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 沈阳市从1982年开始到1986年,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在改进水稻栽培技术中,不断提高对本地区水稻栽培规律的认识,摸索出了一套实现水稻高产、高效益、优质(即“双高一优”)生产的新技术措施,即水稻“旱稀少平”栽培体系。  相似文献   

2.
1992年在长沙将旱育秧和湿润育秧与大田“稀植、前控、中后促”栽培法(T栽培法)和“适度密植、前促、中稳、后补”栽培法(C栽培法)组合成四套栽培技术体系。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旱育秧栽于本田后,其个体和群体的光合叶面积大,光合强度高,干物质积累多,生物产量高;南方早稻大田C栽培法较T栽培法,具有个体叶面积小、光合强度较低、干物质积累少,但其群体叶面积系数和生物产量高,有利籽粒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3.
高产棉花密矮群体株型及其同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围绕每公顷超1875kg皮棉的高产棉花的密矮群体株型,分析了高产棉花的产量结构,光合效应,成铃时空分布等综合指标及相关关系。讨论了密矮群体株型高产棉花的水肥运筹与生长发育;化学调控与密矮群体株型;促铃描施与开花成铃高峰;库源流等同步栽培技术。提出了增加化控,密矮群体,塑造株型,调整水肥,促进成铃同步栽培体系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4.
水稻超高产模式株型栽培概论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水稻株型是水稻形态特征的概称。水稻要高产更高产,株型是决定丰额产量的关键。水稻株型既决定于品种,也决定于栽培。同样的品种,栽培方法不同,株型也完全不同,以致产量相差悬殊。株型栽培,就是在不同的生育时期,采取相对应的技术措施,使株型朝着事先设计好的,有利高产形成的目标方向转化,达到增产增收的一种理论与技术体系。对株型栽培研究较早又较系统的,首推日本的松岛省三,他从高产稳产角度提出了“理想株型”概念,认为只要能培育出近乎“理想株型”的水稻,在任何地方,任何土壤,都可获得丰额的产量D’。(-)超高产栽…  相似文献   

5.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ystem of RiceIntensification,简称SRI)是一种新的高产栽培方法。关键技术有:采用小苗、本田单本稀植,施有机肥,中耕除草,节水灌溉,间歇性地晒田、露田。寒地水稻单本植栽培法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主持的适合当地生产的研究课题,关键技术有:选用适宜品种,使用“最少基本苗”形成的水稻多蘖苗,本田单本稀植,肥水管理以促为主。通过对SRI及寒地水稻单本植栽培法的比较分析,探讨了水稻高产栽培的新途径,为进一步提高寒地水稻单位产量提供科学的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红河州籼型杂交水稻高产配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5~1999年对我州主栽籼型杂交水稻的代表性组合,从高产攻关入手,研究其获得高产的群体结构指标,高产栽培不同生育时期的形态指标,不同产量层次的施肥水平.对各关键措施的最佳选择作出了结论,提出了籼型杂交水稻高产栽培应坚持旺根、壮苗、早发、适群体、全程稳健生长的栽培法.并按不同海拔高度、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组装配套成单产10.5~12.0,12.0~13.5,13.5t/hm2以上3个产量层次的高产栽培技术.在州内9个县市累计示范验证31938.46hm2,平均比对照增产12.57%.  相似文献   

7.
一、花生规范化栽培的特点 花生规范化栽培是把花生生产中各项有效增产措施和科研成果,根据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将其组配成综合栽培技术,故也叫花生综合增产栽培技术。规范化栽培法与普通栽培法相比,它具有如下几方面特点。  相似文献   

8.
水稻氮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高产运筹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对氮素营养与水稻生育特性、氮素与水稻群体的产量形成、氮素的吸收及其利用、水稻氮素高产运筹技术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水稻氮素在栽培学与育种学研究上需要深入研究的几个方面,以其为今后水稻大面积生产上氮素的高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1995-1999年对我州主栽籼型杂交水稻的代表性组合,从高产攻关入手,研究其获得高产的群体结构指标,高产栽培不同生育时期的形态指标,不同产量层次的施肥水平。对各关键措施的最佳选择作出了结论,提出了籼型杂交水稻高产栽培应坚持旺根、壮苗、早发、适群体、全程稳健生长的栽培法。并按不同海拔高度、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组装配套成单产10.5-12.0,12.0-13.5,13.5t/hm^2以上3个产量层次的高产栽培技术。在州内9个县市累计示范验证31938.46hm^2,平均比对照增产12.57%。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不同栽培方式及作物群体结构下两个不同株型玉米的群体光合性能及产量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垄双行栽培方式可以改善玉米的群体结构,减少株间竞争,促进个体生长发育,玉米植株的叶面积、LAI和LAD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从而有效地改善了玉米群体光照条件,提高了群体光合性能和光能利用率,提高了寒地春玉米的产量。试验表明:种植方式与密度之间存在明显互作效应,大垄双行栽培方式下紧凑型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00万~6.75万株/hm2,平展型品种的种植密度为5.25万~6.00万株/hm2,分别比小垄栽培对照增产19.09%和14.25%。  相似文献   

11.
双季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6年醴陵基点双季稻超高产栽培技术途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效化控栽培法处理,前期生长稳健、个体发育好,中期群体适中、稻穗发育好,最大叶面积指数约7.5,光合产物积累多,孕穗期占成熟期的50%~55%,群体内部透光率高。后期功能叶光合能力强,光合产物运转率高,籽粒充实度好,经济系数高。早晚稻产量分别达到8101.5kg/hm2和8731.5kg/hm2,早晚稻子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早稻分蘖期气温偏低,干物质生产量小(为成熟期的13.3%),养分吸收总量少,抽穗后光合产物生产量大,高产潜力大。晚稻分蘖期气温高,干物质生产量大(为成熟期的18.8%),养分吸收总量多,抽穗后期光合能力弱,但晚稻灌浆结实的时间长,对高产形成有利。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对于提高杂交水稻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优化杂交水稻群体质量,扩大杂交水稻库容量,提高光合叶面积指数和光能利用率,增强杂交水稻根系活力,延缓根系和叶片衰老,提高杂交水稻库容的有效充实度,可实现杂交水稻高产。杂交水稻高产栽培实践中形成了以精确定量栽培、强化栽培、三定栽培为代表的等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杂交水稻高产栽培也存在栽培技术与我国农村发展不适应,以及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不很好协调的矛盾。精准化栽培、生态化栽培和轻简栽培将是我国今后水稻生产发展急需技术。  相似文献   

13.
谷优627是用不育系谷丰A与优质恢复系亚恢627配制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具有群体整齐,株型适中,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等特点。介绍了谷优627特征特性及作中稻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淮稻14号的特征特性,从叶片长度、分蘖成穗数量、节间长度分配、每穗颖花数、绿叶数等方面,提出了淮稻14号在淮安市机插产量10.5 t/hm2的量化株型指标及其关键栽培措施,包括培育适龄壮秧、插足基本苗、科学运筹肥水、综合防治病虫害等,为该新品种在淮安市机插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与传统栽培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马铃薯稻草免耕栽培增产机理,我们开展了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与传统栽培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栽培相比,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薯皮光滑,块茎大小整齐,出苗率高,株高和叶片数较多,中、后期植株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分枝数多、单株块茎重和大薯率高是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增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水稻精准量化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励 《北方水稻》2010,40(1):1-5,10
在水稻高产优质群体建成规律和栽培调控机理基础上,阐述了水稻生长发育与群体特征的定量指标,制定了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适宜基本苗的确定,氮肥运筹和水浆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适时、适量、实用的技术指标。在大面积稻作生产上有明显的增产增效作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是中国水稻栽培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地膜覆盖旱直播栽培对水稻产量及群体冠层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地膜覆盖旱直播栽培水稻群体冠层的结构特性、生态特性以及产量和产量构成。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旱直播栽培水稻产量高于常规水育秧栽培(CK),有效穗数和成穗率增加。地膜覆盖旱直播栽培冠层各个层次的覆盖指数都显著低于常规水育秧栽培,冠层中、下层平均叶倾角大于常规水育秧栽培,叶片直立,增加了光的通透性。地膜覆盖旱直播栽培水稻冠层空气最高温度延迟2 h达到,且小于对照;冠层空气CO2浓度则较对照延迟2 h达到最低点,且12:00之前高于对照,14:00之后则低于对照;冠层空气水分含量12:00之前小于对照,14:00之后则略大于对照。说明地膜覆盖旱直播栽培改善了群体结构和生态特性,为水稻高产提供了较好的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不同供氮形态对旱作水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土培试验种植旱作水稻,研究铵态氮(A)、硝态氮(N)和铵态氮加硝化抑制剂(A+DCD)对旱作水稻分蘖期、孕穗期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在分蘖期和孕穗期,铵态氮和铵态氮加硝化抑制剂处理的水稻各部位生物量、分蘖数及新完全展开叶的叶面积均较硝态氮处理的高;铵态氮加硝化抑制剂处理的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最高,硝态氮处理的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最低; 铵态氮和铵态氮加硝化抑制剂处理的水稻体内的钾向叶片中分配比例较高,而硝态氮处理的水稻向茎秆中分配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9.
南方马铃薯中心选育的鄂马铃薯7号是中晚熟、加工型品种,该品种株型扩散,主茎数少。通过多年的试验及示范,提出了该品种的标准化种植技术,即在合理确定种植密度的前提下,采用育芽带薯移栽技术,并结合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从而达到高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谷优2173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福建福稻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育成的三系杂交稻新品种,表现群体整齐,株型适中,穗大粒多,熟期转色好,生育期适中等特点,于201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总结了2013年谷优2173在尤溪县作再生稻示范种植表现,介绍其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