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1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情况近年来,丰宁县玉米种植面积已达到总播种面积的80%以上。通过两年考察和专项调查,玉米丝黑穗病病田率达70% ̄80%,病株率轻者10% ̄20%,严重年份达30%,个别严重地块达40%。2004年在丰宁县大阁镇韩村调查,千亩玉米平均病株率30% ̄40%,个别地块达50%,造成严重减产。玉米丝黑穗俗称黑乌米,传播途径很广,可通过土壤、气流、水流、农机具传播。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玉米丝黑穗病在北方春播区普遍发生,感病株率高达20%~40%,对玉米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3.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由于一些玉米品种的抗病性不强或致病菌的变异以及连续重茬栽培等原因,造成玉米丝黑穗病发生,而且个别年份,个别地块发生较重,病株率达30%,严重影响玉米产量。该病是玉米发芽期侵入的系统侵染性病害,一经感病,首先破坏雌穗,发病率等于损失率,给玉米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严重威胁着玉米的生产。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研究了土壤温度对玉米丝黑穗病影响。结果表明:随土壤温度的增加,病株率有增加趋势。玉米丝黑穗病的最适发病温度为22℃,其病株率最高,为92.86%,其平均病株发病雌穗数也最高,为4.6个,其畸形病穗占病穗比率最高,为84.09%,其中包叶状病穗占病穗比率较高,为58.69%;低温有利于畸形穗的形成,10℃处理畸形穗比率占100%。  相似文献   

5.
2003年,玉米丝黑穗病在忻州市大流行,流行范围遍布全市各地。其中尤以忻定盆地为最,流行面积达6600余公顷,占玉米总播种面积的59%。一般田块被害株率10%~20%,严重田块高达40%以上。粗略统计,仅此一项,全市玉米减产约35万吨,减收2800万元,损失非常严重。因此,分析玉米丝黑穗病大流行原因并提出相应防治策略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6.
睢阳区是河南省夏玉米的主产区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40000hm2。近几年睢阳区每年发生面积约1500hm2左右,占睢阳区种植面积的3-4%,病株率一般田块为10-20%,严重地块病株率达50%以上,严重影响了睢阳区玉米的生产。经过近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总结出了夏玉米粗缩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曲明福 《现代农业》2009,(12):25-25
高粱黑穗病是高粱重要病害之一,在朝阳县经常发生。由于高粱种植面积扩大,种植年限延长,高粱丝黑穗病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如果播种期地温偏低或因干旱延迟出苗,则容易感染黑穗病,严重地块病株率达10%-15%,直接影响下一年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8.
一、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现状 据初步调查,2008年海城市玉米丝黑穗病发生面积约0.8万公顷,严重发病面积约0.4万公顷,平均发病率15%,因病减产粮食450余万千克,(如望台镇严重发病面积110公顷,平均发病率15.7%;耿庄镇种植的6个玉米品种普遍发生玉米丝黑穗病,发病面积近700公顷,发病率1.4%~83%;南台镇发病面积近550公顷,平均发病率为10%左右,其中二道村近50公顷沈单16玉米生产田中,玉米丝黑穗病平均发病率达58%).  相似文献   

9.
在对武威市凉州区玉米丝黑穗病重发原因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的防治建议是:选用抗病品种;压缩"小麦 玉米"带田面积;适期播种;选用防玉米丝黑穗病的种衣剂包衣;及时清理病株.  相似文献   

10.
药剂拌种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丝黑穗病是玉米主要病害之一,采用杀菌剂可有效地防止该病的侵染,控制其为害。为了筛选对丝黑穗病防效好的拌种药剂,2010年对山西省市售的8种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8种药剂拌种对玉米出苗基本没有影响,对玉米丝黑穗病防效明显,降低了发病率,相对防效达到50.6%~86.9%,其中,以20%吡.福.戊唑的防治效果最好,丝黑穗病株率最低,为3.1%,相对防治效果为86.9%;其次为戊唑醇,病株率为3.7%,防治效果为84.4%。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玉米粗缩病在我县田区呈上升发生趋势,据县植保站调查,个别地块玉米粗缩病病株率达50%以上,春玉米田块、套种玉米及玉米种未包衣地块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12.
玉米丝黑穗病对玉米产量损失程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进一步探明玉米丝黑穗病对玉米产量造成的损失程度,对5个感玉米丝黑穗病品种进行发病情况观察及对产量损失影响程度的测定。经2个试验点调查发现,每个品种感病后部分病株都有分化穗的能力,一般分化穗株占病株数0.51%~14.64%,并且分化穗全部在病穗上位叶。其中病株分化穗表现为可授粉穗能够正常结实,并有商品价值;可授粉结实但灌浆不足,无商品价值;可授粉仅有粒型但未能灌浆;分化穗未能授粉等类型。结果表明少量病株分化穗株具有一定的结实能力,病株分化穗株结实产量比病株率减少损失0.13%~1.27%,因此玉米丝黑穗病产量损失率小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宿豫区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及品种抗病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宿豫区2005年水稻种植面积3.26万hm2,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面积8000hm2,其中病株率5%以上田块66.7hm2;病株率3% ̄5%田块133.3hm2;病株率1% ̄3%田块133.3hm2;病株率0.5% ̄1%田块3333.3hm2;病株率0.5%以下田块4333.3hm2,粳稻田发生重,杂交稻田发生轻。6月5日至6月7日,6月20日至6月3  相似文献   

14.
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近几年在龙汀县玉米绝大部分品种中发生比较普遍,且危害呈上升趋势。每年最严重地块发病株率高达30%以上,减产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5.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火焰苞、灰苞、是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县玉米产区均有发生,一般发病率在10%左右,严重的达30%.因玉米丝黑穗病危害后,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玉米丝黑穗病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是苗期侵染的系统性病害,到穗期才出现典型症状.  相似文献   

16.
海安县地处长江中下游江北平原段,作为全国禽蛋生产大县,常年玉米种植面积0.7万公顷左右,最高年份达1万公顷。近年来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对玉米生产造成较大威胁。从2002年开始,玉米粗缩病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田块发病株效率5%——30%。较重田块发病株率为7n%——90%,严重田块甚至绝收。通过近几年对玉米粗缩病发生原因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农业防治与科学用药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通过对平凉市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症状、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调查结果,提出平凉市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措施是: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拔除病株,减少病原菌的积累和传播;种子药剂处理.  相似文献   

18.
玉米丝黑穗病在辽宁地区发生有上升趋势。2005~2007年海城市发生玉米丝黑穗病面积约5万亩。一般地块发病率10%左右,个别地块在50%~60%,造成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市因丝黑穗病损失粮食200万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19.
玉米丝黑穗病又叫乌米、哑玉茭。病菌通过病土自苗期侵入,形成系统侵染病害。主要危害玉米穗部,发病率等于损失率。该病近年在我县千米以上春玉米区的发病面积和发病株率有扩大上升趋势,给部分地方的玉米生产造成了一定损失。为了筛选出防治方法简单,防治效果显著的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方法和药剂,我们进行了不同处理的防治效果对比试验,试验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张家口为河北西北春玉米区,蔚县为张市南部一个玉米面积较大的种植县,每年种植面积达1.67万hm^2左右。近几年来,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危害逐年偏重,2004年发病面积达0.67万hm^2,一般地块平均病株率为6%~10%,严重地块高达40%~50%,产量损失一般为5%~10%,严重者达到40%以上。因该病引发的农民与种子生产单位、种子经营单位三者之间的纠纷事件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