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南省是农业大省,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早稻种植面积约186.7万hm~2,约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6%左右,因此,早稻在我省粮食作物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对我省1993~1997年参加省早稻区试的品系(组合)的产量、生育期、米质及抗性进行分析,以探求我省近几年早稻品种状况。(-)区试概况1993~1997年参试品系(组合)数及分组情况见表1。对照早熟组为湘早舢6号,中熟组(含早中熟组)为湘早舢13号,迟熟组常规稻1993~1996年为湘早税1号,1997年为湘早舢19号,杂交稻1993年为威优49,1994~1996年为威代48,1997年为威代402。(二)结…  相似文献   

2.
湘晚籼12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品种来源:母本92W93(湘33)源于IRRI,父本GER-3源于湖南农业大学培育的水稻新品系.1993年配组,1994~1996年加代,1997年品比,编号为9724,1998年参加湖南省联合品比试验,1999~2000年参加湖南省晚稻区试,2001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2002年参加国家南方稻区晚籼中迟熟优质组区试,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辽粳244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所1987年春在海南以生育期较早、株形好、米质优、半矮秆的79-227为母本,以株形理想、高产、耐肥、抗倒、适应性强的83-326为父本,采用多元亲本复合杂交育成,其显著特点是株形好,抗倒伏,产量高,适应性广,米质优良。1992~1993年参加北方中早粳中熟组区试,同期参加辽宁省区试,1993~1994年参加生产试验,1995年10月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993~1996年累计种植58600hm2。(一)主要特征特性辽粳244在辽宁全生育期153~155天,属于中熟品种,苗期抗寒性强,生长健壮,插秧后还苗快,分美…  相似文献   

4.
上思糖厂榨季进厂原料蔗和平均蔗糖分,1992~1993年榨季为38.48万吨和12.27%;1993~1994年榨季为34.58万吨和13.78%;1994~1995年榨季为26.66万吨和13.89%;1995~1996年榨季为33.70万吨和13.98%,什么原因使我厂榨季蔗糖分连年保持稳定的基础上略有提高的势头,作者认为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 1、气候环境适宜甘蔗生长,土地资源得天独厚。上思县糖厂蔗区,年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5.
徐优3—2系江苏省徐州市农科所1986年用中粳不育系徐80—7A为母本,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的宁恢3—2恢复系为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粳新组合.1993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母本徐80—7A于1992年10月通过专家组现场鉴定,1993年4月同时通过江苏省审定.1产量表现。 1988~1989年复测鉴定和品比试验产量较本地当家品种徐稻2号增产15%~20%,比强优势杂粳组合盐优57增产5%~7%。1990年江苏省杂交粳稻预备试验,平均单产628.7kg/亩,较盐优57(CKl)和盐粳2号(CK2)分别增产8.62%和14·85%。1991~1992年参加江苏省杂粳区试,两年平均…  相似文献   

6.
协优413(协青早A/中413)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亚种间杂交水稻超高产新组合,在浙江省可作单季和双季连作稻种植。1991~1993年经过了浙江省“8812”计划的联品、高产组合对比、大区示范试验及大田示范试种,1993年参加浙江省区试,  相似文献   

7.
“凉薯17”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 品种来源凉薯 17是我站于 1982年选用 10 5 16作母本 ,Schwalbe (燕子 )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原系谱代号为 82 2 17。 1986年在本站进行实生苗培育获得实生薯块 ,1987、 1988两年经选种圃、株系圃鉴定得以入选 (编号为 82 2 17) ,1989年进行品比预备试验 ,1990~ 1991年品种比较试验鉴定筛选参加区试。 1997~ 1998年通过凉山州植保植检站癌肿病抗性和田间晚疫病鉴定 ,2 0 0 0年通过原种质量鉴定。 2 0 0 1年 9月经第四届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命名为凉薯 17。2 区试结果1993~ 1994年参加区试 ,在美姑、布拖、昭觉…  相似文献   

8.
刘超 《作物研究》2004,18(4):230
69优8号   69优8号系江苏徐州农科所以自育的中熟中粳不育系69A为母本,以早中熟恢复系11238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优质杂交中粳新组合.1996~1997年参加本所鉴定,1998年参加江苏省杂粳区试预试,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杂交中粳区试,2000年提前一年参加江苏省杂交中粳生产试验.1999~2000年参加全国北方稻区豫粳6号组区试,2003年参加全国北方稻区豫粳6号组生产试验,并在有关地区示范试种,2001,2004年分别通过江苏省,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1992~1993年南方稻区区试组织开展了早中熟早籼、中熟早籼和双季晚粳3个熟组(类型)的试验.南方稻区13个省(市、自治区)35个水稻科研、良种繁育单位作为试点参加了该项试验。早中熟早籼组试点19个,分布范围北纬25°51’~30°32’,东经105°28’~120°40。  相似文献   

10.
第五、六届国家甜菜品种区域试验总结会议于1993年2月12~14日在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农垦种子公司)召开.参加会议的有6省(区)31位代表.会议由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糖料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农垦种子总公司甜菜专业公司经理高富主持,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所长蔡葆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1.
如东七号原编91-305,是我们从87-47(自育中间材料)×冈2组合中选育成。1987年更繁、1990年田间鉴定白粉病免疫,更繁、1991年稳定。1991~1992年鉴定,3重复平均亩产382.5kg,比如东3号增产7.22%,显著。1992~1993年如东县大麦品种多点试验,平均亩产402kg,比苏引麦2号增产9.72%,极显著。增幅为6.83%~11.77%。1993~1994年参加上海市区域试验居6个参试品种(系)首位,平均比沪麦8号增产17.6%,1994~1995年上海市区试亦为首位.平均比沪麦8号增产174%,2年平均增产17.5%。1996年上海市审定定名为如东七号,准备代替…  相似文献   

12.
豫玉12(新黄单904)由河南省新乡市农科所1989年育成,组合478×京7黄。该品种属中熟品种,需≥10℃积温2 500℃左右。1990~1993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 ,在省、国家区试及生产示范中,产量获三个第一名。适宜在我国各主要玉米产区种植。种植密度一般以每公顷6万株为宜,高产攻关田公顷6.75~7.5万株为宜。制种时,母本早播4~5天,父母本行比以1:4~6为宜。已采用不育系改良配套模式制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皖棉95091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于1991年以皖棉87比2为母本,以中棉所12为父本杂交,1993年从杂交后代中优选单株,经株行、株系和品系比较试验选育而成.1998~1999年参加安徽省棉花区域试验,2000年参加生产试验,2000年11月28日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皖棉17号.  相似文献   

14.
巴单四号是巴盟农研所玉米课题组于1993年杂交组配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1995年经所内单交种鉴定试验,产量居参试组合第二位,1997~2001年参加本所品比试验;1998~2001年参加巴盟区试;2001年参加内蒙玉米预备试验。经过几年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是高产、优质、抗性强、适应性广、株型紧凑、单秆大穗型、中晚熟优良杂交种。1产量表现(1)所内试验:1995年参加所内新组合鉴定,试验产量16410kg/hm2,比对照中单二号增产31.3%;1997~2001年参加本所品种产比试验,5年平均产量13228.5kg/hm2,比对照中单二号增产15.8%。(2)巴盟区试:1998年全盟4点汇总平…  相似文献   

15.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1986年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采用锦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早熟中粒型、出米率 76 %左右、高产、荚果饱满整齐的 79 1为母本 ,与地理远缘的山东省花生研究所选育的 77/— 13 16 1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父母本具有地理远缘 ,性状相近、后代具有适应性与稳定强的特点。 1987~ 1991年 (F1~F4代 )根据田间长势长相、荚果形状进行选择 ,淘汰不良株形。 1992~ 1993年进行产量、抗病性鉴定 ,选出高产、荚果整齐、出米率高的株系 86 19。 1994~ 1995年进行所内品种比较试验。 1996~1997年参加辽宁省花生品种区…  相似文献   

16.
冀7369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1993年以本所选育的新品系冀92-3235为母本,陕229为父本杂交,经7年定向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突出特点是矮秆抗倒、优质强筋、高产,适宜在冀中南麦区中高水肥地块种植,2007年3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四单158由吉林省四平市农业科学院玉米所1992年育成,组合D387×丹340-3.该品种属于晚熟品种,需≥10℃积温2 800℃·d.1993~1998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宜我省中、西部地区的西单2、新铁10、新铁12、吉单159、掖单19适应区内种植.种植密度一般每公顷4.5~5.0万株为宜。  相似文献   

18.
单低、双低油菜系列标准于1993年在生产上进行验证,1993年底颁布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宣传了执行系列标准的重要性,并组织贯彻实施.根据各地反应,该系列标准制定及时,切实可行,并已取得了具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种子管理部门根据单低、双低油菜品种标准,种子标准,芥酸、硫代葡萄糖苷分析方法和抗病虫鉴定标准,进行品种审定,共审定了三个单双低油菜品种(即单低品种湘油14号,湘杂油1号,双低品种湘油13号);在区试中,取消一个品系(571)参加区试的资格.  相似文献   

19.
甘蓝型双低油菜三系杂交种豫油4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油4号是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技术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三系”杂交种,突出表现为高产、优质、早熟、抗病等。在1993~1995年河南省油菜区试中,三年综评居第一位,平均单产2593.5kg/hm2,比同类型(双低)对照豫油2号增产26.7%,1994~1995年河南省生产试验中比秦油2号增产10.8%。抗病毒病,耐菌核病,早熟性好,全生育期231d。芥酸含量为0.241%,硫甙含量21.31μmol/g,含油量高达41.21%。  相似文献   

20.
玉米杂交种绥玉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绥玉5号由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1988年育成,组合BC4821-2×154619。该品种属中早熟单交种,出苗至成熟109 d,需要≥10℃活动积温2254.9℃.d。1989~1993年不同产量试验中均表现早熟、高产、抗病等特点。在公顷保苗5.0万株密度下,平均公顷产量7811.2kg,比标准品种海玉5号增产10%。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东部低湿区及西部平原丘陵区、吉林省东部半山区种植。一般5月初播种为宜,该品种喜肥水,增产潜力大。制种可父母本同期播种,公顷保苗5.5~6.0万株。父母本种植比例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