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垦薯1号’马铃薯新品种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以гибрид128-6为母本,брянскийнадежный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3年经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种子管理局审定推广,品种审定编号为:垦审薯2014001号。该品种为中晚熟淀粉加工型品种,2010~2011年参加黑龙江农垦总局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为34 553 kg/hm2,比对照品种‘克新12号’增产19.60%。2012~2013年参加黑龙江农垦总局生产试验,两年平均产量19 766 kg/hm2,较对照品种‘克新12号’增产13.51%。块茎干物质含量23.69%~25.52%,淀粉含量17.69%~19.52%,维生素C含量89.60 mg/kg鲜薯,还原糖含量0.19%。田间茎叶中抗晚疫病,块茎高抗晚疫病,抗PVX和PVY病毒。‘垦薯1号’适合黑龙江垦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克新25号’是以‘克新4号’为母本、‘Aula’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1~2012年参加黑龙江省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2 731 kg/hm2,比对照品种‘克新4号’平均增产16.1%;2013年参加黑龙江省马铃薯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8 937 kg/hm2,比对照品种‘克新4号’平均增产39.8%。淀粉含量9.81%~14.75%,维生素C含量14.25~17.04 mg/100 g鲜薯,粗蛋白含量1.83%~2.17%。  相似文献   

3.
鄂马铃薯7号新品种是1998年以AJU-69.1作母本,393140-4作父本,有性杂交获得实生籽,经过各代鉴定筛选而育成。该品种2005~2006年在湖北省两年区试中平均667 m2产2 039 kg,比对照鄂马铃薯3号增产8.80%;块茎干物质含量23.7%,淀粉含量17.3%,粗蛋白含量2.46%,鲜薯维生素C每100 g含量为15.2 mg;抗晚疫病。2009年5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11个薏苡属牧草品种材料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贵州地区种植的薏苡(Coix lacryma-jobi)品种(系),2014~2015年对11个薏苡品种(系)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系统测定并分析与动物生产性能相关的粗蛋白、粗纤维、Ca2+的含量及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结果表明:Y81植株高大,茎叶幼嫩,再生能力强,生育期为190~192 d;兴仁小白壳植株矮小,生育期为160 d左右;Y81鲜草产量为86.48~94.21 t/hm2,对照兴仁小白壳为61.23~66.28 t/hm2,Y81比对照增产41.23%~42.14%;Y81干草产量为16.43~17.90 t/hm2,对照为14.08~15.25 t/hm2,增产16.67%~17.42%;Y81茎叶中的粗蛋白含量为14.94%;粗脂肪为4.47%。综合分析,Y81适合作青贮利用,此品种(系)在贵州地区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新品种‘皖马铃薯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马铃薯》2018,(2):127-128
‘皖马铃薯1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以‘Ari’作母本,‘Sientje’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68 d。块茎扁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浅,薯皮光滑。干物质含量18.15%,淀粉含量12.67%,还原糖含量0.09%,粗蛋白含量1.98%,维生素C含量176.80 mg/kg。抗马铃薯晚疫病。2013~2015年在安徽省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503 kg/667m2,较对照‘中薯3号’增产12.61%。适宜在二季作区春、秋2季种植。  相似文献   

6.
《中国马铃薯》2013,(4):215-221
利用生物炭与化肥混合加工制成的炭基肥具有改良土壤、保水保肥、延长肥效的作用。为了给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生产中合理施用炭基肥提供一定的依据,试验研究了0,300,600,900和1 200 kg/hm2炭基肥及等量氮磷钾化肥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出苗后15~75 d里,随着炭基肥施肥量的增加,马铃薯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逐渐增加。炭基肥施用量300,600,900和1 200 kg/hm2的茎叶干物质积累量的平均值与不施肥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21.46%、33.89%、52.11%、60.23%,块茎干物质积累量的平均值分别提高了2.80%、21.58%、36.26%、46.44%,且900和1 200 kg/hm2的炭基肥施肥量下,茎叶和块茎干物质积累量的平均值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产量分别较对照增产26.01%、34.77%、43.39%和49.71%,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900和1 200 kg/hm2的炭基肥施肥量下,马铃薯单株结薯数、大薯率、公顷干物质积累量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均高于对照。等量氮磷钾条件下,施炭基肥的马铃薯单株结薯数、大薯率、产量、公顷干物质积累量和积累速率均高于化肥。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适宜攀枝花市高寒冷凉地区适宜发展的较优马铃薯品种(系),引进6个马铃薯新品种(系),试验测定马铃薯新品种(系)的丰产性、抗逆性和块茎品质等性状.结果表明,新品系'S04-921'对早、晚疫病抗性强;总淀粉、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高,产量34536 kg/hm2,较对照'米拉'增产10074 kg/hm2,增幅41....  相似文献   

8.
12个饲用芭蕉芋品种(材料)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培育饲用型芭蕉芋新品种,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求,2014~2015年从全国收集的芭蕉芋种质资源中筛选11个芭蕉芋品种(材料),以兴芋1号作对照,进行2 a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QC22植株高大,茎粗,叶片大,生育期较短,出苗较快且整齐,属于早熟品种;QC22产量最高,2 a茎叶及块茎平均产量达到96 300 kg/hm2,比对照增产29.7%;其次是QC53,比对照增产21.4%。农艺性状综合评价结果表明,QC22可作为青饲料栽培。  相似文献   

9.
旱区马铃薯新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进了11个马铃薯新品种,以当地品种‘定薯1号’为对照,对物候期、经济性状、产量及块茎品质进行了评价。各引进品种均较对照增产,其中‘鄂马铃薯5号’、‘宁薯14号’、‘中薯21号’和‘冀张薯8号’产量分别为44 933,39 224,37 501和36 270 kg/hm~2,较对照‘定薯1号’分别增产72.1%、50.3%、43.7%和39.0%,且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建议作为主粮化加工薯大面积推广种植;‘鄂马铃薯5号’和‘青薯10号’产量高,淀粉、干物质及粗蛋白含量高,还原糖含量较低,适合全粉加工;其他品种继续评价。  相似文献   

10.
沪油16是通过品种间杂交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种子含油率为41.22%、芥酸含量为0.74%、硫苷含量为21.20μmoL/g.沪油16在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583.0kg/hm2,比对照双低油菜品种沪油12增产12.0%;在国家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 956.0kg/hm2,比对照双高品种中油821增产10.1%.  相似文献   

11.
农家肥、氮肥、磷肥配施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通过对农家肥(X1)、氮肥(X2)、磷肥(P2O5,X3)3因子进行二次回归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不同肥力因子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般情况下,适当施用农家肥、氮肥以及磷肥都与鲜薯产量成正效应,且氮肥稳定增产作用最大;从产量、经济效益来看,主效因子的最佳农艺措施水平是:农家肥79223.19~118504.10kg.hm-2、氮肥(N)0~120.8523 kg.hm-2、磷肥(P2O5)0~114.34 kg.hm-2,而其主效因子的最优化措施中心组合值是:农家肥98863.64kg.hm-2、氮肥(N)60.426kg.hm-2、磷肥(P2O5)57.17kg.hm-2。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平衡施肥及钾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甘肃高海拔干旱区采用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和平衡施肥技术,马铃薯产量为35 350 kg.hm-2,超过当地平均产量1.2倍,配施钾肥马铃薯可增产16.7~2 916.7 kg.hm-2,增幅0.1%~9.0%,每千克K2O可增收马铃薯0.2~19.4 kg,增产增收效益好。施钾后马铃薯薯块数增加29.3%,薯块重增加7.7%,增产以增加穴薯为主,其次是增加薯块重,同时马铃薯品质也有较大改善。试验表明,在施入适量有机肥和氮磷基础上,高产高效的K2O用量为150 kg.hm-2。  相似文献   

13.
对马铃薯晚疫病水平抗性11份高代无性系材料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在参试的11份高代材料中,产量高于37500kg·hm-2的品系3个,高于33000kg·hm-2的品系4个,最高达41445kg·hm-2;多数品系晚疫病抗性较当地主栽品种强;淀粉含量高于17%的优良品系4个,最高达20.589%;商品薯率高于85%的优良品系1份。  相似文献   

14.
晋西南山区马铃薯氮磷钾肥肥效及合理施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法,建立晋西南山区马铃薯N、P、K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施肥效应方程,解析与模拟寻优结果表明:N、P、K三因子对晋西南山区马铃薯产量影响的顺序为:钾肥>氮肥>磷肥;各因子间的交互作用中,氮钾最强,磷钾次之,氮磷最差;得出了该区马铃薯hm2产≥22500kg,产量指标95%置信限的最佳施肥量为:每hm2纯氮(X1)144.75 ̄194.55kg,纯磷(X2)106.8 ̄144.45kg,纯钾(X3)135.9 ̄202.5kg;并得出了该区每hm2最高产量30629.8kg时的施肥量:纯氮189.7kg,纯磷123.6kg,纯钾182.7kg。  相似文献   

15.
定西市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大西洋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定西市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大西洋的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和种植密度与产量间的关系,建立了其因素与产量的最优回归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结果表明,方案25的灰色关联度为0.741,居参试方案之首,因此马铃薯品种大西洋在定西市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为:纯氮X1=112.5(kg.hm-2)、纯磷(P2O5)X2=112.5(kg.hm-2)、纯钾(K2O)X3=135.0(kg.hm-2),密度X4=60000(株.hm-2)。  相似文献   

16.
干旱区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理施肥是发挥马铃薯生产潜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干旱区域其施肥技术尤为重要。通过试验,研究了马铃薯产量与氮、磷、钾最佳施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马铃薯产量(Y)与氮肥(N)、磷肥(P)、钾肥(K)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出安定区马铃薯每公顷最佳施氮量为(N)203.48kg,施磷量(P2O)5908.75kg,施钾量(K2O)217.27kg,此时马铃薯产量预报值为15941.55kg,最佳施肥量比例为1:4.47:1.07。试验结果为干旱区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中薯3号品种密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薯3号在华北一作区栽培,鲜薯产量从每公顷密度48000株到74070株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从58500株到74070株和48000株到52500株之间差异均不显著,以69450株产量最高;单位面积结薯数从48000株到74070株表现种植密度越大,结薯数越多,差异显著;但58500株到74070株之间差异和48000株到52500株之间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应用外源激素及叶面微肥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探索马铃薯应用外源激素及叶面微肥的增产效果,选取农户普遍应用的马铃薯块茎膨大剂6种,新面世的产品3种,加对照共10个处理,进行小区试验。经方差和效益分析表明:欧罗壮叶面肥较对照增产13.0%,增加纯效益2 289元.hm-2,投入产出比1:16.9;狮王花宝叶面肥增产11.7%,增加效益2 123元.hm-2,投入产出比1:17;凯普克增产10.3%,增加效益1 791元.hm-2,投入产出比1:12.4;三禾绿丰增产6.1%,增加效益1 058元.hm-2,投入产出比1:9.6;金农富增产3.2%,增加效益497元.hm-2,投入产出比1:4.7。其它产品增产不明显,有些产品出现减产现象,在生产上应小心选用。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威芋3号优质、高产新品种的生产成本,纯收益,产投比与密度、氮、磷、钾肥施用量间的优化数学模型,在对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机模拟试验,提出两套威芋3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型:①产投比高于1.78,纯收入高于4000元.hm-2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型:密度为39982.5 ̄42750.0窝.hm-2,纯(N)施用量为43.969 ̄50.918 kg.hm-2;P2O5施用量为127.08 ̄142.92 kg.hm-2;K2O施用量为137.430 ̄156.668 kg.hm-2。②产投比高于2,纯收入高于4500元.hm-2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型:密度为40440 ̄43050窝.hm-2;纯(N)施用量为44.37 ̄52.83 kg.hm-2,P2O5施用量为126.180 ̄135.945 kg.hm-2;K2O施用量为143.303 ̄164.430 kg.hm-2。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测墒补灌节水条件下实现小麦高产和氮素高效利用的最优施氮量,以小麦品种烟农1212为材料,在拔节期和开花期将0~4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补灌至70%条件下,设置0、120、180和240 kg·hm-2施氮量处理(分别用N0、N1、N2和N3代表),分析施氮量对测墒补灌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2处理下小麦花后7~28 d旗叶光合性能显著高于N0和N1处理,但施氮量增至N3时光合性能无显著变化。N2处理的营养器官花前贮藏干物质在花后向籽粒的转运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花后光合同化物积累量显著高于N0和N1处理,但与N3处理无显著差异。成熟期N2处理干物质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较N0和N1处理分别高5.00和2.86个百分点。N2处理的籽粒灌浆持续时间和活跃灌浆期长,最大灌浆速率下粒重高,籽粒产量较N0和N1处理分别高41.01%和22.44%,且氮肥农学效率最高,氮肥偏生产力较高。综合考虑,180 kg·hm-2施氮量为测墒补灌节水条件下最佳施氮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