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2008-2019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绿色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空间效应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和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俱乐部”特征;(2)绿色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之后依旧成立;(3)区域异质性表明,绿色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作用极具区域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东中部地区绿色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作用显著大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绿色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空间溢出作用显著大于东中部地区.因此,本文认为,促进绿色金融发展,应积极引导我国产业结构向服务化转型,实现绿色金融资源区域协调配置.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特别是今年作为"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更应该重视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为促进我国经济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协同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绿色金融成为当前的必然举措。选取2013—2019年的年度数据,利用VAR模型研究绿色金融发展和产业机构升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绿色金融的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金融的驱动作用并不明显。针对目前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应通过完善绿色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绿色金融的激励措施、加强环境风险管理等措施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3.
苏州旅游业发展要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到2012年创建成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就必须大力促进以吴文化为主导的乡村旅游大发展,借鉴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按市场化运作手段对苏州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促进苏州乡村旅游实质性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内在机制,并对影响效应进行评价,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制定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政策提供新思路。【方法】本文基于2013—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内在机制、影响效应及区域异质性。【结果】数字经济发展极大促进共同富裕实现,“数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共同富裕”机制成立并有效,促进结果存在异质性。【结论】建议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构建“数字中国”发展新格局;基于区域异质性,制定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策略;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完善数字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制定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提出,皖江区域应借助这一契机,大力发展经济,因此,对皖江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对皖江区域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金融水平、开放合作、公共服务、社会环境六大类要素进行因子分析,并运用金融相关指标构建皖江区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模型,得出金融支持对皖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建议从金融各个方面支持皖江区域经济的增长,促进皖江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相似文献   

6.
选取573个贫困县为样本,运用2008-2014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VAR模型对贫困县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贫困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贫困程度具有“路径依赖”效应;金融发展短期内能有效的降低贫困程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作用呈现递减的趋势;产业结构升级对贫困程度没有显著影响;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也没有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使用耦合协调模型对2015~2019年商洛市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商洛市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未实现同步发展。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发展略不平衡,转型升级缓慢,第三产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提出通过深化户籍制度的改革扩大"人口城镇化"规模、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合理规划城市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等建议实现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发展,从而推进城镇化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8.
2003—2017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Tobit模型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并且制造业和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对绿色经济效率也具有促进作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显著推动了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而中部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因此,东部地区需积极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有效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提高其产业结构层次,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应主动选择性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绿色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0-2014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别考察财政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以及由此引致的策略性竞争效应,研究表明:财政分权等经济社会因素存在区域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产业结构升级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特征。财政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呈现出非对称的空间溢出效应。一方面,财政收入分权对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不显著,而支出分权对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积极影响;另一方面,财政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对相邻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均产生抑制效应,但较之于收入分权,支出分权的抑制效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6~2012年中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数据,从银行异质性和外部环境两个角度研究银行跨区域经营决策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从银行异质性的角度来看,资产规模、资本水平、盈利能力、董事会独立性会促进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风险水平与政府控股会阻碍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目标地区的金融竞争程度与法律法规环境会促进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而本地该方面因素对跨区域经营的影响不显著;本地与目标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均会促进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  相似文献   

11.
采用我国1990-2014年金融发展和产业升级相关数据,通过多指标的交叉协整检验方法对中国金融发展(戈氏指标和麦氏指标)与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和就业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从长期来看,我国的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相对弹性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无论是金融发展的“戈氏指标”还是 “麦氏指标”都对产业结构优化率及就业结构优化率具有正向的敏感性;第二,在剔除物价因素后,金融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更具真实性,一国的金融发展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程度或者敏感性远远大于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第三,从短期来看,无论是选择金融相关率还是麦氏货币指标衡量产业结构优化,都具有正的相对弹性,即短期内,两者都具敏感性,并以不同的调整力度把非均衡状态调整到均衡状态。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7):183-184
人力资本及人力资本结构作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因子,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的足够重视。中国自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猛,人力资本的质与量也在迅速增加,由于东中西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有着巨大的差异,人力资本的结构对于区域系统的协同发展动能凸显,因此人力资本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对人力资本——经济增长模型构造与典型区域人力资本结构的分析,发现人力资本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乃至产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对于我国政府以及区域经济破除发展瓶颈,实现新常态下可观的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4):113-114
本文基于重庆产业结构转型发展趋势分析,探讨资源供给比较优势、对外贸易、制度与技术创新等因素对开放经济和区域产业梯度转移背景下的重庆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的影响。通过厘清重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和动力,以期为"一带一路"背景下西部省份实现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双重任务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提升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和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途径。利用2005~2016年山东省地级市层面产业结构数据,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山东省17地级市的三次产业发展基本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并针对山东省目前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产业结构转型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选取2003—2018年煤炭资源型城市面板数据,实证考察资源禀赋对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丰裕的资源禀赋显著增加了区域碳排放强度,该结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资源禀赋对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相较于Ⅱ型大城市,中小城市的资源禀赋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更显著;高资源禀赋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资源禀赋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果更大。机制分析表明:地方官员自利行为和产业结构升级在资源禀赋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中介作用,地方官员自利行为加剧了区域碳排放强度,但是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抑制区域碳排放强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数字经济和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对农业碳排放的作用机制,为实现中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双碳”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文章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基于2013—2021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不包含西藏、港、澳、台)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与农业碳排放三者之间的影响关系及其区域差异,并进一步检验数字经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对农业碳排放的作用渠道与传导效应。【结果 】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碳排放均产生了正向作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显著抑制了农业碳排放,但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式降低农业碳排放;受地理区域异质性因素的影响,数字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与农业碳排放之间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结论 】应从数字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等多维度入手,发挥数字经济的功能性作用,落实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战略,推动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综合降低农业碳排放,以期实现中国农业低碳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黑龙江省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表明黑龙江发展绿色金融的必要性。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发展绿色 金融的现状并且提出对策,对深化黑龙江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生态化发展、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大意 义。因此发展绿色金融对黑龙江省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关对黑龙江省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基础 上,本文以此找出阻碍因素,并提出解决办法,以此来探索黑龙江省发展绿色金融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资源型城市大多存在产业结构单一、非资源类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转型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也使转型评价难度增大。结合TOPSIS和灰色关联构建城市转型评价模型,通过灰色关联相对贴近度测度城市转型的现有水平和理想水平间的接近度。采用TOPSIS-灰色关联法对淮南市2010—2019年的转型水平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转型水平呈缓慢提升趋势;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子系统协调发展对转型作用明显;经济效益、民生改善、创新发展持续增长为整体转型稳定性提供保障;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开发、资源优化配置、民生福祉优化、创新驱动加强等将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提升金融集聚和产业结构优化对区域生态效率的促进作用,实现区域的绿色发展,本研究利用我国30个省市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分析金融集聚、产业结构优化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机制,并构建PVAR模型,采用GMM的方法进行了估计,然后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分析了东中西部金融集聚对生态效率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和产业结构对区域生态效率都有一个稳定持续的正向影响,脉冲响应呈现出东部地区冲击效应大、持续时间长、下降速度快的特征,而中西部的响应并不明显;方差分解表明金融集聚贡献稳定增加,呈现出中部贡献最大、东部次之、西部最小的格局,而产业结构则呈现出西部贡献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的格局。基于此,一方面改善金融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加强金融人才的引进,引导新兴产业和生态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要积极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优化自身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全国产业分工格局。  相似文献   

20.
资源型城市一直以来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为了避免产业转型升级中政府缺位、越位,需合理准确的定位政府角色,政府采用适当的方式手段适度干预。通过结合我国当前产业转型整体情况,归纳整理河北省唐山市主要产业领域产业转型升级的特征,在准确把握产业生命周期的基础之上定位政府角色,有利于丰富政府干预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及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