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小舟蛾是洞庭湖区近年主要杨树食叶害虫,1年发生7代,在5、6月份杨小舟蛾1、2代的1~2龄时施放白僵菌进行防治,施药4 d后虫体出现病理反应,5 d后开始死亡,7 d出现死亡高峰,10 d因药死亡率为55.4%.通过死亡虫体白僵菌孢子的自然散发或幼虫取食感染,对以后世代虫口基数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香榧细小卷蛾Lepteucosma torreyaeWu et Chen是危害香榧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浙江省绍兴市1 a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枯枝落叶中做茧越冬,翌年2月中旬化蛹,3月上旬成虫羽化并产卵,3月下旬第1代幼虫孵化,5月中旬化蛹,5月下旬成虫羽化,6月上旬产卵,6月中旬第2代幼虫孵化,11月上旬开始越冬。在第2代幼虫期,使用1.8%阿维菌素乳油、5%抑太保乳油、2%阿维苏云制剂、35%吡虫啉乳油及20%杀灭菊酯乳油等5种药剂10个浓度进行喷雾防治试验,施药9 d后,防治效果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3.
槐尺蛾食性单一,仅为害国槐、龙爪槐。该虫1 年发生5 ~6 代,以蛹在土中3 ~4 cm 处越冬。翌年4 月中旬成虫羽化,4 月下旬第1 代卵孵化,以后各代历期为25 d 左右。9 月中、下旬以第5 代幼虫或在10 月中、下旬以第6 代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幼虫共5 龄。3 龄前食量很小,3 龄后为暴食阶段,占总食量的95% 。药剂防治适期为2 ~3 龄期。  相似文献   

4.
枣树黄刺蛾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有效控制枣树黄枣蛾的为害,连续几年对该虫扫生与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看出,黄刺蛾在兰溪市1年发生2代,并以老熟幼虫在枝干上结茧越冬,在防治策略上采取主治第1代,控制第2代,在冬季剪除枝干上黄刺蛾的越冬茧,并在1-2龄幼虫期喷药,能收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桉树油桐尺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福建省仙游县开展桉树林油桐尺蛾的生物学特性观察与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福建仙游油桐尺蛾1 a发生3代,以蛹在土里越冬;翌年4月上旬—中旬成虫开始羽化,4月下旬为羽化盛期;第1代幼虫5月上旬孵出,5月下旬开始结茧化蛹,6月上旬成虫羽化,6月中旬为羽化盛期;第2代、第3代幼虫分别在7月上旬、9月中旬孵化,第3代幼虫10月下旬结茧化蛹进入越冬状态。采用溴氰菊酯烟雾剂进行应急化学防治可迅速降低虫口,灭幼脲Ⅲ号1 000倍液喷雾防治可控制该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旋纹潜叶蛾Leucoptera scitella Zeller是危害板栗的主要害虫,在浙江省绍兴市1 a发生4代.以蛹在枝干树皮缝或枝叉处结茧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代成虫羽化并产卵,4月下旬第1代幼虫孵化,5月中旬幼虫老熟并结茧,5月下旬1代成虫羽化并产卵.6月上旬第2代幼虫孵化,下旬化蛹,7月上旬第2代成虫羽化并产卵,7月中旬第3代幼虫孵化,8月上旬化蛹、成虫羽化并产卵,8月中旬出现第4代幼虫,9月下旬开始结茧化蛹越冬.在第1代幼虫期,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5%吡虫啉乳油1 000倍液和生绿Bt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5 d后效果分别达到97.2%,98.0%和85.7%.  相似文献   

7.
为在北方应用白僵菌防治油松毛虫,笔者采用从灵丘县干旱林区分离得到的油松毛虫病原球孢白僵菌菌株Beauveria bassiana CGMCC NO.1573制备的孢子悬浮液和营养型湿菌粉剂,分别在冬季和春季对越冬的油松毛虫幼虫进行防治。结果显示:用2×106个/mL孢子悬浮液的防治效果不好,校正死亡率只有21%~29%;冬季用菌粉防治效果较好,感染率达到70.4%~85.4%;春季施用菌粉15 d~20 d,感染率达47.1%~54.5%.结论认为,在树干基部和枯落物下撒施"白僵菌营养型湿菌粉剂"集中防治越冬幼虫是北方防治油松毛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榆三节叶蜂在吉林省辉南1a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以预蛹状态越冬,翌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化蛹,6月中下旬越冬代成虫羽化、产卵.7月上旬幼虫孵化,7月中旬幼虫老熟人土结茧化蛹,8月上旬第一代成虫开始羽化、产卵.幼虫孵化后,危害至9月上中旬老熟幼虫人土越冬.采用3%高渗苯氧威乳油(3000~4000倍液)或活孢子苏云金杆菌(2.5亿.mL-1~3.0亿.mL-1活孢子)喷雾防治幼虫,防治效果达到99.5%和95.3%.  相似文献   

9.
枫天蛾Cypoides chinensis(RothschildJordan)在福州1 a发生3代,第1代4—7月,第2代6—9月,第3代(越冬代)8月至翌年5月。以蛹越冬,翌年4月越冬代成虫羽化。成虫叶背单粒分散式产卵,产卵量98~197粒;幼虫取食枫香树叶,共5龄,叶背取食、停息,老熟幼虫作土室化蛹。主要天敌有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多种胡蜂Polistes及鸟类等。  相似文献   

10.
纵带球须刺蛾是多种农林作物的害虫。在广州1年发生1~3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茧内越冬,幼虫一般为7~8龄,幼虫感染核多角体病毒后,常成为流行病,死亡率可达90%以上。进行防治试验表明,90%敌百虫晶体400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100000倍液和50%杀螟松乳剂100000倍液等,以及2.3×10~(5-7)浓度的核多角体病毒,均对幼虫有较好的毒杀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相思拟木蠹蛾Arbela baibarana是果树和林木重要钻蛀害虫之一,近年来该虫害有逐渐加重的趋势,防治相思拟木蠹蛾已成为多种园林树木种植和养护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该害虫在广州1年发生1代,以近老熟幼虫在虫道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6月中旬羽化,主要是以幼虫蛀入枝干为害。根据相思拟木蠹蛾生物学特性,可采取剪除虫枝、药剂涂刷树干或灌注孔洞、诱杀成虫、利用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及天敌等方法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2.
栎纷舟蛾在浙江丽水1 a发生3代,以蛹在林下土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成虫羽化,5月上旬出现第1代幼虫,7月上旬出现第2代幼虫,8月下旬出现第3代幼虫,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老熟幼虫陆续下树入土,在表土下约3 cm土层内化蛹越冬。幼虫从5龄开始进入暴食期。  相似文献   

13.
于2011年在室内采用人工饲养法测定了生物农药4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WP对美国白蛾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4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WP对美国白蛾2~3龄幼虫具有很强的侵染力,其致死中浓度(LD50)为58.0229×10-6,LD90为154.4771×10-6。  相似文献   

14.
1974~1975年、1982~1983年、1990年采用菌粉拌细土手撒、纱布袋振动两种放菌方法。越冬代在4月上中旬、第1代在6月中旬隔行隔株放菌,0.7~1.0kg/亩菌粉,松毛虫幼虫白僵率平均75%。本县生产的常规菌粉平均含孢量161.4亿/g,活孢率83.1%。1982~1992年11年间白僵菌防治10多万亩松林松毛虫,平均防治效果76.6%。  相似文献   

15.
松阴吉丁在河北承德1a发生2代,以幼虫在木质部内越冬。翌年4月开始活动,4月底至6月越冬代成虫羽化,羽化盛期在5月。7月初第2代幼虫老熟化蛹,7月中旬至8月第1代成虫羽化,盛期在8月上中旬,10月中下旬第2代幼虫开始越冬。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腮扁叶峰是近年汉中市马尾松林成灾发生的主要虫害之一。经调查和试验,该虫在当地1a发生1代,以幼虫危害当年生嫩梢叶基部,老熟幼虫在土壤中越冬;应选择6月上中旬幼虫3龄期前后,利用生物制剂白僵菌150亿孢子·g~(-1),用量1.5kg·hm~(-2),进行喷雾或喷烟防治,达到高效、环保、持续控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于2022年,在福建省东山县西埔镇梧龙村木麻黄防护林开展林间单独施用及混合施用白僵菌、绿僵菌粉炮防治木毒蛾幼虫试验。结果表明,在木毒蛾的2~3龄幼虫期,在林间施放白僵菌粉炮60个·hm-2防治木毒蛾,校正防效可达78%以上;施放绿僵菌粉炮30个·hm-2防治木毒蛾,校正防效可达80%以上;施放白僵菌和绿僵菌粉炮各15个·hm-2混合防治木毒蛾,校正防效可达84%以上。表明林间应用白僵菌和绿僵菌粉炮防治木毒蛾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且二者混合施用也表现出一定的增效效果。  相似文献   

18.
灰斑古毒蛾在宁夏灵武市山沙区1年发生2代,以卵越冬,翌年6月上中旬越冬卵较整齐地孵化出第1代幼虫,危害柠条、花棒的幼嫩组织,尤其对叶片的危害最为严重,部分地段受害株达70%。灰斑古毒蛾的防治可采用人工摘茧、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  相似文献   

19.
建宁杉奕刺蛾(PhlossajianninganaYangetJiang)是我国南方杉木的重要食叶害虫,1年1代,幼虫7龄,以老熟幼虫在茧内,集中于树冠下浅土层中越冬。翌年5月上旬开始化蛹,羽化盛期在6月中旬。1-4龄幼虫食量甚微。山谷及低海拔纯林受害重,混交林受害轻。溴氰菊酯及一般有机磷药剂可有效防治3-4龄幼虫。结合春末抚育覆土可显著减少成虫羽化出土。应用辛硫磷等于老熟幼虫下树入土结茧之前,在地面喷药或以白僵菌防治,可大幅度压低虫口。  相似文献   

20.
黄杨绢野螟在如皋市1 a发生3代,以第3代1龄或2龄幼虫将2—3片瓜子黄杨叶片吐丝叠成虫苞在内结薄茧越冬,翌年3月上旬开始出蛰危害。1代低龄幼虫高峰期为5月底至6月上旬,2代低龄幼虫高峰期为7月中下旬,3代低龄幼虫高峰期为9月上中旬,10月中下旬进入越冬期。越冬代成虫5月上旬羽化,越冬代和第1代羽化高峰期明显,第2代成虫羽化期长,羽化高峰不明显,10月中旬羽化结束。4种农药林间防治试验表明:药后5 d,1.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 000倍、2.5%高效氟氯氰菊酯2 000倍、90%敌百虫晶体1 000倍防治效果均在95%以上,而1%苦参碱水剂1 000倍防治效果较低,其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敌百虫晶体对黄杨绢野螟击倒快速,生产中优先使用生物农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