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种子处理防治小麦全蚀病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土传性病害。种子包衣和拌种是防治该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6种包衣拌种剂对小麦全蚀病的防病增产效果试验表明,以17%多·克·酮种衣剂2000g/100kg种子和种衣剂17号2000g/100kg种子对小麦出苗无不良影响且对全蚀病的防病效果较好,其根部病指防效和白穗率防效分别达到55.4%、73.7%和55.7%、64.6%,敌萎丹、适乐时种衣剂防治小麦全蚀病的效果虽不理想,但能促进小麦生长,提高保苗效果,增产作用比较明显,分别达到12.19%和12.90%。粉锈宁拌种虽然防效较好,但影响出苗,保苗效果较差。2%立克秀的防效相对较差且增产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对小麦无药害产生,对小麦一号病均有一定的防效,其中3%敌萎丹悬浮种衣剂按200 mL/100 kg拌种防治效果最佳,防效可达90%以上。各处理对小麦增产率1.83%~32.48%,其中,3%敌萎丹悬浮种衣剂与2.5%适乐时按200mL/100 kg拌种处理和增产幅度较高,分别达29.61%和32.48%。综合分析其经济效益,各处理均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平均增收55.24~179.23元/667 m2。  相似文献   

3.
适乐时、敌萎丹悬浮种衣剂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表明,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和3%敌萎丹悬浮种衣剂对小麦全蚀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3%敌萎丹800mL/100kg种子处理对全蚀病防效最好,对根部全蚀病和白穗率的防效分别为76.12%和71.40%,较对照增产31.47%;2.5%适乐时200mL 3%敌萎丹400mL/100kg种子处理防效次之;其余处理防效相对较差。适乐时、敌萎丹拌种后小麦出苗整齐,生长健壮,未发现药害现象。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春小麦根病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1995上经室内、田间试验研究,筛选出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等三唑类坐菌剂为防治小麦根病的有效药剂,其中以25%丙环唑乳油拌种病增产效果最好,白穗防效可达90%以上;不同剂量试验结果,按种重0.05-0.1%拌种经济有效;通过药剂剂型、施药时期和方法研究表明,改变药剂剂型和施药方法,可延长药效、提高防效;湿抖闷种防病增产效果优于干拌。  相似文献   

5.
不同药剂拌种防治小麦全蚀病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臣  陈莉  任青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6):133-134
通过不同药剂拌种防治小麦全蚀病的试验,结果表明:以12.5%硅噻菌胺悬浮剂(全蚀净)20ml处理区防效最高,拔节期防效已达85.40%,对小麦穗期白穗率的防效为79.45%,且较对照增产幅度大,达27.53%;3%苯醚甲环唑(敌委丹)悬浮种衣剂60ml拌种处理,拔节期、穗期防治效果分别为84.22%,78.58%,增产幅度27.36%,仅次于全蚀净;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敌委丹)40ml+2.5%咯菌晴悬浮种衣剂(适乐时)20ml拌种处理拔节期、穗期防治效果分别为83.44%,79.12%,增产幅度26.75%。  相似文献   

6.
为验证适麦丹4.8%水悬浮剂在小麦拌种上的防病增产效果。2009~2010年对适麦丹进行了小麦拌种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以4.8%适麦丹水悬浮剂300mL拌种100kg较适宜,能促进麦苗生长、增加有效分蘖对小麦后期纹桔病、全蚀病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室内药效试验表明:麦根宁1号、敌力脱对小麦根腐病菌的生长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麦根宁Ⅰ号稀释300倍时,平均抑菌圈直径最大;敌力脱稀释800倍时,平均抑菌圈直径最大。同时,麦根宁Ⅰ号、敌力脱Ⅱ号,粉锈宁对小麦全蚀病菌生长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粉锈宁,麦根宁Ⅰ,Ⅱ号在稀释10000倍时,抑菌率均达100%;敌力脱在稀释15000倍时,平均抑菌率仍达89.7%。  相似文献   

8.
戊唑醇种子处理剂防治小麦纹枯病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戊唑醇不同剂型及用量作麦种处理对纹枯病防效和小麦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戊唑醇对小麦出苗安全;对纹枯病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且控制枯白穗效果突出.2%戊唑醇湿拌剂10~20 g和6%戊唑醇悬浮剂3.3~10 ml处理10 kg种子,冬前病株率防效68.1%~81.0%;拔节期防病效果显著高于对照药剂纹霉净;2种剂型以0.3~0.4 g有效成份拌10 kg种子,枯白穗防效高达83.7%~93.0%,相对于对照药剂纹霉净的枯白穗防效达53.3%~80.0%.  相似文献   

9.
硅噻菌胺拌种防治小麦全蚀病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不同浓度的硅噻菌胺拌种小麦进行大田防治全蚀病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种子量0.5%~4.0%的硅噻菌胺拌种小麦,对小麦根部发病和小麦后期的白穗都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对成株期根部发病的防治效果为54.46%~83.38%,其中2.0mL和4.0mL的处理防效相当,超过了80%;对白穗的防效,各浓度处理均超过了90%。效果明显优于对照药剂粉锈宁。该药剂对小麦安全,无药害。  相似文献   

10.
4种药剂防治香蕉叶斑病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25%敌力脱乳油、25%顷止乳油、25%富力库水乳剂和43%大生富悬浮剂4种药剂进行香蕉叶斑病[Cercospora musae Zimm、Cordana musae (Zimm) Hoehn、Helminthosporium torulosum (Syd.)Ashby]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敌力脱乳油、25%顷止乳油和25%富力库水乳剂3种新型药剂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效均较传统药剂43%大生富悬浮剂的防效高,持效期也较长:3种新型药剂中,25%敌力脱乳油的防效和持效性均表现最好,最高防效达84.80%,药后21d防效仍达77.57%;4种药剂防治香蕉叶斑病的施药间隔期,25%敌力脱乳油为20-25d,25%顷止乳油为12~15d,25%富力库水乳剂为15-20d,43%大生富悬浮剂为7~10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