.86、12.43、13.57个百分点,病情指数分别低7.33、6.27、4.91;定案调查期青枯病、黑胫病、病毒病分别减少21.93、16.94、18.20个百分点,病情指数分别低15.66、9.00、9.64,对烟草病害发生发展起着很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减轻病害对烟田的危害,进行了烟秆不同处理方式的试验。3年平均数据表明,烟秆离田上岸处理比砍断还田烟田的青枯病、黑胫病、病毒病的始发期分别推迟8天、20天、22天;盛发期青枯病、黑胫病、病毒病的发病率分别减少16.86、12.43、13.57个百分点,病情指数分别低7.33、6.27、4.91;定案调查期青枯病、黑胫病、病毒病分别减少21.93、16.94、18.20个百分点,病情指数分别低15.66、9.00、9.64,对烟草病害发生发展起着很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供烟草拔秆切碎机的切刀设计参数依据,本文测定了收获期烟草茎秆压缩、弯曲的破坏力,并运用SPS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获得了烟秆最大抗压力(Y)与烟秆直径(X)的回归方程为Y=3297.526-44390.655/X,最大抗弯力(Y)与烟秆直径(X)的回归方程为Y=5.927-6.34X+8.405X2,通过方程可以估计出烟秆任意部位的最大抗压力值和最大抗弯力值。  相似文献   

10.
烟秆屑栽培茶树菇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烟秆屑为培养基配方进行栽培茶树菇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处理中不同烟秆屑培养基配方均适合茶树菇菌丝生长;从总产量、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等指标分析,烟秆屑在培养基配方加入比例以30%~45%为合理水平,生产烟区烟秆屑可以成为茶树菇生产中理想的代用材料。  相似文献   

11.
针对4YBG–1型烟草拔秆机在南方烟区作业过程中出现烟秆拔取输送不畅、切蔸不稳及操作不便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前置挂接在手扶式拖拉机上的拔秆切蔸装置。以HZ07–11烟秆为试材,对影响烟秆拔断率、漏拔率及切蔸率的双排夹持输送链速度、拖拉机前进速度、夹持间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双排夹持输送链速度为0.8~1.1 m/s,拖拉机前进速度为0.5~0.6 m/s,夹持间隙9~15 mm时,可完成烟秆拔秆切蔸作业。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烟秆拔断率、漏拔率和切蔸率的因素大小依次为夹持间隙、双排夹持输送链速度、拖拉机前进速度,双排夹持输送链速度为0.8 m/s、拖拉机前进速度为0.6 m/s、夹持间隙为12 mm,是实现拔秆切蔸作业的较优组合,此时烟秆拔断率、漏拔率、切蔸率分别为0、5%、95%。  相似文献   

12.
烟稻轮作下烤烟的施肥及养分吸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3414”试验方案的基础上,添加无肥处理(称为“3415”方案),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讨当地烟稻轮作条件下烤烟施用氮、磷、钾肥的效应及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在烟稻轮作地区,烤烟作物的地力贡献较小,无肥区产量仅占氮、磷、钾平衡施肥处理产量的39.4%;随着氮肥、磷肥和钾肥施用水平的提高,产量先增加,后下降;氮、磷、钾平衡施肥处理的产量(3 315.9 kg/hm2)最高,效益(34 371.4元/hm2)最好,增产效果最好;氮的缺乏对烟叶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磷和钾,缺氮、缺磷和缺钾处理的产量,分别占氮、磷、钾平衡施肥处理产量的78.3%、79.4%和89.7%;“3414”方案得到的试验数据不能用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拟合,但可以用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拟合,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拟合得到的氮、磷、钾的最佳施用量为N 159.8 kg/hm2、P2O5 86.1 kg/hm2、K2O 152.2 kg/hm2,得到的烟叶最佳产量为3 182.8 kg/hm2,与小区试验得到的最佳施肥量和最高烟叶产量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3.
以烤烟K326、云烟87和贵烟4号为材料,研究了陕西安康烟区烤烟烘烤特性和适宜采收成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K326失水较慢,相对耐烤,但易烤性一般,云烟87和贵烟4号失水较快,易烤,但耐烤性一般;贵烟4号以CM1收缩率最大,K326和云烟87以CM2收缩率最大,CM1最小,但差异不显著;K326分别以XM2、CM2、BM2的上中等烟比例和均价最高,云烟87分别以XM1、CM3、BM2的上中等烟比例和均价最高;K326分别以XM2、CM2、BM2的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质量总体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贵州2010和2011年124个烤烟样品中的8种生物碱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假木贼碱、 二烯烟碱、新烟草碱及可替宁对烟碱含量的影响最大;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方程对烟碱含量进行预测,训练集119个样本的预测值与测定值之间的相对标准偏差都小于17.04%,其中有109个样本小于10.00%;用检测集5个样本进一步对方程进行验证,其预测值与测定值之间的相对标准偏差都小于6.72%。  相似文献   

15.
利用湖南省1961—2010年逐日降水量、气温和日照时数,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K检验和滑动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与烟叶生长密切相关的气候资源近50年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气候变化对烟草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湖南大田期日照时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10.8 h;大田期降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上升6.3 mm,并在1991年发生了突变;成熟期降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上升了12.8 mm,气候突变发生在1989年;高温热害发生次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在2000年发生了突变,自2000年以后,高温热害发生次数显著增多,发生机率明显增大;经历近50年的气候变化后,湘西北烟区和郴州烟区烟草种植的适宜度降低,湘西南烟区和长沙烟区的烟草种植适宜度提高,湘西中部、邵阳烟区、永州南烟区烟草种植的适宜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烤烟不同生育期气候资源对烟叶品质的贡献率,以陕西安康烟区2002—2011年气象资料和烟叶化学成分为材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烤烟不同生育期的平均温度、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进行分析,构建不同生育期的气候综合指数(CCI);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决策分析对各生育期CCI与烟叶化学成分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CCI对烟碱含量的影响以采烤前期最大,旺长期最小,对采烤前期的影响主要为直接作用;对烟叶总糖含量的影响以采烤后期最大,采烤前期最小,对采烤后期的影响主要为直接作用和通过旺长期的间接作用;对烟叶糖碱比的影响以采烤后期最大,旺长期最小,采烤后期的影响主要为直接作用和通过采烤前期的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地膜井窖式移栽对烤烟前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适应贵州省印江烟区生态条件的烟苗移栽方法,比较了地膜小苗井窖式移栽、地膜大苗井窖式移栽和常规膜上移栽的垄内土壤温度、井窖孔穴内温度和烟苗农艺性状表现。结果表明:井窖式移栽较常规移栽更能维持垄内土壤温度的稳定;井窖式移栽的孔穴内温度在阴雨天保持稳定,有利于抵抗外界低温对烟苗的影响,晴天时孔穴口温度虽较高,但随着孔穴深度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井窖式移栽使井窖内形成独特的“微环境”,有利于烟苗移栽后即进入快速生长,其中以小苗的表现优于大苗。井窖式移栽烟苗的茎围、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均明显优于常规移栽,而常规移栽烟苗在栽后10 d才开始表现出较快的生长态势。  相似文献   

18.
湘南烟区不同增温方式培育烤烟壮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湘南烟区冬季漂浮育苗受低温寡照影响导致烟苗生长发育不良的障碍,培育抗逆性强的高茎壮苗,研究了采用加盖小棚并加热棚内空气、提高育苗池水温、加盖小棚3种增温方式对烤烟漂浮苗农艺性状及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棚内空气、提高水温比对照和加盖小棚处理可缩短育苗期10~20 d;加热棚内空气和提高水温处理的漂浮苗叶宽、茎围、地上部鲜重和根系鲜重均明显大于对照和加盖小棚处理,但茎高小于加盖小棚处理和对照;加热棚内空气和提高水温可明显提高漂浮苗的根系活力;增温方式处理的漂浮苗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提高水温处理的漂浮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和加盖小棚处理,加热棚内空气和提高水温均能有效促进烟苗的生长,提高烤烟壮苗率。  相似文献   

19.
湖南浓香型烟叶的质量风格特色及区域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湖南浓香型烟区烟叶质量风格特色,对44个烟叶样品进行了感官评价和区域定位。结果表明:①湖南浓香型烟区烟叶浓香型风格尚显著至较显著,以干草香、焦甜香、焦香为主体香韵,香气状态较沉溢至沉溢,烟气浓度稍大至较大,劲头中等至稍大。②烟叶香气质尚好至较好,香气量尚足至较充足,尚透发至较透发,微有至稍有枯焦气、木质气、生青气、青杂气;烟气尚细腻至较细腻、尚柔和至较柔和、尚圆润至较圆润;刺激性稍有,干燥感弱至稍有,余味尚净尚舒适至较净较舒适。③地区之间感官质量指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郴州市和永州市的烟叶感官质量指数相对较高;感官质量指数的空间分布有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趋势。④湖南浓香型烟区可分为浓香型风格较显著的典型浓香型烟区和浓香型风格尚显著的次典型浓香型烟区。⑤湖南浓香型烟区的烟叶风格特色可分为焦甜透发、焦甜厚实、焦香透发、焦香厚实等4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