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通风库是我国当前柑桔产地的主要贮藏库型。由于该库库体结构不够合理,通风受外界风速的制约较大,库温随外界气温的变化而产生的波动较大,因而往往达不到贮藏果实所需要的较低而稳定的温度条件。尤其在柑桔采收时节,白天气温较高,果实进库时带入大量热量,造成库温升高。贮藏后期(翌年4—5月)气温回升,虽晚间库外有较  相似文献   

2.
柑桔果实贮藏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腐烂、失重、枯水和风味劣变四大项,其中腐烂和失重直接导致经济上的损失。采用2,4—D 处理,使柑桔果实腐烂率下降,贮藏期延长,如甜橙果实在通风库中贮藏五个月,腐烂率一般可控制在5—15%。但由于贮藏期的相对延长,在通风库中贮藏的果实失重显得比较突出了,甜橙贮藏五个月,果实的失重率一般15—20%。在结构较差,湿度偏低的库房内贮藏,失重率有的达20%以上,同时果实易萎缩,商品外观下降。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出现了。为进一步解决通风贮藏中的失重问题,我们于1966年开始进行柑桔薄膜包装贮藏试验。  相似文献   

3.
柑桔采果期与果实产量和质量有密切的关系。适时采果。保证果实正常生长发育期的完成,才能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我县地处湘中,年平均气温16.7℃。温州蜜柑果实的成熟期,早熟品种在10月  相似文献   

4.
黄岩县水果公司陈本平、安珞负责的“不同形式柑桔通风贮藏库的保鲜效果试验”科研成果,最近被国家商业部评为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黄岩县水果公司受商业部委托,于一九八一年开始进行柑桔贮藏保鲜对比试验科研活动。在1981~1983的三周年中,陈本平、安珞负责在六种不同形式的柑桔通风贮藏库中进行了八十一万斤柑桔贮藏保鲜对比试验,终于找到了大量柑桔贮藏保鲜的最佳方法——新型柑桔常温通风库。这种库的库房  相似文献   

5.
柑桔紫血焦病是我国黄岩柑桔产区危害果实的特有病害。它严重地影响着果实的商品性和贮藏性。此病发生在果实着色期至贮藏期。其症状表现为果实表皮先出现绿色斑块,后转变成棕褐色乃至紫褐色的不规则斑块,最后表皮细胞干瘪坏死,当病菌侵染时即发生腐烂。 黄岩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属中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为17℃,年平均降雨量为  相似文献   

6.
随着柑桔生产的迅速发展,产量剧增,与运输、贮藏、销售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要解决这矛盾,势必采取措施,扩大贮藏量,增加贮藏设施。 1980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组织访日考察,我县根据日本柑桔通风贮藏库的特点,建造了二种形式的柑桔通风库,计285平方米。综合这二种形式的通风贮藏库的特点,作了适当改进,1982年又新建了400平方米通风库。这样,加上1956年建造的一座自然通风库,共具备四种不同结构形式通风库和简易冷风库,进行了贮藏效果的对比试验。三年来,共贮藏柑桔八十一万余斤,取得了较好的贮藏效果,达到了延长供应期,提高  相似文献   

7.
<正>柑桔属亚热带常绿性不耐冻果树,冬季不落叶,在其生育期中需要较高的温度。当气温下降到0℃以下,北方寒潮南下所引起的平流降温和辐射降温所引起的霜冻,会使柑桔的枝叶、果实的细胞间隙结冰或细胞原生质变性结构破坏,从而产生冻害,对柑桔产量损失严重。因此,切实加强防冻  相似文献   

8.
锦橙在控温通风库贮藏,贮藏期可达180天以上。果实贮后仍新鲜饱满,风味好;3月份以后果实贮藏后期腐烂率比用改良通风库贮藏减少30%~60%;因果实销售的季节差价和腐烂减少,每贮藏1万公斤果实纯收益可达6800多元,比用改良通风库贮藏增值3600元以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黑点蚧(Parlatoria zizyphus(Lucas))在我国各地柑桔产区均有发生。寄主植物除柑桔类外,尚有枣、椰子、月桂、槟榔、油棕、茶树等,是柑桔主要害虫之一。若虫和成虫常群集于叶和果实上为害,影响光合作用,严重时影响果实品质和外观。据报道,黑点蚧在浙江一年发生3代。在气温30℃,用氰酸气熏蒸(氰化钾1:硫酸1:水3),每立方尺用100—300克,熏蒸20—30分钟,雌蚧死亡率达  相似文献   

10.
1 温度管理 前期加强保温,后期注意通风控温,定植后7~10天应维持30~32℃,以加速发根,晴天午间通风,下午提早盖膜,以利夜间保温.随着气温回升,晴天要逐步加大放风,控制棚温23~28℃,阴天也要通风换气.果实膨大阶段,昼夜温差掌握在10℃左右,夜间通风口也不关闭.  相似文献   

11.
<正> 于1984~1986年,在河北省河间县南八里铺果园和辛集市新垒头果园分期采收鸭梨2~3次,每期采果120箱,分别贮藏于冷库和通风库中。通风库中为自然气温,相对湿度80~90%,贮藏4~5个月;冷库中起始温度12℃以卞,最后保持在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许多人认为,经过冷藏的果实,风味都是不好的,这只能够说明我们对柑桔果实的特性尚未有较全面的认识,对冷库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换气等控制欠妥。较长期以来人们对不同品种(主要为蕉柑、栟柑和甜橙)的果实皆采用2—4℃的贮藏温度,这显然是缺乏根据的;更有将贮藏温度降低到2℃以下,以减少腐烂损耗,这当然在一  相似文献   

13.
柑桔属亚热带常绿果树,低温冷冻是柑桔栽培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一般柑桔树对气温要求是年平均气温15℃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5℃以上,极端最低气温-5℃以上。武汉位于北纬30°35′,属柑桔栽培的北缘地区,年平均气温16.3℃,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只有2.8℃,绝对最低气温,1977年1月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贮藏研究组成立于1962年,研究组拥有生理生化实验室、品质研究实验窜和贮藏条件实验室(包括湿冷气调库、湿冷通风库、冷库、改良通风库等),可满足柑桔采后基础研究、柑桔贮藏技术研发的各种试验要求。研究组致力于柑桔采后代谢和病变机理、防腐保鲜处理、品质控制、贮藏条件控制、商品化处理等研究,近年来主持或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重大专项、  相似文献   

15.
柑桔果实防腐处理的应用,有效地控制了贮藏中为害最重的绿、青霉和蒂、黑腐两大类腐烂,延长了贮藏期。随着贮藏时间的相对延长,果皮失重萎缩导致干疤普遍发生,成为柑桔通风库和冷库贮藏中的突出问题。1666年以来试验证明,采用薄膜包装,提高果实包装内湿度,可显著减少干疤;地窖环境稳温高湿,CO_2含量较高,干疤较少;厄瓜多尔采用薄膜袋抽气后,利用薄膜的适当透气性自发气调贮运香蕉效果良好。在上述三项经验的启发下,1974年我们进行了锦橙、柠檬薄  相似文献   

16.
发展夏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柑桔面积和产量的剧增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广大生产者便把目光投向错季节的品种。晚熟、适宜鲜销的夏橙 ,由于其效益明显 ,便越来越引起各产区的高度重视。但夏橙对生态条件和栽培管理技术等要求较高 ,如生态条件不适宜或栽培管理技术跟不上 ,冬季落果严重 ,产量低或无 ,果实皮粗 ,汁少化渣差 ,易形成“干、酸、落” ,春季果实返青等现象 ,故发展夏橙切忌盲目 ,应注意以下问题。1 夏橙适宜种植的生态条件夏橙在第二年 4~ 5月成熟 ,果实需挂树越冬。根据我国柑桔区划的气温指标 ,夏橙最适宜年平均气温为 2 0~ 2 2℃ ,1月平均气温 1…  相似文献   

17.
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4℃,≥10℃年积温5000~8000℃;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200~1800mm;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1400小时以上,尤其是七八月,日照时数多,对柑桔果实膨大、成熟和品质的提高都很有利。这种优越的自然条件很适宜发展甜橙。在全国柑桔区划中广西是甜橙最适宜区域或适宜区之一。甜橙,特别是脐橙是我国加入WT0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鲜食农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建瓯县柑桔生产发展迅速,现全县面积已达9万多亩,初步形成柑桔商品基地。但是,一九八八年五月上旬,建瓯县出现历史罕见的暴热天气,从5月1日至5月5日平均气温25.3℃,比历年平均22℃偏高3.3℃,平均最高气温32.8℃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  相似文献   

19.
柑桔木虱越冬成虫冬春季种群数量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西柑桔产区柑桔木虱越冬成虫种群数量动态进行观察,了解其活动规律。结果表明,在冬春季柑桔木虱越冬成虫能在不同植株之间活动,特别是在气温8℃时,活动更明显;柑桔木虱越冬成虫种群数量与气温关系密切,遇到低于0℃或日平均气温低于8℃持续5天以上时,越冬成虫数量会减少。九里香春梢萌芽期开始后,越冬成虫快速减少。因此,笔者认为冬季防治柑桔木虱的时间,宜在2月下旬以前(柑桔嫩梢萌芽前)进行,结合冬季清园,在柑桔木虱越冬成虫产卵之前及时喷药杀灭,最大限度地减少越冬虫口基数。  相似文献   

20.
柑桔果实受冻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枯水和落果,果实越冬防冻是晚熟柑桔安全生产的关键。2020—2022年,在湖北兴山县以海拔397 m处的伦晚脐橙结果树为试材,以树冠不覆盖为对照,研究了12月至翌年2月越冬期树冠分别覆盖防寒布、薄膜(聚乙烯农用棚膜)、薄膜+遮阳网(黑色,遮光率70%)对果实越冬防冻的效果。结果表明,防寒布的效果最优,遇低温时可提高温度1.0℃以上,可有效减轻或防止冬季低温冻害,显著减轻果实枯水率和枯水指数,且成本低、操作简单,可以在生产中推广。薄膜+遮阳网的防冻效果次之,但成本较高、操作繁琐。树冠覆盖薄膜的防冻效果在气温较低的寒冬年份不明显,且后期随着气温的回升、日照加强还易导致树冠(特别是树冠顶部)温度过高,引起枝叶、果实灼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