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牡丹油微胶囊化技术。[方法]利用β-环糊精、阿拉伯胶和大豆蛋白作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牡丹油的工艺,对牡丹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分析。[结果]得到制备牡丹油微胶囊的最优工艺参数∶壁材β-环糊精∶阿拉伯胶∶大豆蛋白的配比3∶1∶2,固形物含量35%,芯壁材配比3∶1,乳化剂添加量0.2%。在此条件下,牡丹油包埋率达到92%。[结论]在此工艺下牡丹油的包埋率高,为牡丹油的进一步开发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牡丹油微胶囊化技术。[方法]利用β-环糊精、阿拉伯胶和大豆蛋白作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牡丹油的工艺,对牡丹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分析。[结果]得到制备牡丹油微胶囊的最优工艺参数∶壁材β-环糊精∶阿拉伯胶∶大豆蛋白的配比3∶1∶2,固形物含量35%,芯壁材配比3∶1,乳化剂添加量0.2%。在此条件下,牡丹油包埋率达到92%。[结论]在此工艺下牡丹油的包埋率高,为牡丹油的进一步开发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微胶囊造粒仪法制备黑果枸杞花色苷微胶囊的方法。[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壁材中海藻酸钠、明胶、β-环糊精以及氯化钙添加量对黑果枸杞花色苷包埋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黑果枸杞花色苷微胶囊的包埋工艺。[结果]黑果枸杞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海藻酸钠添加量2.0%,明胶添加量7.0%,β-环糊精添加量40.0%,氯化钙添加量2.5%。此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平均包埋率可达90%。黑果枸杞花色苷微胶囊为圆形球状的玫红色颗粒,受强光、温度的影响,明显比微胶囊化之前稳定。[结论]该研究可为黑果枸杞花色苷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徐易  邓尚贵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1086-11089
[目的]优化鱼肝油进行微胶囊化的壁材用量。[方法]以天然鱼肝油为芯材,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乳清蛋白、β-环糊精、阿拉伯胶壁材对鱼肝油微胶囊化包埋率的影响,再结合中心组合响应面设计优化复合壁材用量,建立3种壁材用量与包埋率的数学模型。[结果]试验表明,在乳液浓度为25%时,鱼肝油微胶囊化3种壁材乳清蛋白、β-环糊精、阿拉伯胶的最佳使用比例为0.217、0.217、0.217,3种壁材比例为1∶1∶1。在此条件下,鱼肝油微粉的包埋率可达85.44%。[结论]研究可为鱼肝油的高效利用和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2,5-二苯乙炔噻吩β-环糊精微胶囊的研制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分子包埋法制备2,5-二苯乙炔噻吩(DPET)β-环糊精微胶囊剂,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囊芯与囊壁比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参数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囊芯与囊壁比例为1:40、反应温度40~60℃、反应时间0.5~2h时,包埋率在60%以上.在紫外光照射下,DPET β-环糊精微胶囊剂半衰期为4.63h,而未包埋...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喷雾干燥法制备合成大米增香剂微胶囊的配方优化实验。通过对壁材的组成、乳化剂的用量、固形物的浓度及芯壁比等单因素进行实验,以包埋率为考察指标,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最佳的配方比例。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合成大米增香剂微胶囊的配方为:壁材为1∶4的麦芽糊精和辛烯基琥珀酸淀粉,芯壁比为1∶8,固形物浓度为20%,乳化剂用量为7%。在此最佳配方条件下,对增香剂的包埋率为83%,达到了较好的包埋效果。  相似文献   

7.
选用临安市爱咯禽业有限公司提供的淮南草鸡为原料,制备鸡肉香味料微胶囊。试验研究了变性淀粉:麦芽糊精、芯材:壁材、进风温度等3个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喷雾干燥的工艺。优化后的工艺为变性淀粉:麦芽糊精为1:2,芯材:壁材为1:3,进风温度190 ℃。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测得的包埋率为87.5%。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最佳制备工艺下的微胶囊大小均一,表面呈现豌豆状凹陷,但无裂痕,可判断微胶囊的包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探索锐孔法制备红枣黄酮微胶囊的工艺条件,本文以红枣黄酮为芯材,研究壁材海藻酸钠浓度、凝固浴Ca Cl2溶液浓度、芯材红枣黄酮与壁材海藻酸钠的比例、凝固浴溶液温度对红枣黄酮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藻酸钠浓度3%、Ca Cl2浓度为0.4%、芯材与壁材的比例为1:3、凝固浴Ca Cl2温度35℃,在此条件下微胶囊的包埋率可达69.72%。红枣黄酮微胶囊为米黄色,呈圆球状,大小均匀,具有较好的硬度和弹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蒜油的β-环糊精包埋最佳工艺条件及其稳定性。[方法]分别采用超声法和饱和溶液法制备大蒜油的β-环糊精包埋物,以大蒜油包埋率为指标,以芯壁比、温度、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为考察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来优化超声包埋条件,以芯壁比、温度、时间为考察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来优化饱和溶液法包埋条件。[结果]超声法的最优化工艺条件为芯壁比1∶7、超声温度35℃、超声功率500 W和超声时间40 min,饱和溶液法的最优化条件为芯壁比1∶7、搅拌温度35℃、搅拌时间70 min。其中,超声法明显优于饱和溶液法,在最优条件下其包埋率可达81.37%。相比未经包埋的大蒜油制品,经超声法β-环糊精包埋后,其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及长期常温贮存稳定性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提高大蒜油的药用和食用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壳聚糖和阿拉伯胶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挥发物-蒎烯微胶囊制剂。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获 得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壁材壳聚糖和阿拉伯胶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 和3.5%,乳化剂体积 分数为2.5%,芯壁材质量比为1:1,反应温度为45 c,pH 值为4.5,凝聚时间为60 min 及搅拌转速为770 r/ min 为 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可形成壁膜表面致密、大小均匀的球形微胶囊,其平均粒径为5 m 左右,包埋率 与载药量分别为(51.70 2.5)%和(42.11 2.3)%,微胶囊能够明显延长琢鄄蒎烯释放时间,延长其活性,从而拓展 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刘楠楠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386-16388
[目的]优化复凝聚喷雾干燥法制备葱油香精微胶囊的喷雾干燥阶段生产工艺。[方法]在前期研究的复凝聚工艺基础上,通过喷雾干燥实现对葱油香精的二次包埋,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不同壁材组合、壁材间的比例、芯材含量及料液浓度对微胶囊包埋效率及产率的影响,再通过正交优化试验,得到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复凝聚喷雾干燥法制备葱油香精微胶囊最佳工艺条件为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比例为1∶1,芯材含量25%,料液浓度18%。该条件下的包埋效率达80.7%,产率达95.3%。[结论]复凝聚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可以增加膜厚,提高芯材物质的稳定性,延长产品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2.
为保护蓝莓汁中的有效成分,扩大其使用范围,以海藻酸钠为壁材,蓝莓果汁为芯材,采用锐孔-凝固浴法对蓝莓果汁进行微胶囊化处理,运用Box-Behnken设计法分析工艺参数,建立优化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优微胶囊包埋条件为壁材与芯材配比3.91,海藻酸钠浓度2.61%,壳聚糖浓度为0.84%。最佳条件下蓝莓果汁包埋率为21.90%,微胶囊产品中花青素总量23.62mg/100g。  相似文献   

13.
冷冻干燥法制备蜂胶紫苏微胶囊粉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为壁材,蜂胶与紫苏籽油为芯材,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稳定剂,优化确定乳化液配方,采用冷冻干燥法对原料进行微胶囊包埋.结果表明,用冷冻干燥法制备蜂胶紫苏微胶囊粉末的最佳配方为:大豆分离蛋白与麦芽糊精比例为1.5 : 1,壁材与芯材比例为2 : 1,固形物浓度15%,稳定剂添加量5 g/L,用此方法得到的微胶囊粉末质地疏松,包埋率达到66.75%.  相似文献   

14.
交联淀粉包埋孜然精油微胶囊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以交联淀粉为壁材,孜然精油为芯材的微胶囊包埋工艺.【方法】采用乳液交联法制备交联淀粉,以包埋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优化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并评价了孜然精油微胶囊的缓释性能.【结果】芯材与壁材比值3.2∶1,包埋温度52℃,包埋时间62min为交联淀粉包埋孜然精油的最佳工艺,此条件下包埋率可达97.21%,包埋得率为85.88%.【结论】交联淀粉可以作为孜然精油的包埋壁材并可有效提高其保质期.  相似文献   

15.
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牡丹籽油微胶囊,通过试验优化制备工艺条件,研发一种高包埋率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生产工艺。实验结果表明,以大豆分离蛋白(SPI)+魔芋胶+葡萄糖为壁材,-30℃、16Pa、芯材:壁材=1:4、蛋白溶液:预溶胶体=6:1、加酶量300U/kg时,牡丹籽油微胶囊的包埋率最高,为76.45%。  相似文献   

16.
采用乳化包埋法制备大蒜精油微胶囊,以筛选大蒜精油微胶囊化壁材.并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大蒜精油微胶囊包埋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壁材中大豆分离蛋白与麦芽糊精最佳配比1∶2,黄原胶占固形物含量0.3%,芯材与壁材适宜比例1.0∶2.5,乳化剂用量为总料液0.4%、固形物含量20%时,大蒜精油微胶囊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性信息素微胶囊最佳制备方法,并在室内条件下对微胶囊的缓释作用进行评估。【方法】采用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反-8-十二碳烯基乙酸酯)作为芯材,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乳化变性淀粉-809、麦芽糊精、β-环糊精和明胶作为壁材,制备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微胶囊乳液,研究芯材和壁材不同比例等条件对微胶囊乳液粒径分布及包封率的影响,并进行室内缓释和野外迷向试验研究。【结果】制备微胶囊乳液的最佳壁材配方(质量比)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乳化变性淀粉-809:明胶:麦芽糊精:β-环糊精=5:15:0:3:2,最佳制备条件为:壁材与芯材质量比10:1,剪切速度10 000 r/min,剪切时间2 min,高压均质压力20 MPa,均质时间2 min;二次均质加入10 g液体石蜡,均质压力20 MPa,均质时间4 min。在30、40和50℃条件下进行室内缓释试验,91 d时仍可检测到性信息素残留,而室温下未微胶囊化的性信息素稀释液5 h后完全释放。野外迷向试验中,微胶囊乳液药效可以持续约80 d,用药量(性信息素)为45、75、120和75 g/hm<...  相似文献   

18.
普洱茶香气成分的提取及其微胶囊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分离鉴定普洱茶陈香味成分,并将其提取物微胶囊化,扩大其用途。提取采用常压水蒸汽蒸馏萃取法(SDE)对普洱茶香气成分进行提取,经气相色谱(GC)和气质联用色谱分析(GC/MS)鉴定,结果表明构成普洱茶的主要香气成分为:氧化芳樟醇Ⅰ(顺式呋喃型)、氧化芳樟醇Ⅱ(反式呋喃型)、2,2,6-三甲基-6-乙烯基四氢吡喃、1,2,3-三甲氧基苯等。同时,本实验以β-环糊精和魔芋胶为壁材对普洱茶香气成分进行微胶囊化;通过正交实验得到微胶囊化最佳包埋工艺为:普洱茶香气成分与壁材的比例为1∶6,β-环糊精与魔芋胶的比例为500∶1,固形物浓度为20%,干燥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探究肉桂精油微胶囊制备过程中乳化液稳定性的变化规律,明确关键优化工艺.【方法】以肉桂精油为芯材,以魔芋胶(konjac glucomannan, KGM)及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sodium starch octenyl succinate, SSOS)为壁材,吐温80为乳化剂,乳化液粒径为指标,利用双相乳化法制备肉桂精油微胶囊乳化液,研究芯壁比、乳化剂添加量、固形物含量、壁材比(KGM∶SSOS)对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当芯壁比为1∶3.1、乳化剂添加量为2.1%、固形物含量为3.7%、壁材比为1∶4.5时,肉桂精油微胶囊乳化液稳定性最好,粒径为(22.383±0.042)μm,与预测值基本一致,乳化液颗粒近似于球状,观察有明显的水包油结构.【结论】研究结果能够为进一步拓展复合壁材应用,为肉桂精油微胶囊乳化原料选择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肉桂醇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效果,以海带中提取的海藻酸钠和明胶为复合壁材、肉桂醇为芯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肉桂醇微胶囊,并添加于卷烟制品中。制备的肉桂醇微胶囊样品中,肉桂醇含量为27.2%,包埋率为82.1%,平均粒径为8.1μm。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肉桂醇微胶囊进行结构表征,发现肉桂醇能有效包埋于微胶囊中。将肉桂醇微胶囊添加于卷烟滤棒中进行感观评价,结果显示,最适宜的肉桂醇微胶囊添加量为50 mg/支,具有增强卷烟香韵,改善烟气的细腻、柔和度,增加润感的作用,且逐口释放均匀稳定;放置60 d时,抽吸过程总烟气中肉桂醇含量从初始的2.34μg/支缓慢下降到2.08μg/支,贮存的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