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仔猪黄白病的病原体是大肠杆菌。因此又称仔猪大肠杆菌病。本病是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其特征是仔猪发生下痢。感染率极高 ,若防治不及时 ,常导致仔猪大批死亡。曾用链霉素、氯霉素、痢特灵等灌服或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氯霉素等 ,结果患黄痢的仔猪死亡率为 73% ,白痢病猪死亡率为 17%。 1998年以来 ,我采用民间验方《鸡蛋清后海穴位注射法》在茅栗镇治疗仔猪黄白痢病 ,除有个别仔猪死亡外 ,绝大部分病猪在 1~ 2天内治愈。现报道如下 :主要症状 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病猪拉稀 ,粪便呈乳白色、淡黄或黄绿色的稀浆糊样或水样 ,有特殊的…  相似文献   

2.
目前养猪场最常见和多发的仔猪大肠杆菌病是仔猪黄白痢,其中仔猪黄痢新生仔猪产后2~6 h即可发病,1~6日龄仔猪发病常见,7日龄以上仔猪很少发病,发病率可高达92.28%,死亡率可达68.41%~100%.仔猪黄痢主要临床表现为病猪肛门失禁、排黄色或黄褐色稀便、精神不振、消瘦等,常于12~48 h内死亡;仔猪白痢7~50日龄仔猪均可发病,尤以15~35日龄仔猪常见,发病率较高,约为87.32%,死亡率较低,为25.31%左右.仔猪白痢主要临床表现为病猪排乳白或灰白色的浆糊状粪便、消瘦、行动迟缓、拱背、被毛无光泽等,病猪常于3~7 d内康复或死亡.  相似文献   

3.
辽西地区某养猪场,饲养母猪218头,1995年8~9月间,产仔53窝,产仔后5~36 h内发生仔猪黄痢竟达13窝,共117头;7~15日龄仔猪发生白痢的7窝,61头.曾用链霉素、氯霉素,痢特灵等灌服或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氯霉素等,结果患黄痢的仔猪死亡32头,死亡率为3.65%,白痢病猪虽无死亡,但生长发育迟缓.我们改用诺氟沙星(氟哌酸)胶囊给病仔猪灌服,除有个别仔猪死亡外,绝大部分病猪在1~2天内治愈.  相似文献   

4.
目前养猪场最常见和多发的仔猪大肠杆菌病是仔猪黄白痢,其中仔猪黄痢新生仔猪产后2~6 h即可发病,1~6日龄仔猪发病常见,7日龄以上仔猪很少发病,发病率可高达92.28%,死亡率可达68.41%~100%。仔猪黄痢主要临床表现为病猪肛门失禁、排黄色或黄褐色稀便、精神不振、消瘦等,常于12~48 h内死亡;仔猪白痢7~50日龄仔猪均可发病,尤以15~35日龄仔猪常见,发病率较高,约为87.32%,死亡率较低,为25.31%左右。仔猪白痢主要临床表现为病猪排乳白或灰白色的浆糊状粪便、消瘦、行动迟缓、拱背、被毛无光泽等,病猪常于3~7日内康复或死亡[1,2]。  相似文献   

5.
<正>仔猪黄白痢是一种由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1周龄内的仔猪黄痢发病率较高,死亡率可达100%,病猪表现腹泻、脱水、虚弱、病程短等症状。白痢在仔猪出生一周至一个月内发病率较高,发病时,病猪表现腹泻、肠炎等,最终导致仔猪发育不良甚至死亡,其发病率通常为30%左右,死亡率约为10%。因此,仔猪黄白痢的病程较短、死亡率高、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已经成为我国养猪业必须面临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华北地区某养猪场,饲养母猪218头,1995年8~9月问,产仔53窝,产仔后5~36h内发生仔猪黄痢竞达13窝,共117头;7~15日龄仔猪发生白痢的7窝,61头。兽用链霉素、氯霉素,痢特灵等灌服或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氯霉素等,结果患黄痢的仔猪死亡32头,死亡率为3.65%,白痢病猪虽无死亡,但生长发育迟缓。我们改用诺氟沙星(氟哌酸)胶囊给病仔猪灌服,除有个别仔猪死亡外,绝大部分病猪在1~2d内治愈。  相似文献   

7.
1发病情况华北地区某养猪场,饲养母猪218头,1995年8~9月间,产仔53窝,产仔后5~36h内发生仔猪黄痢竟达13窝,共117头;7~15日龄仔猪发生白痢的7窝,61头。兽用链霉素、氯霉素,痢特灵等灌服或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氯霉素等,结果患黄痢的仔猪死亡32头,死亡率为3.65%,白痢病猪虽  相似文献   

8.
问 我场饲养瘦肉型母猪百余头 ,近期虽见母猪体况良好 ,奶汁充足 ,但仔猪普遍拉痢。病猪粪便有稠有稀 ,有黄有白及灰白色的 ,气味腥臭难闻。病猪以 1 0余日龄的居多 ,有少数是1— 5日龄的。我们已采用各种止痢药剂治疗 ,但效果不佳 ,许多病猪日渐消瘦 ,有的甚至脱水死亡。现在仔猪拉痢病情严重 ,不知如何是好 ,请予指导 ,谢谢 !答 从所述情况推断 ,贵场哺乳仔猪正在遭受仔猪黄痢和白痢的侵害。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 ,是初生 1— 3日龄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以排黄色稀粪为临床特征 ,死亡率较高。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 ,…  相似文献   

9.
<正> 仔猪黄、白痢病发生后。用氯霉素治疗引起仔猪四肢瘫痪在国内外未见报导,1982年8月至83年4月,浙江省普陀县朱家尖公社东风大队八窝仔猪共计77头,发生痢疾后,用氯霉素治疗引起仔猪四肢瘫痪,其发病率达88.3%。四肢瘫痪后用V_(AD)治疗,治愈率为27.3%,未经治疗的13头病猪全部死亡,死亡率达  相似文献   

10.
五种中药对仔猪白痢大肠杆菌的体外抑制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仔猪黄白痢和水肿病.其中,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30日龄,病猪主要表现为排乳白色或灰白色腥臭糊状粪便[1].  相似文献   

11.
规模化猪场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的药敏区系调查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仔猪黄痢、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仔猪的一种疫病。其病原菌主要为肠产毒性大肠杆菌( ETEC) ,每年在死亡的幼猪中约有 5 0 %与 ETEC有关[1] 。王红宁等[2 ] 1 995— 1 999年在四川等地规模化猪场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仔猪黄、白痢的发病率可达 2 0 %~ 60 % ,如果仔猪黄、白痢与其它猪病混合感染 ,其死亡率可达 60 %以上。随着养猪业向规模化发展 ,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腹泻有明显上升趋势 ,仔猪死亡率增高 ,存活率降低 ,断奶窝重降低 ,严重制约了养猪业的发展。大肠杆菌用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 ,且因盲目用药使用药成本增高。…  相似文献   

12.
仔猪黄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1周龄以内的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肠道传染病。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10~30日龄仔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1病原1.1仔猪黄痢致病性大肠杆菌,其血清型以O8∶K88为多见,同一流行区局限1~2种大肠杆菌血清型。1.2仔猪白痢致病性大肠杆菌,其血清型主要以O8∶K88为常见,其次是O60、O115。2临床症状2.1仔猪黄痢病猪精神沉郁,不吃乳,排黄色或黄白色混有气泡的水样粪便,味腥臭。死亡率高(70%~90%)。2.2仔猪白痢病猪发抖,吃乳减少,排灰…  相似文献   

13.
大肠杆菌病是一种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发的仔猪肠道急性传染病,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1],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1 发病情况2019年3月武鸣区双桥镇某养猪场发现有23头6日龄~10日龄的哺乳仔猪患黄痢病,16头断乳仔猪患白痢病。随后又相继有5窝哺乳仔猪发生黄痢病和2哺育栏断乳仔猪发生白痢病。抽测6头病猪的体温分别为:38.4℃、40.5℃、39.2℃、40.1℃、39.3℃、37.8℃。在两天内哺乳仔猪因黄痢死亡11头,因白痢死亡8头。本场兽医曾用恩诺沙星、硫酸新霉素、强力霉素、氟苯尼考等药物进行治疗,效果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14.
1982年8月至1983年4月,普陀县朱家尖公社东风大队8窝仔猪77头,发生黄、白痢病后,用氯霉素治疗,引起仔猪四肢瘫痪,其发病率达88.3%。四肢瘫痪后用维生素AD治疗,治愈率为27.3%,未经治疗的13头病猪全部死亡,死亡率达100%。现将调查情况及治疗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类仔猪肠道传染病。根据仔猪的发病日龄、临床症状及致病菌血清型的差异,可以把仔猪大肠杆菌病分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3种。目前,仔猪黄痢、仔猪白痢流行范围广。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总结了几点治疗方法,供同仁参考。1仔猪黄痢1.1症状病猪精神不振,吃乳减少,排出黄色或灰黄色水样稀粪,内含凝乳小片,很快消瘦,重者昏迷死亡。1.2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猪的有腹泻症状的传染性疾病在临诊治疗上各有侧重,当分别对待。1细菌性腹泻1.1大肠杆菌病仔猪白痢、黄痢1.1.1仔猪白痢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多发于2~3周龄的仔猪,呈地方性流行,病猪体温不高,粪便呈乳白色、淡黄绿色或灰白色,混有黏液呈浆糊状,多有气泡。发病率不高,死亡率不高。用抗生素、磺胺药治疗均有效。1.1.2仔猪黄痢由溶血性大肠杆菌所致。1周龄内仔猪多发,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病猪表现为剧烈水泻,排黄色或黄白色稀便。剖检有肠炎和败血症变化。治疗用庆大霉素等广谱抗生素,辅以强心补液等对症治疗。最好在母猪产前15d、40d各进…  相似文献   

17.
<正>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其中仔猪黄痢常发生于出生1周以内,以1~3日龄居多,常全窝发病,发病率在90%以上,死亡率高达100%。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20日龄,发病率可达30%~80%,若不及时治疗,多成僵猪或死亡。笔者用中药"六一散"治疗10例黄痢、20例白痢,治愈率达98%。现报道如下临床症状仔猪黄痢患猪多为5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初期有1~2头突然死亡,然后波及全窝;病猪多为精神不振,挤堆,毛乱,排黄色浆状稀粪,很快消瘦,脱水,昏迷,死亡。仔猪白痢患猪多为15日龄后的仔猪,突然发病,腹泻,排乳白色或灰白色浆状稀粪,精神沉郁,畏寒,消瘦,最后多因继发感染而死亡。  相似文献   

18.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一般仔猪出生后3-10天为黄痢,而出生10天以上的称为白痢,也可以通过观察粪便颜色来判定,二者都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如防治不当,可造成大批发病与死亡。即使不死亡,病猪也常常沦为僵猪。  相似文献   

19.
猪大肠杆菌病是致死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它包括出生后数日内可发生的仔猪黄痢病,2~3周龄可发生的仔猪白痢病和6~15周龄可发生的仔猪水肿病.在兽医临床中,最常见到的是仔猪白痢病,仔猪黄痢病.近年来,仔猪水肿病也常发生.猪大肠杆菌病死亡率高,给养猪户造成较大损失,制约养猪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1流行特点仔猪黄痢是由一定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引起的,病猪以排黄色稀便和急性死亡为特征,其主要发生于5日龄内仔猪。仔猪白痢是由迟发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病猪以排灰白色稀便为特征,主要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广元地区气候适合大肠杆菌繁衍,极易诱发仔猪黄、白痢。2临床症状病猪剧烈腹泻,排黄色或淡黄色、灰白色,混有气泡的腥臭水样粪便,后躯及尾部沾满污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