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及未选择的依阿华坚秆玉米群体的群体平均数及遗传方差J.F.HolthausK.R.Lamkey轮回选择是一种广泛用于玉米育种的循环育种方法,它能增加玉米种质资源。通过轮回选择法群体改良可达到两个目标:通过增加有利等位基因的频率,提高群体的平均性状...  相似文献   

2.
利用对生玉米进行相互全姊妹轮回选择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生玉米与常规杂交种,自交系杂交F1代及以后自交各代都能出现对生株;自由授粉的对生隔离群体一般都可保持34%以上的对生株;而选择对生频率高的对生株做亲本,相互杂交后可获得对生株在50%左右的对生组合。利用对生玉米的双穗进行相互全姊妹轮回选择,有可能促使玉米育种产生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3.
玉米籽粒产量的轮回选择: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分配变化R.H.Moll等高粒重的全姊妹家系选择和相互轮回选择于1950~1952年开始在两个开放授粉的玉米群体(JarrisGoldenProlifiy和IndianClief)内进行(Robinson,1...  相似文献   

4.
F_2玉米群体的4轮全姊妹家系轮回选择响应P.Landi,E.Frascaroli轮回选择是长期的、重复的育种程序,目的在于逐渐增加控制数量性状基因位点上的有利等位基因频率。有人曾对玉米进行了高强度地轮回选择,最常使用的基础群体是自由授粉品种和综合品...  相似文献   

5.
利用S1后代轮回选择法,对北方早熟春玉米群体进行了二轮轮回选择;发现C1比C0提高5%以上遗传进度的性状有产量,株高,穗位高和百粒重等性状,抽丝日数,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粗等性状进度均不足5%,丝黑穗病本轮选择后下降1.8%,抗大斑病有所增加,二轮选择优选株比较发现,单株籽凿产量,粒行数,行粒数,穗长等C1较C2遗传进展明显。  相似文献   

6.
BSSS和BSCB1玉米群体相互轮回选择后的杂种增益F.J.Bteran,A.R.Halaue玉米育种目的是鉴定优良基因型以用于杂交种。使用轮回选择方法是为了逐渐增加玉米群体内有利基因型频率,并因此增加从那些群体中获取改良基因型的可能性。Shul(1...  相似文献   

7.
玉米纸筒育苗移栽对玉米产量和生育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纸筒育苗移栽可使株高矮化,德位降低,提高栽培密度,密度较直播4.5万株/hm2增加到6.5万株/hm2,产量可由直播对照的11946.4kg/hm2啬到15444.2kg/hm2,增加了29.3%,纸筒育苗移栽是玉米生产的一项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8.
玉米群体的表型轮回选择С.И.Мустяца,С.И.Мистрец,Л.П.Нужн培育具有有益经济性状的玉米自交系的效果取决于对自花授粉的原始群体的筛选和改良程度。为增加有利的加性作用基因数量,丰富遗传基质,利用各种轮回育种的方法,其方法的本质是...  相似文献   

9.
玉米轮回选择的几个重要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轮回选择的几个重要环节王金君,内英吉,陈玉库(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当前,我国玉米育种处于爬坡阶段,在育种目标、选系材料和方法上都存在一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行玉米品种群体改良。采用先进的轮回选择方法,创造具有丰富遗传基础的玉米群体作...  相似文献   

10.
控制两个玉米近等基因系开花期和株高数量性状位点的鉴定R.P.Koester等玉米播种与开花的间隔时间决定于两个因素,即基础熟性(短日照条件下测定)和光周期敏感性,Francis等(1969)发现基础熟性和光周期敏感性在遗传上是独立的。Russell等...  相似文献   

11.
BSSS和BSCB_1玉米群体相互轮回选择后的群体间遗传变量B.J.Schincker等轮回选择的成功与否既决定于如何估算目标群体的改良,也决定于群体内的优良个体。群体总体表现的改变是由于群体内优良等位基因频率的增加。轮回选择还应保持群体内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12.
玉米穗位选择后的籽粒产量选择J.C.Burgess,D.R.West玉米数量性状的群体内改良选择方法是以有利于群体自身改进的单株或家系的表现,或有利于群体配合力改进的测交杂种后代为基础的(Hallauer等,1981)。Burton等(1971),G...  相似文献   

13.
潜伏期──玉米大斑病抗性选择的可用指标D.R.Smith,J.G.Kinsey1939年以前,在美国由玉米大斑病菌(Exserobilumturcicum(Pass.)LeonardandSuggs=HelminthosporiumturcicumP...  相似文献   

14.
玉米品系内改良S1选择方法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川  郑祖平 《玉米科学》2003,11(4):19-20,24
根据玉米群体轮回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立起一套简单易行的群体改良S1选择方法,其主体技术包括组建一个好的基础群体,利用控制授粉提高优良基因的频率,借助互交使基因重组。采用此方法对CIMMYT提供的热带玉米群体进行了3轮选择,群体产量平均每轮增益为6.4%,群体测交种产量平均每轮增益为6.3%。表明群体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四轮轮回选择后玉米胚乳硬度的选择效应及农艺性状的相应变化K.J.Gavanaugh等改良玉米籽粒品质,尤其是增加胚乳硬度,在美国变得日益重要。胚乳相对较硬的籽粒在出口上很受欢迎,因为可减少籽粒破碎及害虫和病原菌的侵染(Troyer,1991a;等)已...  相似文献   

16.
961054个中熟玉米群体耐自交衰退能力的轮回选择——(S.K.Vasal等),Maydica,1995,Vol。40,NO.2,159~164(英文)热带和亚热带玉米(ZeamaysL.)群体表现高度的自交衰退,欲使它们能够作为新生杂种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7.
对玉米幼胚愈伤组织再生能力的轮回选择CarloRosati等谷类作物育种的组织培养技术的效率,往往由于难以建立具有高度植株再生能力的培养方法而受到限制。谷类作物愈伤组织培养的细胞全能性与胚状组织的表现有关。玉米幼胚产生的愈伤组织通常表现为Ⅰ型,白而紧...  相似文献   

18.
地膜覆盖对春玉米生育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本区春玉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1998年进行了地膜覆盖春玉米栽培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春玉米比露地春玉米生育进程加快,生育期缩短,株高、茎粗和叶面积系数增加,产量构成因素提高,产量增加31.2%,投入产出比值1:4.7。该项技术在本区大面积推广增产效果显著,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9.
玉米晚熟群体早开花性状的轮回选择М.В.Чумак,А.И.Супруно众所周知,杂种优势的大小取决于杂交亲本的遗传差异程度(Браун,1979;Спрэт,1979)。在缩短营养生长期的长期育种计划中利用晚熟材料,能够将晚熟材料中积累的部分有利...  相似文献   

20.
改良HS相互轮回选择与玉米育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泽斌  田志国 《玉米科学》2004,12(1):018-020
群体改良是现代玉米育种的基础环节,非常重要,在国外被称作前育种(Pre-breeding),是玉米种质改良创新的核心技术.为了适应玉米杂交育种的需要,必须把群体改良技术转向相互轮回选择.CIMMYT已经全面转向相互轮回选择,而沿用了几十年的全同胞、半同胞、S1、S2及改良穗行法等已很少使用.美国、印度、津巴布韦、巴西等国也逐渐转向相互轮回选择.文章详细介绍了CIMMYT重点利用的改良HS相互轮回选择技术,并提出了对方法的优化及与育种结合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