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体中硫化物的毒性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体中的硫化物是指水中溶解性的无机硫化物和酸溶性金属硫化物,包括溶解性的H2S、HS^-、S^2-,以及存在于悬浮物中的可溶性硫化物和酸可溶性金属硫化物。其存在的形式、含量和分布与养殖生物的活动和环境因素均密切相关。硫化物对水产养殖动物具有高毒性,因此,对水产养殖水体环境中硫化物的调控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养殖水体中氨氮的存在、危害及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氨氮在水中的存在及危害 氮元素在水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有硝酸氮(NO3-)、亚硝酸氮(NO2-)、氨氮(包括分子态NH3和离子态NH4 )和氮气.水生植物直接吸收水中的氨氮和硝酸氮,水生动物通过摄食获得氮,生物死亡后,有机物被分解,氮又回到水中.  相似文献   

3.
降解水体中孔雀石绿的药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研究了按O.4 mg/L孔雀石绿浓度下药后,在自然条件下和药物作用下水体与底泥中孔雀石绿的降解情况.在自然条件下,水中孔雀石绿经5 d的降解后未检出,而底泥中要经120 d的降解后未检出,说明阳光照射有助于水中孔雀石绿的降解.药物Ⅰ(腐植酸、VitC 晶体和654-2的混合物)在下药后0.5~2 h内有加快水中孔雀石绿降解的显著效果,药物Ⅱ(腐植酸)有助于延长药物Ⅰ作用的有效时间.在泥中孔雀石绿降解不受试验药物的影响,经过60 d的降解后,孔雀石绿的浓度为(0.009±0.005)mg/L,经过120 d的降解后才未检出;泥中到20 d后才检测到隐色孔雀石绿,在20~120 d其质量分数基本稳定在1.0×10-9.  相似文献   

4.
PSB菌剂净化养殖水体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PSB菌剂施用到养殖水体后水质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 :PSB菌剂净化养殖水体的效果较好 ,实验池与对照池相比 ,水中的溶解氧平均升高了 10 .6 % ,高锰酸盐指数平均下降了 2 2 .3% ,氨氮平均下降了 2 5 .9% ,硫化物平均下降了 16 .7%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水质净化剂 ,可广泛应用于实践中。  相似文献   

5.
一、水质问题 目前锦鲤的家庭养殖用水以自来水为主,有些地区的自来水水源水质较差,水厂在处理的时候用了大量的消毒剂和清洁剂,换水后鱼体不适应就会中毒,所以才有换水前晒水、曝气等水处理环节。水中的氯是引起鱼体中毒的主要原因,在换水的过程中应尽量采用逐级递加的方法,分几次完成换水,并适当投放硫代硫酸钠除去水中的余氯。  相似文献   

6.
氮是水生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也是养殖水体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水中的氨氮可被藻类和水生植物直接吸收。了解水中氨氮含量对于合理施肥,调节水质以提高鱼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测定氨氮须首先制取无氨水,但空气中的氨极易溶解于水,即使是新制得的蒸馏水含氨量也较高,有时甚至比所测水样含氨量更高。这样,按传统方法就无法测定。笔者采用一种特殊方法制取无氨纯水(“菹草蒸馏水”),并用此水配成永久性标准比色阶用于水中氨氮测定,不仅省去了传统方法的繁琐程序,而且能测出一般蒸镏水中极少量的氨氮,十分灵敏准确。1 材料与…  相似文献   

7.
报刊要闻     
<正> 斑节虾苗对不同比重海水的适应性 斑节虾苗P_(12~15)期由比重为1.013的海水直接移入纯淡水中,1h后存活率仅为8.33%,P(5~6)期虾苗从比重1.015直接移入1.006水中,1h后存活率为50%;P(15~16)期虾苗从比重1.008水中直接移入1.004水中,62h后存活率为70.59%、108h后存活率为46.46%;P(15~16)期虾苗由比重1.015水中直接移入1.012、1.009、1.006、1.005水中,85h后其存活率分别为75%、87.5%、87.5%和25%。以上表明:海水比重的突变对斑节虾苗的影响随水的比重变幅的大小  相似文献   

8.
集约化投饵型养殖会导致养殖区域底部环境持续恶化,限制了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对采自威海金海滩排污口附近污泥中的海洋光合细菌进行了富集、分离和初步鉴定,模拟自然养殖环境,选取优势菌株进行池塘底泥处理试验(上层水体,下层底泥),分析比较两株菌对底泥的改良效果;试验共获得两株优势光合细菌PSB1和PSB2,分属于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和小红卵菌属(Rhodovulum)。底泥处理试验结果显示:PSB1和PSB2都可以稳定水体pH,降解水中的硫化物、氨氮和化学耗氧量(COD Mn)。PSB1处理底泥最佳效果为:添加1‰的PSB1,水体中pH在6.98~7.33,底泥中COD Mn 、硫化物、氨氮和NO - 2-N降解率分别为92.91%、79.61%、97.00%和73.56%。研究表明,光合细菌可以促进改善水质、维持下层水体的良好水质,在水产养殖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敌百虫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采用96 h半静水式生物毒性试验方法,在水温(23.5±2.0)℃,溶解氧>5 mg/L的条件下,分别检测在曝气自来水(pH为6.5)和池塘水(pH为8.5)中敌百虫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显示:在曝气自来水中,敌百虫对奥尼罗非鱼幼鱼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3.68、3.31、2.05、1.57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157 mg/L;在池塘水中,敌百虫对奥尼罗非鱼幼鱼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35、0.29、0.17、0.13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13 mg/L。试验结果表明,在池塘水中敌百虫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的毒性比在曝气自来水条件下强。  相似文献   

10.
海虾养殖的水质要求和管理(三)硫化氢在厌氧条件下,某些异养菌利用硫酸盐或其它含硫的氧化物新陈代谢,并泄出硫化物中的电离物。在沉定物中,氧化还原作用是将硫酸盐还原为硫化物的一个支配因素(Connel & Patrick 1968)。硫化氢在水中以非电离的H2...  相似文献   

11.
不同密度铜锈环棱螺对水体环境影响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平均水温为 14 8℃、同一鱼池底质的条件下 ,用自来水、养鱼池水作为实验用水进行铜锈环棱螺改善水质的研究 ,结果 :投放 1kg/m2 铜锈环棱螺 (Bellamyaaeruginosa) ,两水体中的铵盐、硝酸盐、亚硝酸盐、化学耗氧量的去除率分别为 :11 2 3%、 33 32 % ;5 0 %、 5 8 33% ;39 79%、 32 2 6 % ;17 14 %、2 4 2 4 % ;投放 2kg/m2 铜锈环棱螺的去除率分别为 :7 82 %、 2 8 38% ;6 5 %、 80 % ;83 5 4 %、 6 0 98% ;17 77%、 30 88%。实验表明 :在养蟹池塘中投放一定密度的铜锈环棱螺有利于水体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初始浓度为8μL/L的柠檬醛在水中受温度、pH因子影响的消除规律。结果表明:在常温25℃、pH 6.5蒸馏水中柠檬醛的浓度与时间成负相关,其直线回归方程为:y=-0.0447x+7.29,R2=0.9687;半衰期(t1/2)为73.60 h,在水中完全降解的理论值为163.08 h。在0~30℃水温范围内,柠檬醛平均消除速率为V30℃V20℃V10℃V0℃,30℃水中柠檬醛的半衰期相对最短。在pH 5.0~10.0水体中柠檬醛平均消除速率随pH升高而减小,即VpH 5.0VpH 6.0VpH 7.0VpH 8.0VpH 9.0VpH 10.0,而在pH 11.0水中柠檬醛消除速率反而增大(VpH 6.0VpH 11.0VpH 7.0),说明柠檬醛在酸性和强碱性条件下不稳定。  相似文献   

13.
<正> 金鱼以其晶莹鲜艳、华丽缤纷的色彩,飘逸潇洒、典雅大方的姿态闻名于世,近几年来,金鱼养殖作为节水、观赏型渔业,其经济效益比传统种养业高、风险小,而且无公害、无污染,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日益成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1 选用优质水源 一般选用自来水、河水与坑塘洼地水。自来水必须经过曝晒48h以上方可使用,也可使用化学制品如硫代硫酸钠对水中的游离氯进行中和,硫代硫酸钠的浓度为6.8×10~(-6)。河水与坑塘洼地水比较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养殖密度下微生物调控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养殖排放水的水质状况,设置了3种放养密度(200、400、600尾/m~2),共9口养殖池,跟踪监测了对虾从苗期到养成期不同生长阶段排放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硫化物、总磷、COD、重金属等水质指标。结果表明,在3种放苗密度下,当对虾体长8 cm时,排放水的水质基本能达到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的二级标准;当对虾体长≥9 cm时,排放水中无机氮的含量均不符合一级、二级标准。在采用微生物调控的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条件下,放苗密度不超过600尾/m~2时,对虾生长前期养殖水质基本能达到排放要求,生长后期则需要采取一定的养殖废水处理措施,才能达到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5.
文蛤养殖环境底质硫化物和水体COD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文蛤密度为主要生态因子进行室内实验,研究硫化物和COD的变化特点及其两者之间的依存关系。文蛤密度梯度设置为:0粒/m2、50粒/m2、100粒/m2、200粒/m2、400粒/m2、800粒/m2,分别设定为:对照组、1组、2组、3组、4组、5组。结果表明:随文蛤密度加大,硫化物量值和COD量值产生幅度加大,溶解氧的消耗急剧增加,水质的恶化愈提前,这表明文蛤密度是水质恶化的原因之一。硫化物量值和COD量值变化的波动性亦随文蛤密度的加大而加大。各实验组中,硫化物量值和COD量值具显著正相关,硫化物量值变化与COD量值变化相匹配,并且硫化物高值与COD高值的出现基本吻合,并稍微滞后。  相似文献   

16.
<正>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养殖水体中的氨氮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水生动物的排泄物、施加的肥料、残饵、动植物尸体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被池塘中的微生物菌分解后形成氨基酸,再进一步分解成氨氮;②当养殖水体中氧气不足时,水体发生反硝化反应,亚硝酸盐、硝酸盐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分解而产生氨氮;③鱼类可通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那么,什么是养水呢?什么是适合养鱼的好水?大家都知道,从水龙头放出来的自来水是不适合直接养鱼的,必须先除氯、增氧,要求高的,还要对水的硬度、pH进行调整。经过除氯、增氧、调整硬度和pH值的水算不算好水呢?从常用的测试指标来看,可以算好水,但这种水有两个缺点:一是不够稳定,二是比较"瘦"。用这种水养鱼,水质很快就会发生变化,因为它缺乏自净能力;这种水通常比较干  相似文献   

18.
本利用连续自动进样塞曼扣背景原子吸收法测定了松花江水中的铜、铅、锌、镉、铬元素含量,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3%、5.7%、7.9%、3.2%、6.5%,回收率分别为101.7%、92.6%、97.3%、93.5%、98.7%。松花江水体中上述元素含量均在渔业水质标准规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过氧化钙为粉末状淡黄色结晶,无味,微溶于水。在水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其反应式为:2CaO_2 2H_2O→2Ca(OH)_2 O_2↑。我们应用过氧化钙在养鱼池塘、鱼类越冬池及活鱼运输中进行的增氧(?)改良水质的试验,所得结果证明,过氧化钙是一种良好的水质改良剂,可在多方面发挥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增加水中溶氧过氧化钙在水中反应的产物之一是氧,因此可直接增加水中的溶氧,但它的反应是徐徐进行的,并且与  相似文献   

20.
养殖水体中的无机态氮如溶解氮气(N_2—N)、氨(铵)态氮[NH_3(NH_4~-)—N]、硝酸态氮(NO_3~—N)、亚硝酸态氮(NO_2~—N)等是水中浮游植物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众所周知,氨(NH_3)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渗入养殖生物体内对其产生毒害作用。因此,少量的NH_3—N是饵料生物生长繁殖的营养物质,而当NH_3—N超过一定限度则对水生生物产生直接危害或使水质变坏而间接影响养殖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