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南昌市酸性降水现状、特征、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对南昌市 1996~ 2 0 0 0年期间降水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对南昌市酸性降水的现状、特征、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 ,并提出了防治酸雨污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罗志华  乐晶  郭熙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478-3480
根据南昌市人口实际数量实际,探讨了南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人口预测的方法,并对2010、2020年南昌市的人口数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南昌市大气环境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南昌市“九五”期间大气污染的主要监测数据为依据 ,分析了南昌市大气污染现状、特征、污染趋势及原因。提出了改善南昌市空气环境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南昌市廊道特点,将廊道划分为:灰色廊道、绿色廊道和蓝色廊道,利用GIS和CAD的图形分析和处理功能,获取了南昌市各类廊道现状图,并绘制出相应拓扑图。对南昌市绿色廊道景观构成和网络结构进行分析评价,指出南昌市绿色廊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5.
魏蕾娜  郑林  张敬伟  贺小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263-11268
以南昌市区作为研究区域,采用1995、2005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及社会经济数据,以数理统计和定性结合的方式,分析了南昌市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结果表明,1995~2005年,南昌市区土地各类型间的转换程度很高,其中以耕地面积减少、城镇用地面积增大最为显著;相关分析揭示了驱动力机制,当南昌市区人文因素综合得分上升1分,南昌市区的耕地面积就减少0.0540km2。  相似文献   

6.
龙春英  杨林  李晓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317-7317
分析了南昌市生态城市建设现状,提出了南昌市生态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邓玉华  李建  舒涛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5):50-52,56
对南昌市藤蔓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查明了南昌市现有栽培和野生藤蔓植物158种,隶属于39科80属,其中有木本藤蔓植物120种和草本藤蔓38种;根据藤蔓植物的攀缘习性对南昌市藤蔓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分类,并提出了南昌市垂直绿化植物种类的选择及藤蔓植物的配置应用方式;总结了南昌城区藤蔓植物的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推进南昌市农业产业化新的发展,全面掌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经营状况,征求龙头企业对担保公司增资扩股意见,了解龙头企业的贷款担保需求,推动龙头企业重大重点项目建设,江西省南昌市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11年3月29日召开南昌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座谈会。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南昌市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辨析南昌市潜在的生态问题,把握其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异规律,选取与南昌市密切相关的土壤侵蚀、生境、地质灾害和水生态4个因素建立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ArcGIS 10.2平台,采用变异系数法实现指标客观赋权,引入木桶原理解决指标综合适用性问题,结合加权叠加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南昌市生态敏感性总体较高,水生态和地质灾害是其主要的敏感类型,高度敏感区分布范围最广,主要分布在水网密集的中东部地区以及西北部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43.79%;其次为不敏感区,占全市总面积的26.93%,主要分布在南昌市中西部的平原地区;中度敏感区和轻度敏感区紧邻高度敏感区呈带状和片状分布,分别占南昌市总面积的14.56%和14.72%。本评价结果较合理地反映了南昌市生态敏感性的空间分异规律,可为南昌市国土空间的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调查调查地点:江西省南昌市对象:南昌市美农农资有限公司戴建辉市场分析:目前,南昌市春耕备肥拿货中。现阶段,水稻的尿肥量很少,主要施用45%的肥。江西南昌的终端销售农民不急于拿货,产能过剩导致销售模式改变,从传统前储备逐渐转变为随用随模式。南昌市比较畅销的肥牌有祥云、红四方、洋丰,主为当地农户比较信任大品肥料,质量有保障。  相似文献   

11.
南昌市郊蔬菜硝酸盐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南昌市郊蔬菜硝酸盐含量的调查、分析,对南昌市郊蔬菜硝酸盐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并且分析了蔬菜硝酸盐积累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控制蔬菜硝酸盐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根据南昌市工业用地现状调查数据,选取综合容积率、单位用地固定资产总额、基础设施完备度、单位用地工业总产值等指标,运用综合评价法评价了南昌市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和潜力挖掘能力。结果表明,南昌市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较高,过度利用和集约利用的功能区面积占到了70.83%。针对29.17%的中度利用和低度利用工业用地提出了提高其集约利用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南昌市1983~2008年的气温、降水、日照时间、相对湿度等气候资料,采用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南昌市近26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6年来,南昌市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为气温急速上升、湿度急速下降。南昌市年均气温以0.54℃/10a的速率上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0 1),多年平均气温为18.01℃,四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的趋势,春秋季增温最明显,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89(P<0.000 1)、0.66℃/10a(P<0.000 1);年降水量以16.12 mm/10a的速率上升,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10.6 mm;年日照时间以42.26 h/10a的速率上升,春季日照时间显著上升(43.30 h/10a,P<0.01);年均相对湿度以-9.96%/10a的速率极显著下降(P<0.000 1),四季平均相对湿度倾向率分别为-10.00(P<0.005)、-11.59(P<0.000 1)、-9.67(P<0.005)、-8.57%/10a(P<0.05)。  相似文献   

14.
以南昌市为例,采用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3层结构,从园林景观美化、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服务文明、经济持续发展4个方面,构建了花园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国内外花园城市标准与南昌市现状,提出了评价指标的标准建议值,并对南昌市的生态发展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夏季南昌市大气颗粒物PM10·PM2.5污染水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宗健  袁胜林  肖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336-1338,1384
为了调查夏季南昌市大气颗粒物PM、PM2.5的污染水平,在2007年7-8月在南昌市5个典型城市功能区采集了80个样品。结果表明,南昌市PM和PM2.5污染很严重,超标率分别达55%和60%,而且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大的PM2.所占比例较大,约为65%;在空间分布上,夏季5个采样点的污染情况基本为交通干线〉工业区〉商业混合区〉居住区〉远郊区,南昌市大气颗粒物中PM、PM2.5的回归方程为PM2.5=0.545 9PM10,相关系数为0.998 3。  相似文献   

16.
南昌市城市积涝预警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建立南昌市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引进以平面二维非恒定流的基本方程为骨架,结合一维明渠非恒定流方程算法的城市内涝仿真计算模型,结合精细化降水预报业务,建立了南昌市城市积涝预警预报服务系统,并进行了业务试运行。系统以2003年6月南昌市特大暴雨引起的城市积涝过程为例,对系统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对积水深度的定性预报基本准确,但对定量的积水深度预报有5~20cm误差,预报结果能满足相关部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以江西省会南昌市为案例地,通过软件云采集游客旅游游记、评价的网络文本数据,综合利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的高频词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等技术,对旅游地的意象感知特征和意象结构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结果表明,人文景观类旅游地是游客对南昌市旅游地感知的整体意象;感知意象成分可综合归纳为英雄城、历史文化名城、娱乐休闲、美食购物、自然风景、拥堵火炉6个意象主题;游客网络文本的语义网络呈现"核心三角-内包围-外包围-发散点"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