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0 引言 伊犁州具有发展大豆生产的优势和潜力,已成为自治区大豆生产的重要基地.目前,大豆推广品种主要有新大豆1号、新大豆2号、王中王等,常年种植面积50万(667m2)左右.由于种植年限长,品种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产量低,平均产量196.6 kg/667m2.因此,伊犁州农科所1999年从大豆品种黑农33中选出的突变株系,经过参加自治区区域化试验,通过多点鉴定试验,表现出高产、优质、早熟的特性.2009年3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命名.命名为新大豆10号,审定编号:"新审豆2009-26号".  相似文献   

2.
大豆新品种     
而东 《新农业》2006,(4):46-46
新育1号 新育1号是新宾满族自治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九交8604-混-2为母本,吉林20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春播大豆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市春播大豆种植面积占全市大豆面积的50%以上,但目前春播大豆因种植密度过高,导致产量下降,品质降低。为此我们配合高蛋白大豆科新3号的推广,进行了春播大豆种植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中等肥力条件下,密度在1.2万株/667m^2时,大豆产量最高,达到173.3kg/667m^2。  相似文献   

4.
<正>巩留县地处中亚腹地,阳光充足,水资源丰富,适合种植大豆。研究表明,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是大豆高产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试验选取巩留县3个常规春播大豆栽培品种,分析不同种植密度梯度对大豆产量、适应性和抗逆性的影响,为今后大豆高产稳产生产中确定合理密度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品种供试春播大豆品种有3个:石大豆2号、新大豆8号、新大豆9号。2.试验地选择试验设在巩留县提克阿热克乡团结村4组,土壤有机质含量17.6克/千克,碱解氮含量为81.95毫  相似文献   

5.
张峰 《北京农业》2012,(21):19-20
当前,国内外关于大豆高产与超高产技术方面的研究甚多,并记录下了高产与超高产的国家。比如美国的Cooper选择培育的半矮秆大豆品种,年产量达到了400.0kg/667m2,最高产量甚至达到了530.0kg/667m2。日本所选择培育的东京1号大豆年产量达到了210.0~413.0kg/667m2。我国黄淮地区安徽省蒙城县种植的"MN91413"生产田为1081.21m2,年产量达到了315.1kg/667m2,2000年辽宁省海城市,生产田为3134.90m2,年产量达到了327.2kg/667m2,我国大豆产量最高的要属1999年新疆选育的"新大豆1号"在生产田为765.05m2中,年产量达到了397.1kg/667m2。主要以新疆为例对大豆超高产的品种及栽培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大田条件下,以引进的12份夏播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夏播大豆品种在喀什地区的适应性及丰产性.[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夏播大豆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等指标进行鉴定,筛选出适宜在新疆喀什地区推广的夏播大豆品种.[结果]引进的12份夏播大豆品种生育期均比对照品种早熟,其中新大豆10号和中黄30号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分别增产12.69;和29.18;.[结论]新大豆10号和中黄30号可作为喀什地区夏播大豆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早熟区大豆玉米套种栽培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品种延配9号,延农11号和玉米品种延敦玉1号,延单19号进行大田推广试验.大豆、玉米套种试验结果表明:大豆在3个试验点中有2个点套种玉米大豆比对照减产,但可多产玉米3200 kg/hm2以上,相抵大豆减产损失后相对产值增加1680元/hm2以上.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大豆超高产及品质改良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进展,以及一些大豆超高产实例。美国利 用半矮杆品种、窄行密植技术,创造高产达5610kg/hm2。日本奥白目品种单产达5280kg/hm2,中国“新 大豆1号”创造了单产5956.2kg/hm2的全国大豆产量最高纪录。“辽21051”,单产为4908kg/hm3。豫豆 25号产量高达4759.5kg/hm2,“诱处4号”,得到4878kg/hm2的产量。“MN413”产量平均4726.2kg/hm2。 近年来,中国已育成了一批高蛋白(超过45%)、高油(超过22%)及专用的优质大豆品种。高蛋白质大 豆豫豆24号蛋白质含量45.68%.平均可达4267.5kg/hm2,高油大豆垦农18脂肪含量23.98%,平均可 达4200kg/hm2,简述了大豆“垄三”、“小双密”、“大垄密”和大豆行间覆膜等先进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并对大豆高产栽培模式和理论的研究动态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新疆大豆根腐疫病鉴定初报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从新疆石河子和伊犁大豆种植区采样对大豆根腐病的病原进行分离与诱发.结果在新大豆1号和石大豆1号上共分离和诱发到phy1,phy2,phy3,phy4,phy5五个疫霉菌株,根据分离物的形态特征和致病性测定,将此鉴定为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由于该菌属重要植物检疫对象,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希望尽快组织普查,加强检疫,搞清疫区范围,组织力量尽快将其消灭或严格控制在一定地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适合与甘蔗间套种的春大豆品种(系),为发展甘蔗间套种提供良好的春大豆材料,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方法]结合2011年试验结果,2份产量较好的材料继续参加筛选试验,另外7个本地区新选育品种(系)或大面推广品种和6个从外省新引进的品种用于甘蔗间套种筛选试验,调查了品种(系)的抗病性、产量性状及田间农艺性状等。[结果]15个春大豆品种(系)中,抗霜霉病的材料6份,产量较高的春大豆品种(系)有华春1号、桂603、桂春8号、桂春10号桂610和泉豆7号,产量分别为3 124.95、2 666.70、2 550.00、2 416.64、2 374.94、2 333.40 kg/hm2。[结论]结合大豆材料的产量、抗病性等方面表现,筛选出桂603、桂春8号、桂春10号和泉豆7号4个适合与甘蔗间套种的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枝型春大豆品种花荚形成及产量对密度响应及其与主茎型品种的差异。【方法】2020年在田间分析4个种植密度42.0×104株/hm2(D1)、32.0×104株/hm2(D2)、27.0×104株/hm2(D3)、22.0×104株/hm2(D4)对绥农52(分枝型)、新大豆27号(独秆型)花荚形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绥农52、新大豆27号单株开花数D1较D4分别减少42.04%(其中,主茎、分枝花数分别减少9.78%、80.59%)、18.81%,绥农52主要是主茎中、上部节花数和基部第一、二分枝花数减少的结果,新大豆27号主要减少植株中、下部节开花数,开花期提前结束;单位面积总花数D1较D4分别增加6.60%(其中,主茎花数...  相似文献   

12.
北疆棉区春大豆模式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通过精量播种、平衡施肥、适量灌溉、化学调控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2003~2004年连续两年实现棉花茬新大豆1号4 600 kg/hm2的高产,初步形成了北疆棉区春大豆模式化高产栽培技术.试验表明,棉花与大豆实行轮作具有较高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对促进棉区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高产大豆品种新大豆1号的栽培推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研究3种不同施肥水平处理下(F0:空白,对照;F1:种肥磷酸二铵5 kg/667 m2,无追肥;F2:种肥磷酸二铵5 kg/667 m2+追肥磷酸二铵10 kg/667 m2和油渣26 kg/667 m2)新大豆1号高产群体生理指标.[结果]F2处理下的小区产量与F1、F0存在显著差异.在F2施肥处理下,新大豆1号群体的叶面积指数(LAI)、总光合势、干物质积累总量均最大;净同化率的2次高峰在开花盛期和鼓粒期.[结论]在F2施肥处理下,新大豆1号高产群体叶面积指数(LAI)是3.85,总光合势达264.82×105 (m2·d)/hm2;净同化率的2次高峰在开花盛期和鼓粒期,分别为5.87和5.15 g/(m2·d);干物质积累总量为11 330.9 kg/hm2.  相似文献   

14.
大豆籽粒干物质积累规律及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讨论了新疆高产春大豆品种新大豆1号和石大豆1号在不同种植密度及施肥水平处理下,籽粒干物质的积累规律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施肥水平、种植密度及冠层间的籽粒干物质积累均存在较大差异;植株中、上层籽粒干物质积累量与最后的产量形成关系密切,2个品种中层籽粒的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形成达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滴灌大豆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滴灌条件下研究13-96、13-139、黑农61、新大豆27号、11-109 5个大豆品种(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叶面积指数(LAI)、光合势(LAD)和产量分布。结果表明:各大豆品种LAI和LAD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于结荚期至鼓粒期达到最大。黑农61、新大豆27号和11-109籽粒产量达到5 325.6~5 648.5kg/hm~2高产水平,主要是由于主茎10~17节的荚数、粒数和腔数增加所致,最大叶面积指数达5.8~6.4,全生育期总光合势为3 013 150~3 260 163m~2·d/hm~2,茎秆、叶片、叶柄、荚皮和籽粒5个器官所占比例分别为19.2%~25.8%、12.6%~24.4%、10.8%~13.2%、14.5%~23.0%和21.7%~34.4%,收获指数和粒茎比分别为0.216~0.344、0.8~1.8。试验证实大豆高产潜力大的生理基础是花后主茎中上部叶面积较大、总光合势较高、籽粒干重活跃期较长和干物质积累速率下降缓慢。  相似文献   

16.
从高产优质高效的角度,通过对延边水果的基本情况、产销现状的分析和延边发展高产优质高效水果产业的可能性分析,提出水果走高产优质高效之路必须进行结构调整,树立产业化的指导思想,抓好6个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培杂丰2的选育过程和主要特征特性,指出培杂丰2是利用两系不育系培矮64S为母本、以优质恢复系R0245为父本配组育成的高产高抗感温型两系杂交稻新组合,具有丰产性好、高抗稻瘟病、品质较优、生育期适中、易制种等优点,2006年12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同时总结了该组合高产栽培与制种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大豆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不同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处理下大豆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高产大豆品种新大豆1号、石大豆1号和黑农40,设A1(不施氮)、A2(施纯氮180 kg/hm2)、A3(施纯氮360 kg/hm2)和C1(15万株/hm2)、C2(30万株/hm2)等处理,利用蒽酮法测定籽粒的可溶性糖含量。[结果]不同大豆品种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各层次籽粒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大值的时期表现为下层早于中层,中层早于上层;不同大豆品种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均为高氮中氮低氮;不同密度处理下各大豆品种不同冠层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均表现为上层中层下层。[结论]除品种本身具有高产的遗传特性外,高产大豆品种产量水平的表达还需要配以相应的肥水组合等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将100羽35日龄伊沙蛋鸡随机均分为高钙高蛋白组(饲喂含钙36.8 g/kg、蛋白242.5 g/kg的日粮)和对照组(饲喂含钙8.5 g/kg、蛋白175.3 g/kg的日粮)。在饲喂高钙高蛋白日粮32 d时,对2组鸡作动脉血血气分析与血清电解质测定,并利用结肠造口术收集尿液,测定鸡尿液中电解质的变化,以探讨高钙高蛋白日粮对青年蛋鸡体液酸碱度和电解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钙高蛋白日粮能致鸡发生高尿酸血症,同时引起鸡腹泻,使鸡尿量增加,尿液pH较对照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高钙高蛋白组鸡血液pH、碳酸氢根及剩余碱显著升高,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血清无机磷和钾显著降低,血清尿酸、钙显著升高,镁、钠和氯离子稍有变化,但在统计学上差异不显著;尿液中尿酸、钙、氯的相对含量和24 h总量显著升高,镁相对含量和24 h总量显著下降。说明高钙高蛋白日粮在引起青年蛋鸡高尿酸血症的同时,能致鸡代谢性碱中毒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