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风优22是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和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用不育系网46A与恢复系CDR22配制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1995年建欧市种子公司与延平区种子公司从四川省引进试种,通过三年的试种、区试、示范,1998年互月通过了南平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产量表现1995年参加南平市晚稻新组合区试,11个点平均产量463·7kg(单产面积为666·7m’,以下同),比CK汕优桂33增32.Ikg,增产7.3%,方差分析为显著,居9个参试组合第三位;1996年继续参试,平均产盘441.skg,比CK汕优桂33增35.skg,增产8·74%,方差分析为极显著,居8个参试…  相似文献   

2.
盐引一号1989年由盐城市种子公司从日本引进交与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作亲本材料,1990年经大麦黄花叶病圃鉴定,并在1992年盐城市大麦区试中因表现突出推选参加省区试。1993~1995年参加江苏省大麦区试并予以通过。1996年通过省大麦生产试验,现已审定定名。1产量表现1.1产量:1994年和1995年省大麦区试平均亩产336.35kg和369.7kg,分别比对照苏引麦二号增产5.11%和3.75%均达显著水平。两年平均亩产353.02kg,比对照苏引表二号增产4.39%。1996年省大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71.41kg,其中在淮海农场试点亩产达510kg,比对照苏引麦二…  相似文献   

3.
啤酒大麦邯87-163是邯郸市农科院系统选育出的大麦新品系。1992年参加黄淮区试,1993年在河南新乡,河北成安、大名、磁县、宁晋等地大面积示范,该品系表现早熟、矮秆、耐肥、抗倒、穗大粒多、千粒重高,是适合春、冬麦区种植的优良品系。1产量表现邯87-163连续4年参加本所的品比试验和黄淮区试.平均亩产410.46kg,比对照品种邯大麦一号增产9.3%,达显著水平,见表。大面积示范结果,1990年临漳县郝王村试种5亩,总产1960kg,平均亩产392kg,比邯大麦一号355Lg增产10.4%,1991年所内示范!2亩,总产4870切,平均亩产405.SLg,比…  相似文献   

4.
巴单四号是巴盟农研所玉米课题组于1993年杂交组配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1995年经所内单交种鉴定试验,产量居参试组合第二位,1997~2001年参加本所品比试验;1998~2001年参加巴盟区试;2001年参加内蒙玉米预备试验。经过几年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是高产、优质、抗性强、适应性广、株型紧凑、单秆大穗型、中晚熟优良杂交种。1产量表现(1)所内试验:1995年参加所内新组合鉴定,试验产量16410kg/hm2,比对照中单二号增产31.3%;1997~2001年参加本所品种产比试验,5年平均产量13228.5kg/hm2,比对照中单二号增产15.8%。(2)巴盟区试:1998年全盟4点汇总平…  相似文献   

5.
如东七号原编91-305,是我们从87-47(自育中间材料)×冈2组合中选育成。1987年更繁、1990年田间鉴定白粉病免疫,更繁、1991年稳定。1991~1992年鉴定,3重复平均亩产382.5kg,比如东3号增产7.22%,显著。1992~1993年如东县大麦品种多点试验,平均亩产402kg,比苏引麦2号增产9.72%,极显著。增幅为6.83%~11.77%。1993~1994年参加上海市区域试验居6个参试品种(系)首位,平均比沪麦8号增产17.6%,1994~1995年上海市区试亦为首位.平均比沪麦8号增产174%,2年平均增产17.5%。1996年上海市审定定名为如东七号,准备代替…  相似文献   

6.
德蔗2007系列自育品比试验参试种八个,经过一年新植一年宿根品比试验结果:德蔗07-7新植亩产9140kg,居第二位,宿根亩产10260kg,增产极显著,居宿根第一位,新宿平均亩产9700kg,新宿全期平均糖分13.24%,新植亩含糖量为1129kg,宿根为1631kg,居试验第一位,平均亩含糖量为1380kg,农艺性状表现特好,表现高产稳产,2012年春在旱地进一步试验示范;德蔗07-36新植亩产7520kg,宿根亩产8500kg,增产极显著,居宿根第二位,新宿平均亩产8010kg,新宿平均糖分11月为14.23%,12月为15.70%,1月为16.64%,2月为17.58%,全期平均16.04%,比对照高1.22个百分点,新植亩含糖量为1179kg,宿根为1523kg,居试验第二位,平均亩含糖量为1351kg,农艺性状表现较好,早熟高糖,宿根高产,2012年春已作为早熟高糖种进一步示范表征,其它材料综合性状表现不好:开花、蒲心重,故不再扩繁。  相似文献   

7.
1997年7月28~29日,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通过了11种作物的16个品种,其中认定通过了1个水稻新品种和1个水稻不育系。1.春江03粳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晚粳新品种,由孝南区农科所引进。该品种中熟偏迟,分繁力强,成穗率高,抗倒能力强,中抗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轻,综合抗性好。1995年参加省区试,平均单产6753kg/hm‘,比对照品种鄂宜105增产4.28%,增产极显著,居参试组合首位。1995年孝感试种13hm‘多,平均单产6921kg/hm’,1996年孝南区农科所1.2hm‘示范田,单产7635kg/hm‘。适宜湖北省双季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汕优047是四川省农科院用珍汕97A×成恢047配制而成的杂交稻新组合,1993年寿宁县从四川省大邑县种子公司引进,1994年全县种植面积400hm2,1995年全县种植面积1000hm2该组合通过3年来的试种、示范和推广表明,是个熟期适中、适应性广、抗性较好、高产稳产的新组合,可在寿宁县中低山区作单季中稻大面积推广。一、产量1993年参加县单季稻新组合区试,在9个参试组合中产量居首位,平均9345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g975kg/hm2,增产11.6%,经方差分析,增产达极显著水平。1994年和1995年再次参加本县单季稻新组合区试,平均产量分别为9150…  相似文献   

9.
汕优6216     
汕优6216(珍汕97A/丽恢6216)是浙江省丽水地区农科所采用回交法经多代选育而得到的新恢复系丽恢6216与珍汕97A组配得到的晚杂新组合。1992年4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1产量表现该组合于1988年参加浙江省晚条联品试验,平均亩产为485.9kg,比对照汕优6号增产7.5%;1989~1990年通过浙江省晚杂区试,平均亩产为394.44kg,比对照汕优6号增产8.42%,居参试组合第二位;1990~1991年通过全国籼型晚杂区试,两年亩产447.7kg,比对照汕优桂33增产6.59%,居…  相似文献   

10.
七袋占是1994年早季平和县农业局从广东农科院引进的早晚兼用型高产优质新品种。同年晚季参加县良种场新品种区试,1995年早晚季在全县示范试种,1996年早季全县种植5千亩,1997年将做为平和县重点示范推广的主要常规品种,现将七袋占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简介如下:一、主要特征特性1.产量1994年晚季参加县良种场常规稻组区试,平均亩产586,skg,比对照种79106亩增48.6kg,大田种植亩产480~50Dkg,高可达600kg。2.生育期该品种属中迟熟常规稻,在早季种植全育期130d,晚季种植全生育期110d。3.形态结构株型紧凑,集散适中,叶片直…  相似文献   

11.
无性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协优371由浙江大学核农所用协青早A与新371配组育成,1999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金华市自1995年引入,经1995~1998年的区试、生产试验和试种示范,表现出高产、稳产、熟期较早、抗病性强、米质优等特点。一、产量表现协优371于1995年参加金华市晚杂区试,平均产量6438kg/hm2,比对照汕优64增产10.1%,比汕优10号增产5.4%;1996年续试,平均产量7318.5kg/hm2,比对照汕优64增产7.4%;199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010.8kg/hm2,比对照汕优64增9.3%。从1996年开始,进行多点试种和大面积的示范,协优371产量为7000~8000kg/hm2,不乏单产…  相似文献   

12.
“满仓515”系省农科院稻麦所用“435”大穗/FR1037//珍珠矮///闽科早1号为亲本杂交育成的早籼水稻品种。平和县于1990年引进试种。1991~1993年示范推广,该品种已成为平和县当家品种,1996年全县种植24万亩,占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的48.6%。一、特征特性1.产量一般亩产450~550kg左右,1996年早季经县科委、统计局和农业局联合验收,亩产586.3kg,比78130单产453.6kg,亩增132.7kg。2.熟期和适应性该品种属感温型早、晚兼用的高产良种,早季种植全生育期一般在135d左右,比78130迟7~8d,晚季种植128d,抗病力强,高抗稻瘟病。…  相似文献   

13.
青稞新品系87-9-5是甘南农科所1987年用83A-19-1为母本,肚里黄为父本组配合杂交、南繁北育、系统选育而成。1992年参加品种(系)比较试验,平均产量5500.5kg/hm^2,较对照品种肚里黄和长芒青稞平均增产48.4%;1993-1995年参加甘南州青稞联合区试,平均产量3727.5kg/hm^2,较对照甘青一号增产13.9%,居第2位。差异极显著;1996-1999年多点生产示范中平均产量4294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25.38%。该品系生育期110-115d,株高84-116cm,穗长 6.9-9.4cm,穗粒数44-52粒,千粒重42.1-48.8g。籽粒粗蛋白含量11.2%,赖氨酸0.49%,淀偻6.26%。表现早熟,抗倒伏,穗大、粒多,穗脖坚韧,落黄好,较抗大麦条纹病。  相似文献   

14.
大麦新品种浙原18系浙江省农科院原子能所用伽玛射线辐照(朝日19/G11)杂交当代种子的方法育成。1991年秋引进我市,经二年区试和二年大区生产示范试验平均亩产分别为259.55kg和225kg,比对照浙农大3号增产9.2%和8.7%。王家井镇种粮大户俞德的攻关田2.8亩,平均亩产高达对7kg。1995年冬种面积扩大到万余亩,并将成为我市的主栽品种。据各地试种,该品种表现耐肥抗倒,生长清秀,分美力中等,成穗率高,穗大粒多,千粒重高,皮薄色淡,适应性广,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是一个较受农户欢迎的大麦新品种。1主要特征特性浙原18为二棱…  相似文献   

15.
鄂薯7号两年省区试12点次综合鲜薯平均产量44 064.0 kg/hm2,比对照南薯88增产23.95%,居参试品种第一位;薯干产量11 640.0 kg/hm2,比对照南薯88增产11.8%,居参试品种第二位.研究表明,鄂薯7号高产的主要原因是干物质转化快、净同化率高.  相似文献   

16.
南系1号的选育及对水稻育种亲本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系1号是用梧农1号/湘矮早9号中间材料,与119复交选育而成的中熟早籼新品种。1994年育成,1995~1996年进入品比试验,1997年参加省区试,18个试点平均单产6-383t/hm2,居参试品种第一位,比对照种119增产9-82%,达极显著水平。1998年省区试续试,17个参试点平均单产5-847t/hm2,仍居参试品种第一位,比对照119增产12-96%,达极显著水平,两年35个参试点次有33个点次比对照增产(见表1),是福建省历届品种区试中首次连续两年增产点数跨越94%大关,成为福建…  相似文献   

17.
“满仓515”系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以籼稻品种和粳稻材料杂交育成的早籼中迟熟早、晚兼用型优良新品种。具有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株叶态好、成熟期转色佳、丰产性和稳产性好、适时性广、抗稻瘟病等优良性状,1991年~1993年在南靖县及漳州市各县(区)试种、示范共22万亩,显出较强的增产优势。一、示范产量表现 1991年参加漳州市早稻区试,11个试点平均亩产439.94公斤,比对照“78130”增产8.59%,居第一名。1991年晚季,南靖县良种场繁殖良种90.34亩,平均亩产481.3公斤。 1991年晚季,在南靖、龙海、长泰等地试种示范1200亩,亩产均在500公斤以上。1992年该品种在漳州市的面积迅速扩大,全市早晚两季推广7万亩,仅南靖县早季推广  相似文献   

18.
黑啤一号系黑河农科所1981年以Nao为母本与父本HOma杂交,其后代经多次加代,于1986年决选的优良稳定品系。黑啤一号经多年(鉴定、品比、区试、示范、生产试验)试验,均表现出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酿造品质较好等特点,1995年2月被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议定推广,定名为黑啤一号。一、产量表现黑啤一号两年的所内品比试验(1987-1988),平均亩产229.1公斤,比对照品种黑引瑞增产7.6%。1989--1990两年全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33.9公斤,产量与对照品种黑引瑞持平。1992-1993两年全省八点次大面积示范试验中平均亩…  相似文献   

19.
辐优63(湖南)     
辐优63是湖南省怀化地区农科所用辐南A与明恢63测配选育而成的中籼组合,是丘陵山区作中稻和湘中、南双季稻区作晚稻较理想的接班组合。1989年通过怀化地区品种审定,“八·五”期间列为重点推广新组合。1产量表现1986年参加怀化地区区试,平均亩产565kg,居参试12个组合首位,比对照威优6号增产3.7%。1987年参加湖南省中籼区试鉴定。平均亩产554.7kg,比对照汕优63减产2.3%,但在山区表现好,如绥宁试点亩产750kg,居一位,比汕优63增产2.27%;桂东试点亩产655kg居第二位,比…  相似文献   

20.
鄂大麦7号(原代号24631)是我所以克利普瓦拉为母本,W·71-11MEDA为父本杂交育成。1995年和1996两年参加了湖北省大麦区域试验。1997年7月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鄂大麦7号,成为我省自己培育的第一个饲料大麦新品种。1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示范结果1995年湖北省大麦区试,鄂大麦7号平均亩产478.3kg,比对照鄂大麦2号增93.9kg,增24.22%,增幅为16.7%~38.个如,达极显著。1996年省大麦区试平均亩产411.6kg,比对照增14.9%,极显著,2年平均增19.6%,其中产量最高的是襄北点,亩产达677.4kg,其次是武昌点,亩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