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油松无性系雌雄配子体的形成及胚胎发育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油松雄球花于6月下旬开始分化,小孢子发生在翌年的4月20日左右,4月底或5月初散粉.成熟的花粉粒为4个细胞.雌球花7月中旬分化,次年4月下旬或5月上旬形成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大孢子.雌配子体经历游离核、细胞化、颈卵器及卵细胞形成等阶段后,5月下旬受精,从传粉到受精约需13个月.胚胎发育包括原胚、胚胎选择及发育和胚胎成熟3个阶段,历时3个半月.不同无性系在雌雄球花发端时间和大小孢子发育进程上存在较大差异,观察的5个无性系进入同一发育阶段的时间最多可相差10d,平均变幅为一周上下.该文还对新梢生长与花芽分化、胚珠和花粉败育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该文对1992~1993年贵州黎平东风林场杉木无性系花芽分化进行了解剖观察,结果表明,杉木雄球花芽形态分化始于5月下旬,9月上旬形成小孢子叶球雏形,以多边形孢原细胞越冬,雌球花芽形态分化始于10月上旬,11月下旬形成大孢子叶球雏形,GA_3对雌球花诱导的最佳时间是8月中旬,对雄球花作用最大的时间在5月。  相似文献   

3.
金钱松雌球花的形态构造及大孢子和雌配子体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澍芳 《浙江林学院学报》1991,8(2):147-152,F003
金钱松雌球花着生于树冠上部5a以上短枝顶端。成熟雌球花中央为1球花轴,其上螺旋着生苞鳞和珠鳞,珠鳞上着生2倒生胚珠,胚珠单珠被,珠心喙较厚,珠被唇顶部和内侧壁表皮为乳头状细胞,珠被中具溶生树脂道,珠被和珠鳞表皮下数层细胞将发育成种子的种翅和硬壳。花芽中胚珠原基出现至雌配子体卵细胞形成需5个月。1月胚珠原基出现。3月形成大孢子母细胞期的幼胚珠。3月下旬~4月上旬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大孢子。4月中旬雌球花迅速增长为胚乳游离核期。5月胚乳细胞壁形成,颈卵器原始细胞出现并发育为颈细胞、腹沟细胞和卵细胞,雌配子体成熟。  相似文献   

4.
矮生菜豆胚珠和胚囊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矮生菜豆(Phaseolusvulgarisvar.humilis)胚珠和胚囊的发育。通常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三个直线排列的细胞,合点端大孢子具功能,功能大孢子发育成蓼形胚囊。成熟胚囊中,三个反足细胞已消失。两助细胞分别在受精前后退化。两极核受精前融合或不融合。卵细胞的细胞质中有少量淀粉粒。珠孔端及合点端的胚囊壁均具发达的壁内突。成熟胚珠为弯生型、双珠被、厚珠心。四核胚囊形成后,淀粉粒依次出现在珠被组织,珠心组织及中央细胞中,至开花前2~3天达到高峰。开花前一天,珠心和中央细胞中淀粉粒开始减少。  相似文献   

5.
利用显微技术观察了东北红豆杉雌、雄配子形成和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直生胚珠3月份恢复发育,5月中旬大孢子母细胞形成,下旬减数分裂,6月中、下旬雌配子体形成。3月中旬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经过1个月左右发育为成熟的单核花粉,4月底至5月初散粉。传粉后约2个月受精,受精后的原胚经历球形胚、卵形胚、柳叶形胚、棒槌形胚,进而发育成具有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的胚体。  相似文献   

6.
为了准确掌握油松大孢子叶球发生发育过程的外部形态特征及内部胚珠生长的解剖学特征,建立其外部形态和内部组织发育的对应关系,本研究采用形态观测和石蜡切片法,在2013—2016年对北京地区油松大孢子叶球,从花芽分化到种子成熟的过程进行了形态学和解剖学观察。结果显示:北京地区油松的花芽在第1年8月初分化,9月底大孢子叶球原基形成。原基在冬季休眠,至第2年春季继续发育。大孢子叶球在4月初从形态学上可辨,到4月10日左右,胚珠进行细胞分化,此时,大孢子叶球纵径约为5.0 mm。大孢子母细胞在4月20日左右形成,随后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功能大孢子。至5月10日左右,大孢子叶球接受小孢子叶球的传粉,随后,珠鳞的颜色由红转绿再逐渐变为棕色。同时,球果缓慢长大,其胚珠内的功能大孢子进行几次分裂,在6月初形成16~32个核的雌配子体,胚珠发育进入游离核分裂期。球果在冬季转入休眠,此时,大孢子叶球纵径约为11.0 mm。至第3年春季,胚珠内部的雌配子体继续发育,4月20日左右含有几千个游离核,此时,大孢子叶球纵径约为21.0 mm。雌配子体在4月30日左右进入细胞化时期,5月初颈卵器开始发育,形成卵细胞,此时,大孢子叶球生长至37.0 mm。待卵细胞在5月10日左右发育成熟时,雌配子体细胞化过程也全部结束。在雌配子体发育、球果长大的同时,珠鳞的颜色逐渐复绿。受精于5月20日左右进行,此时,大孢子叶球纵径约为45.0 mm。受精后,胚胎不断发育。球果在7月10日长约58.0 mm,之后略有萎缩,珠磷逐渐木质化成为种磷。至10月底,球果开裂,长约53.0 mm,种子成熟并弹出。北京地区油松的大孢子叶球从花芽分化、原基形成、胚珠分化、大孢子母细胞产生与分裂、传粉、雌配子体与颈卵器发育、卵细胞成熟、受精、胚胎发育至大孢子叶球成熟形成种子,历时2年2个月。本研究为裸子植物大孢子叶球发生发育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形态学和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九龙山榧Torreya jiulongshanensis为浙江特有的古老孑遗植物,数量极少,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也被列为浙江省极小种群保护植物。系统观测九龙山榧大、小孢子的发生和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有助于发现其配子是否发育异常及导致结籽率低下的原因。  方法  以九龙山榧模式产地的雌、雄植株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期观测和取样,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其大、小孢子的发生,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切片、染色和观察。  结果  ①小孢子叶球于8月中旬开始分化,8月下旬分化形成次生造孢细胞,11月中旬形成小孢子母细胞,翌年2月下旬进入减数分裂期,3月中旬形成游离小孢子细胞,于3月末逐渐成熟;成熟花粉粒为双核,无气囊。小孢子囊的发育类型为基本型,孢质分裂方式为同时型,四分体有四面体形和左右对称形。②雄配子体从3月中下旬开始发生,到7月底形成精子,整个过程历时约4个月。③翌年3月下旬,大孢子叶球每个苞叶的叶腋基部直立着生2枚胚珠;大孢子母细胞于4月下旬经过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形成4个直列大孢子,5月中旬珠孔端的3个大孢子退化,合点端的大孢子最终发育成为雌配子体。④九龙山榧有2个单生型椭圆形的颈卵器,从传粉到受精历时约7个月。  结论  九龙山榧雌雄生殖系统发育的周期均较红豆杉科Taxaceae其他种更长,其冗长的生殖周期、复杂的生殖过程和雌性生殖系统发育明显滞后于雄性生殖系统,加之种群个体数量极度稀少(1雌株、2雄株)是造成结籽率低下、自然更新困难的主要原因。图3表1参34  相似文献   

8.
“红优二号”西瓜的胚珠为倒生型,双层珠被,厚珠心。孢原细胞为表皮下3~4层细胞处的一个细胞,孢原细胞不经分裂直接发育成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线型排列的四分体,合点端的大孢子具有功能,其核经3次分裂形成蓼型胚囊。成熟胚囊的珠孔处同珠心细胞形成一短珠心喙  相似文献   

9.
太和樱桃胚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太和樱桃大鹰紫甘桃品种雌雄配子体、授粉受精和胚的发育阶段及时间。结果表明,3月初花粉粒发育成熟,3月13日开花时胚囊发育成熟,授粉后26h花粉管进入子房,然后进行双受精作用,形成初生胚乳核和合子。至4月初合子发育成原胚,原胚经分裂与分化,形成幼胚,4月中旬胚发育完全。胚胎发育与樱桃结果关系密切,树体营养和外界气候条件对胚胎发育过程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东方百合杂交种胚囊发育与双受精过程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方百合索蚌(Sorbonne)和元帅(Acapulca)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和荧光显微技术研究其胚囊发育,观察花粉管生长和双受精过程,研究适合百合的授粉及进行胚抢救的时期.结果表明:百合大孢子的发育形式为贝母型,其胚囊发育最终形成育性正常的7细胞胚囊,-2级的胚囊已经发育成熟,适宜授粉受精.异花授粉后花粉管3~5d到达胚囊,并释放出2个精核进行双受精.百合胚胎发育经过合子、原胚、球形胚、子叶型最终发育成熟.胚乳发育与胚胎同步,属于核型胚乳,在形成球形胚后胚乳细胞逐渐形成细胞壁.授粉后45d进行胚抢救较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室内观察及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明确危害黑果枸杞的瘿螨种类,掌握田间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为综合防控瘿螨危害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白枸杞瘤瘿螨Aceria pallida是危害新疆黑果枸杞的重要害虫,为害黑果枸杞的叶片、花蕾、花柄、果实、嫩茎及刺。4月上中旬开始危害,5月下旬至6月中旬形成第一次危害高峰期,10月下旬停止危害。一年发生多代,世代重叠严重,以雌成螨越冬,越冬场所主要在受害黑果枸杞植株老虫瘿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研究樟子松大小孢子叶球分化的过程及形态学特征。[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内蒙古樟子松雌雄花芽分化过程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小孢子叶原基于7月20日左右形成,8月中旬形成小孢子囊,经过冬季休眠,于第2年4月中下旬开始减数分裂,5月7日左右花粉粒成熟;大孢子叶球原基于8月5日左右形成,随后加速分裂,在8月中旬形成芽鳞原基及中轴,第2年5月上旬,苞鳞原基分化,5月20日左右大孢子叶球原基趋于完善,胚珠形成。[结论]确定了各个分化时期的时间,为樟子松花期调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落叶松叶蜂在秦岭山地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落叶松叶蜂在秦岭山地林区1年发生1代,6月中旬后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翌年4月下旬化蛹,5月上旬成虫羽化,5月下旬卵孵化,幼虫5龄。雌雄性比19.7:1,5%的个体2年1代。其发生期比山西、辽宁等地早1个月。  相似文献   

14.
以紫丁香和什锦丁香为试验材料,对其开花习性和授粉特性进行调查研究。观察了紫丁香和什锦丁香的花器结构、开花形态、开花顺序、开花持续期、花粉活力及结实率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紫丁香和什锦丁香均为两性花,紫丁香1 a开花1次,什锦丁香1 a开花2次。紫丁香群体开花大约在4月上中旬开始,5月初进入盛花期,5月中下旬开花基本结束;什锦丁香第1次花期在4月下旬~5月下旬,第2次花期在7月下旬~9月上旬。紫丁香和什锦丁香的花粉活力相对较高,放置5 d后紫丁香花粉基本降至无活力,而什锦丁香第1次开花的花粉活力可持续到第5 d;紫丁香的自然授粉结实率和自花授粉结实率都很高,而什锦丁香第1次开花的自然结实率仅为5.12%,第2次开花的自然结实率和自花授粉结实率均为0。  相似文献   

15.
采用石蜡切片的方法对大花铁线莲(Clematis patens)的花芽分化及花器官发育特性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花铁线莲的花芽分化时期可分为营养生长期、花芽分化初期、萼片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5个阶段。花芽分化始于4月下旬,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花期;大花铁线莲的花药4室,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1~2层)和绒毡层所组成。小孢子母细胞胞质分裂方式为连续型和同时型并存。小孢子四分体为左右对称型或四面体型,花粉为2-细胞型;大花铁线莲的子房1室,单珠被,倒生胚珠,大孢子四分体为直线型,其中合点端的大孢子发育为功能大孢子;胚囊为蓼型发育。  相似文献   

16.
绿绵蚧在上海地区一年发生1 代,以2 龄若虫在珊瑚树的枝叶上越冬,4 月中旬雌雄开始分化。雄成虫羽化高峰在4 月下旬,雌成虫孕卵在4 月下旬到5 月下旬,孕卵高峰在5 月上旬。产卵期在5 月上旬到6 月上旬,产卵高峰在5 月上中旬。若虫期发生在5 月中旬到6 月中旬,若虫孵化高峰期在5 月底6 月初。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Lanelate脐橙花芽分化规律,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其花芽的形态发生和结构发育过程,对各分化时期的特点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广西桂林地区气候条件下,Lanelate脐橙花芽分化从11月初花原基分化开始至次年3月雌雄蕊形成历时约5个月.分化初期、萼片分化期历时长,分化较慢,其它时期历时短,分化较快.大部分花原基是在12月下旬至1月上旬,旬平均温度为10.1~9.7 ℃时形成;萼片原基主要在次年1月下旬,旬平均温度为1.4 ℃时形成;花瓣、雄蕊及雌蕊则在次年2~3月,月平均温度高于11.23 ℃时形成.  相似文献   

18.
设施栽培番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rs)发生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番茄灰霉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通过单体大棚和联体大棚栽培试验,研究大棚温湿度变化、番茄灰霉病发生时间和消长动态,并分析了番茄灰霉病发生与生育期、温湿度和叶花果病情的关系。从3月初至6月中旬,单体大棚和联体大棚湿度变化均呈两谷三峰的趋势,而温度变化表现为跳跃式波动。联体大棚相对湿度较单体大棚变化幅度大,且相对湿度略低。联体大棚温度变化比单体大棚平稳,且略低于单体大棚。早播、中播和晚播番茄的病害初发期分别为4月2日、4月7日和5月7日,中播和晚播番茄的最高病指明显低于早播番茄。番茄移栽越早,发病越早,病情越严重。单体大棚番茄灰霉病发病高峰期在4月底~5月上旬,集中出现在5月初。联体大棚番茄各轮花果灰霉病的发病高峰期在4月中下旬~5月中下旬,集中出现在4月底~5月初。10~15℃中低温和90%以上的相对湿度最利于病害发生。叶病发生情况与花、果病发生无显著相关,而花、果病的发生显著正相关。该研究为建立番茄灰霉病预测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