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榆林市是一个土地资源富集区,了解和研究其生产状况,对今后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发展农业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榆林地区过去历史资料,对2000年与201O年的粮食总产量进行了预测。鉴于现有历史资料的局限性,为了达到预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分别采用了灰色模型与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预测,并依据拟合精度对两种模型进行了比较和分析。1预测模型简介1.IGM(l,l)模型1.1.IGM模型即灰色模型(GREYMODEL)一般建模是用原始数据序列作生成后建立微分方程。由于原始数据序列只是一组不完全的信息,往往呈现较强的随机…  相似文献   

2.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河南省森林火灾受害面积的GM模型,针对受害面积变化幅度大的特点,分别建立上包络模型和下包络模型,得出了灰色预测区间,并对受害面积作了中长期趋势预测与分析,为河南省森林防火规划的制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连续收集贮木场三年木材生产情况资料的基础上,应用大系统理论及方法建立贮木场木材库存量动态系统模型,并用该模型对南方贮木场实际生产过程进行数据仿真。结果表明:即使在贮木场木材生产不正常的情况下,该模型仍能较精确地预测未来时间贮木场库存量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木荷二元材积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样木资料,以胸径D、树高H为自变量,材积V为因变量,在多种二元材积模型筛选的基础上,选择山本公式建立木荷二元材积模型并用改进单纯形法进行优化,由此求得木荷二元材积模型为:V=0.00006801D1.865613H0.918129。该模型理论值和实际值差异不显著,实际应用误差小,精度高,完全能够满足生产上的精度要求,可在森林资源清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竹材节间细胞模型显示及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整理、总结近几年来竹材微结构方面的研究资料和数据,建立了竹材节间细胞的初步立体模型图,并尽可能地显示和论述细胞在纵切面的分布内容。立体图型增加了节间细胞整体认识上的直观性,对竹材应用的分析研究,对教学都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森林害虫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森林害虫监测及防治的研究进展,郑重是介绍了“3S”技术和昆虫性信息素在害虫监测上的应用,种群动态模型以及森林害虫综合治理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具体进展,并对21世纪森林害虫治理所面临的新课题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湖南云山森林公园森林景观数量化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云山森林公园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植被类型,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并参考游客对典型景点的评价资料,建立了森林景观的数量化评价模型,就典型森林景观的经营和森林景观的构建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利用天然马尾松主伐皆伐伐区调查资料,建立树高曲线预估模型。经实例验证,该模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适用性,特别在涉及天然马尾松林的林业案件司法鉴定中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建立兴安落叶松材积连年生长量模型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借助于材积与三要素的关系,推导出兴安落叶松材积连年生长量方程和,并选择了别的树种材积连年生长量模型。然后用解析木资料分别人工林与天然林拟合以上三方程。经比较,效果最佳,最后用其他解析木资料对所建立的材积连年生长量模型进行了精度计算,平均误差不超过±4%。  相似文献   

10.
闽北杉木人工林动态生长模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闽北地区1993年和1998年两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360块杉木人工林固定样地资料,选择McDill方程,采用改进单纯形法建立全林分动态生长模型,探讨了该模型在用材林资产评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一种描述植物种群自然稀疏过程的经验模型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方精云 《林业科学》1995,31(3):247-253
根据植物生长的密度理论和有关生物学假设,提出了一种新的植物种群自然稀疏的经验模型,即1/ρ=α(lnω-lnω0)β+1/ρ0。这里ρ和ω分别为种群密度和平均植物重,ρ0和ω0为初期密度和初期植物重,α和β为参数。经用木本和草本植物种群的密度试验资料验证,证明该模型能很好地拟合实际的观测资料,并且具有表达式简单的特点。因而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对模型的性质和意义也作了讨论,发现模型所表达的植物生长过程是一种Gompertz曲线。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晋中地区的地理、气候等生态因子的调查资料及主栽杨树品种的生长调查材料为依据,应用星座图聚类法将该地区划分为5个栽培区:Ⅰ.平川温暖干旱区;Ⅱ.平川东部丘陵温和干旱区;Ⅲ.东山丘陵温和半干旱区;Ⅳ.低山温凉半湿润区;Ⅴ.中山温寒湿润区。同时,用生产上常用种北京杨,对各栽培区生产力差异等进行显著性检验与分析,说明Ⅲ区是杨树生长的最适宜地区,Ⅳ、Ⅰ区次之,Ⅱ、Ⅴ区居后。应用星座图聚类法作杨树栽培区划,使分区建立在数学的基础上,模型化,直观化,进而科学地解决了杨树丰产品种的布局及良种栽培的优化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野生酸枣嫁接骏枣适应条件的数理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平山县利用野生酸枣嫁接骏枣的量调查资料,应用数量化理论I,对骏枣的适应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建立了利用野生酸枣嫁接骏枣后枣果病害危害程度与各立地因子的数量化模型,研究指出:太行山区利用野生酸枣嫁接骏枣,海拔高度应不低于600m。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Iwao m^* -m回归模型在检验昆虫种群空间分布型中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回归参数α/和β是用来控制m^*与m变化程度的参变量,不具备特定的生物学含义。(2)用多项式回归模型改进的Iwao m^* -m模型只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模型的相关关系,使调查的资料可满足于检验昆虫种群空间分布型的需要,改进模型中的回归参数同样不具备特定的生物学含义。(3)Iwao模型和改进的Iwao模型检验昆虫种群空间分布型的依据是在m的取值范围内,m^*与m的比值(m^*/m)是否偏离1来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依据瑞金县播试验区5年观测资料,尝试应用回归模型,灰色模型及季节指数理论,对主要混交树种马尾松,木荷和枫香的树高,地么生长量指标建立多种生长模型群,并对飞播幼苗生长节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通过构建林火烟雾数据集,选取Inception V3模型,基于参数的迁移学习方法构建林火烟雾图像训练模型,经过训练测试后得到模型在测试数据集识别率达到92%,最后运用Python语言编程将训练后保存下来的模型文件应用到林火烟雾视频上,对视频进行逐帧预测,并将预测结果可视化注释在视频上,达到视频监控的目的。将网络训练和视频监控分开,通过软件编程实现应用模型文件监测林火烟雾视频,较以往直接通过视频训练和预测的方法更方便快捷,实际可操作性更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相对树高曲线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标准地调查资料建立相对树高曲线模型,将此模型与二元立木材积表相结合,用于林分和样地立木材积的估计。其估计精度可达到近似实测树高曲线法的水平,又不增加野外工作量,避免了利用一元立木材积表估计林分或样地立木材积偏差太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应用太岳林局将台林场固定标准地资料(复查资料),研究了Ⅱ龄级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邻体间的竞争关系,提出了竞争指数的改进模型,在保证数学模型逻辑一致性的同时又增加了生态学的解释意义,提高了模型精确度,在此基础上还讨论了Ⅱ龄级华北落叶松在约束条件下材积增长的数学优化模型,为用材林营林中确定合理的密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氧发生剂     
氧发生剂目前,世界上实际应用的供氧(增氧)技术有两种,其一是众所周知的钢瓶贮氧供氧法,其二是碱金属过氧化物,尤其是过氧化钙为主要成份的氧发生剂供氧法。钢瓶贮氧法具有不便于运输,有一定危险性的缺点,因而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利用过氧化钙作氧发生剂的供氧法具...  相似文献   

20.
贵州马尾松人工林直径分布动脉转移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5块经营密度试样地资料为基础,用转移概率矩阵方法建立马尾松人工林直径分布动脉转移模型。模型在间伐试验林的高、中、低密度林分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林分总断面积的预测精度依次为97%,98%,98%。同时表明,比例法的应用精度普遍高于公式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