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仕铭 《饲料工业》1991,12(3):25-26
<正> 现代畜牧业为了防治动物的疾病和促进生长,习惯于在饲喂的饲料或日粮中,以单独或复方的剂型添加抗生素或化学合成的抗菌药作为日粮的组成,获取预期或更佳的饲养效益。考虑到家禽长期应用某一种单独或复方剂型的抗生素或化学合成抗菌药物添加剂后,可使动物机体内某些细菌群突变的原因转变为抗性菌。抗性菌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将抗性因子(或称R因子)传递给其它敏感细菌,使某些不耐抗生素的致病菌演变成耐性菌,从而降低这类药物防治家禽疾病的效果。此外,抗生素或化学合成抗菌药物作为家禽日粮的组成,经摄入并吸收后,部分药物会残留于肉、蛋等产品中。人们食  相似文献   

2.
随着各种先进科学饲养技术的普及,各种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饲料中。其中有一种被称为“畜禽生长促进剂”,包括抗菌素、抗菌药物、激素等,主要作用是刺激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和动物抗病能力。抗菌素、抗菌药物作为畜禽生长促进剂在应用中证明,对促进动物生长和保持动物健康确有一定效果,但也引起许多争论。首先是关于抗菌素及抗菌药物在畜禽体内的残留问题,残留有抗菌素和抗菌药物的肉类产品,加热后不能完全使其“钝化”。其次长期饲用,可使机体某些细菌群突变而成为抗性菌,而抗性菌又能将抗性因子(R因子)传达到其他敏感细…  相似文献   

3.
绿色饲料添加剂在改善畜产品品质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后,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的主要障碍,其重要原因是畜产品的品质问题,尤其是药物残留问题。我国畜产品生产中大量使用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和激素等。这些药物会在动物机体内残留,使机体产生耐药性,降低机体的免疫力,直接或间接的危害人体健康。有研究证实,人类常见的癌症、畸形、抗药性、某些中毒现象与畜产品中的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的残留有关[1]。同时抗生素等药物的大量使用,也会导致畜产品的风味、品质极度下降[2]。因此,利用安全、高效、无药残、无污染的绿色饲料添加剂替代抗生素,改善畜产品品质,生产…  相似文献   

4.
1 抗生素及其添加剂不规范使用的危害 长期给药会导致药物在畜禽体内积蓄,使细菌对药物的抗药性逐步增强,以致某些抗生素的疗效降低,尤其是长期不按规定终年拌饲抗生素添加剂,当药物有效剂量不足且长期应用时,细菌逐步产生适应环境、改变代谢途径、消除药物影响等变化,进而产生抗药性,这时细菌不仅对原来敏感的抗生素类药物变得不敏感,而且还会给畜禽带来危害.  相似文献   

5.
饲料工业中广泛应用的饲料添加剂(如抗生素、激素等)大多属于化学合成类,这类添加剂在提高畜禽的养殖效益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和激素类物质会破坏自然环境中微生物间的生态平衡.同时,抗生素、激素类药物在体内的残留使畜禽产品品质下降,影响人类的健康.而且药物残留使畜产品无法通过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壁垒,严重影响了我国畜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6.
抗菌药物,特别是抗生素是兽医临床上使用最多和最重要的药物。近年来,抗菌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也在饲养业中推广应用,这对畜禽保健、促进畜禽生长,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在有的饲养户和畜牧兽医人员中对此类药物及其添加剂的滥用十分普遍,其危害实在不能低估:(1)产生抗药性频繁使用抗菌药物,使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抗药性逐步增强,以致某些抗生素的疗效降低,尤其是长期不按规定拌饲抗菌药物添加剂,当药物有效剂量不足,且长期应用时,细菌在这种条件下,具有适应环境、改变代谢途径、消除药物影响而产生抗药性。这时细菌…  相似文献   

7.
《饲料工业》2017,(20):1-5
在畜牧业生产中,抗生素发挥着抗病促生长的重要作用。然而,抗生素的大剂量长期使用也带来了细菌出现耐药性,畜禽肠道菌群失调、免疫力下降以及畜产品药物残留等负面影响。因此,寻求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环境无污染、在畜产品中无残留的抗生素替代品是当前畜禽养殖业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海藻多糖是一种从海藻中提取出来的活性物质,其可以通过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细胞因子和抗体的产生等途径来实现对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因此在替代抗生素方面可以充当重要角色。本文就海藻多糖对调节畜禽机体免疫作用及其机理进行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8.
利用糖萜素饲喂产蛋鸡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畜牧业,畜禽专业化和规模化饲养不断发展.为预防畜禽疾病,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和提高饲料利用率,大量的抗生素被用作饲料添加剂.饲料中长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添加剂,能引起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破坏动物体内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同时,抗生素等药物在畜产品中残留,直接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国内外极为重视天然抗病促生长类饲料添加剂的研究.糖萜素是以糖和三萜皂甙为主体研制而成的纯天然绿色产品,可取代抗生素用于畜禽饲养.为验证糖萜素饲喂畜禽的效果,笔者于2000年夏季进行了利用糖萜素饲喂产蛋鸡的试验,取得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现代畜牧业 ,畜禽专业化和规模化饲养不断提高。为预防畜禽疾病 ,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和提高饲料利用率 ,大量的抗生素被用作饲料添加剂。饲料中长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添加剂。能引起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 ,破坏动物体内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 ,降低机体免疫功能 ,同时 ,抗生素等药物在畜产品中残留 ,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因此国内外极为重视天然抗病促生长类饲料添加剂的研究。糖萜素是以糖和三萜皂甙为主体研制而成的纯天然绿色产品 ,可取代抗生素用于畜禽饲养。为验证糖萜素饲喂畜禽的效果 ,笔者于 2 0 0 0年夏季进行了利用糖萜素饲喂产蛋鸡的试验…  相似文献   

10.
正1无抗养殖背景随着抗生素在人和动物中的使用日益增多,部分细菌对人和畜中共用的药物产生了抗性。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养殖场长期、连续、低剂量地使用抗生素来完成促生长以及预防疾病作用,可使动物出现对某些抗生素的耐药性,这与人类使用类似的抗生素后产生耐药性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一旦这些"耐药因子"由于人类接触动物或食用动物制品而在人畜之间出现耐药因子转移,则后果不堪设想。美国、欧盟(EU)和世界卫生组织(WHO)都认为这种联系已经严重影响到未来的生存,需要在养殖场限制和禁  相似文献   

11.
1950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首次批准抗生素用作饲料添加剂以来,世界各国相继进行抗生素的饲喂试验,并广泛用于畜牧生产。不可否认,抗生素的应用曾给畜牧生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抗生素的应用在带给人们极大利益的时候,它的负面效应也给人类带来越来越大的麻烦。表现为:1、滥用抗生素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2、长期使用抗生素造成畜禽机体免疫力下降;3、长期使用可引起畜禽内源性感染;4.长期使用会在畜产品和环境中造成残留。这些对人类和动物健康形成潜在的威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颁布了禁止和限制使用抗生素添加剂在饲料中的应用。联合国卫生组织于1997年10月的专题会议上发出了警告,包括沙门氏菌在内的4种细菌的抗性菌系已从动物传给了人类,人类正面临着受到不会对抗生素治病产生反应的感染危险,并呼吁对畜禽慎用抗生素。南京农业大学薛恒平教授曾著文[1],饲料添加剂中不使用医用抗生素等抗菌物,无论从近期还是长远利益来看,均是势在必行,任重道远,盼我国有关决策部门,早日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问题的提出众所周知,畜禽即使在正常状态下肠道中亦存在一些有害细菌从而有碍于畜禽达到其最佳生产性能,尤其是乳猪和仔猪更经常因肠道内有害菌大量繁殖而发生下痢和死亡。历史的回顾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在饲料中掺入抗生素喂给畜禽会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但抗生素也会抑制畜禽肠道中正常菌群,并会残留在畜禽产品中以及使细菌产生抗药性从而间接影响人体健康。后来人们又发现在饲料中添加有机酸(如丙酸、柠檬酸、延胡索酸)可产生很好的效果而没有采用抗生素时的那些缺点,但有机酸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即成本高昂且对设备有腐蚀性,故难以普及。近年来国外正在大力研究开发活菌制剂,就是将某些活的有益细菌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令其大量繁殖后将其制成稳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方式添加微生态制剂对雏鸡增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抗生素在防制畜禽疾病,促进动物生长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但由于抗生素的滥用,不仅造成抗生素在畜产品中残留,而且还使致病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给人类安全和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威胁.有益微生物的研制与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其具有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调节机体免疫和促进畜禽生长等多方面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有无毒副作用、无药物残留及不产生耐药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在畜禽饲养管理过程中使用违禁药物或滥用药物,使用饲料添加剂或超量用药,不遵守休药期规定等均可引起畜产品兽药残留。同时饲养环境遭到污染也能致使药物残留,并且我国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力度不够等,致使畜产品中药物残留问题更加严重。人体摄入存在药物残留的食品后,不仅会引起急性、慢性或蓄积性中毒,还会致使机体细菌产生耐药性,甚至污染整个生活环境等。  相似文献   

15.
中药抗大肠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自抗生素药物应用于临床以来,给临床上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效果,但是随着人们对抗生素的滥用及不规则使用使畜禽对抗菌药物产生了很大的耐药性,严重影响了临床的治疗效果和人类的安全,细菌的耐药性问题在抗生素治疗上亟待解决。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明确指出,细菌耐药性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主要通过周围的环境、粪便排菌或哺乳或皮肤相互接触时感染,感染者又从粪便排菌,污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兽药和饲料添加剂在促进动物生长、降低动物发病率与病死率和改善畜产品品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畜牧业发展中占重要部分。这些抗菌药物在动物机体内不能被完全代谢,积聚在动物体内随着粪便排出体外,由此类粪便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不仅使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甚至还出现畜禽产品安全等问题危害动物以及人类健康。因此,去除畜禽粪便中残留的抗菌药物和耐药基因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论文主要从畜禽粪便中抗菌药物的降解方法和残留检测手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细菌耐药性又称抗药性,一般是指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耐药菌的疗效降低或无效。耐药菌出现后,很快在不同地域、同种与异种细菌之间进行传递,使未曾使用过该种药物的个体或地区出现耐药菌株且耐药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随着药物种类的增加,耐药菌的耐药谱也越来越广。尤其目前人医和兽医临床上又出现了超耐药、多重耐药性病原菌,危害更加严重,几乎到了无药可用的地步。大量的实验证实,抗生素治疗中可以引起GNR的Lps释放,作用于单核巨噬细胞介导多种炎症因子释放,如: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IL-8、前列腺素、凝血素、干扰素、血小板基激活因子等。这些因子适量时可激活免疫系统,产生杀灭微生物的有益作用。过量时可引起肌体严重病理反应,表现为发热、低血压、心动过速、休克、MOF及死亡。专家指出,随着抗生素在养殖业生产中的广泛使用,导致多重耐药性的产生与内毒素的释放以及畜禽体内的残留,不仅直接影响动物产品的安全与卫生、畜牧业的生产与经济,而且极大的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与生存环境。本文以细菌耐药性的现状与抗生素治疗导致细菌内毒素的释放及畜禽体内残留现象进行综述,并探讨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本文旨在希望有关人员了解抗生素知识并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抗生素是指由细菌、放射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提供而得到的能杀灭或抑制其他细菌生长的某些产物,或是用化学合成或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类似物。实践证明,在畜禽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抗生素,具有刺激动物生长,提高动物增重速度及防病治病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和畜禽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的提高,畜产品数量持续稳定增长.然而,畜禽养殖业(尤其是畜禽的规模养殖)上依靠长期使用抗生素来促进畜禽生长、减少畜禽疾病的饲养模式,造成的细菌耐药性、畜产品抗生素药物残留、过敏中毒反应以及"三致"作用等危害日益严重,不仅使畜禽产品(肉、蛋、奶等)的安全与质量降低,而且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更与当今人们对畜产品质量上追求的无污染、无药残、无公害形成鲜明的对比.欧盟鉴于发生在人类的抗药性事件,已从2006年1月起全面禁用抗生素生长促进剂(AGP).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业在为人们提供乳、肉、蛋等畜产品的同时,畜牧场的畜禽粪便和由此所产生的恶臭,不仅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也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抗生素等药物的大量使用,使畜产品受到严重污染,直接威胁国民的身体健康.因此,要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生产安全放心的畜产品,促使畜牧生产走向良性循环.根据国内外研究报道,日本的EM是多种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的一种新型微生物活菌制剂,具有清除粪便恶臭、减轻畜产品污染、减少畜禽疾病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