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机插水稻不同基质配方育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插水稻育秧基质的质量直接影响秧苗品质,高质量的基质和秧苗是保证机插水稻高产稳产的前提。为了充分利用当地农业和工业生产废弃物,解决机插水稻育秧取土难的问题,2013年上半年,泰州市农业机械化推广站、兴化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通力协作,结合《水稻基质育秧与机插配套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开展了不同基质配方育秧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合机插育秧的基质2种。  相似文献   

2.
随着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育秧环节的取土难、秧苗素质不稳等问题日益凸显。基质育秧技术在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已经普及,我国部分地区的试验示范证明,基质育秧无需到田间大量取土,克服了田间取土带来的杂草、土传病害等问题,是一条规模化、集约化、  相似文献   

3.
水稻基质育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育秧环节的取土难、秧苗素质不稳等问题日益凸显。基质育秧技术在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已经普及,我国部分地区的试验示范证明,基质育秧无需到田间大量取土,克服了田间取土带来的杂草、土传病害等问题,是一条规模化、集约化、产业  相似文献   

4.
不同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稻基质育秧技术是水稻机械育插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破解取土难的有效良方。2013年,嘉兴市完成水稻机械插秧面积2.02万hm2,需育种硬盘700万只,消耗床土约4万t,相当于2.7万m3,取土、破土、筛土费工费力,基质取代本土育秧是下一步推广水稻机插秧的趋势。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考察不同育秧基质培育的水稻秧苗各项素质及最终产量,以筛选出适宜嘉兴市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应用的育秧基质。  相似文献   

5.
机插水稻采用专用基质育秧是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秧好半熟稻,苗好产量高",培育出适合机插的秧苗是水稻机插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随着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育秧环节的取土困难、工序复杂、秧苗素质不稳、无法实现规模化育秧等问题日益凸显。水稻育秧专用基质主要是利用秸秆等可再生性植物资源为原料,根据机插对水稻秧苗的要求以及水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育秧环节的取土困难、工序复杂、秧苗素质不稳、无法实现规模化育秧等问题日益凸显。水稻育秧专用基质,主要是利用秸秆、木屑等可再生性植物资源为原料,根据机插对水稻秧苗的要求以及水稻秧苗营养生理特性和壮秧机理,人工合成全营养水稻育苗专用基质,只需"播下种、浇上水"即可育出健壮秧苗,实现了水稻育苗技术的"傻瓜化",为规模化和工厂化育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组合式、可折叠水稻育秧机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水稻育秧机运输及存储不方便及各个作业环节不能有效的单独调节等问题,提出一种组合式、可折叠水稻育秧机,设计育秧铺土、播种、覆土三个环节可拆卸组合、折叠的结构形式,同时配备单独的调速电机,有效解决育秧机运输存储以及各作业环节单独调节的问题,并对铺土输送带传动轴进行静力学分析。通过样机试验,验证了该育秧装置具有良好的播种效果。  相似文献   

8.
水稻基质育秧技术优势凸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的重要内容,而机插秧成功与否的关键技术环节在于育秧。随着机插秧面积越来越大,育秧中一个突出的矛盾日益显现出来,那就是营养土的获取。按照江苏2012年2000万亩的机插秧面积,大约需要200万立方的营养土,不仅取土工作量巨大,而且越来越面临无土可取的问题。近几年,江苏省农机推广站联合相关企业,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合作社示范先行等多种有效措施,扎实推进水稻基质育插秧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慈溪市利用"柴米河"水稻育秧基质开展水稻基质育秧技术研究,通过水稻基质育秧、基质泥土混合育秧与纯泥土育秧对比性试验,确定水稻基质育秧、基质泥土混合育秧与纯泥土育秧的优缺点;另外通过水稻基质育秧与机插秧的适应性试验,确定适合水稻机插秧的水稻基质育秧技术,克服机插漏秧问题.  相似文献   

10.
旱地硬盘育秧技术是利用空闲的水泥场地、晒场、空置路面等硬地资源,代替田间秧板,进行的机插水稻秧苗培育技术。该技术的实施,使得机插秧水稻育秧和管理过程可以在旱地上进行,实现机插秧水稻育秧不湿脚。南通市农机部门对旱地微喷灌育秧技术进行试验,并育出适合机插秧的壮苗。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水稻育苗覆土机构的实用性,根据丹东地区分散育苗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水稻苗床育苗覆土机构。该机构的工作原理是改固定拨齿为伸缩拨齿,在拨齿通过覆土辊栅条缝隙回缩的时候,将粘在拨齿的土壤刮掉,保证拨齿的容积空间不变,从而确保排土持续、均匀。  相似文献   

12.
韩双  任文涛  刘翠红 《农机化研究》2019,(3):144-148,164
为了解决水稻种绳直播机质量大、耗能高、装卸不方便等问题,采用虚拟设计方法研制了一种手扶式水稻种绳直播机。该机主要由防堵器、限深轮、播绳装置、覆土器及镇压轮等组成,可使播种水稻种绳的旋耕、压沟、开沟、播放种绳、覆土、镇压等动作一次性完成。田间试验表明:水稻种绳直播机开沟器结构能够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圆弧型限深轮压沟深度变异系数为5.05%,种绳的覆土厚度变异系数均值为3.72%,轮1的滑移率为7.36%,轮2的滑移率为7.10%,机具的通过性满足农艺要求,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农业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所设计的分秧滑道的性能,利用Pro/E和ADAMS软件对穴盘水稻秧苗通过分秧滑道运动进行了仿真。建立了2种秧苗营养土钵模型,球体模型和实际尺寸营养土钵模型。结果发现秧苗在通过分秧滑道圆弧段时其速度、加速度和接触力会发生突变;秧苗通过7条滑道需要的时间最长为0.633 s,最短为0.463 s;当滑道相对竖直平面倾斜2°布置时,秧苗通过滑道的通过性与滑道竖直布置时的差异不大。通过仿真可得到7穴秧苗不同时间点在7条滑道中的运动轨迹,以及在滑道运动的状态下,秧苗通过2组分秧滑道后在田间的定植情况。研究结果为今后分秧机构的进一步优化设计和试验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PLC的自动蔬菜穴盘钵机制钵和输送装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钵苗移栽技术是一项现代农业增产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钵苗移栽作业过程中,大部分采用的是人工作业的方式,这种作业方式作业效率低,并且对苗的损害较大。为了提高钵苗移栽的自动化程度,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PLC的蔬菜钵苗移栽机自动制钵和输送装置。该装置采用PLC控制系统,利用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可以实现高精度秧苗的推出和准确定位,降低了秧苗的损失。利用带传动和齿轮传动实现了转筒和栽植器的同步。最后,在实验大棚对穴盘钵苗自动输送装置的效果进行了测试,为了验证试验机的效果,将人工实验结果和试验机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基于PLC控制系统蔬菜穴盘钵苗机的移栽作业和人工方式相比,蔬菜苗损失率有所下降,成功投苗率提升,从而验证了装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有序抛秧机的分秧要求,提出了一种水稻钵苗振动排序正位装置,把从秧盘上取下的无序钵苗整理成土钵在前的有序排列。对钵苗在振动排序正位装置上的受力情况、钵苗的重心位置进行了分析,发现钵苗的重心在土钵内或在靠近土钵上表面的秧株内,为钵苗在惯性力作用下自动正位提供了保证。通过对单棵和群体钵苗的试验与高速摄影观察与分析,证明钵苗能够在惯性力作用下,在振动排序正位装置上自动正位,钵苗自动正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水田株间除草机械除草机理研究与关键部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水田株间除草机伤苗率高等问题,进行机理分析和改进设计,采用左、右2组弹齿盘对称安装,通过软轴带动除草弹齿盘旋转,完成除草功能。通过对除草关键部件弹齿盘的运动学和水田植物(水稻稻苗和稗草)的强度分析,建立了弹齿盘的运动学模型以及水田植物的受力模型、应力模型。通过水田植物的应力模型分析,建立了水田植物的强度条件,并根据水田植物(水稻稻苗和稗草)的物理特性、弹齿盘基本参数,获得了除草盘转动角速度、弹齿数量的取值范围,并通过室内土槽试验确定了弹齿盘转动角速度为25.1 rad/s、弹齿数量为5。通过田间性能检测,结果表明,除草率为80%、伤苗率为4.5%,均达到了农艺技术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根据市场对花卉和花苗制钵机的需求,针对现有的制钵机在与花苗栽培的农艺方面结合差等问题,在分析营养钵装料机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结合花卉育苗的农艺要求和新式营养钵装料机工序,设计了营养土的填入机构,其可以定时、定容、准确地将营养土送到营养钵。  相似文献   

18.
有机基质育秧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应用有机基质育秧的前提下.比较了旱育秧、半旱育秧、水育秧、湿润育秧4种方式对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旱育秧和半早育秧秧苗的不定根数、平均不定根长、最长根长、根鲜质重和干质重等根系指标要好于水育秧和湿润育秧,且白根率高.根系吸收面积和活力也好于水育秧和湿润育秧.其叶面积较大.叶绿素含量高,苗高15—20cm.茎基部较宽,根系盘结力强.比水育秧和湿润育秧更符合机插秧苗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当前江苏农垦各分公司水稻种植过程中筑埂作业质量不高、效率低、水直播田需人工二次筑埂修沟、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等问题,研制一种适应垦区规模化作业条件下的可调节水稻筑埂开沟一体机。对筑埂开沟一体机整体结构进行总体方案设计,确定齿轮箱传动比分别为1.25和1.69。田间试验前,调整角度调节装置使其适用于不同区域水稻田筑埂开沟作业,田间试验结束后检测埂高、埂顶宽、沟深、沟宽、埂体坚实度,根据田间试验结果进行优化改进直至机具定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机具可在不同区域水稻田一次筑埂成型且同步完成埂边开沟作业,埂高全部合格且平均值达24.5 cm,埂顶宽全部合格且平均值达21.8 cm,沟深平均值达25.1 cm,沟宽平均值达37.6 cm,埂体坚实度平均值达1 992 kPa。该机具通用性和灵活性较好,作业各项指标皆优于相关技术标准,有效提高作业效率和埂体质量,节约作业成本。  相似文献   

20.
稻麦联合收获开沟埋草一体机播种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免耕播种机多为收获后免耕播种作业,未有将免耕播种系统与收获、秸秆还田相结合的复式机型,为了满足此种集成作业需要,达到抢农时、提高作业效率、减少机器下地次数的目的,设计了一种免耕播种系统与稻麦联合收获开沟埋草一体机相结合的机型,该播种系统主要由排种装置、种沟开沟装置、抛土装置构成。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小型免耕开沟器开沟深度为3.1 cm,开沟宽度为3.6 m,破茬率为83.4%;延伸板长度为12 cm的抛土装置单侧抛土幅宽为105 cm,覆土厚度为2.2 cm,碎土率为97.8%,抛土均匀性为91.7%。播种系统水稻旱直播田间试验表明:当播种系统播种水稻干种、湿种播量分别为112.5 kg/hm~2、135 kg/hm~2时,产量分别为6 532.4、6 510.0 kg/hm~2,满足一体机免耕旱直播的播种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