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山区坡耕地还林宜选树种南酸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保实施退耕还林成效,实现林业工程建设目标,选择合适的造林树种是关键因素之一.祁门县从众多的乡土树种中筛选出了南酸枣、枫香、光皮桦等适合退耕还林的优良速生树种,其中以南酸枣适应性广、生长快、生态功能强,易为林农接受,宜推广为皖南山区坡耕地造林的可选树种.  相似文献   

2.
王善华 《安徽林业》2010,(4):124-125,126
灵璧县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以来,引进大量的枣树,在渔沟等乡镇的山脚坡地营造了近1万亩的枣树生态林,栽植了梨枣、瓜枣、冬枣等品种,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3.
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林业六大工程之一,是一项功在当代、荫及子孙的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阜平县本着"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典型示范,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主要树种为刺槐、油松、枣树、杨树、核桃、杏扁等,退耕还林地块保存率达100%。工程涉及全县13个乡镇180个行政村,惠及农民3.6万多户14.4万人,退耕还林成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核桃作为商州区退耕还林工程主要栽培树种之一,已成为商州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笔者结合多年从事退耕还林工作的经验,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核桃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核桃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枣树是建平县的主要退耕还林树种之一,多年来,枣树的发展在建平县速度较快,但是由于在枣树修剪上存在着忽视夏季修剪,少量冬季修剪的情况,所以致使枣树生长树形紊乱,光照不良,因此采取回缩单轴延伸枝,降低树冠高度,控制枣树树体总枝量的相关修剪技术,对于提高枣树的经济产量,提高枣果果实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退耕还林是一项难度很大的植被恢复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主要集中在自然条件恶劣、适生树种较少、建设难度很大的地区,因此迫切需要科技的强力介入和支撑,以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文章根据安徽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需要,对工程建设中科技支撑的必要性、有利条件和科技支撑方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区红枣快速发展,是全区重点支持的12个林果树种中扩展最快的。枣树是我区"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的主栽树种之一,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有力地推进了红枣产业的快速扩张。切  相似文献   

8.
枣树密植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树是我国的重要经济林树种之一。栽培历史悠久且分布面广。其枣果是较好的营养食品。枣花是很好的蜜源植物。枣木质坚 ,纹理细致 ,是制作农具或家具的良好原料。枣树对自然条件在pH5 5~ 8 5土壤上均能正常生长 ,适应性较强 ,是平原、丘陵岗地、沙荒地及四旁栽植的适宜树种 ,也是山区人民脱贫致富、退耕还林的好树种。栽植枣树要想早产丰产则应以密植为宜 ,加上科学管理就能使 5a生枣树每hm2 产达到 2 3万kg左右。枣树密植丰产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 园址选择枣园选择在深厚肥沃、排灌条件良好的地块 ,丘陵岗地及河滩池则应选择地形开阔…  相似文献   

9.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河北省南部9市已栽植枣树4.77万hm^2,据多数县退耕办技术人员反映,部分枣树越冬后死亡现象较重,影响了工程建设成效.现就造成枣树幼树死亡的原因与防治措施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世纪以来,红枣是全区重点支持的12个林果树种中发展最快、效益最好、前景最广的。枣树作为我区"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载树种之一,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有力地推进了红枣产业的快速扩张。切实发挥好财政资金重要作用,完善财政支持枣业发展的政策和机制,对确保红枣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稳定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梨枣茎直径微变化的气象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彬  汪星  汪有科  张平 《林业科学》2012,48(1):173-180
枣树(ziziphus jujuba)作为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经济林树种,因其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成为国家退耕还林(草)工程的优选树种与工程后续良性发展的优势树种。实施精确灌溉是现代节水农业的发展趋势,而掌握作物的需水信息是实现精  相似文献   

12.
皂荚又名皂角、扁皂角,是中国特有的苏木科皂荚属树种之一,为落叶乔木,寿命长达600年,盛果期有200年,广泛分布在我国南北各地。皂荚具有重要的和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尤其是在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建设中,皂荚将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多功能生态经济树种。  相似文献   

13.
调壹发现:①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改善了我省生态环境,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民增收;②退耕还林要与当地林农的种植习惯相结合,尽量多采用当地经济价值高、生态防护效果好的乡土树种,注重三大效益有机结合;③退耕还林必须把政府引导、重点扶持、产品综合利用开发及市场培育等有机结合起来,走生态、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4月20日至23日,由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和国家西部办联合开展的退耕还林工程中期评估专家组一行6人,到河池市调研,重点了解退耕还林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工程建设情况。调研组先后到南丹六寨麻阳村,凤山县林峒乡同乐村、凤城镇弄者村,巴马县巴马镇那坎村等退耕还林试点了解造林进度、林种结构、树种选择及钱粮补助发放等具体实调查了解,并不断用相机记录下各场景场貌。专家们对河池市退耕还林工程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进展快、质量高、树种选择对路,一些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与推广。专家们也提醒有关人员在退耕还林工程中要深刻领会退耕还林政策,…  相似文献   

15.
发展商品林基地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介绍新引种巨桉的树种生物学特性、用途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对四川省退耕还林区发展果品经济林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当前四川省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试点中偏重于发展果品经济林的现状及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必须采取有力限制退耕还林还林区果品经济林的发展,调整经济林的树种结构,以保证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中的抗旱造林技术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对黄土高原的地貌、植被情况以及退耕还林现状和退耕还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述,综合评述了退耕还林过程中所采取的抗旱造林技术措施,主要围绕抗旱造林树种的选择、蓄水保墒技术以及林分合理配置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并指出抗旱造林技术的研究应用及水源工程建设是今后退耕还林中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枣树是山西省重要的乡土经济林树种之一,枣产业的发展为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巨大贡献。介绍了山西地区枣树施肥时间、肥料种类、施肥方法和肥料用量,为枣树科学施肥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唐山市丰南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0多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针对国家农业政策和退耕还林补助政策调整给工程建设带来的冲击,以及当地主要还林树种陆续进入成熟更新期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总结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略谈吕梁地区退耕还林布局及树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是国家生态建设重点工程之一,结合吕梁市实际情况,就退耕还林整体布局与树种选择进行了详细分析,明确提出了退耕还林布局的5大重点区域以及树种选择的3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