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增加衡阳地区甘蓝品种的种植,作者引进4个早熟优质圆球型春甘蓝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甘蓝品种生长整齐,定植至采收需63d左右,叶面蜡粉少,外叶近圆形、有光泽,叶质脆嫩,叶色绿,叶球紧实、圆球形,单球重0.97~1.17kg,品质优,外形美观,无开裂现象,适宜在衡阳地区春季种植。中甘21和中甘28叶球较大,667m^2产量3000kg以上,可作为早熟圆球形春甘蓝品种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2.
中甘15号甘蓝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春甘蓝一代杂种,1998年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特征特性。植株开展度45~48 cm,外叶14~16片,叶色绿,蜡粉较少。叶球紧实,近圆形,叶质脆嫩,风味品质优良。冬性较强、不易未熟抽薹。春季从定植到商品成熟55 d(天)左右,单球重1.3 kg左右,667 m~2产量约4 000 kg。667 m~2用种量50 g左右。  相似文献   

3.
《中国蔬菜》2011,1(21):33-37
豫甘1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特征特性:早熟春甘蓝品种,春季露地栽培从定植到收获60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中等,叶色绿,平均单球质量1.27kg,叶球近圆球形,结球紧实。  相似文献   

4.
春甘蓝新品种‘中甘15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甘15号”为中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主要适于春季露地栽培,定植到收获约55d。叶球紧实,圆球形,单球平均可在1kg以上。叶质脆嫩,品质优良,冬性较强,不易未熟抽薹。丰产性好,一般产量可达52500-60000kg/hm^2。亦可早秋种植。10月上中旬上市,或晚秋定植于保护地,元旦或春节上市。  相似文献   

5.
刘佳 《西北园艺》2005,(2):40-40
1)中甘15号。①特征特性。中熟春甘蓝品种。植株开展度45~48cm,外叶14~16片,叶色绿,蜡粉较少。叶球紧实,近圆形,叶质脆嫩,风味品质优良。冬性较强,不易未熟抽薹。春季从定植到商品成熟约55天,单球质量1.3kg左右,667m^2产量约4000kg。②栽培要点。适于华北、东北、  相似文献   

6.
春甘45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最新育成的极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 特征特性:植株开展度38~45厘米,外叶12~15片,外叶绿色,叶片倒卵园形,叶面蜡粉较少。叶球浅绿色,圆球形、紧实,叶质脆嫩,风味品质优良。冬性较强、不易未熟抽薹,抗干烧心病。从定植到商品成熟约45天,单球重0.8~1.0千克,(亩)产可达3500千克左右。  相似文献   

7.
紫甘3号紫甘蓝紫甘3号为中晚熟紫甘蓝品种,从定植到收获90d(天)左右。株型直立,开展度62cm,外叶数14片,紫色,叶面蜡粉多,叶缘有轻波纹,无缺刻。叶球深紫色、紧实,圆球形,球高16.4cm,横径14.8cm,中心柱长6.1cm,单球质量1.5~2.0kg,质地脆嫩,味甘  相似文献   

8.
中甘9号为新育成的中熟秋甘蓝一代杂种,从定植到收获约85天。高抗TuMV兼抗黑腐病。植株开展度60~70cm,外叶15~18片,深绿色,叶球略扁圆,单球重约3.0kg,叶球紧实度0.52~0.55。叶质脆嫩,风味品质优良,较耐贮藏,平均产量5500~6000kg/667m2。适于我国各地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9.
紫甘蓝新品种紫甘3号是以胞质雄性不育系CMSZ95-7为母本,自交系Z97-18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中晚熟,从定植到收获90 d(天)左右。株型直立,开展度62 cm,外叶数14片,紫色,叶面蜡粉多,叶缘无缺刻。叶球深紫色、紧实,圆球形,球高16.4 cm,横径14.8 cm,中心柱长6.1 cm,单球质量1.5~2.0 kg,质地脆嫩,味甘甜,不易裂球,每667 m2产量4 400 kg左右,适于全国各地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0.
浙甘85是以S04-G01为母本,以S05-SXGL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甘蓝一代杂种。中晚熟,从定植到始收85 d(天)左右;叶球紧实,圆球形,不易裂球,耐贮运,球高20 cm左右,横径20~22 cm,中心柱长6~8 cm,单球质量2.4 kg左右;抗TuMV和黑腐病,一般每667 m2产量5 000 kg左右,适宜长江流域及华南、华北、西南地区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1.
紫萱为中熟紫甘蓝新品种, 定植后70~85 d(天)成熟,叶球圆球形,平均单球质量1.8~2.0 kg,叶球紧实、紫红色,心叶微甜,商品性佳,抗黑腐病和病毒病,每667 m2 产量4 000~4 500 kg。  相似文献   

12.
信息点读     
中甘21甘蓝和中杂101番茄获新品种授权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中甘21甘蓝和中杂101番茄两个蔬菜新品种,近期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植物新品种授权证书,即将大面积推广。中甘21是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该品种叶球圆球形,紧实美观,叶质脆嫩,抗逆性强,耐裂球,不易未熟抽薹,单球质量1.0~1.5kg,品质优。定植到收获50天左右,667m2产量约3800kg,适合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及西南部分地区作露地早熟春甘蓝种植,长江中下游及华南部分地区也可在秋季播种,冬季收获上市。中杂101番茄果实近圆形,粉红色,早熟,果形整齐,裂果少,单果质量200~250g,…  相似文献   

13.
中甘15号     
中甘15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最新育成的中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 特征特性;植株开展度42~4cm,外叶14~16片,叶色浅绿,蜡粉较少。叶球紧实,圆球形,叶质脆嫩,风味品质优良。冬性较强、不易未熟抽薹。春季从定植到商品成熟55天左右,单球重1.3kg左右,667m2产可达4 000~4 500kg,建议定植密度667m2栽 4 000株左右。 栽培要点:主要适于我国北方地区春季种植,亦可秋播。华北地区一般在1月中下旬至2月初冷床或改良阳畦播种,3上旬分苗,4月初定植。6月中旬左右收获上市,此…  相似文献   

14.
甘蓝新品种秦甘70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甘70是利用具有抗病优质和配合力高的两个甘蓝自交不亲和系HS2103-6-9和FT6328-1-5选育出的甘蓝一代杂种。该品种中早熟,定植到收获70 d(天)左右,高抗病毒病和霜霉病,抗黑腐病,叶球紧实度0.57g·cm~3,叶质脆甜,单球质量1.85 kg,平均667 m2产4 288.0 kg,适于夏秋栽培。  相似文献   

15.
‘YR中甘21’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87-534为母本,自交系YR01-20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春甘蓝一代杂种。叶球圆球形,绿色,单球质量约1.0 kg;叶球质地脆嫩,口感好,商品性佳;适应性强,高抗枯萎病,耐未熟抽薹。华北地区春季露地栽培,从定植到收获约52 d。  相似文献   

16.
 ‘中甘16’和‘中甘17’系用显性雄性不育系配制的早熟甘蓝一代杂种, 早熟性好, 产值高, 叶球紧实, 近圆形, 叶质脆嫩, 适于我国北方及西南部分地区栽培。‘中甘16’适于秋早熟栽培, 定植到收获需60~ 65 d, 单球质量1. 44~ 1. 48 kg , 产量45~ 60 t/ hm2。‘中甘17’主要适于春季露地栽培, 同时可作秋早熟栽培, 春季成熟期约55 d, 秋季约60 d, 单球质量0. 95~ 1. 27 kg, 产量52. 5~ 67. 5 t/ hm2。  相似文献   

17.
正两年引种试验结果表明,中甘21号、YR中甘21、中甘27、中甘28、中甘D22、中甘628早熟,外形美观、整齐一致,单球质量0.98~1.28 kg,叶球圆球形,叶质脆嫩,口感甜,品质优,每667 m~2产量达3 000 kg左右,适宜在衡阳地区春季推广种植。结球甘蓝在长江流域又称包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重要蔬菜作物。衡阳地区以往种植的甘蓝品种大部分为京丰1号等扁球形品种,熟性晚,叶球大。近年来,春甘蓝作为春淡季上市蔬菜,在衡阳地区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缺乏早熟优质圆球形品种。  相似文献   

18.
早熟春甘蓝新品种春甘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甘2号是以CMS02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95019-1-8-5自交系为父本配制的甘蓝一代杂种。早熟,从定植到收获50 d(天)左右,株型半开展,开展度45 cm,外叶数较少,约13片,绿色,叶面蜡粉少,叶缘有轻波纹,无缺刻。叶球绿色,紧实,圆球形,球高14.6 cm,横径14.1 cm,中心柱长5.2 cm,单球质量1.0 kg左右,质地脆嫩,不易裂球,冬性较强,耐先期抽薹。每667 m2产量3 900 kg左右,适于华北、西北、东北地区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中甘27’和‘中甘28’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87-534为母本,双单倍体DH系D77和D83为父本分别配制而成的春甘蓝一代杂种。‘中甘27’叶球高圆形,球色深绿,单球质量约1.0kg;‘中甘28’叶球圆球形,球色绿,单球质量约1.1 kg。两个新品种均商品性好,叶球质地脆嫩,适应性强,耐未熟抽薹。华北地区春季露地栽培,从定植到收获约60d,适宜在北京、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东、江苏、福建等地春季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20.
西园11号是以优良自交不亲和系2004G为母本,以自交不亲和系2004I为父本配制的春甘蓝一代杂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65~185 d(天),叶球高扁圆形,叶球紧实,叶质脆嫩,商品性好,单球质量1.5 kg左右,球叶VC含量344 mg?kg-1(FW),纤维素5.8 g?kg-1(FW),可溶性固形物5.1 %,耐先期抽薹,一般产量为3 500 kg?(667 m2)-1左右。适宜重庆、四川等地区作春甘蓝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