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选用15HP空气源热泵果蔬烘干机对德国米葱进行烘干试验,比较不同排湿方式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分析烘干机主要性能参数及能耗变化特点,优化德国米葱热泵烘干工艺。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北方村镇建筑,供暖上仍然存在着很多资源配置不合理、污染严重等问题.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各种太阳能耦合空气源热泵系统的研究也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主要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综合论述太阳能集热系统和空气源热泵系统不同耦合方式的研究.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针对太阳能耦合空气源热泵系统不同运行方式、研究进展进行分类总...  相似文献   

3.
日光温室空气湿度环境及除湿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4.
粮食烘干机械作为农业机械的核心装备,其技术的发展水平直接体现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水平。近些年,随着国家对农业机械的扶持力度持续加大,粮食烘干机械得到了暴发式的增长,粮食烘干也逐渐朝着高效率高品质要求方向发展。分析了粮食烘干机械的技术发展现状,以及提高粮食烘干效率和品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归纳了影响粮食烘干效率和品质的关键技术因素,以及现有技术在提高粮食烘干效率和品质方面的应用效果;最后,对粮食烘干机械如何实现高效高品质烘干进行了技术展望。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作物收获以后,农民朋友们通常都会选择在房顶上、附近马路上晾晒,严重影响农产品品质,同时农作物极易受到霜冻、阴雨天气的影响,造成作物的霜冻和霉变,严重影响粮食的安全。据农业部统计,我国农产品因干燥问题引起的损失惊人,损失率超过8%,每年粮食损失量就高达500亿斤。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十年来能源危机和地球变暖的全球性问题一直为各国所关注,在此背景下热泵技术成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得到了长足发展和广泛应用。热泵技术于1854年提出,在矿物能源匮乏的欧洲各国和日本,热泵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由图1可以看出,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热泵使用量总体处于上升趋势,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后,更  相似文献   

7.
张新芬  巫雪 《油气储运》2011,30(8):677-679,592
介绍了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工作原理、主要设备、安装要求及技术优势。针对江苏油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阐述了空气源热泵技术在生产节能方面显示出的水量充足、适用范围广、全天24h恒定供热、安全环保、水电完全分离、智能化霜、使用寿命长、维护费用低等优点,提出了在江苏油田推广应用该技术进行供热系统改造的可能性。结合空气源热泵供热技术的油田应用案例,分析了其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东北粮食干燥多在冬季,干燥能耗大和污染严重的问题,采用闭式多级串联除湿和加热的方法,设计塔式玉米除湿热泵连续烘干系统,对玉米热泵干燥系统的性能进行理论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2)与玉米燃煤干燥系统相比,本研究提出的多级蒸发除湿和多级冷凝加热的除湿热泵系统节能达到30%以上;3)传统玉米干燥系统环境新风加热后与粮食完成一次热湿交换,然后直接排到环境中,浪费能源,同时随废气排出的糠皮对周围环境也造成一定的污染,而本研究设计的热泵干燥系统采用闭式循环结构,玉米绒及尘土在回风管路被除尘装置收集,无任何污染物排放到环境大气中,同时,因为干燥温度低,送风均匀,玉米品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推导了热泵除湿干燥机组可以有效除湿的空气旁通比范围,研究了空气旁通比与蒸发温度、露点温差的相互关系,建立了空气循环系统与热泵系统的耦合关系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空气旁通比与蒸发温度、露点温差成负倒数形式的非线性关系。数学模型的建立有利于精确控制热泵除湿干燥机组的运行状态,提高热泵除湿干燥机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天津农业科学》2017,(9):74-77
为开展果蔬大棚的对比测试,在试验大棚设置了空气源热泵-风机盘管系统,对比大棚保持原样,测试两个大棚内空气温度、土壤温度以及热泵机组性能参数。结果表明:未设置空气源热泵机组时,对比大棚内空气平均温度很低,平均温度只有13.5℃,远低于试验大棚的23.8℃,二者最低气温相差14℃左右;试验大棚的土壤温度也比对比大棚高4℃左右;试验大棚空气源热泵的平均COP在3左右,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1.
柿饼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具有开胃健脾等功效,深受人们喜爱。柿饼在加工过程中,工序较为繁琐,如果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对柿饼加工质量造成一定影响。文章主要针对柿饼热泵加工技术以及其应用进行研究,明确了各个环节的主要内容,希望可以促进柿饼加工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温室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的结合节能环保,并且能够有效解决太阳能不稳定、不易控制的问题。本文设计了温室太阳能-空气源热泵联合加热系统,并对该装置进行试验研究和讨论,结果表明太阳能-热泵联合运行可以提高系统的制热效率。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4):227-228
本文简要阐述了智能化大背景下智能家居的空气环境污染治理已经成为我国政府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报道,新版的空气净化器国家标准修订草案稿已经形成。研究院认为,新标准的制定将进一步规范市场,促进空气净化器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考虑到现有空气净化机的功能比较单一,本研究拟在负离子除尘器上引入智能语音系统、热传感技术以及投影技术等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以实现其多功能的多样化。从而,使得空气净化机能够向用户提供更加智能舒适以及方便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李海峰  蔡正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309-18310
介绍了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原理及发展前景,设计了冷凝器(储水箱)的形式,并对系统装置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优于常规系统,热泵综合利用装置在制冷兼制热水的运行状况下,可提高系统的制冷性能,减少能耗,而且还能够回收制冷系统的冷凝热量供应热水。  相似文献   

15.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与油料来源,对其产后烘干设备的研究是花生产地干燥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为此,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综述国内外花生烘干设备的研究现状,介绍箱式花生烘干机、回转圆筒式烘干设备及就仓干燥的结构与工作原理,阐述适合花生烘干设备的热源配置,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未来花生烘干设备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人口过剩,现已超过60亿,到2050年预计将达到90亿,其中90%将生活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现在,发展中国家有8.4亿人营养不良,13亿人陷于贫困,人口增长与粮食匮乏的矛盾日益尖锐.要想提高粮食产量,满足全球粮食的供给,不可能寄希望于耕地面积的扩大,并且"在未来的40年中,传统的农业技术根本无法提供世界所需要的两倍以上产量的产品".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三久低温烘干机械等设备,研究高温处理对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探索不同温度下种子减干率变化规律及烘干前后种子品质变化等,核算水稻种子烘干的直接成本,为水稻种子烘干生产和提高制种效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无辣不欢",意思是日常吃辣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不吃辣的食物会很难受。这充分说明辣椒在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性,辣椒是日常生活中调味的必备品。中国国内总共有2000多种辣椒,辣椒品种的不同导致其产生的辣度也各有差异。中国有三大省份的人特别喜欢吃辣椒,分别是四川人、贵州人和湖南人。以湖南人为例,湖南每人每年吃的辣椒不少于10kg,由此可见他们吃辣椒的厉害程度。辣椒不仅可以用作调味剂,也可以从辣椒中提取辣椒素和红色素作为工业原料。辣椒素的应用相当广泛,不仅可以应用于食品也广泛应用于军事、医药等。辣椒素每年在市场上的需求量都极大,现如今已经超过了4000t。并且辣椒素已经被国际组织认为是一种可以无限使用的天然食品添加剂。本文主要通过对贵州辣椒烘干技术的意义、辣椒烘干的操作步骤、以及烘干过程的注意事项这3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详述以此来实现对贵州辣椒烘干技术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以拱顶钢架塑料薄膜温室为试验温室,分别设置空气循环式冷凝除湿、土壤地面地膜覆盖降湿和对照三个处理,探讨与研究了空气循环式冷凝除湿的效果.结果表明:晴天各处理温室内各层的空气与室外大气相对湿度,最低点均出现在14:00-15:00时段;晚19:00至上午10:00之间,各处理温室内各层和室外大-X的相对湿度变化较平稳,但均呈现为室外<冷凝<覆盖<对照,与对照相比,此时段冷凝处理温室下、中、上层相对湿度比对照分别降低2.7%-10.5%、2.0%-7.5%和2.4%-11.3%;三处理温室同层次同时刻的绝对湿度均以冷凝处理最小,冷凝处理温室内各层绝对湿度在一天中的垂直变化幅度为上层>中层>下层.阴雨天各处理的空气相对湿度基本呈现出对照>覆盖≥冷凝规律,但差值较小,均<1%;而绝对湿度呈现出对照≥冷凝>覆盖,差值也很小.在1月份,温室内相对湿度呈现出对照>覆盖>冷凝,且变化幅度以晴天为大,阴雨天较小;温室内绝对湿度晴天为对照>覆盖>冷凝,阴雨天为对照>冷凝>覆盖.  相似文献   

20.
热泵干燥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热泵干燥的技术特点及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热泵干燥技术在农副产品干燥加工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并对热泵干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