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仔貉断乳后称为幼貉,幼貉育成期是指仔貉断乳后至体成熟的一段时间,一般是指6月下旬至10月底的一段时间。要想搞好育成期的饲养管理,首先要掌握仔幼貉生长发育特点,根据其生长发育特点,抓住规律,才能切实抓好饲养管理,促进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培育出优良的种貉和生产出优质的毛皮产品,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仔貉断乳后称为幼貉。幼貉育成期是指仔貉断乳后至体成熟这一段时间,一般是指6月下旬至10月底。1仔、幼貉生长发育特点仔貉出生时体长仅有8~12cm,体重100~150g,身体表面布满黑色稀短的胎毛,生长发育十分迅速。至45~60日龄断乳分窝,体重可增加十几倍,体长可  相似文献   

3.
仔貉断乳分窝到取皮前这段时间称为育成期,一般是指6月下旬至11月中旬这段时间,要想做好育成期的饲养工作,首先要掌握仔、幼貉生长发育特点,根据生长发育特点.依据饲料、营养、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采食量、环境等规律科学管理.才能保证幼貉的生长发育。培育出优良的种貉和生产出优质的毛皮产品.提高养貉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断乳后到9月底为幼狐和幼貉的育成期,幼狐和幼貉断乳后头2个月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刻,此期间饲养管理得合理与否,对狐、貉体型大小和皮张幅度有很大的影响。饲养管理把好关的同时,关键是做好疾病防治工作,以免因各种疾病而影响幼兽的生长发育或造成幼兽死亡,给养殖者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现将狐、貉育成期经常出现的疾病及其防治工作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仔貉断乳分窝至取皮前的这段时间称为育成期,此期要做好如下饲养管理工作。1断乳分窝当幼貉能够自己采食、具有独立生活能力时,必须进行断乳分窝。1.1前期准备准备开口料、添加剂;消毒幼貉的笼舍,最好挂上  相似文献   

6.
仔貉断乳分窝是貉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关系到仔貉断乳后的生长发育.断乳方法得当,可使仔貉断乳后采食力增强、生长迅速;否则,断乳分窝后仔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缓慢甚至成为僵貉,育成率降低,影响养貉业的经济效益.那么,如何正确进行仔貉断乳分窝呢?  相似文献   

7.
仔貉饲养到45—60日龄时可断奶分窝。断乳的时间和方法关系到仔貉断乳后生长发育的好坏。断乳方法得当,可使仔貉断乳后采食力增强、生长迅速、发育良好,如何正确进行仔貉断乳分窝呢?  相似文献   

8.
仔貂从离乳断奶一直到冬季皮张成熟,这一段时间称为貂的育成期。从时间看,一般从6月中旬至12月上旬,经历夏、秋、冬3个季节。根据幼貂生长发育特点,又分为育成前期(6-8月)和育成后期(9~11月)。此期在饲养管理上要精心照看,认真做好这个时期的各项工作,以提高毛皮质量,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1育成期从断乳分窝后算起,也就是1.5~2个月以后的幼貉到成貉出栏,这个时期为育成期。育成期为5~6个月。2饲养密度及笼箱摆放2.1笼箱摆放密度及方式要求既要因地制宜,又要科学合理。根据貉场的面积摆放貉笼。场地面积大,笼箱距离可大些;场地面积小,笼箱可摆得密一些。摆放方式  相似文献   

10.
仔貂从断奶到冬季皮张成熟这一段时间称为育成期,从时间上看一般从6月中、下旬至11月中、下旬,经历夏、秋、冬3个季节。在这一时期,根据幼貂生长发育特点,又分为育成前期(6~8月)和育成后期(9~11月)。此期在饲养管理上比较复杂,因此,必须认真搞好这个时期的各项工作,以提高毛皮质量,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据调查,狐、貉幼仔死亡多在5~10日龄前,其死亡数占幼仔总死亡数的70%~80%;在断乳前后的10天内,其死亡数占幼仔总死亡数的15%~20%;育成期的死亡数仅占幼仔总死亡数的5%~10%。分析其死亡原因,大体上是遗传、营养、管理、疾病等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仔狐断乳分窝后到取皮前这段时间称为育成期. 1育成期的饲养 仔狐一般在8周龄断乳分窝.断乳后前10天的日粮,仍按哺乳期补饲的日粮标准进行饲喂,饲料的种类和比例保持原来水平.在2~4月龄期间,幼狐生长发育迅速,必须供给充足的营养物质才能满足其机体需要.  相似文献   

13.
据调查,狐、貉幼仔死亡多在5~10日龄前,其死亡数占幼仔总死亡数的70%~80%;在断乳前后的10天内,其死亡数占幼仔总死亡数的15%~20%;育成期的死亡数仅占幼仔总死亡数的5%~10%。分析其死亡原因,大体上是遗传、营养、管理、疾病等因素造成的。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可大  相似文献   

14.
夏季水貂饲养进入关键的育成时期,在6月份,哺乳的仔貂相继断奶分窝,进行独立生活,也就是由幼貂期转到快速生长的仔貂育成期,在饲养管理上要随着生长期的特点和季节气温变化而改变,主要掌握以下6点。  相似文献   

15.
幼兔指断乳后至三月龄这一阶段的小兔。幼兔生长发育较快,但消化机能和抗病力较差,最易生病,是家兔难养的阶段。幼兔对寒冷的抵抗力很弱。幼兔在冬季饲养管理不当,不仅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会降低,而且发病死亡率也会显著增加。因此,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1幼牛的消化生理特点幼牛是指犊牛(出生至6月龄哺乳期的小牛)和育成牛(犊牛断乳后至配种或初胎分娩前的牛,也有将12月龄至初胎产犊的牛称青年母牛),是牛群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幼牛阶段生长发育快,生理功能变化很大,如果饲养管理不良,生长发育受阻,成年后难以补偿,直接影响成年后的体型、健康及其生产性能。因此,在幼牛阶段的营养与标准化饲养是提高牛群质量和生产性能的重要环节之一。犊牛出生后2~3周龄,是营养、环境变化最大的时  相似文献   

17.
1 育成期的饲养 仔狐在生后8周分窝断乳,可视母狐泌乳状况酌情而定,如果母狐泌乳量减少,并拒绝给仔狐哺乳,可在45日龄左右断乳分窝. 断乳后的前7~10天的日粮,仍按哺乳期补饲的日粮标准饲喂,饲料的种类和比例保持原来水平.在2~4月龄期间,幼狐生长发育迅速,必须供给充足的营养物质才能满足其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育成期的日粮必须供给维持和继续生长发育的能量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需要,随着体重的增加,维持需要也稳步上升,直到第7个月龄止.其能量需要见表1.  相似文献   

18.
水貂、狐、貉等毛皮兽仔兽从断乳到取皮或预备兽最后选留这一段时间为饲养的育成期,这段时间饲养的好坏关系到毛皮动物毛皮等级及选留的预备兽发育的优劣。换句话说关系到养兽场的收益和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哺乳期仔麝和断乳后幼麝阶段饲养管理是提高仔幼麝成活率和培育成增重快、发育好的种用麝及产香麝的重要环节,体现着麝群生产水平高低和麝场的生产效益。基于生产实践数据及经验积累,从仔麝出生时间、行为学、适时断乳及方式和奶草过渡等方面对其饲养管理关键点及技术措施进行了比较分析与阐述,归纳、提出了仔幼麝饲养管理中一些可行的新生产技术措施,提升仔幼麝阶段的管护水平,为提高仔幼麝成活率和麝群整体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仔狐从断乳分窝后到取皮前这段时间称为育成期,通常又将断乳分窝后到9月末称为育成前期。育成前期,幼狐生长发育迅速,必须供给充足的营养物质才能满足其机体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