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温菌群接种生活垃圾好氧堆肥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从垃圾中分离、筛选、驯化的高温菌群对生活垃圾进行接种好氧堆肥实验,通过堆肥过程中微生物数量、温度的变化等来研究接种高温菌群在生活垃圾好氧堆肥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接种高温菌群与不接种高温菌群好氧堆肥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接种高温菌群后,好氧堆肥高温阶段持续时间增长,加快了有机物的降解速度,从而缩短了堆肥周期。  相似文献   

2.
通过脱氮培养基定向筛选驯化好氧脱氮有效生物菌群,该有效生物菌群能在好氧的条件下将氨氮转化为N2排放,24h氨氮去除率达到90.3%,且无中间产物亚硝态氮和硝态氮的积累.其间通过PCR-DGGE方法分析驯化各阶段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当群落结构无明显变化且氨氮去除率相对稳定,说明驯化阶段基本完成.该好氧脱氮有效菌群具有培养基...  相似文献   

3.
温度对沼气菌群产气能力的影响及菌群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以中温厌氧发酵液为接种物,在自制的小型厌氧发酵装置上,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对产沼气菌群产气能力的影响以及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0~30℃范围内,产甲烷菌的产气能力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且其日产气量的最高峰也随之往后推迟。在沼气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的变化也比较明显,初期以球菌占优势,后期则转为杆菌类为优势菌。  相似文献   

4.
鸡粪好氧堆肥发酵高效除臭菌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鸡粪好氧堆肥发酵各温度阶段高效除臭菌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一过程有高效除臭微生物的存在,其除臭效果的种类排序为真菌>细菌>放线菌。发酵各温段发挥除臭作用的微生物主要存在于中温段,其次是高温段,降温段并未发现。  相似文献   

5.
谭艳来  陈大志  黄力彦  岳建雄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446-10447,10462
[目的]研究污泥生物减水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的变化.[方法]采用生物好氧发酵的方法,对城镇污水厂低有机质含量的脱水污泥进行生物减水处理,分析物料配比、温度及微生物菌群的变化对降低污泥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试验组Ⅲ的堆体高温期(温度55℃以上)维持了7d,最高温度达62℃,在第9天含水率降至50%,减水速率达1.4%/d.同时,在生物减水过程中,嗜温菌、嗜热菌及放线菌是主要菌群,其菌种数量呈现高-低-高的趋势,有利于污泥生物减水的进行.[结论]该研究为污泥的生物减水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沼气发酵微生物菌群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详细分析沼气发酵的基本机理及其主要微生物菌群,论述沼气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对产沼气的影响,并指出水解性细菌、纤维素分解菌、白腐菌等对提高沼气产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开发研制新型高效沼气促进剂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实验室和生产场地进行了有效微生物菌群处理鸡粪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有效微生物菌群能大幅度减少鸡粪臭味、氨味,使鸡粪保存较多有效养分和具有较高生物活性,肥效好。有效微生物菌群处理鸡粪的适宜发酵条件为:采用自研有效微生物菌群,发酵鸡粪含水量 50%,有效微生物菌群的发酵浓度 3.5%— 5.0% ,发酵温度 25℃以上,发酵时间3—7d。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3种活性污泥的长期驯化、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及优势菌筛选与复配,构建一种对毒死蜱具有高降解活性的菌群.[方法]以农药公司的3种不同废水处理工序的污泥为材料,利用毒死蜱长期胁迫驯化以获得高效降解毒死蜱的活性污泥;随后,在驯化后的3种活性污泥中筛选优势菌株,并以筛选的菌株构建复合菌群用于毒死蜱的降解.[结果]以毒死蜱为碳源,在驯化后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到3株具有毒死蜱降解活性的菌株(Paracoccus MLCa-1、Klebsiella MLCp-2、Serratia MLCs-1),并对3种菌株进行复配,构建了复合菌群MLCF7.复合菌群MLCF7对100 mg/L毒死蜱降解率达82.84%.[结论]复合菌群对毒死蜱具有高降解活性,表明其在农药污染生物修复中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资》2013,(14):22
<正>农家肥发酵菌是专用处理农家肥畜禽粪便堆肥发酵的微生物发酵菌种,农家肥发酵菌具有生物除臭、堆肥腐熟完整、发酵速度快等功能,堆肥发酵时温度能达到65℃以上,有效杀死农家肥畜禽粪便发酵物中的有害菌、虫、虫卵、草籽并降解抗生素残留等。农家肥鸡粪、猪粪、牛粪、羊粪等畜禽粪便是发酵生产生物有机肥的优选有机肥原料。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全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很温暖,因而堆肥过程很少利用嗜冷微生物。大多数堆肥过程都是由嗜温微生物从中温开始的,嗜热微生物也能将堆肥的温度升至热温  相似文献   

10.
以氨和硫化氢的去除率为考评指标,从生活垃圾中筛选出4株高效除臭菌株,根据各菌对氨和硫化氢去除能力的差异及菌株间功能互补作用,能动地构建了4个微生物除臭菌群,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除臭试验及室内垃圾除臭试验,结果表明:菌群1(由干酪乳杆菌和酿酒酵母组成)的除臭效果最好,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氨的去除率达88.3%、硫化氢的去除率达75.3%;在垃圾除臭试验中,该菌群也有效地降低了垃圾的恶臭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健康幼犬和腹泻幼犬的肠道菌群进行研究,对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探讨,以指导临床对腹泻的治疗。无菌采取健康幼犬和腹泻幼犬的粪便,通过选用不同选择性培养基,对其粪便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比较两者菌群的差异,并筛选优势菌株,研究其生长特性以及通过生化试验进行确认。健康幼犬与腹泻幼犬粪便中常见细菌有肠杆菌、肠球菌、乳杆菌、双歧杆菌等,其数量的变化比较,腹泻幼犬粪便中肠球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降低明显,双歧杆菌数量略有下降,肠杆菌的数量有不显著增加的趋势。肠道菌群失调易引起腹泻,临床上应正确治疗腹泻,避免滥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
以氨和硫化氢的去除率为考评指标,从生活垃圾中筛选出4株高效除臭菌株,根据各菌对氨和硫化氢去除能力的差异及菌株间功能互补作用,能动地构建了4个微生物除臭菌群,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除臭试验及室内垃圾除臭试验,结果表明:菌群1(由干酪乳杆菌和酿酒酵母组成)的除臭效果最好,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氨的去除率达88.3%、硫化氢的去除率达75.3%;在垃圾除臭试验中,该菌群也有效地降低了垃圾的恶臭味。  相似文献   

13.
一体化好氧发酵设备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好氧发酵是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大规模好氧发酵处理工程在我国已取得快速发展。一体化好氧发酵设备适用于中小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不仅可以提高堆肥产品质量,还可以解决建设用地限制、降低建设成本,对于促进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但好氧发酵设备的研制在我国起步较晚,标准化、智能化、产业化水平仍然不高,通过对国内外立式、卧式一体化好氧发酵设备及翻抛、曝气、除臭等关键组成部分的研究发展现状进行综述,提出好氧发酵设备目前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研究重点。卧式好氧发酵设备多用于中小型养殖场,设备密闭,易于控制氧气供给和臭味物质排放,堆肥效果理想;立式好氧发酵设备广泛用于大型养殖场及堆肥厂内,处理能力大,但不易实现翻抛与曝气,堆肥质量仍有待提升。今后,应从智能控制、翻抛、高效除臭等环节进一步提升好氧发酵设备性能,提高有机肥品质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4.
畜禽粪便和垃圾堆肥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恶臭气体,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给人们生活带来非常不愉快的感觉,因此必须对畜禽粪便和垃圾堆肥进行除臭处理。文章简要介绍了畜禽粪便发酵散发臭气的主要成分,并介绍了畜禽养殖场和粪便处理场的除臭技术、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堆肥臭气消除方法及枯草、落叶、秸秆等农业有机废弃物堆肥臭气的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鉴定树鼩的肠道菌群,分析树鼩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度,并进行菌群功能预测。[方法]随机采集3份雄性树鼩粪便样品,提取树鼩粪便中细菌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获得16S rRNA V3~V4片段,采用高通量Illumina PE300平台进行测序,利用BIPES以及QIIME分析并比较菌群结构及多样性。最后,通过PICRUS t软件对肠道菌群的功能进行预测。[结果]树鼩肠道粪便细菌有9门20纲33目53属122种208个OTU。门水平上,优势菌群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属水平上,埃希氏杆菌属(Escherichia)、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和肠球菌属(Enterocossus)为优势菌群。PICRUS t功能预测结果表明,肠道细菌编码的大多数基因与代谢相关,其次是基因信息加工、环境信息加工。COG功能分类分析表明肠道微生物基因在"氨基酸的运输和代谢"和"碳水化合物运输与代谢"功能类群的相对丰度较高。[结论]PICRUS t功能预测到树鼩肠道菌群主要与代谢相关,树鼩肠道菌群是研究肠道菌群与代谢类疾病的一种良好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16.
试验分别对健康鸽和腹泻鸽粪便中的肠道菌群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以揭示健康鸽与腹泻鸽粪便中正常菌群数量的变化与发病机制的关系。结果发现,腹泻鸽的需氧菌数量是健康鸽的100多倍,而厌氧菌的数量是健康鸽的10%左右,这与健康鸽的肠道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正常比例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水稻秸秆降解菌系的筛选及其菌群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崩解滤纸能力强的菌系1在30℃条件下以水稻秸秆为唯一碳源连续驯化41代,25代后羧甲基纤维素钠(CMC)酶活力、滤纸酶活力和秸秆失重率基本稳定,较第1代提高了59.7%、61.0%和62.4%。利用PCR-DGGE对驯化进程中菌系1细菌组成多样性及优势菌群的变化动态进行分析,原始样品共检测到13个主要条带,优势菌群由Solitalea s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和一些不可培养微生物组成。经滤纸及水稻秸秆驯化,部分细菌被淘汰,微生物多样性减少,滤纸和水稻秸秆驯化稳定期优势菌群均包括多形拟杆菌属(Bacteroides sp.)、梭菌属(Clostridium sp.)和假单胞菌属,表明这些优势菌群对滤纸纤维素和水稻秸秆纤维素均有较强的降解能力,此外,条带10(Uncultured Clostridium sp.Clone 3-2)在水稻秸秆驯化33代颜色变深成为优势菌,推测在水稻秸秆降解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畜禽粪便好氧发酵过程中挥发性气体排放差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有针对性地控制与治理不同畜禽粪便好氧发酵中产生的挥发性气体,设计了猪粪、牛粪和鸡粪好氧发酵试验,对畜禽粪便好氧发酵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以及NH3、H2S等挥发性气体进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畜禽粪便好氧发酵中挥发性气体的排放主要集中在好氧发酵前期,不同粪便好氧发酵产生的VOCs均有所区别,猪粪产生9种VOCs,牛粪产生4种VOCs,鸡粪产生8种VOCs;不同畜禽粪便好氧发酵中排放的主要VOCs均有二甲二硫、二甲三硫和甲硫醚,故在畜禽粪便好氧发酵中应针对这3种VOCs进行重点监控与治理。畜禽粪便好氧发酵中猪粪排放H2S浓度最高,牛粪最低;鸡粪高浓度(> 200 μL·L-1)排放NH3持续时间最长,牛粪最短。  相似文献   

19.
酸制剂对黑麦草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多年生黑麦草为试验材料,通过添加甲酸或硫酸以检测酸制剂对青贮饲料发酵过程中干物质损失、酸度变化、微生物菌群变化及发酵品质的影响。青定发酵试验用1L魏工(Weck)玻璃发酵罐进行,青贮期为103d。结果表明,添加甲酸或硫酸可明显抑制正常的乳酸发酵,使发酵产物的浓度降低,且随甲酸或硫酸添加量的增加抑制增强,酸制剂可明显减少青贮饲料发酵过程中干物质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利用微生物菌群发酵玉米秸秆生产生化黄腐酸及其应用效果。[方法]从自然界直接筛选能高效降解玉米秸秆的微生物菌群,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研究利用菌群发酵玉米秸秆生产生化黄腐酸的产量,并对产品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利用获得的菌群LCM9,以玉米秸秆为唯一营养源,在水分含量为75.0%时,发酵7d,生化黄腐酸产量可达15.7%。施加500mg/kg生化黄腐酸,培养5d后,小麦种子根长增加59.1%,芽长增加97.1%。[结论]利用微生物菌群发酵玉米秸秆可获得较高产量的生化黄腐酸,且产品对小麦幼苗具有明显刺激生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