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木材材性株内径向变异模式初探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文小明  宋云民 《林业科学》1996,32(5):460-469
以微密度分析对属三个变种的七个加勒比松种源的木材密度径向变异模式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是:各种源各株木材的径向变异曲线概貌大体一致,但不同种源间和种源内不同株间变异模式都有一定的变异,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怀;年轮平均密度的种源间差异在成熟材的大部分年龄上达0.05或0.01水平显著,而在幼龄材的半数年龄上差异不显著;表征变异模式的数字特征的种源间差异不显著。种源间和种源内株的年轮平均密度变异曲线间存  相似文献   

2.
以微密度分析对属三个变种的七个加勒比松种源的木材密度径向变异模式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是;各种源各株木材密度的径向变异曲线概貌大体一致,但不同种源间和种源内不同株间变异模式都有一定的变异,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年轮平均密度的种源间差异在成熟材的大部分年龄上达0.05或0.01水平显著,而在幼龄材的半数年龄上差异不显著;表征变异模式的数字特征的种源间差异不显著。种源间和种源内株间年轮平均密度变异曲线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种源间的年-年相关较显著,株间则大部分情况下相关不显著,但差异较大的株间相关显著。密度特征值间和密度特征值与年轮宽特征值间的关系,在年龄影响下和种源影响下两个变异过程中的分析结果,一部分比较一致,一部分则有差别。RD与RW的负相关主要表现在年龄影响下的变异过程中,而在种源影响下的变异过程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木材材性株内径向变异模式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微密度分析对17个欧美杨无性系木材密度径向变异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果是:性系各株木材密度株内径向变异曲线概貌大体一致。但相同母本的不同无性系间以至无性系内株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对变异模式的描述必然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不同年龄上的年轮平均密度在无性系间差异显著。不同无性系的年轮平均密度变异曲线一程度的交叉。但无性系间的年-年相关显著,表明了在无性系间进行早期选择的可行性。年轮平均密度与年  相似文献   

4.
以微密度分析对17个欧美杨无性系木材密度径向变异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果是:各无性系各株木材密度株内径向变异曲线概貌大体一致。但相同母本的不同无性系间以至无性系内株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对变异模式的描述必然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不同年龄上的年轮平均密度在无性系间差异显著。不同无性系的年轮平均密度变异曲线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但无性系间的年-年相关显著,表明了在无性系间进行早期选择的可行性。年轮平均密度与年轮内最大、最小密度的关系,在年龄影响下和无性系影响下的两个变异过程中分析,结果有差别。年轮平均密度与年轮宽度的关系在年龄影响下的变异过程中分析,表现为不显著的负相关,而在无性系影响下的变异过程中分析,多数情况下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5.
木材材性株内径向变异模式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姜笑梅  黄东森 《林业科学》1997,33(2):168-175
  相似文献   

6.
对两个地区不同种植密度的湿地松、火炬松进行了微密度分析,研究了种植密度对木材密度径向变异模式的影响。主要结果是:种植密度对湿地松和火炬松各密度特征值径向变异模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变异曲线平均水平高低的变动,而对变异曲线形状的影响并不显著。种植密度对湿地松和火炬松各年轮宽特征值径向变异模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年轮宽度RW和早材宽度EW变异曲线平均水平高低的变动和RW、EW与晚材宽度LW变异曲线形状的变动。种植密度对年轮密度RD的影响从年轮内宽度和年轮密度变异曲线平均水平高低两个方面起作用,出现较复杂的情况,并非所有情况下都是单调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文小明  宋云民 《林业科学》1996,32(6):536-542
对两个地区不同种植密度的湿地松、火炬松进行了微密度分析,研究了种植密度对木材密度径向变异模式的影响。主要结果是:种植密度对湿地松和火炬松各密度特征值径向变异模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变异曲线平均水平高低的变动,而对变异曲线形状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15个欧美杨无性系木材纤维长度的株内变异模式大致相似,但各无性系间以至无性系内株间仍有差异。纤维长度变异模式的数字特征在无性系间有显著差异,表明纤维长度在无性系间选择有潜力,选择不仅可在纤维长度的平均水平上,而且也可在变异模式上进行。用聚类方法,将15个无性系的纤维长度径向变异模式分为3组,并可用数学公式Y=C1+C2×X2+C3exp(-C4×X1)表达。不同无性系系变异曲线虽有交叉,但年-年相关显著,木材纤维长度的早期选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10.
木材变异性研究的最大困难在于研究对象庞大而复杂。缩小树种范围,加大力度,对最重要的树种进行材性径向变异模式的系统研究,是取得理论上较为完整、实用上较为有效的成果,将木材变异性研究提高到新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RAPD标记在杉木种源遗传变异上的应用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尤勇  洪菊生 《林业科学》1998,34(4):32-38
本实验首先建立了适合杉木RAPD分析的PCR扩增实验体系。在此基础上从全国不同杉木种源区选择7个代表性的种源,然后从这7个种源中采样并提取DNA,利用23个不同随机引物对7个种源进行了DNA序列多态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杉木种源间遗传多态性水平较高,在被检测的114个RAPD位点中,多态位点占到798%;7个种源彼此间的遗传距离在0225~04407范围内变动,平均为0322。根据种源彼此之间的遗传相似度构建了它们之间的聚类图,从聚类图上显示的杉木种源间亲缘关系可知,分布在南岭山脉西部周围的4个种源相对聚在一起,由此可推测南岭山脉中西部为杉木中心产区之一,并从此处向四周扩散。  相似文献   

12.
杉木径面及弦面的木材力学性质的差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蔡则谟 《林业科学》1996,32(3):254-259
16个杉木样本的木材力学试验结果表明,除横纹抗压强度外,弦面的抗弯强度和弹性模量、冲击韧性、顺纹抗剪强度及抗劈力均不同程度高于径面。分析了引起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不同湿地松种源木材材性遗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对浙江省长乐林场的湿地松 (Pinuselliottii) 18个种源的木材性质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 ,种源间木材气干密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抗压强度差异极显著 ;管胞长度与宽度、冲击韧性差异显著 ,而管胞壁厚及胞壁率差异不显著 ;种源内木材气干密度、力学强度及胞壁率差异不显著 ,管胞长、宽和壁厚的差异均显著且高于种源间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在种源水平上 ,进行木材气干密度、力学强度和管胞形态的种源选择 ,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种源内个体管胞形态 (管胞长、宽和壁厚 )变异大于种源间的差异 ,表明湿地松种源材质改良如在种源选择基础上进行个体改良会取得更好的增益。 18个种源木材管胞长度及宽度、管胞壁厚、胞壁率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 :0 36 15、0 5 993、0 74 73、0 16 98;木材气干密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与冲击韧性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 :0 4 14 2、0 2 6 4 6、0 10 82、0 2 977和 0 12 4 6 ;种源树高及胸径的广义遗传力为 :0 4 0 5 7和 0 4 74 7;说明湿地松种源木材管胞性状、木材气干密度及树木生长性状 (胞壁率除外 )受中度或弱度遗传控制 ,通过一定强度的选择 ,能获得较高的遗传增益。本研究还从树木生长性状与管胞形态、力学强度方面对 18个种源进  相似文献   

14.
杉木种源胸径生长地理变异的趋势面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陈伯望  洪菊生 《林业科学》1995,31(2):110-115
运用趋势面分析的方法,对全国杉木种源试验55个试点的43个共同种源的生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次傅里叶趋势面比多项式趋势面更能反映种源的地理变异,清晰地区划出了以湘黔桂交界地区、闽北地区和四川盆地地区为中心的三个杉木高产种源地区和以江浙皖沿海地区、陕豫鄂交界地区和滇西地区为代表的杉木低产区域,减少人为影响,为种源区划分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火炬松材性变异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云民  黄永利 《林业科学》1995,31(4):346-352
对生长于广西南宁地区相同环境下来自美国的18个种源10年生火炬松的材性进行了研究。包括:材笥的种源变异。材性的地理变异模式及其与原产地气候因子的相互关系,材性因子间及其与生长因子、形态因子的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杉木种源-林分-家系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运用杉木种源、林分、家系三水平联合试验6年生林分的生长性状和物候观测资料,研究其遗传变异信息。结果显示,种源间、种源内林分间、林分内单株间的胸径、树高、材积都存在极显著差异;在三水平任何层次上的生长性状选择都是有效的,但各层次变异差别很大,其方差分量排序依次为:种源>林分>家系,种源、林分、单株材积遗传力分别为0.848、0.399、0.232;选择层次依次是种源、林分、单株。种源(群体)是较稳定的遗传单位,但种源内林分间差异显著,可进一步探讨遗传学上的杉木种源单位的确切范围。种子发芽率、物候因子分析表明,种源间差异显著,林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栽杉留阔模式的杉木生长过程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宗明  杨玉盛 《林业科学》2000,36(Z1):143-147
杉木 (Cunninghamialanceolata (Lamb .)Hook .)人工林地力衰退现象较为普遍 ,引起人们极大关注 (方奇 ,1 987;俞新妥 ,1 989;陈楚莹 ,1 990 ;盛炜彤 ,1 992 )。杉木产区各地对林地可持续经营模式亦作过许多试验和探讨 ,其中栽杉留阔模式即杉木幼林抚育时有目的保留一些阔叶乔木和灌木 ,形成杉阔半天然混交林。各地在结合营林生产中 ,进行这种探索和实践的时间长 ,造林面积大。一些研究者对此亦有过报道 ,但已报道的一般树龄较小 ,且缺乏土壤肥力资料 (陈楚莹 ,1 990 )。有关人员已对栽杉留阔模式生产力和土…  相似文献   

18.
杉木林密度间伐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童书振  罗云伍 《林业科学》2000,36(Z1):86-89
杉木林密度间伐试验历经18年的定位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1)同一立地指数级,不同初植密度的林分,当某一密度的林分经间伐后同另一个密度基本相同未间伐的林分比较,两者优势木高、平均木高无明显差异;两者胸径差异明显,即间伐的林分小于未间伐的林分;两者立木蓄积,间伐的低于未间伐的;间伐林分部蓄积量(立木蓄积+间伐蓄积)高于未间伐的蓄积。初植密度不同的林分,间伐后与未间 林分的总蓄积量百分比,其比值,初植  相似文献   

19.
杉木优树分子遗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质资源的收集和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 (Virketal.,1 995) ,其遗传变异研究对林木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Liuetal.,1 993)。遗传变异研究既可以用谱系或杂种的表型资料 ,也可以用同工酶数据 ,还可用DNA水平的分子标记数据 (Smithetal.,1 992 )。近年来 ,分子标记已广泛而有效地用于估测育种材料的遗传变异 (Lee ,1 995) ,其中RAPD(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是较好的一种分子标记技术 (Welshetal.,1 990 ;Tinkeret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