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为揭示与阐明三倍体毛白杨纸浆材新无性系在多点试验条件下的主要生长和材性指标遗传变异、无性系与栽培环境互作和稳定性信息,服务于各栽培地区的主栽品种选择。方法本文对设置在晋、鲁、豫5个试验点的三倍体毛白杨新无性系区域化对比试验林7年生无性系植株进行了木材基本密度和主干生长指标的调查分析,估算了无性系间遗传变异与稳定性参数。结果结果表明:栽培地点、无性系效应对三倍体毛白杨生长性状、木材基本密度以及主干生物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地点与无性系间的交互作用对生长性状和主干生物量具显著影响,对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不显著。三倍体毛白杨新无性系的木材基本密度重复力为0.92,略大于胸径(0.90)、树高(0.84)、单株材积(0.86)以及主干生物量(0.80)的重复力。通过生长性状、木材基本密度以及主干生物量的稳定性分析,筛选出高产且相对稳定的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B303,两个木材基本密度大且稳定性好的无性系B331、B302。三倍体毛白杨生长性状和木材基本密度稳定性评价结果不一致,可能与两者间存在弱的负相关性有关。建议主干生物量可作为纸浆材新品种评价的重要指标。结论论文成果深化了对毛白杨材性变异与影响因子的认识,为优良纸浆材品种选择提供了技术参考,对促进优良品种的推广有积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毛白杨各无性系间的性状表现与遗传差异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方片差分析,遗传参数的估算,找出了毛白杨各无性系间的遗传差异,为早期选择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由157个优良无性系组成的毛白杨种源试验林的研究,提出了优良无性系选择的定量公式,并对前50名无性系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毛白杨生长的主要因子是年降雨量和平均温度  相似文献   

4.
河北杨优良种源及优良无性系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河北杨种源及无性系的生长性状、抗性性状的选择方法及遗传变异规律。采用综合评选法进行多指标综合排序,为宁夏首次选出了速生、抗光肩星天牛强、适应性好的河北杨种源及优良无性系各1个,即种源吴旗、无性系221号。  相似文献   

5.
毛白杨不同无性系苗木抗锈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田间自然发病,调查了不同无性系,不同起源无性系,不同类型间无性系毛白杨苗木抗叶锈性差异。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毛白杨无性系苗木抗锈性差异较大。308,40号无性系最抗病,其发病率为0;39号无性系感病重,其发病率为71.8%,感病指数为32.7,不同起源的毛白杨无性系感染叶锈病的程度也不同;毛白杨杂种感病最轻,实生无性系毛白杨感病,不同类型的毛白杨无性系苗木锈病的发生程度也有差异。这些抗锈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将收集的11个毛白杨无性系在大连地区进行抗逆选育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之间破腹病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应将抗破腹病能力作为首选指标。根据方差分析和遗传分析可知,胸径的广义遗传力及遗传变异系数都较大,可以在抗破腹病能力选择基础上,以此为选择指标,同时考虑形质指标及其它抗性指标,综合选出96、93、75、L-7、17等5个无性系,用于培育纸浆材和建筑用材。选择抗破腹病能力最强、树干通直、树冠小、侧枝细而均匀的无性系85.用于营造农田防护林。从毛白杨无性系生长进程看,高生长、胸径生长都在栽植后第3年时最快,胸径生长一直到7年生时,仍保持较快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7.
北京地区毛白杨雄株行道树新品种选育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历时16a(1982~1997),从北京地区毛白杨基因资源调查收集开始,经苗期测定、林期测定、速生无性系选择、形质调查和木材材性测定,选育出11个不飞絮毛白杨雄株行道树优良无性系.其具有不飞毛、速生丰产、干形通直、树形美观、抗病虫能力强、材性优良等特性,适合于华北平原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短周期工业用材林培育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以位于北京平谷的5年生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测定林为对象,就三倍体毛白杨纤维性状的遗传变异以及纤维性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倍毛白杨的平均纤维长度、宽度、长宽比及粗度分别比二倍体毛白杨提高24.9%、13.8%、7.4%、31.3%,并且差异基本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同时,纤维性状在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间也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三倍体毛白杨在纤维性状方面同样具有一定的选择潜力。纤维长度、宽度、长宽比及粗度的重复力分别为0.95、0.91、0.71、0.95,三倍体毛白杨的纤维性状受较强的遗传控制,在无性系水平上进行选择,能获得较高的遗传增益。纤维性状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基于一项纤维性状的选择,会同时影响其他纤维性状指标。纤维长度和长宽比与生长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以生长性状作为遗传改良目标,能同时提高纤维长度和长宽比。  相似文献   

9.
毛白杨优良无性系生长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9个毛白杨优良无性系的10个生长因子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与毛白杨优良无性系生长量有显著相关关系的因子以及不同无性系生长性状相关程度的差异性,为毛白杨优良无性系的生长进行科学的管理以及种源选择提供一些依据。结果表明:毛白杨优良无性系的树高和胸径(生长量)等10个性状之间分别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表型相关,其中与树高相关紧密的生长因子是:4 m处直径、最大侧枝角度、叶宽;与胸径相关紧密的生长因子是:4 m处直径,最大侧枝角度,最大侧枝粗度,2 m处直径。各无性系间性状的相关程度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杨树纸浆材优良无性系选择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该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遗传距离聚类分析、选择指数和综合性状评分法 ,对 7年生 2 5个杨树无性系进行优良无性系多性状选择 .通过对上述几种方法的比较认为 :遗传距离聚类分析可把无性系分为在主成分值上各具不同特点的类群 ,从而使具有相似特征的无性系归为一类 ,且在优良类群内可以继续选择 ;主成分分析可以评价各无性系综合性状的优劣 ,并作为无性系选择的参考 ;选择指数是评价生长和材性性状较为理想的方法 ;综合性状评分法 ,从选择结果看与前 3种方法结合起来所选的基本一致 ,而且综合性状评分法是一种较为简便、直观的方法 .4种方法共同应用 ,能够较准确地选出生长迅速和材性优良的无性系 .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节水农业专题导引库资源的采集原则.分析了该导引库资源类型的分布特点和存在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拓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杉木二层次联合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优良种源、优良杂交组合、优良家系中选择优良单株,共选出遗传型优良材料164株,其中109株亲本一般配合力优良者,作为第二代种子园的繁殖材料,平均遗传增益达55.1%,其余55株单株表现优异者选用为高级采穗圃的繁殖材料,平均遗传增益达70.2%。第一层次选择的结果表明:在三种不同的育种材料中,种源选择的增益(16.44%)>家系选择的增益(13.48%)>杂交组合的增益(10.64%)。材积的遗传变异系数明显小于树高和胸径,可作为决定性状进行选择,较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3.
太谷核不育小麦主要性状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一个太谷核不育小麦基础群体C0(由10个高蛋白亲本及4个丰产亲本的太谷核不育株等量混合组成)进行三轮单性状集团选择。结果表明:百粒重、穗粒数和蛋白质产量的直接选择效应显著,平均每轮比C0分别增加8.2%、10.1%和11.7%。百粒重和穗粒数的选择效应相互抵销,因此,二者的选择均未使单株产量显著增加。株高、单株产量和蛋白质含量3个性状的直接选择效应不显著,但相关遗传进度分析表明,它们的直接选择仍然有效,在某些地区可以考虑用穗粒数和株粒数来间接选择单株产量。试验结果还表明,蛋白质产量的选择引起单株产量的显著增加,且对蛋白质含量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蛋白质产量可能是单株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同时改良的有效标准。  相似文献   

14.
高产醋酸菌的筛选及其形态生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从天然发酵醋醅中分离得到了32株醋酸菌,经初筛、复筛产酸试验,筛选出了J4和J82株醋酸菌.采用紫外线诱变处理始发J4菌株,经分离筛选获得产醋酸能力高的醋酸菌J4-1和J4-4,产酸量分别为85.44 g/L和87.56 g/L,J4-4产酸量比菌株J4(84.19 g/L)提高了4%,并对J4-4菌株的形态生化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玫瑰花产量灰色分析、Kriging插值及选择指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玫瑰(Rosa rugosa Thunb.)高产品种的选育理论与技术。【方法】对20个玫瑰品种的15个数量性状与单株产花量进行灰色系统分析、Kriging插值模拟、综合选择指数分析。【结果】单株花数、分枝数、花蕾宽和单花鲜重等4个性状与单株产花量的灰色关联度较大(大于0.5)。根据单株产花量的Kriging插值模拟结果,单株产花量随单株花数、分枝数的增加而增加,任何单一因素的变化均不能保证主要目标性状的提高。【结论】提高玫瑰单株产花量的选育方法应该采用多性状综合选择法,选用单株花数、分枝数、花蕾宽和单花鲜重等4个性状,以关联度为权重建立了单株产花量综合选择指数模型:I=0.3187x1-318.6164x2+670.1262x4+ 6.3474x8,指数遗传力=0.8014,综合育种值选择进展ΔH=245.8811,该研究结果对今后玫瑰高产花量品种的选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对玉米(ZeamaysL.)沈综基础群体和FC2 实施了轮回选择遗传改良 ,第一轮以半姊妹选择方案完成 ,获得了沈综(330)C1 群体 ,而后对它进行两轮全姊妹轮回选择改良 ,选择性状主要以籽粒产量为主 ,兼顾抗病性和部分植株性状 ,然后将得到的FC2、FC3 群体和C0、CK置于同一环境种植 ,根据调查和考种结果对各群体产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群体产量获得了7.5 %的遗传增益。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单穗粒重得到明显的改良。群体中优良个体频率增加 ,与产量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下降。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 :不同群体的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程度有差异 ,群体产量的提高是由于农艺性状得到了改善和性状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协调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红松人工林的早期选择及木材密度的变异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松人工林7株解析木的生长及18株样木木芯样品木材的基本密度进行了分析,以确定红松早期选择的最佳年龄和测量木材密度的取样方法。研究表明,红松人工林早期选择的适宜年龄为25年;木材基本密度的变民,主要存在于单株之间及单 内的水平方向之间,林分间及胸高处不同方位间的差异都滑有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在胸高处某一半径方向上所取样品的密度值,基本上可以代表胸高处的密度值;木材密度自髓心向外的水平方向有明显  相似文献   

19.
利用杉木种源试验、杉木半同胞子代自由授粉试验和杉木全同胞子代试验3类共6片试验林中材积、树高、胸径、枝下高、枝高比和木芯密度共6个性状的资料,采用转化分析原理,进行方差分析以获得各种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指数和基本指数公式,按较大的入选率进行逆向选择,以获得若干优良种源和优良家系(半同胞或全同胞),然后采用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