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乳猪颗粒料的优点是:喂料方便,适口性好,增重快。但也经常有人反应小猪吃后容易拉稀,尤其是断奶前后的小猪。如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高庄村8个养种母猪户中,有5户产的仔猪断奶前后都拉稀。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2000,(7)
近年来,仔猪断乳提早,一般为4周龄左右。由于仔猪食物从母乳突然改变为以谷类和大豆为基础的干燥饲粮,往往会引起断奶应激综合症——阶段性生长停滞和拉稀,甚至造成僵猪或死亡。通过抓好加强仔猪断奶前后的综合管理,则可克服早期断奶仔猪综合症。1.优化仔猪断奶管理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正>仔猪早期断奶可以提高母猪的生产力、猪舍的利用率及经济效益,但也给仔猪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食欲差、消化不良、生长停滞、腹泻等。仔猪腹泻是目前最严重的仔猪痢疾之一,也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若发生水样拉稀,则死亡率高达30%以上,给养殖户带来很  相似文献   

4.
兔拉稀是断奶后幼兔常见的疾病,一般分普通性拉稀、伤食性拉稀和胃肠炎型拉稀。一、家兔拉稀的原因1.普通性拉稀发病原因大都是因为天气突然变化,气温骤降,家兔腹部受凉和吃了冰冻和带霜及露水草所致。粪便稀薄如糊,肛门周围沾满粪便,病兔常啃舔其肛门处。2.伤食性拉稀是因幼兔贪食、采食过量、肚子发胀、消化不良引起。病兔排出湿  相似文献   

5.
1.补料仔猪一般初生后7~10天开始补料。从认料到正式吃料一般需要10天的适应过程,刚开始时可以少放一些,以免浪费。通过补料可以促进仔猪消化道的发育,刺激胃中消化酶的分泌,防止仔猪断奶前后拉稀,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犊牛细菌病毒性拉稀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也被称为黏膜病,多发生在犊牛身上。细菌病毒性拉稀传染性比较强,而且传播范围比较广,全国多地都出现过细菌病毒性拉稀,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新时期,养殖户必须学习先进细菌病毒性拉稀防控技术,降低疫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拉稀是牛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据分析,引起牛拉稀的病因众多,临床症状也表现不一,在养牛生产中,养殖场户要有效地防范牛拉稀的发生,必须根据牛不同的拉稀类型和发病症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据兽医临床体会,现特将临床上牛常见的拉稀类型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拉稀是羊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据分析,引起羊拉稀的病因众多,且病羊的临床症状也各表现不一;在养羊生产中,养羊场户要有效地防范羊拉稀的发生,则必须根据羊不同的拉稀类型和发病症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而羊贪青性拉稀则多是由于入春后,牧场上的青草萌  相似文献   

9.
断奶是仔猪生活中的突变,从吃母乳加饲料转变为独立采食植物性饲料为主的饲料,失去母仔共居的温暖环境,换圈,混群打架,饲料及饲喂方法突变等.一系列应激因素刺激都可能导致仔猪拉稀、掉膘、减重、死亡.断奶仔猪的管理要做到"四不两细".  相似文献   

10.
<正>一、选择合适的断奶仔猪在目前农村的条件下,宜推广、采用4~5周龄早期断奶。若过早断奶,因不具备相应的条件,保育难度大,于生产不利。饲养早期断奶仔猪的农户,首先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求日后养成的小猪或大猪畅销;其次是选购合格的仔猪,其主要标志是4~5周龄断奶、个体重达6~8千克、每头日采食量达200克以上(可从粪便状况参考判断),不合格的早期断奶仔猪极易拉稀消瘦;再次是选购外形好、精神状态好、健康活泼、声音清脆、粪便正常、有检疫及  相似文献   

11.
选择出生日期和体重相近的8窝共72头仔猪,随机分成28日龄断奶(Ⅰ组)和35日龄断奶(Ⅱ组)两组,以观察不同断奶日龄对断奶后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60日龄时两组的料肉比基本相同,Ⅰ组的体重大于Ⅱ组,但差异不显著;Ⅰ组猪拉稀次数和死亡率远高于Ⅱ组。  相似文献   

12.
<正>仔猪早期断奶可以提高母猪的生产力、猪舍的利用率及经济效益,但也给仔猪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食欲差、消化不良、生长停滞、腹泻等。仔猪腹泻是目前最严重的仔猪痢疾之一,也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若发生水样拉稀,则死亡率高达30%以上,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一、腹泻原因1、环境因素。仔猪由舒适的产房转入保育箱,特别是由保育箱转移到保育舍,温度、湿度的变化,以及离开母猪的环境应激,由依附母猪吃奶变成独立采食饲料生活的群体,  相似文献   

13.
<正>从出生到断奶这段时间的仔猪称乳仔猪。由于乳仔猪自身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能力不强、免疫力低下,相对生长发育快,到1月龄时体重就可达到初生重的6倍以上,一旦管理出问题,如气候突变,产房保温不好;圈舍卫生状况差,感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母猪饲料营养不全价,奶水不足等,很容易发生腹泻拉稀。乳仔猪拉稀原因复杂,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控。1设施保障要想控制好乳仔猪腹泻拉稀的问题,必须拥有大小合  相似文献   

14.
断奶后牛犊和1~2岁小牛牛血痢发病率高,成年牛也有发生,黄牛比水牛多发。病牛病初1~2天拉稀,混有零星血块和肠黏膜,过后拉稀呈水样,喷射状,混有多量血块和肠黏膜,精神沉郁,频频排粪,里急后重,粪便味极腥臭,食欲下降,重症病牛脱水、消瘦,运步无力,有的出现神经症状,病死率在4%  相似文献   

15.
仔猪断奶前后是仔猪疾病高发期,养殖户养殖过程中需要科学有效的养殖方法和技术才能保证仔猪的成活率和健康程度,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在猪的整个养殖过程中,仔猪断奶前后是养殖的关键时期,文章从断奶前的饲养管理入手,探讨整个断奶前后的饲养技术,力争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健康状况,为养殖户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正断奶前后的仔猪饲养管理,是生猪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仔猪断奶过程中,是疾病的高发期,仔猪的机体免疫力可能会出现下降。因此养殖人员要提高断奶前后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能力,这样才能确保仔猪断奶工作的正常开展。本文简要分析了断奶前仔猪饲养管理、断奶中仔猪饲养管理、断奶后仔猪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1断奶前仔猪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由于仔猪生长到约14 d时,哺乳母猪的乳汁已经无法满足仔猪的基本生长需求。因此为了确保仔猪断奶的顺利进行,应当开展相应的断奶前仔猪饲养处理工作。仔猪在  相似文献   

17.
正猪水肿病又称大肠杆菌毒血症、浮肿病、仔猪摇摆症,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而引起断奶前后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致死性疾病。主要以全身水肿和神经症状为主,表现为眼睑水肿、全身或局部麻痹、运动失调,叫声嘶哑,是一种发病率低(5~30%),致死率高(可达90%以上)的疾病。该病去冬今春在本地区部分猪场出现地方性流行,因为发病死亡率极高,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现总结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农家致富》2011,(1):45
仔猪12日龄到断奶,拉稀率高达90%。防治方法:(1)母猪在分娩到产后7天,每天平均饲喂4~5公斤料。(2)产后7天,母猪能吃多少就喂多少,一般可以吃到7~8.5公斤  相似文献   

19.
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比较复杂,仔猪在断奶阶段容易受到多种应激因素的影响,例如:母子分离、环境改变、饲料改变、免疫、去势、分群、卖出、买入、运输、惊吓等等,这些因素都可引起仔猪神经系统紧张,使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消化液分泌减少,造成消化不良、出现拉稀现象,使仔猪的抵抗力降低,造成周围环境的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引起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20.
一、桃源县生猪养殖大户监测的基本情况2012年监测户基本情况为:监测户数31户,共发展生猪89688头,9户因各种原因淘汰,出栏生猪77816头,存栏11872头,其中母猪4287头,产仔91435头,平均窝产10.66头,断奶存活数86263头,存活率94.34﹪,平均断奶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