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RT-PCR技术对贵州省不同时期不同禽源NDV分离株(肉鸡源P1株与BY株、蛋鸡源H2株与FW株、七彩山鸡源N98株、越南斗鸡源DQ株、鸵鸟源TN株及鸽源GZ株)F蛋白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8株NDV贵州分离株F基因长度均为1 662 bp,可编码553个氨基酸;NDV贵州分离株间核苷酸同源性为84.0%~99.7%,氨基酸同源性为87.5%~99.3%;与国内外NDV参考毒株(LaSota株、B1株、F48E9株、CH2 000株和TW2 000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4.2%~98.9%,氨基酸同源性为87.2%~98.6%;GZ株和TN株为基因II型,DQ株、N98株、P1株和H2株为基因VII型(均为VIId亚型),BY株和FW株为基因IX型。表明,不同时期NDV贵州分离株的基因型不同,近年流行的ND疫情主要是由基因VII型NDV引起,与国内其他省市ND流行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11株巨型艾美耳球虫的免疫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平均增重和病变记分或卵囊减少率等为试验指标,对11株巨型艾美耳球虫的免疫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各虫株每鸡免疫感染100个卵囊后,不仅对攻击1×105个同源株卵囊均产生大于70%的病变记分降低率,而且使每鸡攻击1×104个同源株卵囊时的卵囊产量均减少97.42%以上,在各虫株间无显著差异。各虫株对异源株的交叉免疫力程度不一致,美国株对国内10个虫株的卵囊减少率为20.09%~82.44%,仅3株大于75%,而国内10个虫株对美国株的卵囊减少率为27.43%~95.26%,有5株大于75%;扬州株、南通株、凤阳株、龙岩株、广州株和上海株间的相互卵囊减少率为-1.72%~96.67%,其中南通株对扬州株、凤阳株、龙岩株、广州株和上海株的卵囊减少率均大于75%,上海株对扬州株、南通株、凤阳株与广州株的卵囊减少率为-1.72%~57.69%。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最适宜火力楠苗木生长的氮(N)、磷(P)、钾(K)肥料配比,为火力楠壮苗培育提供技术指导。[方法]选取当年生火力楠实生苗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N、P、K施肥配比处理火力楠苗木生理指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生长指标(苗高、地径)的变化规律。[结果]以N 470 mg/株、P 46 mg/株、K 306 mg/株处理对火力楠苗高、地径促进作用最显著;电导率则以N 705 mg/株、P 23 mg/株、K 102 mg/株处理最优;可溶性蛋白含量以N 705 mg/株、P 69 mg/株、K 204 mg/株和N 705 mg/株、P 46mg/株、K 102 mg/株处理最高,N 235 mg/株、P 69 mg/株、K 306 mg/株处理最低;叶绿素含量以N 235 mg/株、P 23 mg/株、K 102 mg/株,N235 mg/株、P 46 mg/株、K 204 mg/株,N 235 mg/株、P 69 mg/株、K 306 mg/株,N 470 mg/株、P 23 mg/株、K 204 mg/株处理效果最好,而N705 mg/株、P 23 mg/株、K 306 mg/株,N 705 mg/株、P 46 mg/株、K 102 mg/株,N 705 mg/株、P 69 mg/株、K 204 mg/株处理效果相对较差。[结论]该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火力楠苗木培育、矮化等工作。  相似文献   

4.
山西晋中地区植物病原镰刀菌(Fusarium)种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采自山西晋中地区57种不同罹病植物上的镰刀菌进行分离筛选,采用保湿分离和单孢子分离共得到46株镰刀菌菌株,其中34株有大小型分生孢子,12株只有小型分生孢子。运用传统镰刀菌分类鉴定方法对这34株有大小型生孢子的菌株鉴定,结果表明,它们分属于12个种和2个变种,其中8株尖孢镰刀菌、5株茄病镰刀菌、4株半裸镰刀菌、3株尖孢镰刀菌芬芳变种、3株串珠镰刀菌、2株茄病镰刀菌蓝色变种、2株锐顶镰刀菌、1株禾谷镰刀菌、1株接骨木镰刀菌、1株镰状镰刀菌、1株束梗镰刀菌、1株黄色镰刀菌、1株木贼镰刀菌和1株砖红镰刀菌。  相似文献   

5.
用平均增重和病变记分或卵囊减少率等为试验指标,对11株巨型艾美耳球虫的免疫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各虫株每鸡免疫感染100个卵囊后,不仅对攻击1×105个同源株卵囊均产生大于70%的病变记分降低率,而且使每鸡攻击1×104个同源株卵囊时的卵囊产量均减少97.42%以上,在各虫株间无显著差异.各虫株对异源株的交叉免疫力程度不一致,美国株对国内10个虫株的卵囊减少率为20.09%~82.44%,仅3株大于75%,而国内10个虫株对美国株的卵囊减少率为27.43%~95.26%,有5株大于75%;扬州株、南通株、凤阳株、龙岩株、广州株和上海株间的相互卵囊减少率为-1.72%~96.67%,其中南通株对扬州株、凤阳株、龙岩株、广州株和上海株的卵囊减少率均大于75%,上海株对扬州株、南通株、凤阳株与广州株的卵囊减少率为-1.72%~57.69%.  相似文献   

6.
本次调查发现,青岛市崂山风景区共有古树名木239株(14株已死亡),比2002年的档案记录新增古树8株(巨峰景区天女木兰1株,棋盘石小叶朴、石榴、木瓜各1株,仰口耐冬、黄杨、桂花、流苏各1株)。分属于23科31属43种,主要树种为银杏58株、楸树23株、麻栎17株、黄杨16株、黄连木15株。按树龄分级:一级古树53株、二级古树22株,三级古树150株。本研究根据树龄、位置、姿态、生长势和保护现状,对所有古树名木进行了综合评价分级,其中特殊保护(一级)109株、重点保护(二级)86株和一般保护(三级)44株。  相似文献   

7.
在宁夏西吉县2019年生态条件下,大西洋膜下滴灌栽培,亩株数3000株、3500株、4000株、4500株、5000株亩产量依次递增,5000株最高2371.5kg比3000株增产418.2kg,增产率最高21.4%;4500株次之2249.1kg比3000株增产295.8kg,增产率15.1%;4000株2148.8kg比3000株增产195.5kg,增产率10%;3500株2109.3kg比3000株增产156kg,增产率8%。  相似文献   

8.
莱芜市古树名木评价及分级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实地调查方法,全面调查了山东省莱芜市辖区内的古树名木。莱芜市共有古树名木单株116株,主要树种为国槐62株、侧柏25株、银杏9株;古树群6处共1 0264株,其中古板栗群2处8 200株、柿树群2处2 036株、梨树群1处12株、侧柏群1处16株。根据树龄、位置、姿态、生长势和保护现状,对所有古树名木进行了评价分级,分为特殊保护(一级)、重点保护(二级)和一般保护(三级),其中,古树名木单株一级51株、二级40株、三级25株,古树群一级2处4 200株,二级4处6 064株。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 L.)杂种是否具有生长优势,对武汉株与 Bioforte 株的 杂交后代及武汉株、Bioforte 株的生长性能差异进行研究。【方法】黑水虻武汉株与 Bioforte 株经杂交和横交分 别获得试验株 F 和 F´,测定和比较 F、 F´ 黑水虻和武汉株、Bioforte 株黑水虻的各项生长性能指标,以及羽化时 间、产卵时间等性状。【结果】黑水虻 F 和 F´ 的羽化时间分别为 30.3 d、35.3 d,产卵时间分别为 36.6 d、40.3 d;F 的羽化、产卵时间均比武汉株短 5 d,均比 Bioforte 株短 9 d;F´ 的产卵时间比武汉株短 1.4 d,羽化时间比 Bioforte 株短 4.0 d,产卵时间比 Bioforte 株短 5.4 d。在饲料利用方面,F、F´、武汉株、Bioforte 株黑水虻的表观 消化率分别为 59.53%、59.25%、58.05%、58.10%,饲料利用率分别为 4.11%、4.58%、3.41%、 3.74%,料重比 分别为 8.58、7.78、10.5、9.05。与武汉株和 Bioforte 株比较,F 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武汉株和 Bioforte 株,羽 化时间及产卵时间均显著低于武汉株和 Bioforte 株;F´ 的饲料转化率、表观消化率、饲料利用率均显著高于武汉 株和 Bioforte 株,料重比及蛋白质含量均显著低于武汉株和 Bioforte 株;F、F´ 的产卵数、卵块质量、孵化率与 武汉株和 Bioforte 株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黑水虻 F、F´ 均在饲料利用上均优于武汉株与 Bioforte 株,但蛋 白质含量略低于两者;F、F´ 的产卵数、卵块质量、孵化率均能较好地保持在武汉株和 Bioforte 株的水平上;F 在生长周期上具有优势,其羽化时间与产卵时间均比武汉株与 Bioforte 株短。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内生真菌在红花隔距兰根部的种类多样性以及受生境的影响,采用组织培养法,对海南霸王岭地区不同生境下的野生红花隔距兰根部进行内生真菌分离与鉴定.结果共分离到内生真菌145株,确定为15属,其中子囊菌门的Penicillium 16株,Aspergillus 12株、Pestalotiopsis5株、Fusarium 19株、Neonectria 2株、Chaetomium 4株、Calonectria 5株、Xylaria 5株,半知菌类的Paecilomyces 7株、Alternaria 2株、Phomopsis 8株、Colletotrichum 32株,接合菌门的Rhizopus5株、Mucor 7株,卵菌门的Albugo 6株,有10株菌经ITS序列比对分别与Botryosphaeria sp.、Beltraniella sp.相似度较低,有待进一步鉴定研究确定其分类地位.发现Colletotrichum sp.、Penicillium sp.、Fusarium sp.为优势真菌,生在于热带针叶林的植株根部分得的内生真菌最多,生物多样性最丰富.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福建柏人工林林下幼苗幼树的生长情况,进行了不同密度对福建柏人工林林下幼苗幼树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福建柏林分林下幼苗幼树的数量有较大影响,密度900株/hm~2、1200株/hm~2、1500株/hm~2、1800株/hm~2,900株/hm~2的林下幼苗幼树的数量分别为3550株/hm~2、2558株/hm~2、2095株/hm~2、1338株/hm~2。不同密度对福建柏林分林下幼苗幼树的树高生长有较大影响,密度900株/hm~2、1200株/hm~2、1500株/hm~2、1800株/hm~2林下幼苗幼树的平均树高分别为1.39m、1.17m、0.91m、0.78m。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藜麦在天祝县土壤气候条件下的最佳种植密度,促进天祝县藜麦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本研究设置了9个不同的密度处理,观测分析各密度处理对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为3 000株/亩、4 000株/亩、5 000株/亩处理的藜麦株高显著高于密度为7 000株/亩、8 000株/亩、9 000株/亩、10 000株/亩、11 000株/亩处理;密度为5 000处理的藜麦茎粗与密度为7 000株/亩、8 000株/亩、9 000株/亩、10 000株/亩、11 000株/亩处理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密度为3 000株/亩、4 000株/亩、5 000株/亩、6 000株/亩处理的藜麦主穗与密度为8 000株/亩、9 000株/亩、1 0000株/亩、11 000株/亩处理之间达到显著性差异;不同密度处理的千粒重在3.20~4.06 g之间,其中,密度为6 000株/亩处理的最大,为4.06 g,密度为11 000株/亩的最小,为3.20 g;各密度处理中密度为5 000株/亩的藜麦产量显著高于其余所有处理;密度为4 000株/亩和6 000株/亩的藜麦产量显著高于其余处理。综合考虑各密度处理下藜麦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藜麦种植密度在4 000~6 000株/亩时藜麦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均明显优于其他密度处理,产量在200.49~205.92 kg/亩之间,可以实现高产高效,建议作为当地最适宜的播种密度。  相似文献   

13.
为选育制备弱毒疫苗所需的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早熟株,以临床表现、平均增重、相对增重率、小肠病变记分、血便记分、死亡率、每克粪便中的卵囊数(OPG)、卵囊总产量和每个卵囊的繁殖能力为指标,研究了E.necatrix早熟株与亲本株的致病性和繁殖力。结果表明该早熟株与其亲本株相比,早熟株的致病性降低了,接种相同剂量时早熟株平均增重、相对增重率高于亲本株,病变记分、血便记分和死亡率均低于亲本株;早熟株产卵高峰提前,繁殖力下降至亲本株的55%左右,符合球虫早熟疫苗株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根据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NADL株的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对从吉林不同地区分离的4株梅花鹿源BVDV(CCSYD株、CC JYD株、CCKCD株和JLCYD株)的N S2-3基因进行RT-PCR扩增,并对扩增的片段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国内梅花鹿源BVDV CCSYD株属基因Ib亚型,CC JYD株、CCKCD株和JLCYD株属基因型待定。  相似文献   

15.
南亚实蝇成虫肠道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培养和16S r DNA(V6-V8)高变区测序相结合的方法,从室内人工饲养的性成熟南亚实蝇雌虫肠道中分离、鉴定出21株细菌,均属于γ-变形菌门,分别为肠杆菌属(7株)、拉乌尔菌属(3株)、沙雷氏菌属(2株)、普罗维登斯菌属(2株)、不动杆菌属(1株)、柠檬酸杆菌属(1株)、西地西菌属(1株)和不可培养的细菌(4株);从性成熟的南亚实蝇雄虫肠道内分离得到20株细菌,分别为细菌(7株)、克雷伯氏菌属(4株)、肠杆菌属(3株)、普罗维登斯菌属(2株)、沙雷氏菌属(1株)、摩根菌属(1株)、假单胞菌属(1株)和γ-变形杆菌(1株),也均属于γ-变形菌门.由上可知,性成熟的南亚实蝇雌、雄成虫肠道共有细菌为肠杆菌属、普罗维登斯菌属和沙雷氏菌属,均属于肠杆菌科,表明肠杆菌科是南亚雌、雄成虫肠道细菌的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16.
植物根际促生菌株对小麦根系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从小麦、棉花、水稻根际分离的24株植物根际促生菌株处理小麦幼苗,进行半固体和/或盆栽试验,测定小麦根系和地上部分的9项指标。半固体试验对根干重促生显著的9株菌株中,7株对根总长、9株对根总表面积、5株对根尖数、8株对分支数和株高及7株对茎干重促生显著。盆栽试验对根干重促生显著的10株菌中,全部对根总长和根总表面积、6株对根尖数、8株对根分支数、9株对株高及7株对茎干重促生显著。半固体和盆栽试验中显著促生指标均达5个以上的5株菌株中,4株为假单胞菌,表明假单胞菌对小麦的促生效果较好。PGPR对小麦根的总长度、总表面积、根尖数、分支数有明显促生作用,这些指标与小麦根干重、株高和茎干重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跟踪鸡粪好氧堆肥发酵过程,温度每升高5℃取样分离霉菌,共获得优势霉菌87株,其中,25℃32株、30℃22株、35℃16株、40℃5株、45℃6株、50℃5株、55℃以上0株。结果表明,该好氧堆肥发酵过程中随着堆肥温度的不断升高霉菌的种类不断减少;霉菌总数呈现先增加而后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集了云南省昆明市某奶牛养殖小区患临床型乳房炎的6头奶牛的患病乳区乳样,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和药敏试验。结果为6个样品分离到可疑菌株28株(葡萄球菌16株、链球菌5株、双球菌6株、大肠杆菌1株),其中具有溶血现象,即有致病性的菌株9株(链球菌4株,葡萄球菌4株,双球菌1株);药敏试验显示,丁胺卡那、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摸清仁怀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本文通过查询文献资料与现场调查的方法对贵州省仁怀市古树名木资源开展调查,并对仁怀市古树名木的资源组成、空间分布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仁怀市有古树名木672株,隶属于25科33属39种,以乡土树种为主,主要集中在柏科(189株)、桑科(155株)、漆树科(46株)、银杏科(46株)、红豆杉科(44株)、木犀科(35株)、樟科(32株)等科,累计占古树总株数的81.4%;30株以上的树种有6种,从多到少依次为柏木(189株)、黄葛树(154株)、银杏(46株)、红豆杉(44株)、黄连木(37株)、木犀(35株),累计占古树总株数的75.15%,柏木和黄葛树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超过了古树总株数的50%。仁怀市古树年龄主要集中在100~299a,一级古树(≥500a)、二级古树(300~499a)、三级古树(100~299a)的数量分别为34株、75株、563株,总体呈金字塔型结构。从区域分布来看,仁怀市喜头镇古树数量最多,共143株,占全市古树总量的21.28%,盐津街道办事处古树数量最少,仅有5株,占全市古树总量的0.74%。绝大...  相似文献   

20.
水貂株犬瘟热病毒融合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犬瘟热病毒水貂分离株RNA为模板,经RT-PCR反应,扩增出融合蛋白基因的1053bp DNA片段,通过T-A克隆技术,成功构建克隆载体PMD-18T/F。序列分析表明:分离株与01-2689株、2544-Han95株、A75-17株、DOGDK91C株、00-2601株、ONP株、PDV-2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3%、93.5%、94.4%、93.6%9、5.3%、97.3%和94.5%;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2%、96.6%、97.4%、97.4%、97.4%、97.2%和98.0%。抗原指数分析表明分离株与疫苗ONP株、强毒A75-17株在40-50位氨基酸间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