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健红 《农家致富》2005,(17):33-33
薇莱属蕨类植物中的紫萁科紫萁属,又名大巢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薇菜鲜嫩味美.是高档的餐桌野生莱之一。喜生在林地或阴山面的沟渠边,本地野生资源数量有限.难以形成规模,为了有效打开市场.故进行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2.
南方薇菜的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方薇菜是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优质山野菜,为了保护和开发这一资源,文章介绍了南方薇菜的人工栽培和初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3.
薇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薇菜,学名紫萁,俗称野豌豆,属紫萁科紫萁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嫩茎叶可鲜食,也可加工成干菜。因其生长于荒山野岭之中,无污染,且味美爽口,营养丰富,并具润肺理气,清热解毒的药用功效,被国内外营养学家誉为绿色保健食品,成为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的“林海山珍”,不仅国内市场看好,而且国际市场需求量也日益增加。薇菜作为蔬菜已有悠久的历史,其经济效益为一般蔬菜的4~5倍,  相似文献   

4.
薇菜,学名“紫箕”,属紫箕科紫箕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未开展的嫩叶供食用,不仅可鲜食,还可加工成薇菜干,有较高的食用保健价值,具活血平胃、明耳目之药效。在国际市场中被称为“中国红菜干”,颇受青睐。野生薇菜多分布在海拔500-1800米的地段,湿润山谷、林缘草丛、疏林草甸、潮湿荒坡及水沟边分布较多。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现将薇菜人工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野生薇菜的人工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 5年多的人工单种栽培试验 ,结合薇菜的生长分布范围 ,归纳出其栽培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薇菜的规范化栽培与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薇菜植物学名称叫桂皮紫萁(Osmunda cinnamomea L.var.asiatica. Fernald),又名分株紫萁、牛毛广等,为紫萁科多年生植物.嫩叶可食,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维生素、纤维素以及多种无机元素.其根、茎、幼叶柄残基还可入药,有清热解毒、利尿镇痛、止血杀虫之功效.薇菜通常制成干菜作为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相似文献   

7.
<正> 薇菜,学名紫萁,俗称冷蕨,属蕨菜类紫萁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许多山区的荒山野岭均有野生。因其未被污染,且味美爽口,营养丰富,并具润肺理气、清热解毒等功效,而被国内外营养学家誉为绿色保健食品、“林海山珍”。近年来,由于过度采集,野生资源日渐  相似文献   

8.
蕨菜为蕨科凤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嫩茎、幼叶中含有粗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及多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鲜食、干制、罐制、盐渍,是低热量的天然食品,具有减肥的功效,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9.
薇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薇菜别名牛毛广东,学名桂皮紫萁,属于蕨类紫萁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生长于荒山野岭之中,无污染,且味美爽口,营养丰富,并具润肺理气,清热解毒的药用功效,被国内外营养学家誉为绿色保健食品,曾广泛分布于长白山区各地,是长白山区特色山野菜之一,每年大量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间作套种与单种相结合的方式人工栽培野生薇菜成活率高、出苗多、整齐、粗壮。栽培技术要点:选择潮湿偏酸性地块、精细整地、施足基肥、适时栽植、加强田问管理、适时采收,栽后第四年鲜菜产量可达11880kg/hm^2,产值59415元/hm^2。  相似文献   

11.
薇菜学名:Osmunda cinnamea L.Var asiatica Fernld,是蕨类植物中紫萁科紫萁属紫萁类孢子体嫩叶的加工品。别名紫萁、分株紫萁、桂皮紫萁、牛毛广、紫蕨、蛇蕨、猫儿蕨、猫儿朵、兰茎苔、苔菜、野豌豆、巢菜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薇菜既可鲜食,又可腌渍、干制。其嫩叶制成干菜即“薇菜干”,有红、青两种,即“赤干”和“青干”。是我国目前出口创汇的重要蔬菜之一。  相似文献   

12.
沙参又叫南沙参、三叶沙参、龙须沙参。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分杏叶沙参和轮叶沙参两类。主要分布于贵州、云南、四川、浙江等省。以根入药,含三萜皂甙、花椒毒素即8-甲氧基补骨酯素等成分.性微寒,味甘。有养刚清肺、化痰益气、祛痰止咳之功效,用于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粘、气阴不足、烦热口干等症。  相似文献   

13.
霍山野生薇菜人工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霍山薇菜人工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施肥、采种、栽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薇菜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野芹菜又叫水芹菜,为伞形花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喜生于湖泊、沼泽边缘,溪、沟等低洼潮湿的田边地带,自然野生分布较多。  相似文献   

15.
水芹菜为伞形花科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别名有刀芹、野芹菜。原产中国和东南亚各国,分布于湖泊、沼泽边缘和溪沟等低洼潮湿的田边角等地带。尤其长白山野生分布比较多。水芹菜每百克含蛋白质2.5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4.0克,粗纤维1.0克,钙160毫克,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南方红豆杉的特征特性及应用价值,根据实践总结了南方红豆杉的栽培技术,包括造林地选择、整地、造林密度、经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红豆杉的栽培技术和方法,从而更好地保护红豆杉,使其在经济社会中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并得以充分地利用和开发。  相似文献   

17.
王全  郁强 《农村科技》2007,(6):60-61
藁本别名辽藁本、香藁本,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0-180厘米,主产于四川、陕西、山东、新疆等地。新疆藁本主要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勒泰海拔在1300-1800米、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的地区,多生于阴坡、树林。藁本以根及根茎干燥后入药,有驱寒、止痛、镇静、解热、止泻、祛风湿等功用;以新鲜茎叶配菜,口感独特,有很好的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藁本别名辽藁本、香藁本、火藁本等,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2米左右,多生于高山草丛中。根茎呈不规则团块状,有多数须根,以根及根茎入药,能散寒发表、止痛、镇静、止泻、祛风湿,用途广,需求量大。多年来人们习惯采挖野生藁本供药,既破坏了草场和生态环境,又使宝贵的野生资源濒临枯竭,因此,为满足市场需求需开展人工种植。  相似文献   

19.
20.
甘草,又名甜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入药,应用广泛。近年日本等国家的医学工作者发现,甘草对艾滋病病毒的抑制率高达98%,具有较强免疫功能。现介绍人工栽培甘草技术如下。(一)栽培方法1、选地、整地宜选择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疏松沙质壤地种植。地选好后,先施入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