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4 毫秒
1.
本试验选用白玉菇、杏鲍菇、真姬菇等菌种作为试供材料,研究了在温度胁迫下三种品系的食用菌菌丝酶即菌丝胞内酶(CMC酶和淀粉酶)和菌丝保护酶(POD酶和SOD酶)的活性变化。从酶的角度对供试菌株适应环境胁迫的能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具有品种差别的食用菌菌丝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各有差异:在低温胁迫下,菌丝有较强的适应性,而在高温度胁迫下,食用菌由于品种存在差别,其酶活性与其菌种性质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有害疣孢霉与不同食用菌的培养关系,为蘑菇疣孢霉病害诊断及其致病机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形态观察及PCR方法,对供试的疑似有害疣孢霉菌株进行鉴定。采用接种法,研究有害疣孢霉对食用菌的致病力及其发酵滤液对食用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并分析食用菌菌丝体发酵滤液及其子实体煎汁对有害疣孢霉生长的影响。【结果】鉴定结果表明,本研究供试的病原菌为有害疣孢霉。有害疣孢霉能侵染金针菇、糙皮侧耳、双孢蘑菇、金顶侧耳、刺芹侧耳,不能侵染香菇;其中有害疣孢霉对糙皮侧耳、金顶侧耳、双孢蘑菇及金针菇的致病力强,对刺芹侧耳的致病力弱。糙皮侧耳、双孢蘑菇、刺芹侧耳、灵芝、香菇子实体煎汁和菌丝体发酵液均能促进有害疣孢霉菌丝体的生长;灵芝的子实体浸汁和发酵液均能抑制有害疣孢霉厚垣孢子的产生。有害疣孢霉发酵滤液能够促进供试食用菌菌丝的生长。【结论】有害疣孢霉对不同食用菌的致病力有一定差异,灵芝对有害疣孢霉厚垣孢子的产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平菇菌丝液体培养基的最佳配方。[方法]以平菇为试材,以菌丝干重为检测指标,筛选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碳源和氮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供试菌株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供试菌株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马铃薯淀粉4%、酵母粉0.100%、硫酸镁0.15%、磷酸氢二钾0.2%。[结论]供试菌株在优化培养基配方条件下,菌丝干重有显著提高,为平菇液体菌种的培养和规模化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用几种食用菌液体菌种进行秸秆发酵料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液体菌种发酵料栽培平菇、鸡腿菇、杏鲍菇是可行的。与平菇、鸡腿菇的固体菌种相比,液体菌种发酵料栽培萌发快,菌丝粗壮、整齐。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菌种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是有效提高菌种质量的关键。本文介绍了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技术的重要性及内容,以供食用菌菌种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阐述食用菌菌种重要性以及在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供今后菌种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7.
木薯渣生产菌体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利用固态发酵技术生产菌体蛋白的适宜菌种及条件。[方法]以木薯渣为主要原料,选用霉菌单菌种、酵母菌单菌种及二者混菌种为供试菌种,通过固态发酵生产菌体蛋白,并以混合菌为菌种进行4因素正交试验。[结果]混菌种发酵所得蛋白含量高于单菌种;在混菌发酵培养基中添加无机氮源,产物中蛋白含量显著提高;正交试验表明,各因素对生产菌体蛋白影响顺序为:发酵温度>接种比例>培养基含水量>发酵时间;最佳发酵条件组合为:温度30℃,时间5 d,培养基含水量60%,酵母菌和霉菌接种比2∶1,其蛋白质含量可达15.68%,较原料有明显的提高。[结论]木薯渣混菌固态发酵后蛋白质含量明显增高,作为饲料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银杏叶饲料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对从古银杏土壤中分离出的40株真菌进行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各类真菌中,曲霉菌产生的纤维素酶分解银杏叶中的纤维素能力最强,其次是青霉,再其次是毛霉和木霉。若用于真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生产中,曲霉和青霉是比较优良的菌种,其中编号为YX201040C的黑曲霉和编号为YX2010216的焦曲霉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9.
阐述食用菌菌种重要性以及在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供今后菌种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开发杂粮酵素发酵剂菌种,以淀粉酶活力为评价指标,从杂粮发酵酸面团中分离、筛选具有高产淀粉酶活力的酵母菌,并且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其菌种分类。研究结果显示,从杂粮酸面团中共分离出36株酵母菌,其中NCCC7和NCCC31菌株淀粉酶活力最高,分别为453.13U/m L和463.79U/m L,经26S r DNA鉴定,NCCC7和NCCC31均为酿酒酵母菌种。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食用菌高效栽培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法,探讨了在PDA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比例的滑菇菌糠提取液对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滑菇菌糠提取液能够促进榆黄菇和杏鲍菇菌丝生长是有促进作用的,添加量为30%最为理想,而对平菇和白灵菇菌丝生长是有抑制作用的。  相似文献   

12.
观察了赖氨酸结构类似物S-(2-氨基乙基)-2′半胱氨酸(AEC)对杏鲍菇、金针菇单核菌丝、虎奶菇、榆黄蘑、姬松茸和白色茶树菇6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将这6种食用菌丝接种在基础培养基的固体斜面上,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4.7,9.4,18.8,37.5,75,150,300,600和1200mg/L的AEC,第10天测定其菌丝生长速度。结果是AEC对杏鲍菇、金针菇单核丝、虎奶菇、榆黄蘑、姬松茸和白色茶树菇菌丝生长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158.8mg/L,24.8mg/L,21.7mg/L,159.4mg/L,361.8mg/L和5754.1mg/L,且其差异显著。试验结果表明食用菌赖氨酸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对终产物的敏感性有明显的不同,可为食用菌的高赖氨酸品种先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甘蔗渣栽培鲍鱼菇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甘蔗渣加入10%麦麸和适量(约5%)泥土进行堆制发酵。试验结果表明:经发酵处理后的甘蔗渣培养料能有效地防止杂菌污染,而且明显地促进菌丝生长,缩短鲍鱼菇的生长周期,产菇量较高,生物学效率可高达174%。  相似文献   

14.
决超  杨囡君  方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453-17454
[目的]探讨食用菌对逆境的适应机制,为食用菌育种和生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3个不同温型的平菇菌株为研究材料,以25℃为对照,研究平菇子实体在35℃下高温胁迫处理0.5、1.0、1.5、2.0 d后子实体内游离脯氨酸积累的动态变化。[结果]高温使平菇子实体游离脯氨酸含量升高,且高温型菌株伏优一号积累的幅度大于广温型菌株平菇99和低温型菌株黑平王。[结论]高温胁迫下,平菇子实体内游离脯氨酸的积累是其应对高温伤害的一种保护反应,是提高其抗高温胁迫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5.
曾东方  陈玢  曾麟  桓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9):5159-5160,5163
[目的]测定食用真菌营养繁殖体对大蒜素生物杀菌剂、防腐剂、保鲜剂的敏感性。[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培养香菇(Lentinulaedodes)、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姬菇(Pleurotus cornucopiae)菌丝体,以水浸提法和乙醇萃取法制备大蒜素,依据生长速率法、改良管碟法分别在平板上测定供试真菌对大蒜素的敏感性。[结果]5、10、20 mg/ml大蒜素对香菇抑菌率分别为67.2%、74.6%、78.4%;对平菇抑菌圈直径为28.0~35.7 mm,对姬菇抑菌圈直径为30.7~39.7 mm。[结论]供试真菌菌丝体生长受大蒜素的抑制,提示食用菌栽培不适合采用大蒜素防治病害或杂菌污染,但可尝试研制蘑菇子实体的大蒜素防腐剂、保鲜剂。  相似文献   

16.
解春艳  秦静  韩爽  段秀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643-12645
[目的]比较4种子实体多糖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其总还原力等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分别从香菇子实体、杏鲍菇子实体、蟹味菇子实体和茶树菇子实体中提取多糖,经纯化、干燥后,获得4种食用菌子实体多糖粉.对子实体多糖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主要测定其总还原力、清除羟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试验表明,4种常用食用菌子实体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均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其中,总还原力大小依次为香菇>杏鲍菇>茶树菇>蟹味菇;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大小依次为:茶树菇>香菇>杏鲍菇>蟹味菇;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大小依次为:茶树菇>杏鲍菇>香菇>蟹味菇.[结论]研究可为对食用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磁处理对食用菌菌丝生长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最佳磁处理条件,为磁处理在食用菌菌种生产中的有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数。[方法]以食用菌(杏鲍菇、秀珍菇、灵芝和香菇)菌丝体为对象,用61、21、72、7 mT 4种磁感应强度进行不同时间的磁处理,研究磁场对食用菌菌丝体生长所产生的正负生物学效应,从而筛选出具有正生物学效应的最佳磁处理条件。[结果]不同磁处理条件对几种试验材料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不同;同一试验材料在不同磁处理条件下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也不同。具有正生物学效应的最佳磁处理条件为:杏鲍菇27 mT/40 min;秀珍菇12mT/50 min;灵芝12 mT/30 min;香菇17 mT/30 min。[结论]适当条件的磁处理能够产生良好的正生物学效应,从而能够促进食用菌(杏鲍菇、秀珍菇、灵芝和香菇)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随着食药用菌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常规原料棉籽壳和木屑日趋短缺,生产中需要不断开发新型栽培基质,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后的菌渣营养物质仍然非常丰富,可作为榆黄蘑的主要栽培原料。本文介绍了利用工厂化食用菌菌渣栽培榆黄蘑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阿魏菇是一种有药用价值的名贵珍稀食用茵,其生物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辐射、降血脂血压、抗心血管疾病、调节机体免疫等功效。该文将从以上方面对阿魏菇的药理功能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谢佳利  龙丹  王慧超  戴玄  陈今朝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160-1161,1183
[目的]筛选出适合三峡库区退耕林下栽培的食用菌菌种。[方法]以棉籽壳、木屑、麦麸、麦秸等为主要原料,分别在室内和室外退耕林下栽培9种食用菌,筛选适合退耕林下栽培的食用菌菌种。[结果]在室内和室外退耕林下2种不同栽培环境中,茶树菇的产量最大、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最高;平菇、姬菇次之。[结论]综合食用菌的产量、经济效益及栽培管理难易度考虑,筛选出适合在林下栽培的食用菌为茶树菇、平菇和姬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