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件真柏盆景是一位业余盆景爱好者鞠桂林所创作的。它属于扬派风格,但在某些方面突破了传统的技法,艺术上有所创新。扬派的树木主干一般作为“游龙弯”,但见多了就会有千篇一律之感。《奔月》的树木主干则作成略带弯曲的倾斜状,富有动势。主干的顶部适当吸取了苏派盆景的技法,扎得略呈“云朵”状,以符合自然之理,而其余枝条均扎成大小不同形状的“云片”,疏密有致地分布于主干四面,保  相似文献   

2.
贵刊91年第八期“首届中国国际盆景会议特辑”对此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作了全面忠实的报道,使我们到会人士激发美好深刻的回忆,相信对未有机会参加此次盛会的盆景爱好者及盆景艺术家们,不管是国内的或是世界其他一些国家的朋友们,在阅读这个“特辑”时,同样会唤起对盆景艺术的喜爱之  相似文献   

3.
雀梅难养,“肥仔枝”难求,盆栽的“肥仔枝”更难求。这是大部分盆景爱好者的共同感受。广东等地的老一辈盆景艺人多采用地栽培育“肥仔枝”的方法。对于城市盆景爱好者来说,没有这样的地利条件,如何解决盆栽培育“肥仔枝”的困难,是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榆树作为盆景家族中主要树种之一,很受爱好者们的青睐。它具有根群发达、杆枯、芽节短、叶小、寿命长等优点,是难得的盆景树种上品。但由于榆树在采挖过程中受伤部位会渗出一种粘状浆液,俗称跑浆,致使榆桩的成活率大大下降。作者们常为那些很有艺术前途的坯  相似文献   

5.
通派盆景,素以“二弯半”著称。其造型遵循一定的格式。特别注重立体空间的造型,要求姿(姿态)、势(树枝所向)、神(神韵)齐备,在盆景艺术中别树一帜。这种格式,可从主干、片干、顶、片、爬根、顿节的造型及上盆的操作上体现出来。 1.主干“二弯半”盆景是指主干呈两个半的弯曲之形。由第一弯、第二弯和半弯组成。造型时主干要蜿然上弯,第一弯弯曲弧度要大些,并稍带后仰呈座地之势、称座地弯。第二弯弯曲弧度次之,复欲前倾,呈抱驼之势,称抱驼弯。第三弯弯曲弧度更小,  相似文献   

6.
正确认识盆景分类,让盆景爱好者走出思想误区,实践误区,很有必要。由于中国水旱盆景和山石盆景普及的时间较晚,人们对传统盆景的概念,通常是指单一的树木造型,俗称“盆栽”“树木造型”“树桩盆景”。  相似文献   

7.
山松,山山都有,处处可见,但是用山松树种制作出上好的盆景就不是那么多人见到了。自古以来人们用松树类来制作盆景,只用五针松、黑松为多。山松虽然也有少数人选用,都是用剪短松叶方法作为最佳观赏期,效果不佳。山松的缺点是促枝难,松叶长,因此很多盆景爱好者不选用,尤其是岭南派的盆景爱好者视山松是不人格的树种。然而清远市广大盆景爱好者,在市盆景协会组织领导下.精心研究,探讨山松“短叶”新技艺,研制出“短叶”山松新特色,成为岭南山松盆景的一绝,引起盆景爱好者的关注和赞赏。  相似文献   

8.
我是个业余盆景爱好者,1993年3月我在花农手上买了一棵黑松(图1)。其根脚粗壮,有盘龙之势,主干略有倾斜,已有鱼鳞斑纹,整体曲度优美,高低粗细比例恰当,支条分布匀称,有发展前途。考虑再三,准备定向造型。黑松虽然有针长针稀之不足,但是若根脚粗壮,高低起伏,树皮又有龟裂鱼鳞状斑块,可增添苍老、古朴之态,实属盆景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9.
人们都熟悉“揠苗助长”这句成语,它说明违反事物发展的规律而主观地急躁冒进的害处。在树桩盆景的栽培养护、造型加工过程中,比较容易造成失误的也就是这个毛病。这里谈几点个人体会,供盆景爱好者参考。一是盲目冒进轻举妄动。从野外采掘的坯桩为例。我们知道,要  相似文献   

10.
郑建伟同志在87年第一期上介绍的“喷水露土除根法”,是以田园药用喷雾器加足气压猛冲根部,使树桩盆景的根露出来。但他的方法只适用于大的树桩盆景,而且根密集的地方也不一定冲得干净。在小型或微型盆景的露根中,就不适用了。在这里,向盆景爱好者介绍一下我所采用的喷水露根法:取一个注射器(不安针头),吸满清水,对中间的活塞加压,喷向树根,即可  相似文献   

11.
盆景艺术变化无穷。怎样能使盆景的艺术境地更高、更美呢?这是盆景爱好者们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我国第一部造园专书《园冶》中就叠假山论说道:“有真斯有假,胡不假真山形”。“虽有人作,宛自天开。”这里虽然是为园林叠假山而论,但对我们制作盆景也同样适  相似文献   

12.
树桩盆景的露根处理,又称悬根露爪,或叫提根术。不论是苍劲古朴的树桩盆景,还是小巧玲珑的微型盆栽,经露根处理后,干基的裸露之根,可弥补盆面上枝干的虚白,增加树姿的苍虬姿态,衬托出桩头的形态美,提高盆景的观赏价值,故有:“桩头不悬根,如插木”之说。但有许多盆景爱好者,往往由于不得其法,或操之过急,而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甚至死亡。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露根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赵庆泉先生在本文中指出“不少盆景爱好者往往重造型而忽视培育”的问题,确实普遍存在。本刊在编发稿件时,对成功的盆景培育经验的介绍、推广很不够。这方面的来稿也少。我们愿与广大盆景爱好者和业内人士一起,重视盆景培育技术这个问题,在总结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如何在用土、施肥、栽种、养护等方面进行改革,欢迎大家结合自己的实践,不断总结,共同探讨,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14.
盆景享有“高等艺术”之誉,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对制作盆景的浅见,供园艺爱好者探讨。一、制作的手法制作一件盆景,可粗分为两种手法: 1.“因材立意”制作法自然衍生的老椿头,是不会按人们意志去生长的,但它的苍老之态,颇具古朴之趣,故可依它的姿态而名为“枯木逢春”、“劲松”等。可在这样的立意上去做进一步加工布置。自然中  相似文献   

15.
马齿苋树又名小景天、玉叶、玉树,原产非洲南部亚热带地区,现我国种植普遍。它系景天科多年生肉质常绿植物。繁殖以扦插为主,四季均可进行;在生长期扦插生长较快,20余天可生根上盆。图1为大树型盆景,茎干粗壮如“孤峰挺拔”,植株古朴典雅,胜似山野古树老桩。树冠下大上小,结顶呈半球形,侧枝微向下弯曲,伸向四方;整体似阶梯、象金字塔、如雨伞,平面略呈三角形。树下有樵夫坐地纳凉休息,远眺前方景色。意味着大树庇荫子孙后代,也体现了大树特征。它根系发达,伸向西方,悬根露爪,坚若盘石。全树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盆景艺术的普及和发展,广大盆景爱好者对树桩造型方法日渐重视。综观各地盆景流派,在树桩造型方面,都有自己的传绩手法和独到之处,很值得人们学习借鉴。但是,正象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需要不断革新、创造和发展。我们“陋园”盆景小组,在这方面  相似文献   

17.
对盆景的造型,各有各的审美观点。这个观点,就是大家所说的流派。我们是常熟地区土生土长的盆景爱好者,受常熟的盆景流派影响较深,特别是师从了常熟盆景艺术老前辈李三男门下,对常熟的“六台三托一顶”更是根深蒂固。对一般的常熟风格真是随手可就。  相似文献   

18.
《盆景的含蓄美》(见1992年第8期)一文配发的松树盆景《依恋》(下称“依”)和《倩影婆娑》(下称“倩”),未能表现出松的刚劲美。除“倩”的根尚可外,两景其实难觅“最美点”。“依”的主干曲折,浑圆呆板,显不出“弯曲中藏有力度,变化中求气势”。除右边两“片”略小外,其余四“片”大小几乎相等,层距相差无几,无张无弛,无收无放,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个执着的盆景艺术爱好者。这种执着爱好与日俱增,没完没了,日夜沉醉在学习、种植、培养、创作盆景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当中,一晃就是三十余年,如今总算有个盆景园。现就谈谈我多年来从事盆景艺术创作的一点感受。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精神实质就是要持之以恒。它要求我们不但要不辞劳苦地学习、吸取前人的经验,而且要求我们要勇于实践、敢于探索、力求  相似文献   

20.
本刊新辟“评点与争鸣”栏目为了使各地盆景爱好者有更多的发表意见的机会,并依靠大家发现更优秀的盆景新作品,活跃盆景理论学术空气,我刊从本期起,新辟“评点与争鸣”一栏。在这一栏:目中,我们将刊登如下内容的稿件: 1.对有关盆景艺术创作中的学术问题的看法,如对盆景起源、发展方向、流派与风格等进行探讨; 2.评点本刊发表过的盆景作品,对其创作上的得失提出自己的看法; 3.对已发表的文章提出商榷性意见,进行学术争鸣; 我们希望大家涌跃来稿,把“评点与争鸣”办成一个百花齐放、学术空气浓厚、富于时代气息的新栏目。大家如有其他新建议,欢迎写信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