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为了在温室内熊蜂授粉条件下科学使用杀菌剂,以地熊蜂工蜂为试材,参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测定了6种温室设施常用杀菌剂对地熊蜂的毒力,并对其进行了风险性评价。结果表明:地熊蜂对四霉素较敏感,其LD50为5.255 mg/L,表现为中等毒性;地熊蜂对氢氧化铜、代森锰锌、中生菌素、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较不敏感,LD50≥74.992 mg/L,均表现为低毒,其中,中生菌素和戊唑醇的LD50分别为206.994 mg/L和207.560 mg/L,毒性最低。在设施作物上使用地熊蜂授粉时,建议禁用对地熊蜂中毒的农药。在使用对地熊蜂中毒或低毒的农药时,可将熊蜂分别搬出温室3 d和1 d,以减少农药对地熊蜂的为害。另外,我们不建议使用代森锰锌。  相似文献   

2.
为缓解长期使用高毒农药带来的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抗药性的产生以及韭菜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选取了6种低毒农药对韭菜迟眼蕈蚊3龄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处理96 h,不同药剂的毒力大小为:辛硫磷毒死蜱多拉菌素七氟菊酯氟啶脲氟铃脲米尔贝霉素天维菌素。辛硫磷和毒死蜱比其它6种药剂致死速度快,浓度为20 mg/L时,两者的LT_(50)分别为24.185h和39.092 h;药剂浓度为100 mg/L时,其它6种药剂的LT_(50)顺序为:七氟菊酯多拉菌素氟啶脲氟铃脲米尔贝霉素天维菌素。  相似文献   

3.
以地熊蜂工蜂为试材,参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测定7种温室设施常用杀虫剂对地熊蜂的毒力,并对其进行风险性评价。结果表明,烯啶虫胺和吡虫啉对地熊蜂的LD(50)值分别为0.030mg/L和0.223 mg/L,均为高毒;苦参碱和吡蚜酮对地熊蜂的LD_(50)分别为7.721 mg/L和8.376 mg/L,均为中毒;啶虫脒、螺虫乙酯和氟苯虫酰胺对地熊蜂的LD_(50)≥31.371 mg/L,均表现为低毒,其中氟苯虫酰胺的毒性最低。因此,在设施作物上使用地熊蜂授粉时,建议禁用烯啶虫胺和吡虫啉,且在施用苦参碱和吡蚜酮或啶虫脒、螺虫乙酯和氟苯虫酰胺时,可将地熊蜂分别搬出温室3天或1天,来减少农药对地熊蜂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对地熊蜂工蜂的急性毒性和生态风险性,本研究分别采用饲喂法和接触法测定氟铃脲、虫酰肼、吡丙醚、氟啶虫酰胺、虱螨脲、灭幼脲及噻嗪酮7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对地熊蜂工蜂24 h和48 h的急性经口和急性接触毒性,并评估7种杀虫剂对地熊蜂工蜂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7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对地熊蜂工蜂的经口和接触毒性均为低毒( 11. 0μg a.i.),风险评估均为低风险(HQ 50),其中氟啶虫酰胺、吡丙醚、噻嗪酮以及灭幼脲4种药剂的接触毒性均达到限度上限试验值( 200μg a. i.)。本研究可为设施农业合理使用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提供理论依据,以期减少对授粉熊蜂的伤害,在授粉昆虫保护利用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几种常用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毒力,为控制稻纵卷叶螟的危害提供依据。[方法]将供试7种药剂稀释成5个系列浓度,3龄中期幼虫为试材,浸虫法测定,处理后48 h(氟铃脲96 h)调查试虫死亡情况。[结果]杀虫单对水稻稻纵卷叶螟毒力最低,LC50为306.624 2 mg/L,毒力最高的为阿维菌素,LC50达到了0.221 0 mg/L,氟虫腈对稻纵卷叶螟的LC50为7.237 5 mg/L,仅次于阿维菌素。7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毒力的高低顺序为阿维菌素>氟虫腈>毒死蜱>氟铃脲>三唑磷>丙溴磷>杀虫单。1.8%阿维菌素乳油用量8.1 g(a.i)/hm2和40%丙溴磷乳油480 g(a.i)/hm2,药后10 d防效分别达到86.68%和81.72%。[结论]丙溴磷、阿维菌素、氟虫腈、氟铃脲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均较好,混配使用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麦茎浸渍法,室内评价了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丁硫克百威、氧化乐果、阿维菌素、啶虫脒和毒死蜱7种药剂对灰飞虱若虫的毒力。结果表明:有机磷类药剂毒死蜱对灰飞虱若虫的毒力最高,其LC50值仅为1.08×101mg/L;其次是抗生素类药剂阿维菌素,其LC50值为1.49×101mg/L;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菊酯类药剂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氨基甲酯类药剂丁硫克百威对灰飞虱若虫的毒力也较高,3种药剂的LC50值均在5.00×101 mg/L以下。这5种药剂的毒力水平明显高于高毒农药氧化乐果。  相似文献   

7.
运用菌落生长法比较8种杀菌剂单用及混合使用对4株枣缩果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为田间有效防治新疆枣缩果病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8种供试药剂使用对4株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有一定差异,其中400 g/L氟硅唑乳油和50%喹啉铜可湿性粉剂对4株病原菌有明显的毒力作用,且其EC_(50)值分别为0.47~0.56、1.24~1.63 mg/L。等量混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对4株病原菌的毒力有增效作用,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组合对病原菌的毒力则表现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田间防治芝麻链格孢筛选高效、低毒化学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种杀菌剂对芝麻链格孢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毒力方程计算出Ec50氟硅唑乳油(0.002 470 31 mg/m L)异菌脲悬浮剂(0.004 203 23 mg/m L)咪鲜胺锰盐(0.008 226 37 mg/m L)戊唑醇(0.015 625 75 mg/m L)百菌清(0.086 336 06 mg/m L),其中氟硅唑乳油毒力最强,可作为田间防治链格孢的首选杀菌剂。  相似文献   

9.
几种农药对蜜蜂毒性与安全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接触法和摄入法测定了噻虫嗪、甲摹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对蜜蜂的毒性.结果表明,噻虫嗪、甲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对蜜蜂的接触毒性(48h LD50)分别为0.0122、0.0095、0.1634、0.0127μg/蜂;摄入毒性(48h LC50)分别为0.0836、0.8880、2.2963、9.8152 mg/L.根据毒性等级划分标准,上述农药对蜜蜂的毒性均为高毒,应禁止在蜜蜂活动区域使用.  相似文献   

10.
7种杀虫剂对褐飞虱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4种生物测定方法测定了7种杀虫剂对越南九龙江褐飞虱种群的毒力。稻茎浸渍法测定结果表明:7种杀虫剂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LC50值)大小顺序为氟虫腈>吡蚜酮>噻虫嗪>噻嗪酮>毒死蜱>吡虫啉>叶蝉散;点滴法测定结果表明:5种杀虫剂对褐飞虱雌成虫的毒力(LD50值)大小顺序为噻虫嗪>氟虫腈>吡虫啉>毒死蜱>叶蝉散;浸苗法测定结果表明:7种杀虫剂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LC50值)大小顺序为氟虫腈>吡蚜酮>噻虫嗪>噻嗪酮>毒死蜱>叶蝉散>吡虫啉;药膜法测定结果表明:7种杀虫剂对九龙江褐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LC50值)大小顺序为氟虫腈>叶蝉散>毒死蜱>噻虫嗪>吡蚜酮>吡虫啉>噻嗪酮。由此可见,目前氟虫腈、噻虫嗪和吡蚜酮药剂对越南九龙江褐飞虱毒力较高,毒死蜱、噻嗪酮毒力次之,吡虫啉和叶蝉散毒力较低,但药膜法测定结果表明,叶蝉散表现出较高毒力,噻嗪酮毒力最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采自深圳近海红树林泥土中分离筛选到抑制再育镰刀菌生长和产生伏马菌素B1(FB1)的菌株,并对其进行鉴定,为控制食品中真菌毒素污染提供新途径。【方法】采用镰刀菌产毒素试验及生长对峙法,从采自红树林泥土中分离筛选目标菌株;根据菌株形态和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分析,对目标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从红树林泥土中分离到1株可抑制再育镰刀菌产生FB1和生长的菌株SZ1-6,初步确定该菌株属于卡伍尔链霉菌。菌株SZ1-6发酵液可显著抑制再育镰刀菌产生FB1,产毒抑制率达67%以上;菌株对再育镰刀菌生长也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结论】筛选到1株对再育镰刀菌产FB1和生长均有抑制效果的链霉菌菌株SZ1-6,说明从海洋资源中寻找产抗生素的天然放线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五谷虫蛋白粗提液对Escherichia coli O_1和E.coli O_(78)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试剂盒测定五谷虫粗提液蛋白含量;牛津杯法测定蛋白粗提液对牛源病源性E.coli O_1和E.coli O_(78)的抑菌圈直径;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定蛋白粗提液对2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平板法测定最低杀菌浓度(MBC);酶标比浊法测定粗提液对2种细菌的24h生长曲线、细胞膜通透性以及碱性磷酸酶(AKP)的含量。研究表明:1)五谷虫蛋白粗提液蛋白质量浓度为0.680mg/mL;粗提液对E.coli O_1和E.coli O_(78)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5.09±0.62)和(20.96±0.48)mm,MIC分别为15.625和31.250mg/mL,MBC为62.5和125mg/mL,传统中药水煎剂和提取缓冲液没有体外抑菌效果。2)粗提液能影响E.coli O_1和E.coli O_(78)的生长曲线,增加细菌细胞膜和细胞壁通透性。由此可见,蛋白粗提液对E.coli O_1和E.coli O_(78)均有体外抑菌效果,且对E.coli O_1的体外抑菌效果优于E.coli O_(78)。  相似文献   

13.
地熊蜂访花行为及对番茄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分析熊蜂在新疆伊犁温室番茄上的授粉行为及对营养品质的影响,以地熊蜂为材料,观察地熊蜂日活动规律,测定其出巢温度、授粉温度、蜂群30 min内的出巢数及工作时间;分别对熊蜂授粉、座果灵蘸花授粉处理(对照)的番茄进行可溶性固形物、硬度、维生素C、还原糖、总酸及种子数等营养成分的测定,明确番茄储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硬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地熊蜂出巢、授粉温度分别为8℃和9℃,日工作时间为10h,在13:00左右熊蜂的出巢数达到最大值;熊蜂授粉处理的番茄,其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和种子数显著高于对照,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经回归方程预测,熊蜂授粉处理的果实储存时间比对照延长5.75 d,提高番茄的保质期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是基于PCR技术的一种新型分子标记技术。运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翘嘴红鲌(♀)×团头鲂()杂种F1及其父母本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从24个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到21个多态性引物组合,共得到136条清晰稳定的扩增位点,其中124个扩增位点具有多态性,平均每个引物组合产生6.48个多态性条带,显示了较高的多态性比率。杂种F1的SRAP扩增条带均能在亲本中找到,未发现杂种F1特异性条带,直观显示杂种F1确为杂交种。翘嘴红鲌、团头鲂及其杂种F1的Nei’s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194 5、0.172 2、0.198 4,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0.289 1、0.254 7、0.290 5,表明杂种F1比其父母本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翘嘴红鲌与团头鲂间的遗传距离为0.420 6,两者基因组有较大的相似性。杂种F1与翘嘴红鲌和团头鲂间的遗传相似性分别为0.767 1、0.751 2,两者相差甚微,显示杂种F1与双亲的相似程度没有明显的倾向性,表明属间杂种F1整合了翘嘴红鲌和团头鲂的遗传信息。研究结果也表明SRAP分子标记技术是比较稳定可靠的标记系统,可有效用于鱼类杂种真实性的鉴定和遗传变异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长白赤松幼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长白赤松土壤酶活性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规律。【方法】采用1.2m×0.9m×0.9m的开顶箱控制CO2浓度,试验设高浓度CO2处理(CO2浓度分别为700,500μmol/mol)及开顶箱对照(CK)和裸地对照(B),2个对照处理的CO2浓度均为大气CO2浓度(370μmol/mol)。采用多点混合法于7,8,9月的中旬采集各处理0~10cm土层土壤样品,分析土壤水解酶和氧化还原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与2个对照处理相比,高浓度CO2条件下,土壤脲酶、淀粉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以及脱氢酶活性均升高,而土壤蛋白酶和磷酸酶活性总体上表现出降低,且不同高浓度CO2处理对土壤蛋白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高浓度CO2处理下,长白赤松土壤脲酶、转化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以及脱氢酶活性明显增加,而土壤蛋白酶和磷酸酶的活性明显降低;各土壤酶活性的月动态规律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高浓度CO2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固定化生物炭对水体铵态氮去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微生物固定化生物炭对水体铵态氮(NH_4~+-N)去除效果的影响,以花生壳生物炭(BC)为载体,通过吸附和包埋两种方法将脱氮副球菌(Paracoccus denitrificans)、假单胞菌(Pseudomonas)和拉乌尔菌(Raoultella)固定在生物炭上,然后将该微生物固定化生物炭投加到NH_4~+-N模拟废水中,结合表面微观结构表征,研究其对水体NH_4~+-N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吸附和包埋法均能将微生物固定到生物炭表面,并在生物炭表面呈饼状、杆状和粒状分布。吸附法固定脱氮副球菌和假单胞菌,分别缩小生物炭比表面积和孔容积5.5%~17.2%和5.4%~25.8%。吸附法固定拉乌尔菌,分别增大生物炭比表面积和微孔容积45%和43%,缩小介孔和大孔容积。包埋法引入—CH_2、C—H和C=O键等新的官能团,但由于带入包埋材料,使固定微生物生物炭比表面积减少87.3%~96.3%,孔容急剧缩小,其中介孔缩小84.1%~98.2%,微孔几乎全部被封堵。因此,吸附法制得的固定化微生物生物炭对水体NH_4~+-N去除速率较包埋法高1.16~3.44倍。研究表明,吸附法和包埋法均能将微生物固定在生物炭表面,包埋法对生物炭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官能团影响更大,吸附法对水中NH_4~+-N的去除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7.
乳酸菌防霉去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乳酸菌吸附黄曲霉毒素B1的强度及被吸附的黄曲霉毒素B1的致突变性.将乳酸菌细胞与黄曲霉毒素B1在生理盐水中相混合,在37℃振荡培养60和120min后检测生理盐水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同时利用Ames试验检测被吸附的黄曲霉毒素B1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在使用的8株乳酸菌中,乳酸菌结合黄曲霉毒素B1的强度在4%~50%之间,其中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CGMCC1.539吸附黄曲霉毒素B1能力最强.Ames试验表明,被结合的黄曲霉毒素B1仍有较强的致突变性.乳酸菌对黄曲霉毒素B1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理解富勒烯(Fullerene,nC_(60))的水生生态毒理效应,以模式动物大型蚤(Daphnia magna)为研究对象,研究nC_(60)对大型蚤的48 h和72 h急性毒性效应以及21 d慢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急性暴露下,nC_(60)对大型蚤的48 h半抑制浓度(EC_(50))和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25.3 mg·L~(-1)和28.5 mg·L~(-1),72 h的EC_(50)和LC_(50)分别为14.9 mg·L~(-1)和16.3 mg·L~(-1),且大型蚤的跳跃频率和心跳频率随着在nC_(60)中暴露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减少;慢性暴露下,1 mg·L~(-1)的nC_(60)即可对大型蚤的繁殖产生影响,21 d内总产蚤数和平均产蚤数分别为53.3个和0.3个,与对照相比明显降低。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急性还是慢性暴露下,nC_(60)均显著抑制大型蚤的生长和繁殖,其水生生态毒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红光熊蜂低温胁迫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GSAkt2基因的表达差异,为研究红光熊蜂抵御低温胁迫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测序红光熊蜂GSAkt2基因,通过ORF Finder、Prot Param和TBtools等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红光熊蜂GS和Akt2蛋白的结构、理化特性以及染色体定位等信息;设计GSAkt2基因特异性引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温度、不同处理时间下GSAkt2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差异。【结果】红光熊蜂GS基因全长1 417 bp,开放阅读框(ORF)1 020 bp,编码339个氨基酸;GS蛋白二级结构包括无规则卷曲(51.92%)、α-螺旋(23.89%)、延伸链(12.09%)和β-转角(12.09%),具有12个Ser、6个Thr、2个Tyr,可能为GS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Akt2基因全长926 bp,ORF为837 bp,编码278个氨基酸;Akt2蛋白二级结构包括α-螺旋(34.89%)、无规则卷曲(33.45%)、延伸链(23.74%)和β-转角(7.91%),具有7个Ser、8个Thr、5个Tyr,可能成为Akt2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GS、Akt2蛋白均存在于线粒体中,为亲水性蛋白,且无信号肽序列,故均为非分泌蛋白。GS、Akt2基因分别位于红光熊蜂1H和3H号染色体上。5~25 ℃时,红光熊蜂GS基因相对表达量随温度降低而显著下调,而Akt2基因相对表达量则随温度降低呈明显上升趋势,且15 ℃时其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5 ℃达到峰值。8 ℃低温胁迫不同时间,随胁迫时间延长,GS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而Akt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且胁迫12 h达到峰值,随后其相对表达量随胁迫时间延长而缓慢恢复。【结论】红光熊蜂GS、Akt2基因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或Mtor/FoxO通路以抵御低温胁迫。  相似文献   

20.
依据《化学品 沉积物-水系统中摇蚊毒性试验加标于沉积物法》(GB/T 27859—2011),以死亡率、羽化率、羽化时间和口器畸形率为观测指标,分别研究了加标水体和沉积物中Cd2+(CdCl2·2.5H2O)对伸展摇蚊(Chironomus riparius)和黄色羽摇蚊(Chironomus flaviplumus)的急性(96 h)和慢性(20 d)毒性。结果表明,摇蚊幼虫存活率与水和沉积物中Cd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水中Cd2+对三龄伸展摇蚊幼虫和黄色羽摇蚊幼虫的96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2.39 mg·L-1和33.41 mg·L-1,沉积物中Cd2+对伸展摇蚊幼虫及黄色羽摇蚊幼虫的20 d LC50分别为226.26 mg·kg-1和351.84 mg·kg-1。摇蚊幼虫口器畸形率与Cd2+浓度显著正相关(P<0.01);伸展摇蚊羽化时间与Cd2+浓度无显著相关关系,黄色羽摇蚊羽化时间与Cd2+浓度显著正相关(P<0.05)。死亡率和口器畸形率表明,伸展摇蚊对镉污染的敏感性要高于黄色羽摇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