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8 毫秒
1.
湘北平原美洲黑杨无性系的丰产性与遗传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个地点34个美洲黑杨无性系7年生试验林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进行多点联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无性系间、地点间及地点内区组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材积性状无性系×地点交互效应显著.以材积性状为例,采用联合回归法、生态价法和非参数法3种稳定性分析方法对各无性系在不同地点的适应性与稳定性进行评价,根据Eberhart-Russell模型bi值及无性系×地点交互效应值将34个无性系划分为广泛生境型、优良生境型、不良生境型3类.以各无性系材积主效应值V1及非参数稳定性度量值Si(1)对各无性系的丰产性与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以中汉17为参照,评选出9个高产稳定型无性系,其中,XL-90、XL-77、XL-75、XL-92、XL-101为5个杂交新无性系.  相似文献   

2.
在木麻黄无性系水培苗上接种13个外生和内生菌根菌菌株,观察菌根菌对木麻黄无性系苗高生长和造林12个月后树高、胸径和保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3个外生和内生菌根菌都极显著地促进了木麻黄无性系小苗苗高的生长,最大的比对照苗高增加了68.5%,最小的也比对照增加了14.7%;造林12个月后,多数菌根菌对木麻黄无性系的促生作用明显下降,只有2~3个菌根菌株可以显著或极显著地促进木麻黄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德昌杉无性系种子园为研究材料,对38年生30个无性系870个分株的胸径、树高和冠幅进行生长量统计分析,以及从异速生长指数上分析不同无性系间生长量上的差异。30个无性系的胸径、树高和冠幅的均值分别为28.24 cm、19.18 m和5.18 m,其变异系数的均值分别为0.29、0.19和0.24;胸径-树高、胸径-冠幅异速生长关系分析显示德昌杉的在胸径生长量上分配的速率明显高于树高和冠幅,表明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和冠幅的异速生长轨迹发生了显著变化;胸径-冠幅和胸径-树高之间的SMA斜率在不同无性系间,无相同的SMA斜率,除16和28号无性系的胸径-树高外,差异均显著(P<0.05),30个无性系间没有一致的生长量分配速率。无性系间异速生长关系的差异导致不同的生长量分配模式进一步体现了环境对各构件生长的生态可塑性和无性系间生长性状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为德昌杉优良无性系的早期选择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黑木相思无性系生长表现及早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嘉汉林业有限公司黑木相思项目组选育出的黑木相思无性系,测试这些无性系在3个不同地点(广东河源、高要和广西百色)的早期生长表现,并据此进行早期选择。结果表明:在不同地点各无性系的生长表现各不相同;按照30%的淘汰率,每个地点选出13~14个表现比较好的无性系,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比对照高出10%~48%,其中无性系SR24、SR3、SR6、SR22同时在参试的三个地点表现都较好,而SR13、SR24、SR3、SR8、SR6、SR10、SR22这七个无系性则在广东的两个地点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出适合桓台县当地生长的杨树优良新无性系品种,对26个黑杨派杨树新无性系进行苗期生长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无性系的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广泛的遗传变异,苗高、地径、胸径3个性状均受强遗传控制,3个生长性状间表现出极显著的遗传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和综合评定,初步筛选出21个生长量较大、育苗成活率较高的无性系,可参与区域化造林试验.  相似文献   

6.
对河北、河南、山东、甘肃的4块毛白杨无性系测定林中约100个无性系进行了木材基本密度的测定,对木材基本密度在地点和无性系间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毛白杨无性系的木材基本密度平均值为0.4363g/cm3,木材基本密度在地点和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木材基本密度的无性系重复力为0.82~0.91,属于受遗传控制较强的材性性状.对生长和材性的相关研究表明,木材基本密度与生长性状(包括胸径、树高和材积)一般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但不同地点上表现为不同的正或负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对海南东部和西部两个土壤和气候类型不同的地点进行了木麻黄无性系筛选试验,从参试的木麻黄的单株材积、树高、胸径及保存率进行评价和选择.试验结果表明9号无性系是生长和适应性最好,可在海南岛内进行推广应用;4号、17号无系性能适应海南岛东部降雨量大的地区,但不宜在砖红壤土地上生长;3号和1号无性系适合在砖红壤上生长.  相似文献   

8.
对杂交选育和引种的9个杨树无性系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的苗期地径、胸径和苗高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黑小2号、J10、J7等3个无性系表现最优,地径、胸径、树高分别较小黑杨提高45.03%~22.16%、70.99%~14.96%、44.31%~16.43%。  相似文献   

9.
白榆无性系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在白榆群体选择的基础上,进行个体选择和无性系测定的研究结果。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多点方差分析表明,进行无性系选择是有效的,其无性系问方差分别为72.7%、55.2%、92.5%,无性系×地点交互作用方差,树高为22.7%,胸径为40%。采用Wrickl(1962)的方法计算遗传稳定性;提出无性系选择的增益即为过去的选择已获得的和对现有无性系进一步选择获得的增益;经单一地点和多地点方差分析,生产力和遗传稳定性单项指标及多性状综合选择,选出7个优良无性系,其材积平均增益为54.8%。  相似文献   

10.
5个香椿无性系嫁接苗苗期生长节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5个香椿无性系嫁接苗嫁接后8个月苗高和基径的生长状况,可知苗高和基径的年生长趋势均为典型的"S"型曲线,即呈现出"慢-快-慢"的生长规律,苗高和基径的生长主要集中在8月份以前,8月份以后苗高和基径的生长变化不明显。在11月份落叶时,5个香椿无性系嫁接苗的苗高可以达到35.3cm-95.1cm,基径可以达到1.03cm1.59cm。利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5个香椿无性系嫁接苗苗高和基径的生长节律进行拟合,建立了不同无性系嫁接苗苗高和基径苗期的生长曲线拟合模型,拟合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通过对拟合的Logistic曲线方程进行二次求导得出的速生期进行分析,香椿嫁接后基径比苗高更早进入速生期,基径最早嫁接后一个月左右就可进入速生期,而苗高最早则需要45d左右。香椿基径的速生期也比苗高长,可维持在大概75d~90d,占到了总生长期的1/3左右,而苗高的速生期仅有45d~60d,苗高和地径的速生期生长量均超过了总生长量的一半以上。而不同无性系不但进入速生期的时间点有着明显的差异,且其速生期的长短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本地无性系最早进入速生期,且其速生期也最长。  相似文献   

11.
《林业科学》2021,57(6)
【目的】基于BLUP和GGE双标图分析法综合评价多试验点区域化试验黑杨派无性系(品种)的速生性、稳定性和各试验地点的区分力、代表性,可为黑杨派引种无性系的选择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位于北京、河北和山东的9个试验地点15个黑杨派引种无性系(品种)进行生长性状测定,使用ASReml-R程序包拟合误差异质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通过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法获得各无性系在各试验点6年生胸径和树高BLUP数据,进行GGE双标图分析,对无性系和试验地点进行评价。【结果】基于胸径和树高BLUP数据GGE双标图分析的前2个主成分(PC1和PC2)的方差解释百分比为84.69%和69.83%。基于胸径BLUP数据GGE双标图显示,9个试验点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被分为2组:河北永清和山东金乡为一组,胸径最大的无性系为50;其余7个试验点为另一组,胸径最大的无性系为Por。区分力最好的地点为北京昌平和河北永清,代表性最好的地点为山东宁阳(高桥)和河北魏县。对于无性系高产性和稳产性,Por胸径最大,Pa、36、108、50、111和107的胸径均大于均值,而Og的胸径接近总体均值,La胸径最小; 107、Me、108、Br、Og和36稳定性较好。【结论】胸径与树高BLUP-GGE双标图存在差异,胸径BLUP-GGE双标图较树高的可靠;无性系Por速生性突出,其次是Pa、36、108、50、111和107,稳定性较好的无性系为107、Me、108、Br、Og和36,速生性和稳定性均较强的无性系为Por、Pa、36、108和107。  相似文献   

12.
日本落叶松无性系早期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参试的77个无性系中选出72个无性系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无性系间在树高、胸径生长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同对照相比,树高、胸径生长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的有15个无性系;树高和胸径同时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的有8个无性系,其中F0—19、中1—2这两个无性系树高和胸径均达极显著差异。采用指数选择法共初选无性系16个,其树高生长比对照提高33%~76%;胸径生长比对照提高26%~91%。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广西、广东和海南的五个地点桉树无性系进行生长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评价,以筛选出优良无性系。【方法】基于3.5年生桉树无性系的树高、胸径、材积、保存率和蓄积量数据。首先联合五个地点数据对各性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然后建立线性混合模型进行单地点和多地点方差分析,以无性系、无性系×重复(地点)为随机效应,得出各性状的方差分量以及各无性系的BLUP值,从而计算各性状的遗传参数值。最后综合AMMI模型与BLUP-GGE模型选择优良无性系及适生环境。【结果】1)该研究表明各生长性状中的不同亲本、无性系、地点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不同亲本中,粗皮桉×韦塔桉的各性状表现较好,其年均材积和蓄积量可达到每株0.069 0 m3、26.6 m3·hm-2a-1;不同无性系中,EC245为较为优良的无性系,材积和年均蓄积量可达每株0.090 9 m3、118.46 m3·hm-2a-1  相似文献   

14.
该峨眉冷杉初级无性系种子园面积4.98 hm2,共保留63个无性系,无性系内分株的变幅为3株~101株;种子园内63个无性系20 a生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冠幅的变幅分别为8.04 m~12.27 m、15.32 cm~26.45cm和4.05 m~7.02 m,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表明,无性系间平均树高、胸径和冠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无性系内树高、胸径和冠幅差异不显著;种子园内无性系分株在30株以上无性系共19个,19个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的均值分别为10.26 m±2.54(变幅5.69 m~14.35 m)、18.62 cm±5.21(变幅11.20 cm~32.57 cm)和4.95 m±0.82(变幅2.76 m~6.39 m)。19个无性系的主要生长性状方差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无性系间平均树高、胸径和冠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无性系内树高、胸径和冠幅差异不显著,对19个无性系的主要生长性状进行多重比较和排序,为下一步研究无性系营养和生殖生长相关性奠定基础;无性系的胸径和树高两主要生长性状呈显著正相关;无性系内的生长性状平均数的变异较无性系间小得多,说明生长性状主要受遗传控制。该种子园至今未结实,对不结实的原因和下一步经营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对温县国有苗圃场栽培的7个10 a生毛白杨无性系及对照河南毛白杨的树高和胸径生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个毛白杨无性系间树高和胸径生长没有显著差异,各无性系的树高和胸径均大于对照河南毛白杨,可以作为优良无性系建立采穗圃繁育良种壮苗。7个毛白杨无性系的树高重复力为0.426,胸径重复力为0.327。研究的结果为杨树人工林建设和城乡绿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黑杨派杨树新无性系苗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个黑杨派杨树新无性系的苗期试验结果表明:无性系间的生长量和育苗成活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广泛的遗传变异。苗高、地径、胸径、成活率4个性状均受强遗传控制。3个生长性状间表现出极显著的遗传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和综合评定,选出31个生长量较大、育苗成活率较高的无性系,可参与区域化造林试验。  相似文献   

17.
泡桐杂种无性系速生性状早期预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1个泡桐杂种无性系4年生林分的树高,胸径进行了秩次相关分析。对8个毛泡桐×白花桐无性系1年生苗的7个性状(苗高、地径、平均节长度、1.3米以上连续5个节的长度、叶柄长、叶片长、叶最大宽)进行性状之间的相关分析,并与4年生树高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树高生长不稳定,胸径生长较稳定,叶柄长与4年生树高相关系数达到可靠水平(r=0.411);并且叶柄长度的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都较大,因此在杂种苗选择时,考虑叶柄长度及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华北落叶松无性系造林试验中对苗高和地径进行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无性系间在苗高、地径生长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苗高遗传力为0.71,地径遗传力0.88;通过苗高单性状选择,初步选出15个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9.
雷州半岛桉树无性系选择及其早期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27个3年生不同桉树无性系的几个主要性状进行调查,运用比较、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无性系主要性状的种间差异以及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地点立地条件、不同桉树无性系的年均蓄积量差异极显著,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交互作用。干形指标与其产量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树高、胸径之间存在显著的表型和遗传相关;通过干形指标和无约束指数选择法,综合评定了各无性系的生长表现,选出EC1、CH3、CH1等18个表现优良的无性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4个地点的毛白杨无性系进行了木材纤维长度遗传变异的研究.结果表明木材纤维长度在地点和无性系水平上均有显著的差异.木材纤维长度的无性系重复力估计为0.79,表明这一材性性状受到较强的遗传控制,可以通过遗传手段得到改良.本文还研究了木材纤维长度在株内的遗传变异.木材纤维长度以及其它性状间的相关分析发现木材纤维长度和树木生长性状(包括材积、树高、胸径和树干通直度)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在木材纤维长度和木材基本密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结论认为根据不同地点生长速率与材性的关系,可以进行以生长性状或木材材性性状为主的选择,也可以进行两方面的联合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