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由于现在的高校大学生在思政课教学方面的需求量变大,教学方法也逐渐变高,这就说明现在的思政老师在自己工作上的压力和挑战是越来越大的。新媒体教学方式和思政课相结合的同时虽然有助于思政老师的教学、有助于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交流等等一些非常贴切实际的好处,但新媒体在思政课上的出现也避免不了给大家带来了一些不好的东西。所以,如何去把新媒体更完美的应用到思政课上是一个非常值得大家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目前的网络时代背景下,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新媒体技术应用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了很多难题,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机遇,随着新媒体的发展,高校思政工作也应该进行改革和创新。因此本文就主要围绕网络新媒体时代高校师生工作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当前的新媒体拥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在高校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当中已经成为思政教育的新渠道和新模式。因此新媒体的出现不仅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全新的机遇,也带给高校思政教师一定的挑战。本文具体阐述了新媒体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内容,以及在新媒体视域下的新思想,然后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来新对策。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开启了新媒体时代的大门,高校思政教育也要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契机,这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学生的共同努力。本文针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暴露的问题做出分析,并从几个方面探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渠道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存在不少的问题,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的优势,增加思政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对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6.
作为二十一世纪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新媒体具有开放性、无限交互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已经受到了各大高校的热衷与推崇。近年来,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新的发展道路,教育手段变得更加丰富,可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对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本文就校园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将校园文化和新媒体文化有机结合,以提高新媒体环境下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7.
遵循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相统一"要求,套用大学"金课""两性一度"评价标准,明确高校思政"金课"的标准和要求。对照思政"金课"标准,查摆目前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思政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实施思政课教学方法立体化改革、保障实践教学规范化运行等打造思政"金课"的路径,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不断受到冲击,高校辅导员有必要对开展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讨。本文从高校课程思想政治现状及对策着手,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为高校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提供详实的参考资料,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对国家未来发展和青年自身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将素质教育思想融入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创业思维带动思政教育发展,以完善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指导创新创业教育,从而建立起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动态互动,由此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模式。基于该模式,思创融合的具体途径应建立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结合的基础上。第一课堂即高校思政课课堂,要转变思政课教学理念,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第二课堂则包含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创新创业竞赛平台和高校思政类活动。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强化大学生思想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是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思政课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理论之维、主体之维、实践之维三个角度探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亲和力的策略,通过加强教学内容的说服力、感染力、吸引力,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对思政课教学的主导作用,对课程思政的支撑作用,满足学生主体需求以及创新教学方法,把握思政课教学发展规律,将学科专业特色融入思政课程,增加课程的生命力,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为满足学生知识需求,增强教学实效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媒介的发展改变了人们认知世界和感受世界的方式,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更多挑战与可能。本文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分析了新时代下高校思政工作的现状并提出应对措施,以更好地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给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与机遇,有效促进高校思政课程的改革。因此,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以高校思政课为重点,探究"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方式,进而促进高校的长久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朱聪  张静 《河南农业》2022,(6):27-29
提升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与针对性既是当前思政课内在发展的趋势,又是外在形势变化的必然选择。提升高校思政课的过程中既要饮水思源,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又要注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同时,还应该科学分析思政课教学过程的各个因素,采取系统优化思维,从教师队伍理念灌输、教学内容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师美学修养与指引和教师思政课互联网载体等方面创新。加强思政课的亲和力与针对性,需要引导高校学生求真、向善、向美,提高其对思政课体验感与认同度;还需教师发挥教学主体的积极作用,以共同促进思政课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体,因此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会对高校的健康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要使思政课能够成为大学生真正从中受益的课程,必须要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这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将是一大挑战。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整体看状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对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加强党史学习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党的历史、感悟共产党人的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育人的全过程需要思政课教师让学生深切领悟学习党史的重要意义,把红色文化的实践性、感染性、实效性与思政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拓宽思政育人渠道,通过多样化的创新教学方法将党史学习融入高校思政育人体系之中,以探寻提升高校思政育人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艺术是在信息化背景下快速成长的艺术形式,这一艺术形式已经在我国高校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此在其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本文将对新媒体艺术设计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1):351-352
高校思想政治(以下称思政)课教师承担着立德树人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任务,以微博、微信等媒体为代表的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首先分析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媒介素养的现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媒介素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迫在眉睫。新时代教育对象的出现、融媒体带来的教育行业的改变以及“三进”教学改革的提出成为了倒逼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的主要因素。但传统教学理念的制囿、思政课教师媒介素养的匮乏以及教学语言亲和力的缺失成为了制约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的主要瓶颈。为了巩固思政课思想宣传主阵地的位置,提升“供给主体”媒介素养、注意教学语言的温度性和教学阵地的“双向性”成为了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查我国高校思政课课程建设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思政课对大学生思想发展的重要性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思政课需要不断开展教学改革的建议。为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性,提出了大学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路径以及有效评价机制的构建,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可借鉴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革命精神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精神资源,将革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对于彰显思政课的实践性,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前在革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仍存在重视程度亟待提升,制度保障有待加强,教学形式仍需丰富等现实困境。针对此现状,提出了提高教学思想认识、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优化校园教学环境、完善教学管理机制等对策,以期为革命精神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