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正> 竖鳞病也叫鳞立病,是鱼类在冬春季极易流行的一种疾病。该病主要危害鲤、鲫与金鱼、罗非鱼、草鱼、白鲢等鱼类。鱼体受伤及水质污浊是引起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本病死亡率极高,一般在50%以上,严重者可达100%。因此,对鱼类竖鳞病必须及时进行诊断,认真加以防治。  1.症状 病鱼离群独游;活动缓慢,反应迟钝,浮于水面。鱼体发黑,  相似文献   

2.
冬春鱼类竖鳞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竖鳞病也叫鳞立病,是鱼类在冬春季节极易流行的一种疾病。该病主要为害鲤、鲫、金鱼、罗非鱼、草鱼、白鲢等鱼类,鱼体受伤及水质污浊是引起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本病使鱼的死亡率极高,一般在50%以上,严重者可达100%。因此,对鱼类竖鳞病必须及时进行诊断,认真加以防治。 1 症状 病鱼离群独游,活动缓慢,反应迟钝,浮于水面。鱼体发黑,体表粗糙,鳞片竖立,鳞下有渗出液,用手按压渗出  相似文献   

3.
洞庭湖鱼类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参阅了近50年对洞庭湖鱼类研究的文献资料,对洞庭湖鱼类资源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洞庭湖鱼类物种数一般稳定在110~120种,但是近10年来有减少的趋势;洞庭湖的鱼类区系属于长江鱼类区系的一部分,洞庭湖鱼类区系是以第三世纪现代中国平原复合体为主体;洞庭湖鱼产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洄游型和半洄游型鱼类数量和所占鱼获物比重急剧下降;洞庭湖主要经济鱼类个体低龄化、小型化。最后,分析了鱼类资源衰退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病是由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引起,主要表现鸡群产蛋率下降,蛋质量变差的症状,不会造成鸡死亡;本病主要通过垂直方式传播,剖检病变主要集中在卵巢、输卵管、子宫等生殖部位;血清免疫学检测是实验室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净化种鸡、淘汰感染鸡只和开产前免疫是防控本病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猪流行性感冒主要经呼吸道水平传播,应激条件可导致本病的暴发;呼吸道症状是本病的主要发病特征,剖检病变也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实验室检测结合临床可对本病进行确诊,病毒亚型多、变异快,疫苗免疫对预防本病意义不大,最好的预防措施是加强管理,综合预防;治疗本病可采用中药、抗生素和对症药物综合使用的方案,能大大缩短疗程,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几种近海底层鱼类和中上层鱼类隐蔽伪装色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明近海不同生态类型鱼类隐蔽伪装色的差异,研究了6种中上层鱼类和5种底层鱼类的隐蔽伪装色,结果表明:无论近海中上层鱼类(包括大甲鲹Megalaspis cordyla、斑■Hemiramphus far、五条■Seriola quinqueradiata、竹■鱼Trachurus japonicus、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还是近海底层鱼类(海鳗Muraenesox cinereus、斑尾复虾虎鱼Synechogobius ommaturus、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单角革鲀Aluterus monoceros、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黑色素细胞和黄色素细胞均为背部多腹部少,差异显著;相比近海底层鱼类,近海中上层鱼类背腹部体色差异更加明显,中上层鱼类黑色素细胞和黄色素细胞差异更大;虹彩细胞在背腹部皮肤中都存在,而近海底层鱼类的腹部主要为虹彩细胞;红色素细胞在近海底层鱼类中很少存在,但在中上层鱼类中较多。上述结果显示,鱼类背部体色的深浅主要与皮肤中黑色素细胞和黄色素细胞的数量有关,腹部体色的形成主要与虹彩细胞的多少有关。  相似文献   

7.
鱼池药害和泛塘虽然都可造成鱼类大量死亡,但造成鱼类死亡的原因不同:鱼池药害是鱼类受到药物或污水侵害而中毒死亡;泛塘是因为鱼池水体中溶氧量降到不能满足鱼类最低需氧量时而追成鱼类窒息死亡。区别鱼池药害与泛塘的主要方法是三看。 一看发生时间。鱼池发生药害,多与施农药、鱼池施肥和工厂排污有关。因此,在作物生产季节、病虫害  相似文献   

8.
天然经济鱼类小型化问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既是自然界重要的生物资源和人类主要食物蛋白源之一;同时也是天然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维护水域生态平衡等多方面起重要作用。故保障鱼类资源的永续利用,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然而,随着人口膨胀和社会发展,鱼类资源因人类频繁的水利活动、环境污染和过度开发利用而遭严重影响。各种鱼类种群被迫在日益改变的环境中进行残酷的生存斗争,以求物种延续。鱼类资源小型化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渔业生态学现象。鱼类小型化,是我国渔业工作者对渔获物中小型鱼类比例不断增加的通称,是鱼类…  相似文献   

9.
天然经济鱼类小型化问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鱼类,既是自然界重要的生物资源和人类主要食物蛋白源之一;同时也是天然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维护水域生态平衡等多方面起重要作用。故保障鱼类资源的永续利用,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然而,随着人口膨胀和社会发展,鱼类资源因人类频繁的水利活动、环境污染和过度开发利用而遭严重影响。各种鱼类种群被迫在日益改变的环境中进行残酷的生存斗争,以求物种延续。鱼类资源小型化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渔业生态学现象。鱼类小型化,是我国渔业工作者对渔获物中小型鱼类比例不断增加的通称,是鱼类…  相似文献   

10.
鄱阳湖鱼类资源及其利用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和查阅文献,对鄱阳湖鱼类进行甄别。结果表明:至2013年已累计记录鄱阳湖鱼类134种,2012—2013年间共监测到鱼类89种;经济鱼类捕捞群体组成以鲤、鲫、鲇等中、小型种类为主体,草鱼、鲢、鳙等大型种类为次主体;鄱阳湖鱼类主要是当龄鱼、小型鱼,甚至是鱼苗;渔获物"三化"(小型化、低龄化、低质化)严重。最后讨论和分析渔业资源衰退成因,提出渔业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舟山海域微塑料在海洋生物体内的分布状况和累积特征,调查了舟山水产市场23种常见海洋生物(蟹类、贝类、鱼类)的消化道、鳃和软组织内微塑料的污染状况。结果显示,鱼类鳃、鱼类消化道、蟹类及贝类软组织的平均单位组织微塑料重量丰度分别为0.30±0.51个/g、0.28±0.35个/g、0.70±0.39个/g、1.50±1.43个/g,物种间丰度存在一定差异;在上述海洋生物中,仅发现了碎片和纤维状微塑料,其中纤维状微塑料是主要部分;各组织摄入微塑料的平均尺寸大小关系为:贝类 鱼类消化道 鱼类鳃 蟹类,聚醚砜树脂是主要的聚合物成分。  相似文献   

12.
<正>鳃是鱼类的重要呼吸器官,鱼体与外环境的气体交换主要由鳃来完成。鳃发生病变鱼类呼吸不畅,必然影响鱼类的正常代谢和生长。细菌、真菌性鳃病,只需用杀菌药物,按使用说明书标示的用法、用量进行治疗;被寄生虫侵袭继发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全面了解云龙水库鱼类的分布特征与评估鱼类资源的生物量。【方法】2019年10月采用分裂波束鱼探仪EY60(120 kHz,250 W)对云龙水库库区鱼类资源进行声学调查,并结合渔获物统计对鱼类时空分布进行分析,评估鱼类资源量。【结果】云龙水库库区分布有鱼类16种,隶属3目7科16属,优势种为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Hemiculter leucisculus)、子陵吻鰕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数量占比为76.27﹪;声学评估表明,云龙水库鱼类平均密度为(0.0496±0.0945)ind/m~3,鱼类分布密度较高的区域主要是水城河、老木河及石板河入湖河道汇入区,鱼类主要分布在5~15 m的中层水域,占总数的88.14%;水深5 m的表层水域鱼类较少,占总数的4.95%,底层鱼类(水深15 m)占比约为6.91%。鱼类声学目标强度分布在-60~-28 dB,对应体长约为2~140 cm;鱼类资源生物量约为1.58×10~7尾,体长小于15 cm的鱼类约占总数的95%以上。【结论】采用水声学方法能科学、快速的计测天然水域的鱼类资源量,云龙水库库区鱼类以小型鱼类为主,鱼类资源量状况反映库区水环境生态情况,为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猪梭菌性肠炎是猪感染C型产气荚膜梭菌后引发的一种以肠毒和坏死性肠炎为特征的肠道传染病;本病对仔猪影响较大,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血痢是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剖检可见小肠段肠黏膜脱落、坏死、出血;管理不善是本病的主要诱因,仔猪大部分都是通过污染的母猪乳房感染;临床初诊结合实验室毒素、菌株检查可准确诊断本病;保持母猪腹部清洁和产前免疫可有效防止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正>冷水性鱼类,通常是指生活在18~23℃水域中的鱼类,主要包括冷水性的鲑鳟鱼、亚冷水性的鲟鱼以及裂腹鱼等。特别是鲑鱼,与鲤科鱼和罗非鱼同属于世界三大主养品种。在我国,冷水鱼养殖已有50余年的历史。"冷水性鱼类多数生活在清净无污染水域,决定了无公害的产品特质,又由于冷水性鱼类大多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富含EHA和DHA等不饱和脂肪酸,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具有很高的经  相似文献   

16.
2008年7月至2009年11月,对广东西部山地森林溪流进行鱼类调查,发现广东西部山地森林溪流有鱼类58种,隶属5目13科46属,鲤科鱼类是最大类群,构成鱼类区系成分主体,其优势种为宽鳍、拟细鲫、侧条光唇鱼、北江光唇鱼、麦穗鱼、泥鳅、横纹南鳅、东坡长汀品唇鳅和方氏品唇鳅.鱼类群落以山区溪流性小型鱼类为主,杂食性鱼类有22种,占总种数的37.93%;植物食性鱼类有8种,占总种数的13.79%;动物食性鱼类和碎屑食性鱼类各有14种,分别占总种数的24.13%.生境丧失和过度捕捞是造成鱼类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太湖鲚鱼渔获量变化与主要鱼类渔获量间关系的多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太湖1973~2002年的鱼类渔获量统计资料,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通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太湖鲚鱼渔获量变化与主要鱼类渔获量间的关系。建立了太湖鲚鱼和主要鱼类渔获量间的最优线性回归模型。通径分析表明:对鲚鱼渔获量变化影响最大的是鲤、鲫鱼,其次是鱼白鱼和鲢鳙鱼,其他鱼类对鲚鱼的变化影响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18.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鸭感染鸭疫里氏杆菌后引起的以浆膜炎症为主要特征的急慢性传染病;本病以感染雏鸭为主,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心膜、胸膜、腹膜和脑膜纤维素性渗出是本病的主要剖检病变;诊断本病时必须通过临床检查和实验室诊断相结合的方案确诊;防治本病需要在发病日龄阶段使用敏感抗生素提前预防的办法,效果显著,除此之外,还应加强管理,避免鸭群出现大应激,给予营养丰富的全价饲料等,才能将本病的发病概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6年5月--2007年2月在浙江南部外海渔场使用单拖网开展渔业资源调查所获的鱼类样品,初步研究分析了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和区系特征。结果表明:浙江南部外海渔场调查海域共有鱼类205种,其中硬骨鱼类为195种,软骨鱼类为10种,隶属于20目,85科,145属。大多数为暖水性种类,共有135种,占鱼类总种数的65.9%;暖温性种类次之,共有67种,占鱼类总种数的32.7%;冷温性种类较少,仅3种,占鱼类总种数的1.5%。鱼类区系属印度-西太平洋区的中-日亚区,其区系关系与我国南海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是日本,而与黄海、渤海关系较疏远。在调查所得的鱼类中,以底层鱼类所占比重最大,为65.9%,近底层鱼类次之,占15.6%,岩礁性鱼类、中上层鱼类分别占9.8%、8.8%。经济价值较高、捕捞产量较好的重要种类主要是刺鲳、竹筴鱼、短鳍红娘鱼、带鱼、黄鳍马面鲀等。  相似文献   

20.
<正> 1 夏季鱼池肥料变化的特点 1.1 池水氮元素含量增加。 6~8月是鱼类主要生长季节,由于大量投喂饲料,鱼类排泄物和残饵增多,此时水温高,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快。池塘中鱼类排泄物、生物尸体、残饵在水中氧化分解,产生大量的含氮物质。根据我们测定,池水有效氮含量通常高达0.5-2.0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