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广西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致病力分化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2.
西南地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致病力的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品种IRBB4、IRBB5、IRBB14、IRBB18、IRBB21和IR24为鉴别品种,在孕穗期,采用针刺接种的方法,将水稻条斑病菌接种在水稻剑叶上,根据病菌与品种互作反应和亲和性的类型差异,将供试的75株条斑病菌菌株区分为13个小种群.大多数水稻条斑病菌株在鉴别品种上的互作反应表现为弱互作模式.云南、贵州、四川3省菌株小种组成的比较表明:以小种C9为目前3省的共同优势种群;云南省小种组成多样,所有的小种均有分布,贵州小种类型有6、9、11、13,四川小种类型有3、4、6、7、9、11、12、13,小种的分布受地理区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致病力分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4.
广东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致病性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抗病性是寄主与病原物互作的结果,病原菌系的分化研究是抗病资源筛选及抗病育种的前提。研究以水稻品种金刚30、IR24、IRBB21、IRBB14、IRBB5、IRBB4、五山丝苗等为鉴别品种,对来自广东地区72个细菌性条斑病菌菌株进行致病力分化测试,并开展了部分广东主栽品种对广东细菌性条斑病菌优势菌系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广东地区的细菌性条斑病菌菌株致病力分化明显,测试菌株可分为19个致病型,其中优势致病型为C18(SSSSRSS)和C5(SRRRRRS),分别占25%、23.61%;强致病性菌系菌株C17(SSSRSSS)、C18(SSSSRSS)、C19(SSSSSSS)占测试菌株的27.78%,主要分布在广州、惠州、阳春、茂名、新会、广宁、雷州地区。测试18个广东主栽品种中,除新银占对测试的优势菌系C18(SSSSRSS)表现中感,其余的均表现感病。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致病性分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致病力变异和菌系鉴别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7.
8.
9.
对SX,NBY,Wakimoto3种培养基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改良Wakimoto比较适合于作为检测种子中细菌性条斑病菌的基础培养基。把甲基绿和甲基紫加到Wakimoto培养基组成选择性培养基改良Wakimot,应用单克隆抗体(McAb)进行玻片滴定法,把培养基上产生的黄色菌落进行鉴别,便可检测出细条病菌,并应用于药剂消毒种子的效果检测上。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在东南亚和我国南方稻区是危险性很大的病害 ,自 50年代鉴定以来 ,随矮杆品种和杂交稻的大面积种植 ,病害扩展迅速 ,至今已在我国 1 2个省市发生 ,成为我国南方稻区 ,特别是籼稻上的重大病害 ,由于缺乏抗病品种 ,该病在湖南、广西一带的为害已超过白叶枯病。条斑病具有种传特性 ,目前该病还未扩散到我国北方稻区 ,所以 ,我国将其列为国内检疫对象 ,苏联、澳大利亚等国将其列为进口检疫对象。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是黄单胞菌属稻黄单胞菌的一个致病变种 ,称为稻生黄单胞菌 (Xanthomonasoryzaepv.oryzi…  相似文献   

14.
郭亚辉  许志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247-6248
比较了过去40年中国内外水稻条斑病菌致病力分化研究成果,结果表明:传统研究方法和分子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的结论是一致的,即品种与病菌的互作反应以弱互作为主,部分菌株与品种间存在强互作关系。提出了优先选用既抗白叶枯病又抗条斑病双抗源材料的建议,以期为水稻细条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历年测定的基础上,选择了从国内各地收集的28个水稻条斑病菌株,用针刺法接种在一套有鉴别力的水稻品种上,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间的致病力差异显著,条斑病菌株与水稻品种间的互作反应大多表现弱互作模式,部分菌株与品种间存在强互作关系,根据供试菌株在鉴别品种IRBB5、IRBB7、IRBB3、IRBB21和JG30上致病力的差异,可区分成5种反应模式,分别为RRRRS、RRRSS、RRSSS、RSSRS、RSSSS.  相似文献   

16.
17.
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细胞中抽提出两大类抗原物质。一类是黄色的蛋白南,其中某些抗原成分为水稻白叶枯病菌和5个野油菜黄单胞菌致病变种的共同抗原,是非特异的;另一类是白色的蛋白质,是特异的其相对应的抗血清在琼脂双扩菜试验中,与来自不同省、区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稳定地形成2条清晰的沉淀带,而与水稻白叶枯病菌和5个野油菜黄单胞菌致病变种不起反应。  相似文献   

18.
19.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致病型鉴别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针刺接种法研究了20个水稻品种与40株稻细条病菌的互作关系,并通过对品种抗感性和生育性的比较,选出金刚30、窄叶青、XM5、XM6、M41作为鉴别品种,将40株稻细条病菌划分成0、Ⅰ、Ⅱ、Ⅲ、Ⅳ、Ⅴ、Ⅵ等7个型,各型的反应模式依次为:RRRRR、SRRRR、SSRRR、SSSRR、SSSSR、SSRSR、SRSRRR在湖北种植条件下,此套鉴别品种可以鉴别出病菌毒力呈强弱性反应的数量变化和呈互作交叉性反应的质量变化。  相似文献   

20.
稻种资源抗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