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机采取青海海东地区零售鲜牛奶样60份,测定其掺假情况.结果表明,掺水乳45份,占总样的75%;掺豆浆乳为6份,占总样的10%;掺淀粉和米汁乳为4份,占总样的6.67%.60份乳样中均未检出碱性物质.  相似文献   

2.
在正常乳中掺杂掺假,常用的掺假作伪手段有掺水、掺豆浆、掺米计淀粉等。笔者就以上数种掺假进行检测,现报道如下:五掺水乳的检测亚.三试剂10%重铬酸钾溶液;0.5%硝酸银溶液1.2原理正常乳中氧化物很低,由于各种天然水中都含有氯化物,故掺水乳中氯化物随掺水量而增高。利用硝酸银与氯化物反应检测之。反应试为:AgNO3~CLAgCINO检测时,先在被检乳样中加两滴重铬酸钾,硝酸银试剂与乳中氯化物反应完后剩余的硝酸银便与重铬酸钾产生反应。反应式为:AgNO。+KZCr,();、Ag,Cr,()v(黄色)。由于氯化物的含量不同,则…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快速、准确检测出生鲜牛乳中掺碱物,保证牛奶卫生安全.[方法]采用食品检验GB/T5009.46-2003检测方法检测生鲜牛乳中掺碱物,对新疆巴州辖区内17个奶站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60份生鲜乳样品中结果58份为无掺碱或掺碱量为0,2份生鲜乳样品中的掺碱量为0.05%以上.[结论]对巴州辖区内17个奶站的生鲜牛乳进行了抽样检测掺碱物项目,60份生鲜牛乳样品结果58份为无掺碱或掺碱量为0,2份生鲜乳样品中的掺碱量为0.05%以上,合格率97%.  相似文献   

4.
奶牛临床型乳腺炎病原菌分离试验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通过对34份患临床型乳腺炎的乳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初步生化反应鉴定,检出肠科细菌12株,检出率为35.3%;球菌26株,检出率为76.5%;酵母菌9株,检出率为26.5%;另有7份乳样在整个分离培养过程中未见有细菌生长,占总检样的20.6%。  相似文献   

5.
乳牛布鲁氏菌病PCR诊断试剂盒的实验室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前期研制的布鲁氏菌omp25基因-PCR试剂盒的保存期、特异性和可重复性进行了测定,并应用该试剂盒对采自宁夏、甘肃、内蒙古、山西、黑龙江、新疆省(区)的98头血清凝集试验(SAT)阳性乳牛的6批98份乳样和350头SAT阴性乳牛的2批350份乳样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PCR试剂盒与SAT的阳性符合率为100%(98/98),阴性符合率为97.71%(342/350);从SAT阴性乳牛的乳样中。用PCR试剂盒检出8份阳性,表明其敏感性高于SAT;对2株田间野毒Brgs和Br-nmg株进行了克隆与测序,二者与标准菌株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8%和100%。试验结果证实,本试剂盒的可重复性良好,特异性较高,-20℃下的有效保存期为5个月。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乳品质量 ,检验部门应该加大检疫检验力度。下面笔者就掺假、掺杂质乳的检验方法介绍如下。1掺水乳乳中掺水检出的方法有计算法、二苯胺法、乳清比浊法、冰点测定法等。其中以计算法配合感官检查是检验乳中是否掺水的较简易、快速的方法。感官检查时 ,掺水的乳色淡呈稀薄状态 ,可能混有异物。计算法是利用正常乳和被检乳的比重之差进行计算。正常乳常温比重平均值为1.0340。掺水的百分数 (% )= (正常乳比重 -被检乳比重/正常乳比重 -1)×100 %。式中计算的掺水百分数为体积百分数。2掺碱乳的检验溴麝香草酚蓝是一种酸碱指示剂 ,其变色…  相似文献   

7.
对山东省济南、泰安和临沂等地区5个奶牛场的160份乳样进行了临床型乳腺炎和隐性乳腺炎的判定检测,并进行了主要致病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160份乳样中有127份呈乳腺炎阳性,其中临床型乳腺炎占36.22%,隐性乳腺炎占63.78%;从这些乳样中分离到了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依据溶血型的不同主要有α溶血、β溶血、α+β溶血和不溶血四种;大肠杆菌依据O抗原诊断血清得出主要有02、021、076和088这四种型;无乳链球菌依据溶血型主要为β溶血型。  相似文献   

8.
从不同地区采集奶样,将OIE诊断试验中用于牛布病诊断的全乳iELISA与国标中的MRT进行比对。在检测的526份样品中,全乳iELISA检出93份阳性,国内MRT抗原检出31份阳性,英国卫桥的MRT抗原检出44份阳性(检测数为264份);对其中一个地区的31份奶品,除了抗体的检测外,同时进行了奶样的细菌分离、奶样提取DNA的检测,全乳iELISA与乳样DNA提取均检出21份阳性,且一一对应,国内MRT抗原只检出10份阳性。结果表明全乳iELISA敏感性好,操作方便快捷,具有血清学检测所不具备的许多突出优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鲜乳与乳制品的 消费量日益增加,而有些个体私营者,为获得较高的 经济效益,在鲜乳或乳制品中掺杂使假,损害广大消 费者利益,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历,认定常见的掺 假乳有4种,现介绍其检验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乳钙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以4%草酸铵直接沉淀乳中钙,以稀氨水洗去多余的草酸铵,再加入0.5mol/L硫酸使草酸游离,然后以标准高锰酸钾液滴定草酸,间接求出钙含量。20份乳样用改进的方法和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结果之间无显著差异(P>0.1);改进方法的重复试验结果的C.V%为2.88%,回收率为(93.06±4.88)%。改进的方法省略了消化过程,使乳钙测定简便化。  相似文献   

11.
大通县城奶牛乳样中葡萄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细菌分离培养法对大通县城奶牛乳汁样品36份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并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规鉴定方法血浆凝固酶试验、甘露醇发酵试验和接触酶试验进行了鉴定,36份乳样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7份,阳性率为19.7%(7/36)。  相似文献   

12.
对山东、辽宁和安徽等地奶牛场进行乳房炎CMT检测,无菌收集乳房炎患牛的奶样,分离致病菌,选择致病力和理化性质最为典型的菌株作为抗原免疫蛋鸡,运用分子筛过滤卵黄液,获得浓度、纯度均较高的IgY抗体用于乳房炎的临床治疗,商品名为爱乳宝。临床试验表明,爱乳宝对临床型乳房炎治愈率为76.5%,有效率为89.5%;对隐性乳房炎,头转阴率为87.9%,乳区转阴率为90.7%。  相似文献   

13.
用兰州乳房炎试验(LMT)对来自西安市某个牛场的76份奶样作隐性乳房炎检验,并对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该牛场的隐性乳房炎检出率为33%,阳性乳样中细菌检出率为93.4%。阴性乳样中病原菌检出率为28%,在检出的94株细菌中,共有5种菌22株是与乳房炎有关的病原菌。其中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占病原菌总数的90%以上。是引起该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4.
乳牛布鲁氏菌病病原DNA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在国内首次建立了乳牛原乳中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25ku基因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检测技术。结果显示,本方法的特异性好,只能扩增布鲁氏菌DNA,而不能扩增同样能引起乳牛流产的鹦鹉热衣原体、弓形虫、胎儿弯杆菌DNA;乳样的检测灵敏度达50CFU/mL,重复试验35次,可重复性和稳定性均十分理想;对4批331头凝集试验阳性(24份)或阴性(307份)乳牛的乳样用本方法检测,符合率为100%。在48h内即可获得诊断结果。本方法同样可用于血液或其他流产病料中布鲁氏菌DNA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奶牛乳腺炎主要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济南、泰安和临沂等地区5个奶牛场的160份乳样进行了临床型乳腺炎和隐性乳腺炎的判定检测,并进行了主要致病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160份乳样中有127份呈乳腺炎阳性,其中临床型乳腺炎占36.22%,隐性乳腺炎占63.78%;从这些乳样中分离到了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依据溶血型的不同主要有α溶血、β溶血、α β溶血和不溶血四种;大肠杆菌依据O抗原诊断血清得出主要有O2、O21、O76和O88这四种型;无乳链球菌依据溶血型主要为β溶血型.  相似文献   

16.
试验对从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和扎鲁特旗牧民家的乳样中分离的27株植物乳杆菌的耐酸及耐胆盐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有20株菌能耐受0.3%的牛胆酸钠,且对pH3.0的生长环境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受性。其中8株菌耐受性较强,存活率最高可达150.6%,其余菌株从15.5%-39.8%不等。  相似文献   

17.
许腾 《中国动物检疫》2007,24(11):26-28
采集92份患隐性乳房炎牛的乳汁,分别用PCR法和常规法进行致病菌检测,常规细菌鉴定法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样18份,无乳链球菌感染样30份;双重PCR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样22份、无乳链球菌感染样27份。本试验从基因水平对致病性乳汁进行检测,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奶牛隐性乳腺炎常见致病菌进行分离、鉴定,评价头孢洛宁和利福昔明对临床分离菌株的体外抗菌效果。[方法]采用兰州隐性乳腺炎诊断液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某奶牛养殖场的干乳期奶牛进行诊断;利用平板划线法及细菌16S rDNA序列分析法对采集的74份乳样进行细菌分离及种属鉴定;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头孢洛宁和利福昔明对致病菌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从74份乳样中共分离、鉴定致病菌9种、103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5株,占总菌株数量的33.98%;大肠杆菌24株,占总菌株数量的23.30%;产色葡萄球菌15株,占总菌株数量的14.56%;模仿葡萄球菌(10株)、表皮葡萄球菌(6株)、屎肠球菌(5株)、溶血性葡萄球菌(4株)、地衣芽孢杆菌(3株)和腐生葡萄球菌(1株)的数量分别占总菌株数量的9.70%、5.83%、4.85%、3.88%、2.91%、0.97%。体外抗菌试验结果显示,头孢洛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屎肠球菌、模仿葡萄球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的M...  相似文献   

19.
乳扇制品中乳杆菌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性能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扇是云南大理白族的一种传统乳制品,本文对乳扇及其酸乳清样品中的乳杆菌进行调查,由36份样品中共分享到116株乳杆菌,鉴定出21种(亚种),其中干酷乳杆菌、德氏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及植物乳杆菌等四种73%,确认是乳扇制品中的优势种群。同时对分离菌株进行发酵性能测定,发现部分菌株有较好的产酸产香性能。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明确当前罗非鱼无乳链球菌流行状况和生物学特性,为鱼源无乳链球菌病防控提供新的数据。本研究于2019—2020年,从广东罗非鱼主养区茂名、湛江地区采集病样进行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用PCR方法对分离株血清型及4个主要毒力基因进行检测,通过纸片法对分离菌株进行31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和多重耐药研究,利用斑马鱼模型进行了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从261份病样中分离到35株无乳链球菌;血清型检测表明无乳链球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均为Ia型;主要毒力基因的检测证明,cylE、sodA、gapC基因在所有鱼源分离株及人源、牛源和鱼源参考株中检出率均为100%,而scpB只在人源参考菌株中检出;药敏试验结果发现,无乳链球菌分离株对19种抗菌药敏感率为90%以上,对6种抗菌药耐药率为50%以上,分离株的耐药基因型和表型部分一致,无乳链球菌分离株均多重耐药,其中5重及以上耐药的菌株为27株,占总菌株数的77.1%;斑马鱼致病试验表明,无乳链球菌分离株可导致斑马鱼不同程度的发病死亡。本研究明确了当前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的血清型、毒力基因、耐药特性和致病性,为广东乃至全国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