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广西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其空间格局,挖掘广西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开发潜力,为广西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草谷比法分析广西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其空间格局。【结果】广西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逐年增加,其中水稻、马铃薯和玉米秸秆是主要来源。2016年广西主要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为2306.86万t,可收集资源量为1868.32万t,可能源化利用量为1588.07万t,可转化能源量可折算为733.16万t标准煤。水稻秸秆资源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地区;玉米秸秆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南部地区;薯类秸秆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南部地区。【结论】广西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秸秆资源总量逐年平稳增加,水稻、薯类和玉米秸秆是主要来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系数测定及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采用田间测定及文献调查研究的方法,测定了吉林省主要农作物草谷比系数及秸秆可收集系数,估算出玉米、水稻、大豆、花生秸秆资源量、地区分布、资源密度等,并对秸秆资源分布进行分析评价,为吉林省制定秸秆综合利用政策和优化秸秆产业布局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正确评价西安市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其分布特性,充分认识西安市秸秆资源的开发潜力。[方法]以草谷比法为基础方法,对西安市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估算,并分析各区县秸秆资源量分布。[结果]2015年西安市主要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211.93万t,可收集资源量为175.95万t,可能源化利用量为149.55万t,可转化能源量82.35万t标准煤;小麦秸秆量占总量的55.4%,玉米秸秆占总量的43.6%,棉花、油菜占总量的1.0%。临潼、长安、户县的秸秆资源量分布较大,分别占比为18.0%、19.0%、17.0%。西安市年平均秸秆的化石能源替代量88.83万t,全部转化为经济价值相当于节约5.49亿元的煤炭消耗。[结论]该研究可为西安市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王峰 《河南农业》2014,(23):27-27
<正>一、泌阳县农作物秸秆资源情况泌阳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8.91万hm2,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7.73万hm2,按照农作物秸秆折算比例系数,2013年,全县农作物秸秆理论产量116.2万t,可收集秸秆总量89万t。二、秸秆资源利用情况据2013年统计数据,全县农作物秸秆利用总量为78.9万t,占秸秆理论产生量的67.9%,占可收集秸秆总量的88.7%。泌阳县秸秆利用的主要方式包括秸秆饲料化利用、肥料化利用、能源  相似文献   

5.
楚州区小麦秸秆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斌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201-202
本文依据《全国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对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的夏季作物小麦进行系统地调查和研究,获得该地区小麦秸秆的草谷比、收集系数、秸秆总量的数据,并进行了详细、全面的评价,对其他地区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耕作(耕翻与浅旋耕)与秸秆还田方式(周年稻秸秆全量还田、麦秸秆全量还田、稻麦秸秆全量还田以及稻麦秸秆不还田)对稻茬麦草谷比和麦秸可收集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耕作处理对稻茬麦草谷比、麦秸垂直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麦秸可收集系数的影响皆不显著,而不同秸秆还田处理间草谷比差异达显著水平,麦秸垂直空间分布特征及可收集系数未表现出差异。秸秆还田处理增加了单位面积内稻茬麦秸秆产量,秸秆产量高低顺序依次为周年稻麦秸秆全量还田(Srw)>周年仅水稻秸秆还田(Sr)>周年仅小麦秸秆还田(Sw)>周年秸秆不还田(S0),各处理间籽粒产量变化并不显著,因而处理Srw的草谷比显著高于Sw与S0处理。相同留茬高度条件下,麦秸可收集系数在不同秸秆还田方式间没有显著差异,留茬高度分别为5、10、15、20 cm时,稻茬麦秸秆可收集系数依次为0.65~0.66、0.58~0.60、0.52~0.54、0.45~0.47。估算一定留茬高度的稻茬麦秸秆可收集系数时可以忽略旋耕整地和秸秆还田方式的短期影响,进一步简化估算参数。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耕作(耕翻与浅旋耕)与秸秆还田方式(周年稻秸秆全量还田、麦秸秆全量还田、稻麦秸秆全量还田以及稻麦秸秆不还田)对稻茬麦草谷比和麦秸可收集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耕作处理对稻茬麦草谷比、麦秸垂直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麦秸可收集系数的影响皆不显著,而不同秸秆还田处理间草谷比差异达显著水平,麦秸垂直空间分布特征及可收集系数未表现出差异。秸秆还田处理增加了单位面积内稻茬麦秸秆产量,秸秆产量高低顺序依次为周年稻麦秸秆全量还田(Srw)>周年仅水稻秸秆还田(Sr)>周年仅小麦秸秆还田(Sw)>周年秸秆不还田(S0),各处理间籽粒产量变化并不显著,因而处理Srw的草谷比显著高于Sw与S0处理。相同留茬高度条件下,麦秸可收集系数在不同秸秆还田方式间没有显著差异,留茬高度分别为5、10、15、20 cm时,稻茬麦秸秆可收集系数依次为0.650.66、0.580.66、0.580.60、0.520.60、0.520.54、0.450.54、0.450.47。估算一定留茬高度的稻茬麦秸秆可收集系数时可以忽略旋耕整地和秸秆还田方式的短期影响,进一步简化估算参数。  相似文献   

8.
基于资源密度的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潜力测算与市场评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中国农业年鉴》和《中国农业统计资料》的数据测算2012年全国各地区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潜力,并基于秸秆资源密度,分析各地区之间秸秆资源化利用潜力的差异,进一步探讨了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市场发展潜力。研究表明,2012年我国作物秸秆资源总量为8.486×108 t,可收集利用的秸秆资源量达6.406×108 t,除用于还田、生活燃料、饲料等传统途径之外,可资源化利用潜力为1.515×108 t。我国各地区作物秸秆可资源化利用潜力差异较大,其中:长江中下游、东北、华北地区可作为生物质能源的作物秸秆资源量分别为4.451×107、3.626×107和3.511×107 t,具有较大的秸秆可资源化潜力;华南、黄土高原和青藏地区作物秸秆可资源化潜力较低。东北、长江中下游、华北地区秸秆可资源化潜力的资源密度相对集中,适宜建立较大规模的秸秆直燃发电站、秸秆气化等能源企业,可加强当地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以形成较为成熟的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市场,从而不断提高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可利用资源分析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分析,选择不同的秸秆资源评价指标,对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进行了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2008年吉林省玉米、水稻、大豆3种主要农作物秸秆的可利用资源量为3 113.37万t,秸秆总量表现为"一高两低",即玉米比重大,水稻和大豆比重小;空间分布呈现"两高一低"的特征,即中西部高,东部低。依据吉林省秸秆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将吉林省秸秆资源划分为富集区、相对富集区、一般区、贫乏区,针对不同地区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利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依据天津市统计年鉴,对天津市农作物秸秆类型、资源量及其区域分布特点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12年全市可收集利用的秸秆资源量为1.7×106 t,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是天津市主要的作物秸秆种类,其资源量比重分别达到52.0%和34.0%,累积占全市秸秆总量的87.0%,属于优势秸秆资源。其次是棉花秸秆和稻谷秸秆,分别约占总量的7.7%和6.9%。秸秆资源总量区域分布特征显示,远郊5区县秸秆资源量较大,近郊4区和滨海新区秸秆资源量较小。单位播种面积资源分布呈现自北向南、自西向东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变化趋势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是一种多用途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秸秆资源化利用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同时也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循环发展。综合利用秸秆资源首先需要明确现有农作物秸秆总量及分布情况,学界对于农作物秸秆总量估算通常根据农作物经济产量和作物秸秆系数确定,作物秸秆系数即草谷比。依托2018年山西统计年鉴,综合考虑山西农作物种植实际和前人研究经验确定作物秸秆系数,估算出山西省1979~2017年各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及占比,分析1979~2017年全省秸秆资源总量变化趋势。以2017年统计数据为基准,研究山西省11个地市和120个县农作物秸秆总量分布情况,分析秸秆资源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量及其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目的正确评价中国现存秸秆可收集利用量以及各种利用途径的适宜性,充分认识中国秸秆资源的开发潜力。方法主要结合相关研究所测定的秸秆田间残留量等数据信息,以黄淮海地区主要农作物的收获留茬高度调查结果为主要依据,对中国各类秸秆资源的可收集利用系数进行估算,进而计算出2005年中国各类秸秆资源的可收集利用量。还采用各类秸秆适宜性分级的方法,对秸秆资源用于燃料、饲料、肥料、工业原料以及食用菌基料等用途的适宜性和其各自的可收集利用量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2005年中国秸秆可收集利用总量为68595×104t,平均可收集系数为0.81;残留田间和收集过程中浪费的秸秆占19%。其中,粮食作物秸秆可收集利用量为49231×104t,占71.77%;经济作物秸秆的可收集利用量为16261×104t,占23.71%;其它作物秸秆的可收集利用量为3103×104t,占4.52%。2005年中国可以燃用的秸秆约为6.35×108t,占全国秸秆可收集利用量的92.63%。2005年在中国可收集利用秸秆总量中,适宜加工饲喂的秸秆为58764×104t,占85.67%;不适宜加工饲喂的秸秆为9831×104t,占14.33%;秸秆残留还田量与适宜直接还田的可收集利用秸秆量合计约61600×104t,占同年中国秸秆总产量的近3/4;适宜于食用菌栽培的秸秆与适宜于工业加工的秸秆总资源量均约为58700×104t,分别占同年中国可收集利用秸秆总量的85.00%以上。结论根据测算结果可以看出,中国秸秆可收集利用量非常丰富,适宜于多种用途。  相似文献   

13.
为黔西南州生物质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基于《黔西南州统计年鉴》(2010-2016)数据,对黔西南州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开发潜力及县域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6年,黔西南州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年均理论总量约155万t,并且资源总量呈上升趋势;全州优势秸秆资源以玉米、甘蔗、稻谷和小麦的秸秆为主,其年均资源量合计约141万t,分别占全州秸秆资源总量的32.72%、29.06%、20.93%及8.46%;在秸秆资源潜力县域分布中,兴义市占比最大,为全州总量的23.42%,其余依次为望谟县(14.07%)、册亨县(13.32%)、安龙县(13.08%)、贞丰县(13.01%)、兴仁县(10.79%)、普安县(6.17%)及晴隆县(6.15%)。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全州秸秆资源能源化利用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秸秆生产大国。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农作物果实而忽视农作物的秸秆。我国每年生产5亿t粮食,秸秆理论资源量为8亿t(可收集资源量为6.87亿t),却有2亿t秸秆白白腐烂和焚烧,这其实是白白浪费了生产2亿t秸秆的耕地、淡水和其他农业投入品等资源。因此,充分发展秸秆产业,提高秸秆利用率,实质上等于提高了耕地、淡水等资源的产出率。秸秆产业是农业领域的新兴产业,以秸秆为纽带,将秸秆收集与生态种养、秸秆能源化和秸秆材料化有机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秸秆生产大国。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农作物果实而忽视农作物的秸秆。我国每年生产5亿t粮食,秸秆理论资源量为8亿t(可收集资源量为6.87亿t),却有2亿t秸秆白白腐烂和焚烧,这其实是白白浪费了生产2亿t秸秆的耕地、淡水和其他农业投入品等资源。因此,充分发展秸秆产业,提高秸秆利用率,实质上等于提高了耕地、淡水等资源的产出率。秸秆产业是农业领域的新兴产业,以秸秆为纽带,将秸秆收集与生态种养、秸秆能源化和秸秆材料化有机  相似文献   

16.
华东地区农业废弃物资源量估算及其综合利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针对华东地区的相关系数有利于更准确地评价该地区的农业废弃物资源潜力,通过筛选和确定各种系数,估算和比较我国华东地区的秸秆和畜禽粪便的资源潜力和可开发潜力。结果表明,2015年我国华东地区的秸秆资源总量为22 074.1万t,约占全国秸秆资源总量的22.4%;秸秆可利用量为17 595.5万t,折合标准煤为8 703.8万t;畜禽粪便的干物质资源量为6 160.6万t,约占全国畜禽粪便干物质总量的18.6%,折合标准煤为3 400.4万t;畜禽粪便干物质可利用总量为3 161.8万t;2015年华东地区农业废弃物的沼气可开发潜力为260.3亿m~3,其中秸秆为125.2亿m~3,畜禽粪便为135.1亿m~3;畜禽粪便沼气已开发率较低,开发潜力巨大。华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发展区域之一,研究其农业废弃物的资源潜力和可开发潜力对该地区废弃物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适宜我国江苏省生物天然气生产的各类农作物秸秆的资源量为基础,以江苏省生物天然气的生产潜力为核心讨论其温室气体减排潜力.通过筛选的草谷比系数对江苏省秸秆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估算,并对江苏省秸秆资源量的区域分布规律进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2012年江苏省理论秸秆资源量约4 840万t,其中水稻秸秆占秸秆资源总量的49%,小麦秸秆约占26%;可获得量约为3 934万t;秸秆的能源资源量为2 359万t.秸秆的生物天然气潜力为638 641万m3,其温室气体减排潜力为1 114.43万t.江苏省秸秆资源分布苏北地区最高,苏中地区其次,苏南地区最低.该研究结果可为江苏省秸秆资源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施甸县农作物秸秆资源及综合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施甸县2009年秸秆理论资源量为77.57万t,可收集资源量为69.47万t,年生产秸秆可利用资源量为46.62万t,单位播种面积可利用秸秆资源量为9.57 t/hm2,人均秸秆资源量为1.41 t。为制定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和项目评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秸秆资源量估算及其区域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正确评价江苏省秸秆资源量及其分布特性、充分认识江苏省秸秆资源的开发潜力为目的,以草谷比法为基础方法,选取经过修正的秸秆草谷比数据,对江苏省秸秆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估算;利用ArcGIS、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地理信息技术和统计方法,对江苏省秸秆资源量的区域分布规律进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2010年江苏省理论上可产出秸秆资源量约3.176×107t,可收集量约为3.049×107t,将2010年江苏省产的秸秆资源全部能源化,相当于节省1.496×107t标准煤;水稻秸秆占总量49%,小麦秸秆约占26%,玉米、棉花秸秆约占7%。江苏省秸秆资源分布水平呈5种梯度类型,全省表现"东密西疏、北丰南贫"的资源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20.
尚自烨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6):49-50,59
通过对宁南山区盐池县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分布、利用途径的调查,进行了秸秆资源总量经济性评价分析,提出了秸秆资源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和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