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陇中半干旱区进行了马铃薯7种不同种植模式的比较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耕层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垄覆盖地膜垄沟覆草的增温效果最明显,在8∶00、14∶00和20∶00时的平均土壤温度分别为19.77℃、29.22℃和26.94℃,较传统耕作分别提高了2.17℃、3.44℃和3.18℃;该模式下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也最高,分别为24 279 kg.hm-2、67.61 kg.hm-2.mm-1,较传统耕作分别提高58.42%、46.03%.  相似文献   

2.
在谷子栽种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种植技术的控制和管理,以提高其产量和质量。在旱地谷子种植过程中,膜侧垄沟种植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分蒸发,确保谷子种植过程中的水分需求得到满足。该文主要对旱地谷子膜侧垄沟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县从1999年开始引进推广膜侧大豆栽培,近年来在沟南、茹村、豆村等乡镇试验、示范和推广面积达到133公顷以上,在春旱加伏旱的严重情况下,表现出较强的抗旱、保苗、抗灾能力,实现了稳产增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不同膜下滴灌水量对旱地菜豆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旱地菜豆各生育期耗水量分别呈增加趋势;在整个生育期,各处理土壤水分消耗的变化均呈线性上升趋势,结荚盛花期是需水高峰期;在各灌水处理中,T3处理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分别达到了26 456.2 kg/hm2和80.8 kg(/mm.hm2);旱地菜豆的耗水量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间均呈2次曲线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45 8,0.867 4,均达极显著相关水平。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肥水平对旱地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基于内蒙古武川县旱地农田试验,研究施肥对马铃薯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显示: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耗水量加大,但施肥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耗水量开始减少;在多雨年,产量和耗水量都较高;在少雨年,产量和耗水量均较低。马铃薯产量与耗水量之间相关关系呈对数型曲线。综合考虑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在多雨年,中肥处理既能保证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也能保证较高产量;少雨年采取低肥处理,正常年采取中低肥处理较适宜。研究表明,农业生产中应根据不同降水水平,通过适度施肥来提高马铃薯田水分利用效率,从而达到稳产并节水保墒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地膜覆盖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对于蓄水保墒、提高地温、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很大的潜力。笔者介绍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膜侧种植方法,总结其增产机理及马铃薯配套栽培技术措施,能有效地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促进马铃薯全苗和快速生长,增加产量,有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1选好土壤,合理倒茬 当归根系发达,喜欢肥沃土壤,怕田间积水,因此选择土层深厚,结构良好,排水便利,富含腐殖质的黑土和油红土为宜.前茬以小麦、蚕豆、油菜为好,轮作间隔3年以上.  相似文献   

8.
陇中旱地全膜垄沟马铃薯和蚕豆间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选地整地、起垄覆膜、品种选择、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鼠害防治、适时收获、翻耕、残膜清除等方面总结了陇中旱地全膜垄沟马铃薯和蚕豆间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临潭县青稞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种植技术日渐成熟,膜侧栽培技术已成为青稞获得高产、优质的关键性技术措施。在同等条件下膜侧栽培较露地青稞可提前成熟10 d左右,增产20%~25%,且籽粒饱满,落黄好。因此,我们结合本地近几年引进新品种试验、示范以及生产实践,总结出了旱地青稞膜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1整地施肥为了便于山区半机械化作业,提高覆膜质量,一般选择地势平坦,坡度小于25°,耕性良好,肥沃的地块为宜。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灭茬,耙耱收口,纳雨保墒,以达到地表平整,土壤上虚下实。旱地青稞膜侧栽培由于后期田间追肥比较…  相似文献   

10.
在安定区不同地域,通过比较黑色全膜垄上微沟侧播、黑色全膜双垄垄侧栽培及露地种植3种马铃薯栽培模式,分析研究黑色全膜垄上微沟侧播技术的优势和可行性。结果表明,3种栽培模式以黑色全膜垄上微沟侧播为最好,其保水性、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大薯率和产量均优于其他2种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1.
定西旱作区糜子膜侧沟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定西旱作区推广应用糜子膜侧沟播技术的实践 ,从选地整地、施肥施药、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期与播量、种植规格、起垄与铺膜以及田间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适合定西旱作区的糜子膜侧沟播增产 12 0 0 kg/hm2 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胡麻是定西县的主要油料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33万hm2,但由于耕作粗放、栽培技术落后而产量低而不稳,对我县油料生产和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1997年我们将膜侧沟播技术引入胡麻栽培中,产量由常规种植的750.0 kg/hm2提高到1 057.0 kg/hm2,增产41%,增产效果十分显著.为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胡麻增产增收的新途径,从1997-2001年我们经过5 a试验示范和推广,并和有关部门联合攻关,有效地解决了胡麻播种方式、播种机械、播种密度等问题,总结出了一套适宜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胡麻高产综合栽培技术,使胡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1年全县胡麻种植面积达到1.36万hm2,其中膜侧沟播种植面积为1.15万hm2,其产量较同等地力露地对照平均增产455.6 kg/hm2,增产率43.3%.现将胡麻膜侧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渭源县北部干旱山区膜侧沟播小麦品比试验结果表明,7个参试品种中86-85-26折合产量为2725.0kg/hm^2,比对照品种8654增产36.3%,适宜在该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品种S1015和88鉴12折合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5.0%和7.9%,可作为搭配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膜侧沟播冬小麦套种中药材云木香的栽培技术。该项技术可使冬小麦产量达到12000kg/hm^2,还可增产云木香3000kg/hm^2,产值较单种冬小麦增加1.14万元/hm^2,在陇南地区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渭北山旱地冬小麦膜侧沟播的适宜品种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适宜渭北山旱地膜侧沟播的冬小麦品种为CHA9和天94-3,适宜的播种密度为360万-420万粒/hm^2。  相似文献   

16.
渭源县高寒二阴区当归膜侧沟播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归膜侧沟播试验结果表明,膜侧沟播的当归平均产量可比露地种植增加20.3%,其中小归头产量增长1.09倍,特一等归产量增长12.00倍;纯收入增加13742.7元/hm^2。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由于民和县马铃薯种植,收获等过程基本上都是由人工完成,不仅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民和县农机推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广西河池市高寒山区冬种马铃薯生产用种空缺及调种难等实际问题,填补河池市马铃薯夏繁留种空白,增加山区薯农收入,2007年-2009年河池市农技站在天峨、南丹、东兰、巴马等县高寒山地进行了马铃薯夏繁留种试验研究与示范(12.6hm2)。结果表明,三年马铃薯留种试验平均产量达1653.7kg/667m2,取得了预期的产量效果,为南方地区马铃薯夏繁留种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植方式下马铃薯的群体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净作制和套作制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群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净作条件下获得最高产量的最佳密度为7.5万~9.0万株/hm2,套作条件下获得最高产量的最佳密度为5.25万~6.75万株/hm2.栽培方式不同,各项最佳生理指标也不一样,净作条件下叶面积系数1.14~1.16,总光合势153.30万~169.35万(m2·d)/hm2,干物质积累量8975.85~9345.00kg/hm2,净同化率为5.31~5.64g/(m2·d);套作条件下叶面积系数为0.85~0.86,总光合势107.10万~126.15万(m2·d)/hm2,干物质积累量6921.75~7437.00kg/hm2,净同化率为5.47~5.98g/(m2·d).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黑龙江省马铃薯的播种技术,从基肥、种肥的施用,适期早播,播种方法和合理密植4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