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贸易历史悠久,农产品贸易是双方洽谈合作的重点。进入21世纪以来,双方不断深化合作,对双方的经济发展影响日趋明显。笔者在农产品贸易结构、竞争力和贸易壁垒等方面进行研究,并预测了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印度农产品贸易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东升 《农业展望》2007,3(7):28-32
中国和印度是相邻的两个发展中大国,两国的农产品贸易规模却不大,双边农产品贸易具有产品集中度高、产业间贸易为主的特点,农产品贸易也具有一定互补性。中印农产品贸易存在继续扩大的有利因素,为促进双方农产品贸易发展,提出了发挥比较优势、扩大农产品贸易、促进企业开拓双方农产品市场、建立自由贸易区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澳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澳大利亚建交已40周年,两国的经贸合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两国都作为农业大国和农产品贸易大国,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发展迅速.首先阐述了中澳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基本特征与贸易结构,接着利用贸易专业化指数和出口相似度指数对中国和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和澳大利亚农产品的贸易竞争性整体较弱,仅在几类农产品中存在竞争.因此中国应该加强与澳大利亚在农产品贸易领域的交流和合作,以促进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农产品综合竞争力,促进对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商会合作我会拟与有关国家开展渔业进出口贸易合作近年来中国渔业进出口贸易活跃,许多国家都把中国看成其渔获物的主要出国和重要市场。同时我国也成为鱼产品进出品的贸易大国,其进出口贸易额居世界前列。在不断增长的渔业进出口贸易中,也相应地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  相似文献   

5.
正主持人:请问缅甸的农资、农业和投资贸易需求是什么?中国在两国贸易中有哪些机遇?金森:中国"一带一路"政策建立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纽带,加强了国与国之间大宗贸易的合作。中国制造的大型农机具相比泰国、韩国的发达国家要便宜,功能性也好,但问题在于双方进行大宗贸易的展会活动时,会出现价格上涨到与泰  相似文献   

6.
自2009年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启动以来,中国与巴西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农产品互补性和市场优势逐步显现。目前中国已成为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但双方农业合作面临许多挑战,本文从产品结构、产业内贸易、农产品比较优势等方面分析中巴两国的农产品贸易状况,并对未来的发展机遇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中俄农产品贸易中农产品贸易种类单一、结构不合理,初级农产品所占比重较大,高附加值农产品种类匮乏。但中俄两国农业领域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双方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本文以当前中俄农产品的贸易规模与贸易结构为切入点,分析了中俄3大边境口岸农业合作形势,并对边境地区农业合作有利条件和合作价值进行梳理,最后提出农业合作发展的战略措施,以深化和拓展中俄两国边境地区农业合作。  相似文献   

8.
巴基斯坦作为我国"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农业领域合作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为促进中巴双方继续加大进出口力度,扩大贸易自由化。本文分析了中国与巴基斯坦贸易政策及规模,提出了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存在进出口贸易结构单一、巴基斯坦种植业水平较低、双边进出口关税优惠小的问题。并提出中国应主动增加对巴进出口农产品种类及来源的多元化。同时,利用好喀喇昆仑公路等项目建设,以政府间合作项目为基础,对巴基斯坦的农业投资进一步扩大。在加强中国邻近巴基斯坦的周边区域与巴基斯坦的农业技术及贸易合作的基础上,促进巴基斯坦与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本报讯近日,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在北京与来访的印度肥料与化工部、印度驻华大使馆、印度肥料协会、IPL、MMTC、STC等部门一行6人进行了会谈,双方都表达了建立长期稳定、互惠互利贸易合作关系的共同愿望,表达了双方开展贸易要坚持遵守合同和坚持质量标准的原则,中方建议印方改进和完善现行招标方式,印方建议尽快建立长期贸易合作关系,双方协会都认为需要尽快建立不定期互访和定期信息沟通渠道,即"一个愿望、两个原则、三条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印度都是亚洲农业大国,彼此间的农产品贸易也是国家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笔者对中国农产品与印度农产品的互补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了影响两国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历史遗留问题、贸易保护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强两国农产品贸易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用占世界7.8%的耕地养活了世界18.7%的人口。作为化肥生产和使用大国,中国农资行业肩负多重使命——从作物提高产量到提升品质,从制造环节的节能降耗,到应用领域的提高利用率、降低碳排放,大国责任使中国肥料行业亟待转型。在此背景下,纵观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贸易合作,无论是中国自身肥料发展还是进出口业务,都在发生巨变。  相似文献   

12.
2001—2017年,中国与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合作成效显著,总量增扩,地位平稳,互补性增强,印度是中国与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合作的"领头羊";但仍存在着国别结构不合理、种类集中、附加值低、层次低下、关联度趋弱等问题。"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与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合作升级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和区域平台。基于双方资源优势互补及国内农产品供需结构差异,未来中国与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通过借助演化博弈模型,对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户之间的动态博弈行为研究发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户的动态博弈结果存在着两个可能的演化稳定策略,即博弈双方都采取“合作”策略的ESS和博弈双方都采取“不合作”策略的ESS。双方的动态博弈过程最终收敛于哪一个演化稳定策略取决于双方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所需付出的成本以及所获得的收益增量。降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户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交易成本以及增加双方所能获得的收益,能够使得博弈双方收敛于采取“合作”策略的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对非洲援助由来已久,而目前更是发展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与非洲双方借助中非合作论坛等对话机制开展了广泛的经济贸易合作。当前,中国推行"一带一路"战略,将为中非农业合作提供更好的契机。选取农业投资、农产品贸易、农业援助、农业技术合作、农业人力资源合作等视角,对中国与非洲农业合作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指出了中非农业合作项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色列是高收入国家,农业技术发达,而中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大国,因此,双方在自由贸易区(简称自贸区)谈判中势必会特别关注敏感农产品问题。本文对中以农产品贸易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中以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要素禀赋差异性较强、贸易结构互补性较强等特点,并利用主成分分析产生综合指数的方法评估了中国敏感农产品,对中以自贸区谈判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当中,中美作为两个重要角色,其贸易关系对全球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然而,随着双方交流合作的加深,贸易摩擦也逐渐增多,近期的贸易争端更是上升为贸易战,影响了两国经贸关系。本文从贸易战的现状入手,分析了中美之间贸易战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ECFA实施以来,两岸农业合作发展很快,并从单纯的农产品贸易转向农业项目投资和资源开发。但因历史和现实原因,两岸农产品贸易和农业合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和障碍,如ECFA项下清单数量过少,双方贸易的不平衡和准入条件的不对等,导致农业合作的前景受到制约。两岸农业合作的路径可选择由ECFA逐步过渡到WTO规则,ECFA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多箭齐发打破两岸农业合作不平衡的状况,开拓两岸农业合作未来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简析中美贸易摩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贸易发展迅速,但双方之间也产生了不少贸易摩擦。导致这些摩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美双方都应承担各自相应的责任。对中国而言。我们可以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促进对外贸易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巴基斯坦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在双边国际经贸合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中SITC,Rev.3编码,以2001—2015年为样本期,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中国与巴基斯坦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双边农产品贸易增长较快,但贸易总额增幅不大,中国处于贸易顺差状态,且顺差额呈扩大趋势。(2)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具有出口比较优势,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较弱,中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更强。(3)双边农产品贸易存在互补性,中国出口与巴基斯坦进口农产品的贸易互补性不强,但巴基斯坦出口与中国进口农产品存在较强的贸易互补性,双边农产品贸易存在较大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0.
业界动态     
四川龙蟒集团列席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与四川企业座谈“这次访问是在两国外交关系达到高峰时的一次访问。我此行的重点之一是,寻求在中巴之间建立与外交关系相匹配的经贸关系。”2月23日上午,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与四川企业座谈时,以此作为演讲的开场白。四川龙蟒集团应邀出席了本次座谈会。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马加力日前表示,中巴双方目前的经济合作主要还是以经济技术合作为主,在一般贸易、直接投资等方面有很大潜力可挖。穆沙拉夫的访问,无疑将促使双方从政策上进一步对企业进行鼓励,提供各种贸易、投资的便利条件。穆沙拉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