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正> 一、灵芝菌种制备栽培灵芝首先要具备优良的菌种。菌种生产要求技术性较强,在具有一定技术力量和设备条件的生产单位,可以自已生产菌种,自行栽培。这样可以节省经费开支,降低生产成本,但生产菌种一次性投资较大,而且技术要求严格。一般家庭栽培生产,不必自己生产菌种,可到附近科研、教学单位购买,也可购买母种,自已繁殖原种和栽培种。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新引进的几个品种进行栽培试验,最终筛选出适宜海南栽培的高产优良菌株“泰山灵芝”,并对其营养成分、微量元素及常量元素的含量作出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3.
采用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中对外植体进行表面消毒的处理方法,对野生喜热灵芝的子实体进行表面消毒,然后取小块子实体进行离体培养,继而用小容器栽培检测法检测菌种是否分离提纯.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现已从9个野生喜热灵芝子实体中获得了纯化的菌种.这种分离纯化野生喜热灵芝菌种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灵芝为药用真菌,野生很少。利用塑料大棚规模化栽培,通过生产优质育种、建造大棚、调节光温气湿、防治病虫鼠害等一系列栽培技术,可获得优质高产的灵芝,创高效益农业。  相似文献   

5.
灵芝又称红芝,属担子菌亚门,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灵芝属. 1菌种选择 灵芝菌种的好坏对子实体形成的迟早和产量高低有很大关系.好的菌种,接种半个月就可形成子实体,每只子实体可达50g左右;差的菌种,需30天左右才能形成子实体,每只子实体只有7~8g.因此,在生产上必须注意选择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6.
7.
谢航  林娟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4):705-708
为优化灵芝菌种的液氮保藏工艺,从降温程序、培养基、菌饼大小、甘油浓度和解冻方式等方面对菌种保藏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灵芝菌种的降温程序为从常温降至4℃时,以每分钟4℃或9℃速率降温,后以每分钟1℃降温至-40℃.保藏菌种采用添加木屑浸出液的PDA作为培养基,取菌饼8 mm大小,以10%~15%甘油作为保护剂,保藏后在...  相似文献   

8.
9.
10.
桑枝栽培灵芝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桑枝木屑在秋冬期和春夏期进行了袋栽灵芝试验,探讨了不同时期袋栽灵芝的经济性状表现,同时对菌种和培养料配方进行筛选。在5个菌种材料中,秋冬期和春夏期两次栽培试验一致,均表现为南韩红芝最优,优选6号次之,其头潮芝鲜芝生物效率都达到12%以上,平均芝盖直径达到7.8cm,3个培养料配方除污染率外,其他指标有差异,此外,春夏期灵芝经济性状明显高于秋冬期灵芝。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灵芝为灵芝菌科灵芝菌,别名叫紫兰、木灵芝、菌灵芝、血灵芝.有 2000年的药用历史,为我国珍贵中药材.具有益寿延年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灵芝对增强人体免疫力有显著功效.  相似文献   

15.
16.
和耀威  张林  向准  李鹏 《农技服务》2023,(11):40-42
为优化灵芝高活力液体菌种的培养条件及生产工艺,缩短菌种生产周期和提高菌种活力,以液体菌种碳氮源筛选获得的结果为基础,选用优化配方葡萄糖2%,蔗糖2%,玉米粉1%,KH2PO40.1%,MgSO40.05%,豆油0.05%,pH自然作为发酵罐液体种的基础配方,考察灵芝菌丝在不同温度、pH、接种量和培养时间下的生物量,探明最适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发酵罐液体菌种的最适培养温度为26~28℃,最适pH为6,接种量以4%~6%为宜,最佳培养时间为6 d。  相似文献   

17.
灵芝又称灵芝草、仙草。它是一种名贵的大型药用真菌,以其子实体及孢子供药用,具有滋补健身,延年益寿之功效,在临床上可以治疗神经衰弱、慢性支气管炎、胃病、肝病、高血压、糠尿病、冠心病等百病。配合治疗肿瘤,可降低放、化疗所引起的副反应。常服灵芝孢子粉可显著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增强免疫力,减少患病概率。灵芝被称为“万药之  相似文献   

18.
1 大棚建造 选地势平坦,取水方便,环境洁净地块建棚。大棚规格:东西长45米左右,南北宽8米,北墙用空心砖砌成,高2.80米,宽0.80米,双层空心墙,中间用麦秸或玉米秸秆填充,以利保温,棚顶面采用无滴膜覆盖。  相似文献   

19.
<正> 银耳,可蔬可药,已成为近代保健食品、大众化菜肴。银耳生产自70年代采取袋料栽培以来,迅速形成大规模的商品化生产,遍及我国大江南北。然而在专业化生产中,有探索不完的“奥秘”,这就有待我们科技工作者不断研究发现,加以解决。 20多年来的银耳菌种制作和栽培管理,仍延用着传统的分离方法和春秋两季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灵芝椴木栽培技术规程和综合标准:菌种制作技术规程、原辅材料、椴木制作培养技术、出芝管理技术、采收加工技术等五个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