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假眼小绿叶蝉是小绿叶蝉的优势种群,也是陕西茶叶主要的害虫之一。笔者研究了0.6%苦参碱水剂、1.3%苦参碱水剂、1.5%除虫菊素水乳剂、茶蝉净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等5种植物源农药对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0.6%苦参碱水剂、1.3%苦参碱水剂和1.5%除虫菊素水乳剂3种药剂对假眼小绿叶蝉几乎无防治效果。茶蝉净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对假眼小绿叶蝉表现出了良好的防效,施药1 d后的防效分别为57.0%和32.4%,施药3 d后的防效分别为63.2%和60.2%,施药7 d后的防效分别为86.9%和70.6%。研究结果为田间防治茶叶主要虫害假眼小绿叶蝉提供了新的药剂选择。  相似文献   

2.
用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悬浮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联苯·噻虫嗪悬浮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100 g/L联苯菊酯乳油等5种杀虫剂进行试验,比较不同药剂对猕猴桃小绿叶蝉的防效。结果表明,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悬浮剂和10%联苯·噻虫嗪悬浮剂药后15 d对猕猴桃小绿叶蝉的防效均在95%以上,具有速效性、高效性和持效性,为猕猴桃小绿叶蝉防治首选药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100 g/L联苯菊酯乳油药后15 d对猕猴桃小绿叶蝉防效在87%以上,可作为猕猴桃小绿叶蝉防治的轮换用药;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药后15 d对猕猴桃小绿叶蝉防效为82.17%,生产中尽量少用。  相似文献   

3.
几种农药防治茶小绿叶蝉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喜红  杨伟  唐茜  师丹  赵晓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11-1111,1116
[目的]为探讨不同农药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方法]以700、800、1 000倍0.3%印楝素乳油,2 500、2 800、3 000倍茶联苯,2 5003、0003、500倍万里红为供试药剂,对茶小绿叶蝉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茶联苯3种浓度药后1 d防效分别为99.37%、90.35%8、2.31%,药后4 d防效分别为97.56%8、5.59%、71.87%。0.3%印楝素乳油3种浓度药后1 d防效较差,药后4 d防效达高峰,分别为90.81%、80.72%7、0.92%。万里红3种浓度药后1 d防效分别为87.43%、69.97%、60.02%,药后4 d防效显著降低。[结论]茶联苯2 500~2 800倍液防治茶小绿叶蝉有很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0.3%印楝素乳油700~800倍液施药4 d后防效显著,且对天敌杀伤力小,是防治茶小绿叶蝉的理想药剂。2种药剂正常施药后不产生药害,可以用来防治茶小绿叶蝉。  相似文献   

4.
在苏州洞庭碧螺春茶园中假眼小绿叶蝉危害严重,为了筛选新的高效生物农药,采用新研发生物农药中试药剂拒食剂Ⅰ和拒食剂Ⅱ,开展了洞庭碧螺春茶园中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试验,旨在为保障洞庭碧螺春茶生产的食品安全性提供新的方法.结果表明,药后7 d拒食剂Ⅰ的校正虫口减退率为80.5%,拒食剂Ⅱ为85.1%;对假眼小绿叶蝉的若虫防效依次为拒食剂Ⅱ>拒食剂Ⅰ>吡虫啉;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成虫防效依次为吡虫啉>拒食剂Ⅰ>拒食剂Ⅱ;结果提示,拒食剂Ⅰ和拒食剂Ⅱ都有较好的防效,在若虫期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灰茶尺蠖和小贯小绿叶蝉是茶园的重要害虫,严重危害茶叶产量和品质。本研究在调查灰茶尺蠖种群发生动态的基础上,测定了植保无人机喷施Bt+藜芦碱混配药剂对灰茶尺蠖和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效。结果表明,Bt+藜芦碱混配药剂对灰茶尺蠖药后3 d的防效为93.88%,药后7 d的防效为96.94%;对小贯小绿叶蝉药后3 d防效为73.26%,药后7 d防效为81.32%。Bt+藜芦碱混配药剂对灰茶尺蠖和小贯小绿叶蝉具有良好的防效,可用于兼治这两种害虫,这为茶园害虫的绿色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选用天然植物农药0.2%苦参碱进行不同剂量防治茶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2%苦参碱250和600倍液处理防效较好,药后1 d校正防效分别为83.5%和81.2%,药后5 d校正防效分别为95.1%和93.1%,优于或相当于对照农药2.5%天王星处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用22%噻虫.高氯氟CS-SC、25%噻虫嗪WG、10%联苯?噻虫嗪SC 、2.5%高效氯氟氰菊酯ME、100g/L联苯菊酯EC等5种杀虫剂进行试验,比较不同药剂对猕猴桃小绿叶蝉的防效。结果发现:22%噻虫.高氯氟CS-SC和10%联苯?噻虫嗪SC药后 15d对猕猴桃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均在95%以上,具有速效性、高效性和持效性,为猕猴桃小绿叶蝉防治首选药剂;25%噻虫嗪WG和100g/L联苯菊酯EC药后15d对猕猴桃小绿叶蝉防治效果在87%以上,为猕猴桃小绿叶蝉防治的轮换用药;2.5%高效氯氟氰菊酯ME药后15d对猕猴桃小绿叶蝉防治效果为82.17%左右,生产中尽量少用。  相似文献   

8.
8%吡虫啉·联苯菊酯SL防治茶树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在涟源市进行了8%毗虫啉·联苯菊酯SL防治茶树小绿叶蝉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8%吡虫啉·联苯菊酯SL375~562.5 mL/hm2药后1 d的防效达到91%以上,药后3 d的防效达到96%以上,药后7 d的防效为92%以上.其中,药后7 d的防效8%毗虫啉·联苯菊醋SL 468.75 mL/hm2、562.5 ml/hm2与对照药剂10%联苯菊酯EC 600 ml/hm2相当,显著优于对照药剂10%吡虫啉WP 300 g/hm2的防治效果.综合考虑防效与成本,建议8%吡虫啉·联苯菊酯SL的施用量为480 mL/hm2.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茶假眼小绿叶蝉防治药剂,进行了天王星等农药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考虑防治效果、成本、农残等因素,建议在茶叶生产上,交替使用2.5%天王星乳油125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适期为茶假眼小绿叶蝉若虫盛孵期,均匀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0.
茶园假眼小绿叶蝉防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处理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以24%溴虫腈悬浮剂等6种不同类型药剂和黄板进行了茶园小区及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溴虫腈、茚虫威、阿立卡3种药剂对靶子害虫假眼小绿叶蝉有较强的杀伤力,能迅速降低害虫田间虫口数,药后14 d,平均防效达83.45%,而且药效持久,一次用药可持续20 d以上,是无公害茶园防治假眼小绿叶蝉害虫的理想药剂;飞电在防治假眼小绿叶蝉时虽然起效快,但持效性较差,药后14d,平均防效仅为60.34%;茶蝉净的速效性不及化学药剂,但其控制时间长,使用14d后,平均防效仍在70%以上,且其不会对哺乳动物产生危害,是一种生态防治剂;黄板诱杀对降低茶园假眼小绿叶蝉虫口密度有一定作用,而且对多数天敌影响作用小,是一种简便、易操作的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宜宾市茶园非水溶性农药帕力特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非水溶性农药帕力特的药效。[方法]通过在四川省宜宾市2个不同地理区域的茶园小区中施用帕力特和对照药剂吡虫啉,比较了不同杀虫剂对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药效。[结果]药后21 d内,在江安县和宜宾县均未见茶树出现生理毒害现象,且药后假眼小绿叶蝉数量急剧减少;宜宾县最佳防效达95.75%、最高虫口减退率达97.73%,显著好于对照药剂吡虫啉;江安县最佳防效达77.72%,最高虫口减退率达78.50%。[结论]使用非水溶性农药帕力特起到明显的药效作用,也提高了茶叶饮用安全,具有较强的市场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12.
8%吡虫啉.联苯菊酯SL防治茶树小绿叶蝉试验结果表明,剂量为499.5g/hm2时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药后3d、7d防效分别为84.08%、88.18%,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8%吡虫啉·联苯菊酯SL防治茶树小绿叶蝉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8%吡虫啉.联苯菊酯SL防治茶树小绿叶蝉试验结果表明,剂量为499.5g/hm2时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药后3d、7d防效分别为84.08%、88.18%,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为寻找防治樟脊网蝽的高效药剂,进行了不同药剂、不同用量和不同防治方法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吡虫啉乳油、10%吡虫啉微乳剂和0.36%烟参碱水剂喷雾防治樟脊网蝽见效快、防效好,用药1d后防效达100%;18%杀虫双水剂、5%吡虫啉乳油原液打孔注药防效好,但见效相对较慢,用药5d后防效均达100%;18%杀虫双水剂30倍液、50倍液打孔注药防效相对较差,分别为71.65%和65.56%;5%吡虫啉乳油30倍液、50倍液打孔注药基本无效。  相似文献   

15.
印楝素防治蔬菜茶树害虫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0.3%印楝素乳油防治蔬菜和茶园害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对小菜蛾、菜青虫、小绿叶蝉及茶尺蠖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 d,0.3%印楝素乳油对小菜蛾防效69.98%以上,最低浓度对菜青虫的防效为37.9%,对茶小绿叶蝉防效达87.9%,对茶尺蠖的防效达34.2%以上;药后3 d,对小菜蛾就达到73.35%以上的防效,对茶小绿叶蝉防效达88.7%;药后7 d对小菜蛾就达到86.7%以上的防效,最低浓度对菜青虫的防效为74.8%,对茶小绿叶蝉防效达88.7%以上,对茶尺蠖的防效达52.8%以上。并且药后10 d,对小菜蛾和茶尺蠖仍有60%以上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作物安全,可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相似文献   

16.
通过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12%甲维·唑虫胺悬浮剂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制剂用药量分别为30g/667m2、40g/667m2时,药后1d对茶小绿叶蝉防效为86. 98%、90. 08%;药后7d,对茶小绿叶蝉防效达到97. 02%、98. 98%,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修文县猕猴桃园叶蝉种类调查及生物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贵州修文县猕猴桃果园叶蝉种类及其发生规律,采用扫网法和五点取样法对修文县猕猴桃园区叶蝉种类进行系统调查,并结合调查结果,采用药膜法,对桃一点叶蝉若虫和成虫进行了5种生物药剂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修文猕猴桃叶蝉常见种类有6种,分别为桃一点叶蝉(Erythroneura sudra)、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sceus(Fabricius)]、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othe)]、大青叶蝉[Cicadella viridis(Linnaeus)]、葡萄斑叶蝉[Erythroneora apicalis(Nawa)]和猩红小绿叶蝉[Empoacarufa(Melichar)],桃一点叶蝉和小绿叶蝉为优势种群。5种生物药剂中,0.8%阿维.印楝素乳油对猕猴桃叶蝉具有较高毒力和较好防治效果,对桃一点叶蝉若虫和成虫的LC50分别为1.306 6mg/L和1.462 2mg/L,药后7d防效达93.2%,药后20d防效仍达70%以上;其余植物源杀虫剂对猕猴桃叶蝉也有较好防治效果,均可在猕猴桃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8.
 分别在棉田和茶园开展了添加不同浓度的竹醋液对5%氟铃尿防治斜纹夜蛾1~2龄幼虫和10%吡虫啉防治茶小绿叶蝉的增效研究,结果表明:5%氟铃尿添加稀释400倍竹醋液防治斜纹夜蛾1~2龄幼虫,施药后7d增效作用显著,施用农药推荐剂量的一半可达到推荐剂量的防效。10%吡虫啉添加稀释400倍竹醋液防治茶园茶小绿叶蝉,施药后1d、3d和7d、11d增效作用均显著,施药后1d、3d施用农药推荐剂量的一半可达到推荐剂量的防效,但添加稀释600倍竹醋液,施药后1d增效作用显著,施药后3d、7d和11d增效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程有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4,(10):2958+2961-2958,2961
[目的]探讨14%马联苯乳油对经济作物茶树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及最佳施用量。[方法]设置14%马联苯乳油1 000、1 500、2 000倍液,以50%马拉硫磷乳油600倍液和2.5%天王星菊脂4 000倍液为对照,研究各处理对茶树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结果]14%马联苯乳油1 000、1 500、2 000倍液药后1 d平均防效分别为73.03%、52.65%和36.48%,药后3 d平均防效分别为94.94%、81.18%和52.66%,药后7 d分别为97.73%、88.38%和63.31%。[结论]14%马联苯乳油1000倍液为最佳施用量。  相似文献   

20.
虫螨腈等几种新农药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假眼小绿叶蝉是茶园常发且猖獗为危的重要害虫,为有效控制其为害,进行了几种新农药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4%虫螨腈SC、15%茚虫威EC、50%丁醚脲SC等药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均具有很好的防效,且具有较好的持效性.药后7d,3种药剂防效均在75%以上,其中15%茚虫威EC防效最好,达87.8%;药后14 d,3种药剂的防效均在48%以上,其中15%茚虫威EC防效最好,达58.2%.建议用24%虫螨腈SC、15%茚虫威EC、50%丁醚脲SC替代其他常规杀虫剂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