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酸盐的化学名称是肌醇-6磷酸盐,广泛存在于谷物、豆类和油料作物中。植酸盐中的磷称为植酸磷,在谷物、豆类和油料作物中含量约为1%~2%,约占总磷的60%~80%。植酸盐非常稳定,由于单胃动物本身不能分泌分解植酸盐的植酸酶,故植酸磷基本无法被单胃动物利用,造成饲料中磷相对不足,需另外添加无机磷,同时,饲料中大量没有被利用的磷随粪便排出体外,造成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2.
植酸酶(Phytase)是催化植酸及植酸盐水解成肌醇与磷酸(或磷酸盐)的一类酶的总称。目前主要用于饲料工业和食品工业,用来消除植物性饲料或食品中植酸的抗营养作用。提高机体对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的利用率,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减少粪便中磷的排放量。降低磷对环境的污染圜。大量研究表明,在猪、禽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使饲料中磷的利用率提高40%-60%。粪便中磷的排出量减少30%-50%。  相似文献   

3.
无机磷在植物中的含量很少,大多数是以植酸磷或其他有机磷的形式存在。许多研究者用不同的试验动物研究植酸磷的利用率,但结果不一致。植物性饲料中的磷在鸡矿物质营养方面仍有一些争论和疑问,早期认为植物性饲料中的磷只有30%可被鸡吸收利用,而近期认为鸡对植酸的利用较高,高达56%,所以在计算饲粮磷水平时,应考虑可利用的植酸磷部分。1 植酸磷在饲料中的存在形式植酸盐几乎存在于所有植物性饲料中,如玉米、豆粕、麦类、糠麸中植酸磷含量约占1%~5%。其中以芝麻饼和米糠含量最高,可达10%左右(NRC,1994)。…  相似文献   

4.
植酸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大量存在于植物籽实中。在亚洲国家由于饲料大量使用籽实加工副产品,致使家禽日粮中植酸磷很高,如家禽日粮中10%的米糠可使日粮中植酸磷含量增至0.35%~0.40%.而米糠中的磷家禽完全不能吸收。  相似文献   

5.
动物常规植物性饲料中约有60%~70%的磷是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于稳定的植酸盐复合物中,这些磷只有在植酸分解酶的作用下才能游离出来供动物吸收利用。单胃动物除成年禽外消化道中缺乏植酸酶,因而对植酸磷的利用率极低。许多研究证明,猪只能利用玉米中磷的10%~20%,豆饼中磷的25%~35%,家禽除成年禽外对植酸磷的利用率还略低于猪。饲料中大量的植酸磷不仅不能被利用而随粪便排入环境,造成  相似文献   

6.
猪、鸡日粮中宜添加植酸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鸡日粮主要由玉米、大豆饼粕、花生饼粕、麸皮等植物性饲料组成,这些植物性饲料所含总磷约为40%─70%,以植酸或植酸盐(即肌醇六磷酸或肌醇六磷酸盐)形态存在。这些形态的磷难以被猪、鸡所消化,因为猪、鸡体内缺乏将植酸等降解为可利用磷的酶─植酸酶,所以猪、鸡对这部分磷的利用率很低。美国肯塔基大学经过10年研究证实,猪只能利用玉米中磷的10%─20%,豆饼中磷的25%─35%。另一方面粪便中排出的大量未被利用的磷又造成了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如何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减少磷对环境的污染是目前养猪、养鸡…  相似文献   

7.
畜禽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以提高其对日粮中Ca、P等矿物元素的利用率,减少磷及植酸磷的排泄量达10%-30%,减轻环境污染程度。同时植酸酶的添加提高了饲料中多种养分的消化率,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8.
磷是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常量矿物元素之一。植物性饲料中的磷60%-80%都以植酸磷形式存在,由于猪体内缺乏内源性植酸酶系统.所以难以利用饲料中的植酸态磷。在养猪生产中,往往向饲粮中添加大量的无机磷酸盐,从而造成磷资源的浪费、无机磷价格的迅速上升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所以很有必要从动物采食的磷源人手,准确评定各种饲料中磷的利用率,避免生产中磷的过量添加,达到既满足动物营养需要叉控制粪磷排出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植酸酶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翔  陈代文 《饲料工业》2006,27(14):20-23
植物性饲料中磷的含量相对较少,而其中约有60%~75%的磷以植酸的形式存在(Markus等,1999;Pasamontes等,1997;Ostanin等,1968;Nelson等,1968),饲料植酸中的磷必须在消化道内水解成无机磷酸盐才能被动物利用。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能产生植酸酶,可有效地分解植酸磷并利用释放出的磷,利用率一般为60%,成年反刍动物可高达90%;而单胃动物缺乏能水解植酸的酶或其酶的活性极低(Pointillart等,1984;Markus等,1999),因而单胃动物对植物饲料中的磷利用率很低。研究表明,猪只能利用玉米中磷的10%~12%:利用豆粕中磷的25%~35%(Cromwell,1993)。典型猪13粮中磷的利用率只有15%,而85%的磷随粪便排出。  相似文献   

10.
植酸酶在家禽养殖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其太 《中国家禽》2001,23(16):39-41
1 提高氮、磷利用率,减少氮、磷排泄,降低污染家禽对植酸磷的利用率非常有限,一般饲粮中60%~75%的磷不能被禽类消化,对饲粮所含植酸磷的利用率基本上为零,即使象小麦和大麦这类含有内源性植酸酶的饲料,其植酸磷的利用率也仅能达15%~30%。饲料中添加微生物植酸酶后,由于植酸酶可使谷类和油饼类等植物饲料中植酸磷所含的大部分磷释放出来,用以满足动物对磷的需要,从而提高对磷的利用率,同时减少磷的排泄量。Nelson等(1968)首先报告了向日粮中添加植酸酶提高了雏鸡对植酸磷的利用率(以体增重和骨灰分作为指标)。将无花果…  相似文献   

11.
植物性饲料中,约65%-86%的磷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单胃动物尤其是鸡对植酸磷的利用效率非常低。研究表明,猪鸡只能利用玉米中10%-12%的磷、豆粕中25%-35%的磷、麦麸中10%-30%的磷。饲料中磷得不到充分利用,排出畜禽体外后,易被土壤吸收、蓄积、转化,造成严重的有机磷环境污染。植酸酶可催化水解植酸,将磷盐从植酸中释放出来,供动物体利用。虽然植物性饲料中也存在植酸酶,但含量甚微,且十分不稳定,一般的制粒加工即失去大部分活性。商品植酸酶经微生物培养获取,其耐热性优于植物源植酸酶,且经过吸附…  相似文献   

12.
在大多数植物性饲料中植酸含量很高,有70%磷是以植酸的形式存在的,对于单胃动物来说因为消化道缺少分解植酸的酶类,无法利用植酸中的磷。目前多在饲料中添加外源性植酸酶,以提高植物饲料磷的利用率。但种种原因导致植酸酶添加效果不够理想,目前大多观念认为植酸酶活性不同程度地受到饲料中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进行两个相同设计方案的试验。选用3周龄的有充足磷饲料喂养的人工笼养雄仔鸡,在3-6周这一阶段分别喂给0.10%至0.45%(递增量为每次0.05%)的非植酸磷(non-phytate phophorous; 即nPP)。在日粮中添加800单位/kg的植酸酶。测定包括体增重、饲料转化率、发病率、胫骨灰分和粪磷情况。非线性回归方程被用来评价要得到最佳体增重、饲料转化率、发病率、胫骨灰分和粪磷时非植酸磷的需求量。在无植酸酶的情况下,得胫骨灰分率、增重率和饲料转化率的非植酸磷量分别是0.33%、0.186%和0.163%,这一数据非常符合现今NRC(1994)的推荐量。而添加800单位/kg的植酸酶后,得到最佳胫骨灰分率、增重率和饲料转化率的非植酸磷含量分别是0.24%、0.151%和0.109%。粪磷在低磷状态下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4.
磷是动物营养研究中不可忽视的矿物质元素之一,既是机体的重要结构成分,又参与体内许多生理生化过程,发挥着其他任何元素不能替代的作用。但是磷不能在体内合成,只能由饮水和饲料供给。单胃动物常用植物性饲料中60%-80%的磷是以植酸及其盐类形式存在。以这种形式存在的磷很难被单胃动物利用,而且植酸也影响其他养分的利用,所以植酸被视为一种抗营养因子。植酸的抗营养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降低磷的利用率;降低矿物质元素的利用率;影响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利用率;影响消化酶的活性等几方面。大量试验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显著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前言   植酸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大量存在于植物籽实中 (谷物、豆类和油料种子 ),是磷的主要存在方式。植酸中磷含量达 28.2%,因为家禽日粮以植物性饲料为主,所以植酸磷具有很重要的营养意义。典型的玉米-豆粕日粮中植酸磷含量为 0.22%- 0.25%,但在亚洲国家由于大量使用籽实加工副产品,致使家禽日粮中植酸磷很高,如家禽日粮中 10%的米糠可使日粮中植酸磷含量增至 0.35%- 0.4%,最近的研究表明米糠中的磷,家禽完全不能吸收。   由于缺乏内源性植酸酶,家禽对植酸磷的利用十分有限,这一缺点导致两个问题:   1.在日粮…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对植物性饲料中植酸磷含量进行测定,从而评价饲料营养价值。饲料样品经稀盐酸提取,植酸磷游离出来,加铁盐使其生成植酸铁沉淀,将沉淀用硝酸、硫酸消解,PO4^3-在酸性条件下,与钼酸发生反应生成磷钼酸,用抗坏血酸将其还原为钼兰显色,在波长660nm下进行比色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适用于植物性饲料中植酸磷含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捷克斯洛伐克Praha进行了2个试验,研究青年牛对植酸磷的总体消化情况。试验1利用14头公牛,并且每天饲喂6L奶和幼畜饲料。试验2利用21头牛分成3组,Ⅰ组自由采食和喂奶;Ⅱ组喂奶和幼畜饲料;Ⅲ组喂奶和青贮的碎玉米;试验1在青年牛10周龄时对饲料的消化进行测定,试验2在12和16周龄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试验1中植酸磷占总的磷摄入量的27%(植酸磷的分析是采用毛细管电泳法),  相似文献   

18.
磷是一种畜禽所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常用的植物性饲料中60%~80%的磷是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1]这部分磷很难被猪鸡利用,因为猪鸡体内缺乏分解植酸盐所必需的植酸酶。因此,植物性饲料中的磷不能被充分利用,相当一部分磷随粪便排出体外,这不仅造成磷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9.
植酸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张颖(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情报所济南250100在畜牧业生产中,畜禽饲料以玉米、豆饼粕、麦麸等植物性饲料为主,其中所含的磷50%以上是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由于猪、鸡等非反刍动物体内缺乏植酸磷的水解酶,无法有效地利用饲料中的...  相似文献   

20.
鱼类对饲料中磷的需要高于畜禽,为0.5%~0.6%,而鱼类消化系统缺乏内源性植酸酶,无法利用饲料中植酸结合态磷.目前水产养殖中常喂高鱼粉、骨粉含量饲料,而水产动物对鱼粉、骨粉等动物性饲料中磷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