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陆良县桑园中选择2个红蜘蛛为害较重的田块,用一种复合型药剂桑力1000倍液、750倍液、500倍液、与富桑75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桑红蜘蛛试验,调查施药前后虫口基数变化情况,目的是交替使用减少药物抗性。结果证明,桑力和富桑对桑园红蜘蛛都有很显著的防治效果,且桑力用1000倍液喷雾就能有效杀灭红蜘蛛。  相似文献   

2.
桑萎缩病的三种病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桑萎缩病一名,引自日本。我国各地蚕区群众叫做癃桑、鬈桑、癞头皮桑、猫耳朵、虾桑等。1957年曾提出我国的桑萎缩病有两种病型,即花叶型萎缩病和黄化型萎缩病。最近对黄化型萎缩病的进一步研究,又区分出两种:一种表现为萎缩;另一种表现为黄化丛生。因此,我国的桑萎缩病可分为萎缩型、黄化型和花叶型三种。 这三种病型通过嫁接传染和菱纹叶蝉接种证明病原都是病毒。通过典型症状的对此以及温度对枝条内病原的影响、采伐对潜育期影响、病株隐征现象与季节性关系,春伐对病株消长变化、对寄主致病性等发病条件的论证,认为三种病型的病原是异质的。 从三种病型分布和为害分析,防治桑萎缩病目前已成为蚕桑生产上一个重要的问题。 对于三种病型的防治方法方面,分别提出检疫的主要措施、清除病树办法,治虫防病、采用抗病品种、改善采伐,加强肥培管理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60%敌畏·马乳油对幼龄桑尺蠖有良好防治效果,500倍、1000倍、2000倍3个不同稀释浓度的防效都优于对照农药60%辛硫磷1500倍稀释浓度,差异都达到极显著。对桑螟防治效果不显著,平均防效在50%左右,也差于对照农药60%辛硫磷1500倍稀释浓度,但差异不显著。对桑蓟马防治效果也不理想,3个不同浓度防效都没有超过50%,与对照农药60%辛硫磷1500倍处理区相比,表现出一定优势,但7天之后,差异也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在养蚕间隔期较短时可以作桑园害虫防治药剂,推荐使用浓度是1000倍。但是,在桑螟和桑蓟马大发生季节,60%敌畏·马乳油不宜作为防治主要药剂单剂使用  相似文献   

4.
桑花叶型萎缩病已成为桑树重要的病害之一,其主要病原是桑类病毒。为了探索该病的传染途径,进行了田间调查和病原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病传播不但与苗木、嫁接、病株汁液密切相关外,也与土壤、花粉、果实有关;进一步通过RT-PCR检测,在病树的花、果实和病毒污染的土壤栽培的桑树花、叶中检测到病原体小分子RNA,因此认为桑花叶型萎缩病可通过土壤、花、果实传染。这对类病毒侵染循环规律研究和防止病原扩散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乐波灵 《广西蚕业》2004,41(4):51-51
今年4月,笔去象州县大乐镇出差,当地蚕农向我反映了一种桑病,他们说以前很少见过这种桑病。经过我到桑园实地调查,初步诊断为桑花叶型萎缩病,此病是由一种线状病毒寄生引起的,病株叶缘略向叶面卷缩,侧脉间呈现黄绿相间的斑驳花叶,  相似文献   

6.
桑树萎缩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萎缩病又称隐桑、龙头桑、猫耳朵、糜桑、塔桑等,是一种病毒性病害,主要有桑黄化型萎缩病、桑萎缩型萎缩病、桑花叶型萎缩病三种。  相似文献   

7.
桑花叶型萎缩病夏季嫁接的传染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花叶型萎缩病又名萎缩病、癃桑、瘌头皮桑、惊桑,是一种危害十分严重的桑树全株性病害,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四川等省蚕区.在春末夏初和秋期22~28℃气温下发生病害,夏季高温(30℃)时出现高温隐症,同一枝条有间歇发病的现象,即春末夏初表现病症后,夏季生长部分生长正常秋季又出现病症.  相似文献   

8.
《江苏蚕业》2016,(4):1-4
以桑花叶型萎缩病(Mulberry mosaic dwarf disease,MMDD)类病毒为侵染材料,通过、田间调查、试验以及RTPCR分子检测技术的应用,在被桑花叶型萎缩病病原污染的土壤上栽培的桑树的花、叶、病健桑树花粉杂交的果实以及果实培育的苗中都检测到小分子RNA,表明了桑花叶型萎缩病的小分子RNA可通过土壤、花粉、果实传染,这对类病毒侵染循环规律研究和防止病原扩散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桑花叶型萎缩病病原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卢全有  夏志松 《蚕业科学》2006,32(2):249-251
通过往返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Return-PAGE)和垂直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PAGE)检测,发现从桑花叶型萎缩病的病叶组织中提取的总核酸中存在环状小分子RNA,即类病毒RNA。根据桑花叶型萎缩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以及植物类病毒病的定义,认为这种环状小分子RNA可能是引起桑花叶型萎缩病的病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将桑园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等多种药剂混合使用,开展对蚕桑生产安全性及对桑园褐斑病和白粉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多种药剂混合使用对桑树不产生药害,桑树全年均能正常生长;试验药剂的残效期在正常条件下7d后采叶喂蚕,家蚕均能正常发育和上蔟结茧。对桑白粉病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组合是77.5%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73%克螨特·炔螨特乳油4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世高·苯醚甲环唑20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混合使用(相对防效50%、病情指数12.8)及瓜果飘香百菌清600倍液单独使用(相对防效50%、病情指数12.8);对桑褐斑病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组合是77.5%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73%克螨特·炔螨特乳油4000倍液,百菌清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混合使用(相对防效68%、病情指数5.7)。  相似文献   

11.
卢全有  夏志松 《蚕业科学》2010,36(6):1017-1021
为了能有效检测桑树中的类似类病毒小分子RNA(mscRNA),给解明mscRNA与桑树花叶型萎缩病发生的关系提供依据,以来自不同蚕区和不同季节发病桑园中的桑树花叶型萎缩病病株叶片为材料,采用LiCl法和DEAE纤维素柱层析法分别提取病叶组织中的mscRNA,然后利用往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Return-PAGE)进行检测鉴定,并对mscRNA在2mol/LLiCl溶液中的溶解性及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采用LiCl法和DEAE纤维素柱层析法都可以有效地提取阳性材料中含有的mscRNA;在溶解及不溶于2mol/LLiCl的阳性材料RNA样品中均含有丰富的mscRNA,mscRNA在LiCl溶液中的溶解性与已知类病毒的溶解性有很大的差异;当提取的病桑叶片组织总RNA量为480ng时,通过Return-PAGE可以检测到mscRNA,当总RNA量≤96ng时,已检测不到其中含有的mscRNA;在36株发病植株的叶片总RNA样品中,有7个样品检测出含有mscRNA,检出率约19%,在一些病症明显的植株样品中未检测出mscRNA,而在一些病症较轻的植株样品中却检测出mscRNA。检测结果提示:mscRNA与桑树花叶型萎缩病症的表现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关联。  相似文献   

12.
桑树萎缩病分桑花叶型萎缩病、桑萎缩型萎缩病和桑黄化型萎缩病,症状分别为:①花叶型:叶片皱缩并向上卷缩,叶间有浅绿色斑块,叶背的叶脉上有瘤状突起。②萎缩型:叶片变小、变黄,有时半张叶片变圆,细叶脉常全变褐色,无瘤状突起。③黄化型:叶片显著变黄,叶尖向下卷,叶背的叶脉无瘤状突起。  相似文献   

13.
<正> 海安县曹园乡1988年乡政府采取四条措施彻底挖除桑萎缩病株: 1.领导重视,明确责任。该乡把挖除桑萎缩病株作为农业生产的重点工作抓,反复向广大群众宣传及时挖除桑萎缩病株的重要性,把挖病株的成绩,列为干部考核和经济  相似文献   

14.
桑花叶型萎缩病是我国桑树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蚕叶生产的发展。本病广泛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等许多省(市、区)。桑花叶型萎缩病自1957年发现报道以来,不少桑病工作者对其病原进行过一些研究,有报道称在电子显微镜下病组织内  相似文献   

15.
张士刚 《广西蚕业》2003,40(3):48-48
夏秋季节既是桑树生长茂盛季节,又是采摘桑叶的频繁季节,同时也是病虫害的高发季节。此时能及时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对于养蚕安全、高产高效至关重要。夏秋两季桑园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措施是:一、药剂防治。为确保蚕儿用桑安全,夏伐后立即喷洒50%辛硫磷乳剂1000倍与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混合液,或喷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可兼治桑象虫、桑尺蠖、桑毛虫、野蚕等多种害虫。上年有桑瘿蚊为害的桑园,于6月底至7月上旬和8月上旬2次在桑园地面撒施甲基异柳磷毒土;若桑芽已被桑瘿蚊为害,可用80%敌敌畏与40%乐果乳剂800倍液混合喷洒顶芽,除防治桑瘿蚊幼…  相似文献   

16.
桑轮纹病的化学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桑轮纹病进行了化学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环唑类1 000倍液药剂、托布津类1 000倍液药剂和80%代森锰锌800倍液喷施桑树,可以抑制桑轮纹病真菌的发育进程,喷施桑树4次40 d后调查结果显示,环唑类1 000倍液药剂、托布津类1 000倍液药剂2个试验区桑树全部为健康枝条,桑叶的发病率为0,防效为100%;80%代森锰锌800倍液试验区桑叶的发病率为4.26%,防效89.36%。养蚕试验证明环唑类1 000倍液、托布津类1 000倍液药剂对家蚕饲养的残效期为1 d,不影响正常的养蚕生产。  相似文献   

17.
24%吡蚜酮.乐果合剂对桑蓟马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控制时间较长;750倍、1500倍、3000倍3个不同浓度的处理液对桑蓟马防效都极显著优于40%乐果1000倍稀释液。不同浓度之间的防效是:750倍~1500倍稀释液之间防效无差异,1500倍稀释之后,随着浓度继续降低,防效下降增快,至3000倍稀释液时防效差异达到极显著。该药对家蚕的毒性较低,是适合于防治桑蓟马的安全性较高的新农药。初期使用浓度以1500~2000倍稀释液为宜。  相似文献   

18.
柏建余  仝德侠 《蚕业科学》1991,17(2):114-115
<正>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是一种类菌质体(Mycoplas-ma-like organism)病害,近年来在睢宁县发生面积较大,危及养蚕生产。为控制黄化型萎缩病的蔓延,恢复桑树的生产能力,我们进行了压条法改造、康复黄化型萎缩病桑树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 试验材料 桑树品种为湖桑32号,于1987年在桃园乡黄化型萎缩病严重的桑园进行。将发病株分为4级:有1—2根枝条发病的桑树为1级病株,3—4根病枝的桑树为2级病株,5—6根病枝的为3级病株,7  相似文献   

19.
采用30%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对桑螟3—5龄幼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桑螟3~5龄幼虫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可在桑园中高龄桑螟较多时推广使用,但使用浓度不能低于1000倍。  相似文献   

20.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3,40(2):53-54
问:桑园出现许多两头尖(纺锤形)的淡黄色小虫,被危害桑叶呈褐色小点状,严重的地方,整片桑树枝条中上部叶片呈锈褐色,不知是什么虫害?应如何防治?答:据您提供的害虫形态特征及桑园受害症状,判断为桑蓟马。发现虫害后,应及时喷药。常用药剂有40%乐果乳油1000倍液、50%辛硫磷乳剂1000~1500倍液、60%双效磷乳剂1500倍液及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桑蓟马发生快,代数多,因此,要及早防治。如果是在养蚕期间发生桑蓟马,应选择残毒期短的农药防治,如50%辛硫磷乳剂1000~1500倍液,喷药3天后,方可采叶试喂几条蚕两餐,观察如没有农药中毒症状,便可大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